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上海",陆扬用动画片想象了自己的葬礼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420   最后更新:2017/09/11 09:54:56 by guest
[楼主] colin2010 2017-09-11 09:54:56

来源:界面新闻 林子人


来源:视觉中


第四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本周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本届博览会聚集了来自16个国家、28个城市的50家全球顶级画廊及机构参展,并特别策划了“对话”(Conversations)板块,推出系列专题讲座与公共项目,邀请诸多摄影和影像领域专业人士、艺术家围绕摄影和艺术影像媒介进行对谈。

本届“影像上海”与国际艺术社群交流平台Artune携手推出Daata Editions委约作品,中国艺术家陆扬应邀创作了新媒体影像作品《陆扬的互动灵车》(LuYang Interactive Hearse)。陆扬是一位来自上海的新媒体艺术家,从学生时代起,她就绘制了诸多被认为过于敏感、甚至有违伦理的作品。自2010年毕业以来,她创作了一系列突破界限的多媒体作品,探索神经科学、死亡和宗教。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她曾谈及为何对身体和宗教持续有着如此强烈的兴趣:“因为患有哮喘,我在医院急诊室里度过了很多时间,于是自然而然对医疗和身体的概念产生了兴趣。身体是很奇妙的,因为它完全客观、没有对错,这就是为什么我的作品不表达事物的价值和目的,我会使用一种很冷酷、很平静的视角。我的作品的另一个主题是宗教。当你年纪大一些的时候,就更难信仰宗教,因为会更加怀疑。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家庭非常虔诚。我经常阅读奶奶的有关佛教的书,这使我对佛教非常感兴趣。”

在此次展出的这件作品中,陆扬想象了自己的葬礼,用动画方式制作了自己的遗像,显示在灵车两边的LED屏幕上,表情嬉笑夸张,灵车上的滚动字幕显示的是佛陀最初的四句偈语:“生者必死,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除此之外,陆扬还按照自己的样子制作了一个数字的无性人类模拟器,时而在灵车两边跟着音乐伴奏舞动身体,时而以观音坐像的姿态在画面中心旋转。伴随着节奏强劲的电子音乐,灵车隆隆向前行进,解构了传统中国哲学与宗教的文化实践的原本意义,营造出一种诡异恐怖的气氛,却又因色彩艳丽和快速节奏下的紧张感让人莫名地无法移开视线。观众可通过Daata Editions网站免费下载这部作品。

《陆扬的互动灵车》(LuYang Interactive Hearse)。图片来源:Daata Editions


这部作品及其形式隐隐指向了数字化时代里当代艺术的一个新的面向:在数码产品与互联网科技高度普及的当下,摄影与影像艺术意味着什么?日前,以“摄影、影像和互联网”为题,网络声影艺术平台Daata Editions总监David Gryn、陆扬和收藏家、北京木木美术馆联合创始人黄勖夫进行了一场对谈。

Gryn认为,在人们将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视作日常必备之物、对数字文档习以为常的同时,艺术品仍然多被视作置身于艺术市场的存在。对他来说,“创立Daata,就是为了鼓励观众把数码影像当做一种极其平常的媒介,并从中发现艺术,把这当作一种观赏艺术的平常方式”。

黄勖夫持续关注“后网络艺术”——他将之定义为“通过科技或网络元素创作,却也在评论科技或网络对我们的影响的艺术”。“换一个方式来说,(艺术家)将艺术史上一直讨论的社会或政治问题,用数码的方式重新演示出来,”他说,“艺术史上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是宗教,那么网络就是现在很重要的一个语言。科技让生活便利,我们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这成为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是艺术家创作的方式。”

陆扬表示,自己的许多作品都涉及禁忌话题,但她会用幽默的方式去展现。对她来说,选择使用新技术是非常自然的,“以前的艺术家可以用画画和摄影,我对艺术手段没有特别细致的追求,而是想把概念传达出来,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数字媒体。我在电脑里用一个键就可以把画面填满,这是个非常快速便捷的手段,可以把一些信息以加倍的速度传递出来。”

陆扬认为网络给予了当代艺术家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广阔的传播途径,Gryn认同这一观点,“我很高兴看到网络让尽可能多的观众前来观赏作品,它不是用来阻止观众的,而是告诉人们:只要你想,你就能来一探究竟。”在他看来,网络时代的艺术仍然有着自己的逻辑与场域,“这里是一个影展,它甚至比世界上其他当代艺术展览会更加细分。所以我的平台的背后逻辑,就是将艺术从野生世界中圈定出来。”

那么,当技术手段的提升让艺术创作与分享前所未有地便捷之时,我们是否不仅能实现安迪·沃霍尔所说的“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还能实现“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艺术家”了呢?

Gryn的回答是否定的。“艺术家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职业选择,就好像不是每个人都会乐器、都能成为音乐家一样。我喜欢每个人都能尝试成为艺术家的想法,但我不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艺术家,我也不想所有人都去做同样的事情。互联网是个没有规范的全球现象,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理解它背后的运行机制。”

黄勖夫则肯定了互联网在“艺术民主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艺术家,但每个人至少都能尝试成为艺术家,“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提出新的问题,最终被写进艺术史。”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