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 见证城市与艺术家的斗转星移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376   最后更新:2017/11/11 20:04:10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7-11-11 20:04:10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陈璐


11月10日,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星空”系列第二次大规模展览“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正式开幕。此次群展仍然延续“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的理念,以上海着眼出发,呈现上海当代艺术家或与上海这座城市有关的艺术家的最新作品。这组主要创作于2016年到2017年的新作品背后,既有城市扩张带来的地理面貌的改变,也有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同时这也表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在全球化语境中,因为人口和信息流动以及文化融合后呈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上海。“上海带给当代艺术家的机会正越来越多。”艺术家陈维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表示。此时,他的一组结合自己在上海生活记忆的摄影作品,正在余德耀美术馆昨日开幕的“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展出。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展览海报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本次共展出的来自国内外22位/组艺术家的近50件/组新作品中,大部分都创作于2016年至2017年间,包含绘画、装置、雕塑、摄影、录像、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中既有成名艺术家的新探索,也有年轻艺术家的新创作。但它们都反映出艺术家心境的变化,并映射出这背后出现的城市、社会的变迁。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展览现场


陈维的这组作品围绕其中一幅《夜空星星无数》展开,与他和上海的城市记忆有关,互相之间彼此关联。陈维是浙江温州人,在杭州上学,毕业后曾考虑出国留学。2003年,他搬到上海学习语言,但因为非典的爆发,心愿最终落空。这幅《夜空星星无数》便是以这段经历为创作背景,虚构的场景中,画面远处是一幅星空图景,近处则是艺术家望向夜空的背影,图像透露出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陈维,《夜空星星无数》,2010,图片来源:ACAF


此后,他和很多艺术家一样,搬到北京。“北京是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可能有70%到80%的艺术家都生活在北京。并且和上海比,北京很野,任何艺术家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提到为什么要去北京,陈维这样说。


这种状况逐渐发生改变,随着上海越来越多私人美术馆和艺术中心的建立,以及两大艺博会的出现,“对于当代艺术家,上海的机会正在变多。在北京,做当代艺术展览,只有UCCA,并且年轻的艺术家很难介入。但上海,有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和其它越来越多的艺术空间。形式多种多样,个展、群展,以及艺博会,都令上海越来越活跃,成为当代艺术的中心城市。”陈维感叹道。“艺术家居住在哪个城市并不重要,交通很便捷,去哪个城市变得非常容易,我的工作室在北京,但我的展览大部分都在上海。”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展览现场


陈维的感受正与余德耀美术馆的初衷一致。“我们希望作为一个上海当地的美术馆,能够和上海的艺术家、艺术生态有更多交流和互动。”余德耀美术馆展览部助理总监施雯说。同时这也贯彻了该系列最初策展人,即本次展览学术顾问巫鸿的策展理念:“上海星空将会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展览系列,并非只针对上海艺术家,而是聚焦于上海这座城市所特有的艺术生态及其面貌以作发掘呈现,绝非代表对于上海当代艺术史的结论及判断。”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信息和人口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休闲旅游、自愿或被迫的移民,这种流动性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也体现到艺术家自身和他们的创作之中,使得“上海星空”之下呈现更加多元化,而非地域化的特点。

鸟头,情放志荡2017——夏至》2017,图片来源:TANC


鸟头是宋涛和季炜煜组成的上海艺术家组合。此次他们在展览上呈现了一组新作品《情放志荡2017——夏至》。这组作品取自艺术家们近几年来在全世界各地拍摄的照片,他们选择了那些本该废弃的试片,采用叠加拼贴和与之相配的装裱方式,重新创作,传达了这几年他们从上海本土走向更广阔世界舞台后逐渐变化的一种心境。“当你和世界接触越多,你就越能感受中国的文化还很单一,上海还不够国际化。如果你去北美那些移民国家,你的身边有白人、黑人、黄种人,他们可能是美国人、非洲人、日本人,当这些完全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时,是能够给你打开另外一扇窗口去反观自己的国家、社会和城市的问题。”

张培力,《看得见尽头的通道》,2016,图片来源:TANC


艺术家自身就是一个流动的社会媒介,他们将他们所感受到的变化都体现在作品之中。这一点在张培力的《看得见尽头的通道》中更能被体现。这个由14面白色旗帜组成的巨型的装置作品占了余德耀美术馆一楼中央展厅将近一半的空间。14面经过软化的白色旗帜,随着机械的运动在空间内部有节奏地上下。这件作品是受到新闻记者对难民的一个提问“你想去哪个国家?”的启发。随着全球化的扩张,很多人移居到上海,在上海也有很多人移居到其他城市、其他国家,国家和地域疆界的概念似乎逐渐模糊。

