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大卫·拉切贝尔《制景》:当大洪水淹没了美术馆,他制造了这些景致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543   最后更新:2017/09/12 21:28:42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7-09-12 21:28:42

来源:凤凰艺术 肆柒


大卫·拉切贝尔 | 制景

2017年9月9日,美国著名摄影师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Chapelle)的首次上海个展《制景》在上海藝術門画廊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制景》囊括了拉切贝尔早期的杂志拍摄以及他逐渐回归纯艺术创作的精选作品,回顾了艺术家三十年摄影生涯所关切的不同主题;本次展览也是其最新系列作品《新世界》在亚洲的首次亮相。


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Chapelle)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其摄影生涯,年仅17岁时便获得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的青睐为 《INTERVIEW》杂志拍摄,拉切贝尔得以在时尚界崭露头角。日后与拉切贝尔合作过的明星名单长得列不到头,在9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疯狂拍照——拍名流、为杂志拍大片,以此记录美国的消费主义文化。


拉切贝尔擅长以大胆、鲜明且最具当下特色的独特手法来突显人物、信仰和社会环境等主题;通过对古今艺术史的借鉴与对电影、圣经、流行文化的广泛引用和汲取,他所创作的画面大都让人感觉异常丰富,他的创作也因此源源不断地为经典图像提供另类见解。



▲ 大卫·拉切贝尔个展《制景》开幕现场


参展作品


▲ 大卫·拉切贝尔《洪荒过后:雕像》2007 彩色输出摄影(图片来源 © David LaChapelle)


本次展览展示的洪荒之后”系列被视作是拉切贝尔千禧年后逐渐回归纯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组作品,以米开朗基罗在西斯汀教堂的壁画为灵感,“洪荒之后”系列描绘了珍贵的艺术作品在大洪水过后淹水的美术馆里的情景。在这组作品中,艺术家使用了与过往商业拍摄不同的拍摄语言;其中拉切贝尔对“制景”的过程尤其用心,这些接近实景尺寸的场景都是由专业布景师配合艺术家花费很长时间制作而成。

▲ 大卫·拉切贝尔《景观:河岸》2013 彩色输出摄影(图片来源 © David LaChapelle)

▲ 大卫·拉切贝尔《加油站:英国石油》(左)与《景观:堡岩》(右边)在藝術門画廊“制景”展览现场


作品《加油站:英国石油》(2012)和《景观》系列体现了艺术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在拉切贝尔的镜头下,加油站和工厂闪烁着霓虹灯般的绚丽光彩,使人们暂且忘记了它们原本的面貌。但近看之下则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利用吸管、罐子和其他工业化的产物所组成的模型。据艺术家介绍,用于场景搭建的材料都是由他和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在好几个月时间里四处收集而来的各种塑料制品;讽刺的是,拉切贝尔选择在自然中拍摄这些模型,而不论是角色还是叙事性在画面上的缺失都突显了艺术家对环境持续发展的关注。


他的最新系列作品《新世界》(2017)则清晰地透露着艺术家对崇高的敬畏以及对精神性的诉求。这一系列以图像再现和对野性的呼唤来对抗大都市文化,具体体现为作品中对原始自然的描绘,及其所传达的人类本性的觉醒以及同情心的回归;宗教与自然图像的重合则进一步激发出一种信仰感,此时,拉切贝尔不单关注信仰如何定义个人身份,更多地则是探讨如何借由灵性的修复来催生人类共同的归属感。

▲ 大卫·拉切贝尔 《美丽新世界》 2017 负片手绘颜料印画(图片来源 © David LaChapelle)

▲ 大卫·拉切贝尔 《存在之轻》 2017 负片手绘颜料印画(图片来源 © David LaChapelle)


对话“凤凰艺术”


大卫·拉切贝尔 × 凤凰艺术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Q: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展览的标题“SCAPEs”?中文的标题(“制景”)可以有“制造场景”的意思。


大卫·拉切贝尔:展览标题我想是因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取自我过往的一个名为“Landscape”的系列(“景观”系列),有点双关语的意思,一方面这个系列也是展览的一部分,同时也跟“制造场景、景观”有关。


Q:我注意到这次展览中的新作品“新世界”(The New World)在制作方式上与您在80年代创作的早期作品有一些相似,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新系列?

