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办展,中国艺术家能搏出位吗?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672   最后更新:2017/11/06 10:35:32 by 蜜蜂窝
[楼主] 蜜蜂窝 2017-11-06 10:35:32

来源:Hi艺术 张朝贝


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与“海外艺术家来中国办展”相对应的话题,“中国艺术家在海外如何搏出位”一样成为被大家议论的关键词。一进一出,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究竟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我们将问题直接抛给了处于话题风口的艺术家,及近年来不断在海外推出中国艺术家展览的国际性画廊。那么,这些持续增多的海外展览,究竟能否成为中国艺术家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


2017年9月,陈飞在贝浩登巴黎个展“美术”现场(©贝浩登官网)


中国艺术家在海外办展“热象”


2017年,当海外艺术家来中国扎堆儿办展的现象持续发酵之时,作为与之互为镜像的现象——中国艺术家进入海外的路径何在?这并非是单纯的针锋相对的“回击”。在全球化的今天,逐渐“走出去”的中国艺术家究竟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面貌?而近年来持续增多的海外展览,又是否能成为中国艺术家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2017年,部分中国艺术家在海外个展(不完全统计)



以拥有北京和卢森两个分支机构的麦勒画廊为例,在其瑞士卢森空间所举办的十个最新个展中,有7个为中国艺术家,而这仅仅统计的是艺术家在“自家”画廊的展览。而代理着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佩斯画廊,也在2016年、2015年分别于纽约与伦敦空间推出仇晓飞、王光乐、毛焰和张洹等中国艺术家的个展。在《Hi艺术》2017年度画廊采访时,佩斯画廊的团队便已宣称:在2017年会继续增强全球分支机构之间的互动,增强战略部署。

近三年,麦勒画廊(卢森)所推出的十个最新个展中,有7个为中国艺术家

2017年10月,李钢个展“虚构与象征”芬兰赫尔辛基Galerie Forsblom画廊现场。除“自家”画廊展览之外,麦勒画廊还推动了一系列中国艺术家在国外其他画廊的展览



不过,尽管表面上来看是画廊的分支机构在进行推动,但背后隐藏的系统是画廊在当地的“圈子”。“可能有西方藏家对中国的情况感兴趣,他可以直接来这里,但交流困难比较困难,所以像我们比较了解中国艺术家的情况,他们就会先找到我们,帮助他去了解。”麦勒画廊联合总监小麦进一步分析道。

仇晓飞个展“Double Pendulum”佩斯纽约展览现场

仇晓飞《废带NO.3》 280×200cm 布面丙烯 2015

白立方亚洲区总监 周晓雯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与中国艺术家有合作关系的国际性画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性画廊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白立方亚洲区总监周晓雯表示,“白立方希望通过自己深入的工作和长远的考虑,一步一步扎实地把我们合作的中国艺术家介绍给西方观众。”

2014年,“刘韡:DENSITY”英国白立方画廊展览现场(©白立方官网)



这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艺术家陈若冰的观点:“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地域的差异越来越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变得更加方便,中国当代艺术自然而然地被关注,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就像之前欧洲与欧洲、美国与美国之间的交流,现在只是拓展为两个大洲之间,这是一个好事情,它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艺术家 陈若冰


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陈若冰,1992年选择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深造,如今大部分工作和生活于德国,在那里他俨然已是“当地艺术家”。但他也同时指出,“中国艺术家在海外办展现在还没有到发热的地步,距离发热还很远,只能说是从无到有。现在只是露一个脸,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

2017年10月,陈若冰在柏林的“模棱世界中的定义空间”。展览与他即将在北京今格空间举办的个展“RIVER OF LIGHT”几乎同时开幕


为什么选择到海外去?


为什么去海外办展?艺术家的原因似乎很简单。不久前,陈飞刚刚结束位于贝浩登巴黎的个展“美术”,而在2016年他在海外的个展则包括位于瑞士卢森的麦勒画廊的“来日方长”及日本发电所美术馆的“人形万象——加藤泉×陈飞”。

艺术家 陈飞


“我会去这三个地方,主要还是因为合作的画廊,都是几年前就定好的展览项目,日本的展览也是受邀请,跟加藤泉一起做的。”在陈飞看来,中国艺术家早已不会像之前一样仅为了靠展览加持而去海外办展,“随着平台、信息越来越公平化,今天在北京、上海展,明天在巴黎、纽约展,我觉得都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2016年9月,日本发电所美术馆“人形万象-加藤泉×陈飞”展览现场

艺术家 臧坤坤


同样是在海外办展的经历,臧坤坤几年前在新加坡的个展“棕色”及个人项目,也是当时与国内画廊合作的项目。或许在艺术家们看来,在哪些阶段推给中国还是国外,这些更多是画廊的工作,跟艺术家没什么关系。“我想不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中国在提供着不同于以往的经验和机遇,同时也与西方‘经济帝国主义决定文化帝国主义’的现状有一个抗衡,平衡地球时代的某种文化输入和输出吧。”至于其他层面的考虑,“这可能不是艺术家能够值得关心的,我想还是应该专注于创作本身吧。”

