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剧场”是第一个让我吃饱的艺术展
发起人:无厘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644   最后更新:2017/10/26 16:16:15 by 无厘头
[楼主] 无厘头 2017-10-26 16:16:15

来源:创想计划


通常情况下,我会把参观艺术展的时间安排在一个午后,毕竟我和众多朋友的共识是——像 798 艺术区这样画展云集的地区,餐饮业发展水平和艺术水平严重失衡。所以,来看“食物剧场”这样标题可口的展览,我犹豫了一下是不是应该留着些肚子。

“食物剧场”的发生地处在三里屯使馆区内的 C5 艺术中心。沿街走过几个异域餐厅,我已经设想了无数个会发生的情节。譬如,出现在“小租界”地界儿的“食物”是不是彻头彻尾的西式味道?“可以吃掉作品的展览”这个噱头让我期待那些欧洲静物画上的橙子、苹果、龙虾和火腿是否真的能出现在展览上;“剧场”的概念由何而来,我和食物谁是演员呢?300元一人的票价能不能吃回来?转念一想,这分明是个艺术展,用胃口和金钱来衡量实在不是个学艺术的人应该想的事情。

图注:插图由米念绘制

5点钟展览开始,这是一个12点吃午饭的中国胃感觉饥饿的确切时间。开展前的十来分钟我都是在肉香四溢的等待中度过的,能吃,还能吃热乎的,我这么告诉还没吃晚饭的自己。展览的第一个步骤是不可忽略的 table manner,湿巾擦手,戴上餐巾,看一遍菜单,最重要的是收起手机。虽然策展人告诉我们这是为了更好得体验展览氛围,但是用餐时不断看手机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了当代人餐桌上的粗鲁举止之一。

提前发放的菜单上写着4个环节“密室逃脱”、“淘金矿”、“艾雷岛迷雾”和“吃掉波洛克”,的确吊足胃口。“Food Theatre”的展览标题被写在一张沾满污渍的床单布上,不要不好意思,这是一张可以闻的床单,上面有淡淡的醋味(其实是松露油)。第一间房间有一扇封闭,塞满了面包块的门。一个匪徒匆忙闯入,打开他的黑色行李箱,娴熟地铺好野餐布,从锁死的门上取下一块面包,抹上松露酱,接着他又打开香槟和目瞪口呆的观众干一杯。我走上前小心地取下面包块,仿佛稍不留神就会触发古墓机关。

“密室逃脱”的面包门由金属外框和面包砖组成,拥有科幻小说和探险电影的混搭气质。本文图片均由米念提供

接下来的房间与标题都有着巧妙地联系,“淘金矿”里的墙面上有个小孔,叮叮当当投放出各种开胃小菜,我和一群“贪得无厌”的人们一起对着墙面敲敲打打,想看看除了青草蜗牛和小仔姜还能得到什么惊喜。

欢迎来到“淘金矿”

“艾雷岛”弥漫着不太明显的威士忌酒气,跟酒鬼身上的还是有着天壤之别。我和一群人围坐在漆黑的房间里,这十分钟的黑暗和静默让嗅觉明显得到了加强。策展人周翊将嗅觉比作“人类退化的感知”,当然,身在其中你还能听到来自男性观众回归野性的呼吸声。这些环节是禁止拍摄的,我特意询问策展人是否能够给出细节描述,他给我的答复是他的食物剧场能够自由地现身在语言叙事中。不过,我还是推荐大家空腹体验一下。

黑暗中的“艾雷岛迷雾”

穿过这三个房间已经花了将近1个小时。这对一个展览或许过长,但对一场戏剧而言正是走向高潮的关键时刻。我们在画廊的院子里享用“主菜”——“吃掉波洛克”。在菜单上看到这道菜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想象着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拿着餐勺泼洒杏仁巧克力酱的样子。“波洛克是谁?”“他是现代艺术之父,咱们看不懂的(艺术作品)都是从他开始的。”我旁边的两位女士边吃着眼前的抽象作品,边小声议论。本餐厅的“波洛克”显然厨艺更精湛一点。

对于可以被“吃掉的作品”来说,无论我们怎么破坏,它终究还会是一个“作品”。

“食物剧场”是创作组合“米念”的长期艺术项目。“米念”做过陶瓷和纸品,2013年开始与食物打交道。饭后我和他们聊了聊。

创想计划:米念是谁?

米念:米念是一个以食物为载体的创作工作室。“食物剧场”是我们长期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

你们与食物有着怎样的情结?

在生活里,我们本身就对食物感兴趣,也喜欢研究吃。加上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与艺术有关,所以在艺术活动和展览形式里,开始逐步把食物作为材料介入进去。食物作为每天必不可少的部分,很特殊的材料和媒介,也是一种能够快速去呈现的艺术方式。

在当代,食物有了一种新的身份:作为艺术素材去连接我们彼此的交流。而食物作为展览,意味着一种新的沉浸。“食物剧场”是关于如何创造食物与图像、时间和场景之间的转换,像诗歌一样,引导人们去思考我们在吃什么、我们如何吃。

“密室逃脱”“淘金矿”“艾雷岛的迷雾”“吃掉波洛克”这些环节的设置有没有内在的逻辑?你们对观众的理解有什么期待吗?

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开放式的逻辑。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光线、气味、节奏,都是不同的线索。我们希望观众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逐步进入到这个特定的剧场里。而这个剧场里真正的演员都是食物本身。我们也很期待观众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展览,那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有意思的部分。

策展人向我提供的第二幕“演员”返场谢幕合影

米念告诉我“食物剧场”是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项目。你可以当它是一场艺术展,也可以当它是一个反复彩排的剧目。如果餐桌变成剧场,那么“食物”也是将艺术回归到“物”的另一种途径。鲍德里亚将作为艺术品的“物”看作是交换、象征交换和符号的价值三种价值的总和。对我而言,米念的艺术品更多了一层色香味俱全的“食”用价值。

在朝阳区的宇宙中心和一群人围坐篝火,喝明火老鸭汤,吃现烤兔肉把我从绞尽脑汁寻求艺术意义的状态里拉回美好的现实生活。为了对得起艺术家精心准备的食材,我还是放开胃口吃了不少。观众还能在饭后享用一根称为“古巴之味”的手卷烟,这件作品实在是太体贴了。买了两人套票的观众居多,和陌生人共进晚餐,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独角戏演员,还是个敬业的演员。

“波洛克”的画布

到底吃不吃得回票价我不是很在乎了,倒是“食物剧场”给我抛出了难题——视觉艺术能不能和消化道放在一起谈?波洛克的餐桌和萝卜雕花有高低艺术之分吗?我们围着餐巾,在没有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品”的展厅走了一圈,彼此还在耳语“艺术”这两个字——“某某屋子里是一个行为艺术”,“‘艾雷岛’那部分我在仔细地听那些呼吸声,这部分属于声音作品吗?”。酒足饭饱的我有一种置身“皇帝的新餐厅”的感觉。终于穿过三个房间走向室外大餐的观众,是不是和那块穿过肠胃排出体外的面包一样,我们重新审视着这些食材,它也在我们的体内参观了一圈吧。

下一场“食物剧场”的时间是11月4日,具体信息点击这里


作者:小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