大卫·拉切贝尔:“新世界”的相关思考其实早在198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我刚刚开始在画廊展出,很快我开始为杂志工作;而再后来我回到了“美丽新世界”的创作,试图去思考“天堂”的样子,如何用一种不老套的方式去拍摄自然中的人物,同时回归到80年代的暗房实验


▲ 大卫·拉切贝尔早期摄影作品(图片来源:lachapellestudio.com)


这种关于“乌托邦”、“天堂”的概念,很多人在讨论,但又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地球面临的第六次大灭绝,这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口中的“末世”,科学家则谈论“人类的终结”。我在 2006 到 2007 年创作了跟大洪水相关的“洪荒之后”(Deluge)系列,那么在“洪荒之后”人类会面临什么?这就是“新世界”或者说是“天堂”。而具体到这个系列中的一幅幅画面,我不想以一种阐述来引导观众的理解。


Q:能否分享一下对名人主题的思考?


大卫·拉切贝尔:这个主题在我的一本摄影集《Lost and Found》(《迷失&寻找》)中涉及比较多。这本书就像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关于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各种各样的人:不管是政治家还是体育明星、流行明星,他们都是塑造了当今社会景观的人物。这里面也讨论了很多我们当下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这次在“制景”中展出的作品《加油站:英国石油》,加油站有点像是当代的庙宇,毕竟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用来崇拜的神殿、庙宇都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地方取代了,或者说在他们心中已经不存在这样一个场所了;而加油站则是无神论的年轻人乃至极端分子都前往“敬拜”的地方……总的来说,在这本影集中,我可以是以名人作为入口同时讨论了许多当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这其中还包括跨性别人群的问题。


我也想就此聊一下《Lost and Found》之后的一本书《Good News》(《好消息》)。如果说上一本书是关于阴暗的当下,《好消息》则是关于“洪水之后”的世界,穿梭到了天堂。

▲ 大卫·拉切贝尔 《戴文·青木:鱼叉》 1998 彩色输出摄影(图片来源 © David LaChapelle)

▲ 大卫·拉切贝尔 《我自己的玛丽莲·梦露》 2002 彩色输出摄影 (图片来源 © David LaChapelle)


Q:听说您在创作“洪荒之后”系列之前,从纽约搬到了夏威夷,能给我们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吗?


大卫·拉切贝尔:是的,我在纽约长大,但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座木屋,这让我感觉离上帝很近,感觉很平静,我喜欢隐居的感觉,也热爱大自然。后来毛伊岛有地出售,我就觉得这应该是属于我的,我们在那上面建造了农场,我开始远离了每天疯狂进行商业拍摄的生活,我当时希望对我的生活做出一些改变,同时也希望能让真正沉迷于明星、时尚的年轻一辈能够做这些事情,也不想再持续每个月掌镜至少三四家杂志的封面大片了……你知道,我真的拍了太多太多照片了。所以我觉得搬到毛伊岛去,对于我当时来说,有点像是对自己喊停,好了,是时候让年轻人来做这些事情了,我自己应该去尝试一些别的,比如说做个农民。当时我接到画廊邀请我去做展览的电话,之后我就开始越来越多地在画廊、美术馆做展览了,但我也拍明星之类的,但是没有过去那么多了,我一般只为那些跟我有深入关联的人拍照了。

▲ Uma Thurman 在大卫·拉切贝尔掌镜的杂志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 大卫·拉切贝尔 《惊天动地》 2012 (彩色输出摄影 图片来源 © David LaChapelle)


Q:能否聊聊你成为艺术家的经历?


