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的展览正在逐渐剥去“黄昏”的词义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296   最后更新:2017/11/02 22:29:45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7-11-02 22:29:45

来源:创想计划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An Expansion of Kobo Abe’s “The Red Cocoon”, Experiment II,2012-2016,收藏级喷墨照片,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70 x 100 x 4 cm x 7

一个星期前,BANK 画廊在微信公众号上发通告说正在进行的陈哲的展览“消失的是日子的黄金——《向晚六章》选作”将延期闭幕,这突然提醒我还没来得及写这个极端敏感且丰富的展览。闭上眼睛,一片金灿灿、温暖、发亮、蜜糖般的光依然停留在视网膜上,好像昨天才看过所有作品,黄昏的时间感忽远忽近。其实,十月的那个下午从展览里走出来后,我再没有对黄昏产生过特别的兴趣——在城市钢筋水泥包围的生活里时间被准确地按照工作日程切割,模糊了自然界里的日转星移,倒是展览里的图像、装置和文字反过来补充了我对黄昏的感知和记忆。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An Expansion of Kobo Abe’s “The Red Cocoon”, Experiment II,2012-2016,收藏级喷墨照片,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70 x 100 x 4 cm x 7

艺术家陈哲最早被大家所知晓是通过摄影系列“可承受的”(2007—2010)和“蜜蜂”(2010—2012),在这两组尖锐、疼痛的作品中,她记录了经历自伤的自己和有过自伤史的他人。一道道整齐划开的手臂、青色的冒出血珠的皮肤、淤青、毛发、刺针......这些冷静的残酷片段把陈哲和自伤群体推到大众面前。过去几年,陈哲开始进行她的长期项目《向晚六章》,它完全摆脱了与疼痛的纠缠,转而开始向着新的主题——黄昏走去。与之前作品系列不同的是,《向晚六章》不再局限于摄影和文字,还加入了装置、实物、文体实验等更多呈现媒介。项目分为“非均质的时间”、“向晚意不适”、“赤之茧”、“在面孔和面孔之间”、“两种光”和“厄瑞玻斯”六个独立章节,此次 BANK 画廊的展览呈现了项目前三个章节的部分选作与三组全新的章回选作。尽管“章节”、“章回”、“选作”这些由大到小的分类词汇会让人感觉迷失在一个庞大的系统里,但实际的展览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有趣味,因为再多的形容、描述都可以还原回陈哲对黄昏不可言说的迷恋。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度过,The Only Question is How to Endure,2012-2017,金属架,收藏级喷墨照片裱于铝塑板和玻璃,metal shelf, 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 mounted on diabond and glass,180 x 180 x 10 cm x 4

这种不可言说的迷恋本身就让人迷恋。我们经常快速迷恋上太多的事物,并把它们装进手机相册里,揣进兜里,描画在纸上,安放一个特定的词语......但至于那些投射上了我们爱意的抽象物质,例如黄昏,我们可能会觉得一个词不够,一张照片不够,一种情绪不够,《向晚六章》就出现在这种亦步亦趋地解剖、试探中。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度过,The Only Question is How to Endure,2012-2017,金属架,收藏级喷墨照片裱于铝塑板和玻璃,metal shelf, 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 mounted on diabond and glass,180 x 180 x 10 cm x 4

这次展出的新作品《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度过》最为奇妙,它由四个差不多两米高的博物柜组成,用以对应人们度过黄昏时的四种心理状态。每个柜子被黑色金属架分为三层,以某种内在联系穿插摆放着陈哲拍摄的照片与一部分档案图像。在每一个黑色柜子旁边的白墙上还附有一段从不同文学作品截取的文字,以此细微地牵引着参观者。虽然双眼已经被发达的社交媒体训练成有相当的读图能力,但眼前的几组图像仍带来了无从付诸语言逻辑的神秘感。我说不上来自己是否感受到了黄昏,似乎这本身也不重要,但穿透出相片继而越过黑色金属架的光线是如此迷人,以致于双眼像是被有魔力的磁石牢牢吸附。在某个柜子的最上层摆放着一张包含了两个晶体结构的眼球图,右边是十张橙色正方形相片排成的组图,当眼睛漫无边际地左右扫荡时,左边的眼球焦距好像成为了观看右边组图的写照,以一种开玩笑地方式玩弄着参观者对光线的反应。印象很深的还有一张挂满了蜘蛛的蜘蛛网,远方既刺眼又温柔的太阳直直扎过来,正好打在丝网的中间,纤细柔韧的网在光线下似乎盈盈地动着,黄昏变得不像是个时间段,也不是具体有形的光束。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度过,The Only Question is How to Endure,2012-2017,金属架,收藏级喷墨照片裱于铝塑板和玻璃,metal shelf, 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 mounted on diabond and glass,180 x 180 x 10 cm x 4