不过在本次展览更多的作品中,你所能感受到的是上海在发展进程中城市本地生活和文化的改变。

林明弘,永久可售》,2016


步入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处并列摆放的永久牌自行车和它背后粉红墙壁上的永久牌商标。这是艺术家林明弘的两件作品《永久可售》和《上海永久》。2006年,林明弘从欧洲搬到上海生活,自行车是他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是他探索这个城市变化的主要方式。永久牌自行车作为上海最负盛名,并且伴随了一代市民成长的品牌,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艺术家通过对永久自行车的创作呈现,探究其背后反映的城市变迁:因为经济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兴起使得自行车文化出现短暂衰退,但伴随着城市规划、环保意识加强以及共享出行等方面的影响,自行车又与城市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展览现场(右边是《永久可售》和《上海永久》,左边是《维修旧电脑》)


离它不远处,也是一件同样反映市民生活的雕塑作品——王兴伟的《维修旧电脑》。王兴伟曾于2002年到2008年间居住于上海,后搬至北京。居住上海期间,王兴伟切身体会到上海经济急速发展,城市生活和消费水平都显著提高,市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乐观轻松的积极情绪充盈在上海本地生活中。他将观察到的这种变化表现在雕塑作品中,立体圆润的视觉处理体现一种轻松幽默的效果,同时出现在雕塑作品中的自行车元素也暗合新近兴起的单车共享经济。值得强调的是,这是王兴伟的第一件雕塑作品,是他对十年前创作的同名画作的新诠释,也是他近两年来从绘画转向更多艺术形式的新探索。

陈邵雄,集体记忆——上海外滩》,2016


同样位于这个展厅中,还有两件类似的作品。一件是陈绍雄的《集体记忆——上海外滩》,在这位去年离世的艺术家的作品中,他邀请了上海当地市民共同参与对上海外滩,这一象征性地标的集体创作。他们将印泥用手指印在画布上,一个个指印组成外滩景色,用以唤起他们对这一地点的共同城市回忆。

余友涵,《再生的 1987 壁画》,2017


另一件则是余友涵的《再生的1987壁画》,他的城市记忆与自身经历更加相关。这是对他1997年壁画作品《圆》的再创作。1987年,余友涵接受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的委托,在学校建筑外墙上创作了一组由五面长1.5米、高4.5米的“圆”墙组成的拼贴马赛克作品。这组耗时半年的作品很快成为校园的焦点风景,并引起当时艺术界的关注。但随着城市变化,学校面临迁徙和翻新,这面马赛克作品最终被拆除。30年后,余友涵利用古代手工造纸和当今先进技术结合,还原了这幅现在仅存于人们记忆中的壁画,唤起人们对历史的重溯。

苏畅,《墙的肖像 3》,2017


上海本地艺术家苏畅的创作则更为感性,回归内心的感受。他的翻模作品《墙的肖像3》是基于一次个人经历:奶奶重病,于是苏畅回到很久没有去的奶奶家中,在卫生间,他突然感受到了一种时光的流逝,原来曾经感觉可以容纳一个世界的浴缸是这么狭小。于是他回去后便利用上海老房子中的白色瓷砖墙作为元素,创作了这个作品。此后的《站》和《蹲》两件作品也延续了这种创作,利用浴缸这种和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进行变形,“虽然看起来很冷,但我希望它能很有人的味道。”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展览现场(右边墙壁上是梁玥的摄影、影像、灯箱作品组《Yeah 02》,2017)


这种最终回归个人情感的诉求也反应在梁玥的作品《Yeah 02》中。梁玥提到,当时她提交了两组方案,而最终巫鸿选择了这组。这些照片都是她平时随手记录的生活碎片,经过一定的处理,融入自己的想象和内心感受,呈现和现实不同的场景,展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温度。而当她指向其中一幅小孩的照片时,甚至还忍不住笑出来“喏,这是我儿子。”

上海正在见证着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生态的形成,艺术家来来往往,伴随着这座城市高速的流动性和多元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上海星空II”中,这些独特的创作个体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记忆,也组成了一幅不断丰富、深入和变化的群像。(采访、撰文/陈璐)


天人之际II :上海星空II

余德耀美术馆 |2017.11.10-­‐2018.2.1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