2017年3月,臧坤坤在位于苏黎世的Mai36 Galerie画廊的项目展

臧坤坤《容器VIII》井盖直径54.5cm、水泥底座44×16.5×19cm 2015

麦勒画廊联合总监 小麦(René Meile)



那么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作为展览载体的画廊,他们又会如何回应呢?“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帮助艺术家的发展,”小麦说道,“因为很多人发现,一个艺术家如果只有中国一个地方的展览或市场,就很难有一个长久的发展,国际上的位置对艺术家的未来还是挺重要的。比如我们选择芬兰的Galerie Forsblom画廊做李钢的个展,是因为它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而我们在北欧没有这种‘圈子’,所以这个合作无论是对两个画廊,还是对艺术家来说都有好处。”


周晓雯认为:“当代艺术国际化,是一个全球化进程的趋势。不仅中国艺术家有机会受邀参与到国外的美术馆及画廊参展,也有很多国外的艺术家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里。在中国这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种开放的交流和融合也是必然的趋势。”

2017年, “程然:录像选映”麦勒画廊(卢森)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我们在谈国外艺术家在中国的展览发酵时提及到了中国藏家的“国际口味”,那么中国艺术家到国外展览增多的趋势是否也暗合了国外藏家的取向呢?陈若冰的观点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其实国外藏家收藏中国艺术是一直存在的,不过以前的方式是来中国淘作品,因为当时中国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优势及其特殊之处,而且出国展览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所以我们说今天国外艺术家在海外办展,只是同样的需求换了一种方式。”

“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展览现场(图片:古根海姆官网)。无论是2016年底的“故事新编”,还是2017年10月的“世界剧场”,相对于艺术家个展,中国艺术家的集中亮相也成为海外展览的一种方式。


“到海外去”,真的是有效途径吗?


正如藏家唐炬在陈飞巴黎个展之时,在朋友圈祝贺之余也表示了某种隐忧:中国画家的优秀做皮似乎最终都逃不过“落叶归根”的宿命。他以自己从二级市场上拍得的《拾荒者》和《北方》为例,这两件作品都是从国外藏家的手中释出。这样看来,在海外办展究竟能否成为中国艺术家“挤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还是说只不过是在“折腾”跨洋运费?


陈若冰谈道:“这要看展览的目的是什么。有些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有一种要求,希望它不光是民族的,还是国际的。把作品挪过去,就可以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品。但不是说展览去了海外事情就做完了,这只是一个开始,作品能不能被接受还是要打一个问号,跟去不去海外没关系。”

陈飞《北方》200×180cm 亚麻布丙烯 2012

陈飞《拾荒者》115×170cm 亚麻布丙烯 2010

Massimo de Carlo 总监 菏心

Claudia Albertini



“这样做当然有它的市场风险,因为国外观众对中国艺术家还没有熟悉,市场需要时间发展。” Massimo de Carlo总监菏心坦言道,但随着这种交流在无形中深入,观众的鉴赏不会因为艺术家的国籍而予以认同或疏离,“其中一个好例子就是古根海姆最近在做的展览Art From China——光是展名已经是很大突破。展览不是叫Chinese Art, 某程度上是认同了一个文化底下产生多种多样的艺术,而不是光引入人们认知中的‘中国艺术’,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2016年,刘小东个展“Migrazioni”在佛罗伦萨Palazzo Strozzi展览现场。这一年,MDC画廊在意大利举行了两场重量级展览,一场是严培明在罗马,一场是刘小东在佛罗伦萨。菏心表示,展览之后,西方观众对这两位艺术家的兴趣明显增加,尤其是对刘小东 (因为严培明旅居法国,作品比较多在西方曝光)。



小麦则坚定地认为,“这种海外展览无疑是推动中国艺术家在国际市场的最好途径。” 但他同时又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我觉得一个中国艺术家在国外做展览,最重要的地方不是他是中国人,而是他的作品。比如一个美国艺术家在欧洲做展览,大家不会跳过他的作品而先去看他的国籍。但是无论是中国艺术家去国外,还是外国艺术家来中国,这种情况却经常发生。”


所以,当一位西方藏家将自己买到的作品释出时,他释出的不是中国艺术品,而是不感兴趣的作品,而这种“兴趣”何时才能培养出来,说到底,还是一个时间问题。正如处于话题风口的陈飞所说:“像是我的作品被西方藏家买了之后又放在二级市场,这很正常,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不喜欢了呗。可能是没有情感了,或者说发现自己进入不了这个系统。而这些作品最后又被中国藏家买了也好,或是别人买了也好,就是一个谁喜欢谁买的事儿。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