艺网: Philippe Parreno | 罗曼蒂克消亡史
发起人:艺网ywart  回复数:0   浏览数:2051   最后更新:2017/11/16 12:34:38 by 艺网ywart
[楼主] 艺网ywart 2017-11-16 12:34:38

艺网

从剧场到艺博会,一段罗曼蒂克消亡史……

或许一开始我们需要由这部《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引入今天的主题。这部可能会让所有球迷看完昏昏欲睡且谈不上任何情节的电影讲述的是皇家马德里04-05赛季对战比利亚雷亚尔的一场比赛,里面的主角——被誉为中场艺术大师的一代法国足球名宿齐达内,在这场比赛中的的每一个带球、喘息、拉球袜、推搡甚至吐口水的画面都严格被场外17个摄像镜头一丝不苟的捕捉下来。

齐达内在看过这部关于自己的传记电影后说道:“这个人仿佛不是我,看完这部影片,我觉得就像看到了我兄弟在和我妈妈说话。”而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透纳奖得主道格拉斯.戈顿(DouglasGordon)和法国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关于这部电影,两位都纷纷表示,主角必须是齐达内,除了他任何人都不会拍。作为齐达内的球迷们,这或许比任何其他球星传记类纪录片更具意义——在一场90分钟的比赛录像中,没有球场技战术概念、慢镜头回放,不强调比赛结果,他们的偶像就成为了这场比赛的绝对主角。站在导演的角度,在这部电影里面,齐达内不再是带有光环的球星,而是一幅极具“个体化”的肖像。

▲ 菲利普.帕雷诺与影像中齐达内的侧写相重合

法国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的作品涉及电影、雕塑、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媒介。他经常将展览设想为在空间中的一系列剧本,试图让参观变为一种奇妙的体验,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编排在空间中对观者进行引导。

▲Philippe Parreno | H {N)Y P N(Y} OSIS | the ParkAvenue Armory 2015

今年的西岸艺术博览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帕雷诺的作品,熙熙攘攘的博览会中,你总会无意中撞见这么几件看起来意味不明的作品,让人忽然有种置身于宜家的错觉,而PILARCORRIAS画廊20万美金的高价又随即把人又拉回现实。

▲@ PILAR CORRIAS展位标价20万美金的Philippe Parreno作品 西岸艺术博览会

▲ @ Glandstone Gallery展位Philippe Parreno作品 西岸艺术博览会

就在几个月前,帕雷诺在中国首个个展《共此时(Synchronicity)》在外滩美术馆开幕,艺术家去年在泰特当代美术馆举办了名为《任何时刻(Andwhen)》的个展,并凭借此计划成为2016年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2016年“现代汽车委约”(HyundaiCommission)获得者。也成为画廊在本届西岸和ART021艺博会“蹭热点"的热门艺术家之一。

Synchronicity是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为出发点,意为“共时性”,被翻译成中文”共此时“体现两种不同哲学体系的相融与共通,泰特个展“Andwhen”,和“Synchronicity”形成呼应,突出体现时间性的主题。

▲Philippe Parreno | Tate Modren(伦敦,英国)

▲Philippe Parreno | May | Kunsthalle Zurich(瑞士)

帕雷诺将展览空间作为剧场,用辅助声音、光影,利用电脑操控,通过一条叙事脉络的脚本和有序的排练,结合空间特有的构造,让观者在艺术家有意的引导下进行观看。特别在外滩美术馆和军械库的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依据空间对展览中的装置进行精心特别的设计。

▲Philippe Parreno | Hypothesis @Hangarbicocca(米兰,意大利)

置身其中,装置、灯光配合着音乐的此起彼伏,在精心的设计中,有一种浸入式的体会。菲利普.帕雷诺的作品是沃尔特.佩特所倡导的“音乐法则”在当代语境中的实现,让音乐、视觉、前卫技术在一个固定主题中有机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完善,实现“出位之思”,在同一个空间中,展现不同时态的交替。艺术家在此充当一个利用前卫的科技手段的中介者,藉此重新探讨社会中不同平行空间可以出现的多种可能性,和空间中关于时间性的连贯线索。这就是为什么他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不断重复观看(或进入)他的展览,通过这种在空间之中反复的体验,意欲让观者感受到他所构建的“虚构社会”。

菲利普.帕雷诺的”虚构社会“,通过在艺术内部消解一些问题,譬如它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强调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不能解决根本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如果断章取义的看待展览中的某件装置,将时间“碎片化”解读,那么在脱离”剧场形式”下的艺术作品的有效性或许还有待商榷。

▲@ PILAR CORRIAS 展位上Philippe Parreno作品 西岸艺术博览会

“碎片化”和“消费性”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在艺术市场中,机构或画廊有意无意在探索关于艺术性与资本的新关系,例如今年豪瑟沃斯画廊在西岸的展位,以“诗意的格局”这一策展理念所包装展览介入博览会体系(也是近年博览会中最为常见的“标配”)。

▲@ 豪瑟沃斯(Hauser&Wirth)展位 西岸艺术博览会

帕雷诺在2002年的作品“Anywhere out of the world”中虚构的“过气网红”日漫角色,日漫女主角控诉自己在刚刚被创造出的时候就被标价,随后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动漫市场中不断迎合市场改变自己,直到慢慢被淘汰,在自诉的结尾,角色忧郁嘲讽地道出:“Nosoul, only shell.(没有灵魂,只有可以填充的躯壳)”。这无疑是艺术家借由一个虚构的角色对消费主义的解读,而虚拟角色这一“被创造”的人物,暗含艺术市场中被资本操控后之后“被消费”的艺术。

▲Anywhere out of the world

而疲于逛艺博会的原因,无外乎是带着解决艺术性问题的心理去获取消费带来的浪漫,11月的上海艺博会们和“双11”同时疯狂着,而“双11”的这一“被创造”出的概念,也颇为意味深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让能消费得轻而易举的艺术景观装置,限制了我们对艺术的想象,但也可能会在其他地方打开新的探索和想象。

▲Philippe Parreno“共此时Synchronicity” | 上海外滩美术馆 2017

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工作、生活于法国巴黎,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与发表。他在1983–1988年间于格勒诺布尔高等美术学校(EcoledesBeaux-Arts de Grenoble)学习,1988–1989年则转至巴黎东京宫的高等实用艺术学院(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enarts plastiques)就读。

帕雷诺是享有盛誉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2016年“现代汽车委约”(Hyundai Commission)获得者,他的委约计划“任何时间”(Anywhen)得到国际赞誉。帕雷诺的展览“这世界以外的任何,任何地方”(Anywhere,Anywhere Out of the World)是巴黎东京宫首次将全部2.2万平方米空间用于一个艺术家的个人展览,于2013年10月开幕。帕雷诺的重要作品展包括:米兰比可卡机库当代艺术中心(2015),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2015),马拉加CAC(2014),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中心(2013);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2013);贝耶勒基金会(2012);费城艺术博物馆(2012);伦敦蛇形湖美术馆(2010);维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2010);都柏林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2009);巴黎蓬皮杜中心(2009);苏黎世美术馆(2009);日本CCA北九州(2006);苏黎世美术馆(2006);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2003);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2002)和斯德哥尔摩当代美术馆(2001)。

想了解更多艺网艺术品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艺网大拿

更多艺网艺术品资讯来源:http://pages.ywart.com/news-dana/148


上艺网,购艺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