大卫·拉切贝尔:我很小的时候就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了。当时我问我哥:“我能不能变成兔子?”我哥当然说不行啊,“你是人所以只能做人”。我又问那我长大之后能不能飞……之后我决定如果要选一个“职业”的话,那就是艺术家了。我 17 岁的时候因为画画上了艺术高中,在课程中接触了摄影,就爱上了,我喜欢拍人,同时对“文艺复兴”特别着迷,对“文艺复兴”的兴趣是从更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Q:您的一个典型的工作日是怎么度过的?


大卫·拉切贝尔:我觉得我的每一天都很不一样的,当然这也是我对我的生活感到满意的原因,不过也会有点想念那种有规律的生活。每天其实还是拍摄,如果没在拍东西,可能也是在为作品做一些准备,如果一天中没有社交计划我觉得是最舒服的,我很少安排社交性质的饭局,我觉得当我有空余时间的时候就让我闲着吧,想做什么都行,尤其喜欢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待着。


Q:近期的灵感来源?


大卫·拉切贝尔:还是音乐吧,音乐总是能为我带来灵感,我爱音乐。最近在编排我的上一本书的时候,在听Stevie Wonder 的一张专辑,叫做《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关于艺术家


▲ 艺术家大卫·拉切贝尔(摄影:Tom Wagner)


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Chapelle),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曾在北卡罗莱纳艺术学院高中部就读,之后搬迁至纽约开始了职业摄影生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的作品陆续在纽约的画廊展出,并得到了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关注,应邀他成为《INTERVIEW》杂志的摄影师,为许多政商名流拍摄脍炙人口的肖像。随即拉切贝尔则开始为各个国际知名刊物拍摄了令人难忘的广告宣传。


跻身当代摄影名家行列的同时,拉切贝尔的创作领域也从平面摄影扩展至广告影片、音乐录影带以及剧场舞台设计等等,其中包括埃尔顿·约翰的《红钢琴》现场演出。2004年,洛杉矶中南部的一场青年舞者运动给予了拉切贝尔灵感,促使他创作了一部名为《Krumped》的迷你纪录片。拉切贝尔随即将这部短片发展成电影《RIZE》,于2005年的特里贝克电影节开幕式首映,影片在全球发行后也广受好评。


2006年,拉切贝尔回归了他最初的纯艺术摄影。他开始在美国纽约的利华大厦、波多黎各的当代艺术博物馆、首尔的Hangaram设计博物馆、布拉格的鲁道夫画廊、斯德歌尔摩的摄影博物馆和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艺术博物馆展出个展以向大众呈现他的作品。


拉切贝尔的展览也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华盛顿的国家肖像美术馆、洛杉矶的艺术博物馆、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德国汉诺威凯斯特纳协会展览馆、意大利卢卡当代艺术中心、多伦多加拿大当代博物馆、维也纳艺术之家、秘鲁当代艺术博物馆、罗马展览宫、智利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米兰皇家王宫博物馆、墨西哥的圣方索学院、巴黎造币博物馆、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以及台北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他三十余年的摄影生涯中,拉切贝尔曾获得过多次摄影大奖并获得了北卡罗莱纳艺术学院的博士荣誉学位。


近期,拉切贝尔曾在布拉格的DSC画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艺术博物馆以及首尔艺术馆、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的卡巴纳斯文化学院与威尼斯的三圆窗之家展出。他2017年即将展出的个展包括在澳大利亚巴拉腊特的国际摄影节以及比利时蒙斯美术馆。


拉切贝尔也将于2017年秋季出版《迷失&寻找》和《好消息》两本画册,由TASCHEN发行。拉切贝尔先前曾出版过《拉切贝尔乐园》(1996)、《拉切贝尔酒店》(1999)和《从天堂到地狱》(2006)。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制景:大卫•拉切贝尔个展


展期:2016年9月9日至10月31日,星期一至星期日,10:30-19:00        
地点:藝術門(中国上海江西中路181号1楼)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