另两组新作品属于第二章,围绕“向晚意不适”展开讨论。《关于891次黄昏心灵活动的百科全书》以百科全书和音乐视频的方式展示了对“黄昏不适”的调查研究。在一些贴吧讨论中,“黄昏不适”被描述为一种在黄昏时刻产生的恐惧、抑郁感,很多人都自称有着这类强烈受到黄昏影响的情绪,但医学上却并没有确认过这一症状。在整本厚厚的词典中,陈哲编写了近千条混合精神分析和诗意特质的词条信息作为对“究竟何为向晚意不适”的解析,以真假难辨的方式提出一个真假难辨的问题。

作品《狗狼暮色》摆放在展厅一些不经意的位置,不认真看会被直觉蒙骗粗心地以为这就是几块装修剩下的水磨石板,但上面刻写的字根本也没打算让人看清,“Entre Chien et Loup”,法语意为“介于狗和狼之间”,是说人们在进入光线受限、感知力受阻的日暮时分后,难以辨别来客是狗是狼。石板上模糊地写着“光”与“暮色”、“希望”与“恐惧”、“存在”与“阴影”等七组词汇,在凝视过墙上无比清晰的摄影作品后再看这些石板会猛地陷入视觉的混沌,产生对双眼不信任的紧张感。几乎是一瞬间的,关于黄昏的身体记忆开始复苏。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度过,The Only Question is How to Endure,2012-2017,金属架,收藏级喷墨照片裱于铝塑板和玻璃,metal shelf, 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 mounted on diabond and glass,180 x 180 x 10 cm x 4

不知道从具体哪一刻起,围绕黄昏展开的思考变得次要,作品带着我走到比黄昏这个概念诞生更之前的世界。走出 BANK 画廊的时候,我再次注意到那个正对楼梯的黄色铜盘,盘面被均匀地划分为六块,且标有罗马数字,背后散发出的光却并不均匀对应。前台那份详细解析了整个《向晚六章》项目的白色小册子上这样写道:于观众而言,它是一张向导的地图;于作者而言,它是创作长跑的时刻表;待项目最终完成时,整个时计将被点亮,它将化身为一颗完整的太阳。

展览“消失的是日子的黄金——《向晚六章》选作”将在 BANK 延期展出至11月19日,下拉页面查看更多展览作品:

关于891次黄昏心灵活动的百科全书,891 Dusks: An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s,2012-2017,金色印压皮面书,leather bound book with gold embossing,370 x 260 x 42 mm

理解一首里尔克的诗,Study of a Poem by Rainer Maria Rilke,2012-2016,文字,手书,收藏级喷墨照片,text, writing, 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40 x 80 x 10 cm x 3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An Expansion of Kobo Abe’s “The Red Cocoon”, Experiment II,2012-2016,收藏级喷墨照片,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70 x 100 x 4 cm x 7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An Expansion of Kobo Abe’s “The Red Cocoon”, Experiment II,2012-2016,收藏级喷墨照片,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70 x 100 x 4 cm x 7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An Expansion of Kobo Abe’s “The Red Cocoon”, Experiment II,2012-2016,收藏级喷墨照片,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70 x 100 x 4 cm x 7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An Expansion of Kobo Abe’s “The Red Cocoon”, Experiment II,2012-2016,收藏级喷墨照片,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70 x 100 x 4 cm x 7

对《赤之茧》的拓写尝试之二,An Expansion of Kobo Abe’s “The Red Cocoon”, Experiment II,2012-2016,收藏级喷墨照片,archival pigmented inkjet prints,70 x 100 x 4 cm x 7

作者:Sherry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