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与反物化:辛云鹏埋下伏笔的视觉游戏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544   最后更新:2017/10/20 10:26:09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7-10-20 10:26:09

来源:artnet


《两条路两座山系列》展陈环境。图片:致谢北京德萨画廊

艺术家辛云鹏在北京德萨画廊(de Sarthe Gallery)的最新展览似乎有些非常规——“辛云鹏个展”。“那是因为实在不知道要起什么,以往的展览都有名字,这次我想就算了吧。”


步入展厅后,不难发现,这是一场没有固定路线的展览。每件作品虽都处在独立单位,但同时又与其他作品紧密相连。看似无心的背后,艺术家已经为正在观展的你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两条路两座山系列》作品局部。图片:致谢北京德萨画廊

用辛云鹏自己的话讲,“我对空间问题总是格外关注”,一层的作品是对空间的讨论。其中,《两条路两座山系列》来自艺术家真实的生活体验:城市化瞬息万变的楼房、道路总是被彩涂板(注:广泛使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公共厂房及集成房屋的墙面和屋面)重重围困,这种彩涂板在无形间把人与正在发生的事阻隔开来。这组油画中,辛云鹏直接用画布对彩钢板上的锈迹进行“拓印”,把他体会到的这种阻隔感转译至他的创作中。这种陈列方式为展厅营造了第二重空间,使作品重获新语境。

《144平方米》则是一个类似迷宫的空间诡辩:展厅墙面被伊斯兰地毯紧紧包裹,最初的空间因覆盖而变得“面目全非”。其间连续出现的装饰性柱廊图案则是象征着圣城麦加的克尔白(Kaaba)天房。

辛云鹏,《144平方米》,穆斯林地毯,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北京德萨画廊

《144平方米》作品局部。图片:致谢北京德萨画廊

辛云鹏的空间以极具形式感的绘画及装置形态呈现,但却时刻警惕着对观者情绪的渲染和引导的剧场化倾向。在他看来,当代艺术中剧场化走向大众娱乐的趋势,潜藏着创作者艺术语言被动直白化的威胁。纯粹物化(objecthood)绝不是艺术家的表达,或者也不是观者进入其作品的最佳打开方式。可以说,辛云鹏更像是美国艺评人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的卫道者,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作品虽与现成品拥抱,但却并非对现实不假思索的挪用。与这位现代主义艺评人不同的是,辛云鹏以自身经验进行了文本的附加。不同于对欣赏者提出的“无穷尽在场性”(inexhaustible presentness),辛云鹏的作品为观者营造出一种因灵光闪现而达成的“瞬间在场性”(instantaneous presentness)。

辛云鹏,《进步》,双频录像,8’21’’,2017。图片:致谢北京德萨画廊

辛云鹏,《左右,犹豫》,双频录像,11’38’’,2017。图片:致谢北京德萨画廊

二层展厅的作品向观者昭示出辛云鹏的另一重身份——影像工作者。双频录像《进步》将生活中常见的餐盘传送带分割,一边运转,另一边却空无一物。这种连接极具跳跃性。实际上,左右屏幕存在延时,观者体会到的连续感因思维和视觉的惯性而产生。其“观念中的时间”的概念作为视觉营造手段的蒙太奇对观者脑内的认知进行剪辑重编。作品向每个人重新发问,作为概念的“时间”究竟以我们的感知还是现实的存在为基准?辛云鹏的作品《母亲》则是对电影手法和叙事情节放置同一时空范围内的首次尝试。镜头对准了一扇略显斑驳的窗,屋外狂风大作,低沉的喃喃自语是辛云鹏母亲的祈祷声。片尾,雨小了,祈祷结束了,他也该走了。

辛云鹏,《母亲》,影像装置,11’34’’,2017。图片:致谢北京德萨画廊

辛云鹏的影像作品似乎并不以观众获得情感共鸣为基准。相反的是,他隐没在屏幕背后,以主观的视角激发观众思考。这种“辩证戏剧”式的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观念确实极度反叛,强调的是观者应与所观对象保持距离以实现批判性参与。整个展览看似分裂的两条主线最终汇聚一致。不论以时间或空间为标签,它们都只是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作品最终的展出效果被引向了另一个层面,该以怎样的方式让观者理解其思路?辛云鹏传达的康德式的无利害审美(aesthetic disinterestedness)让观者与展厅达到了平衡。

辛云鹏个展

展期:2017年9月23日—11月12日

地点:北京德萨画廊丨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艺术区328-D

文:余雨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