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自由的女性造物主——“Fantasy Creator”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658   最后更新:2017/09/06 22:01:51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7-09-06 22:01:51

来源:凤凰艺术 姜俊


Fantasy Creator

今年6月22日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拉开序幕的双展“Fantasy Access Code”与“Fantasy Creator”在标题上都聚焦一个词“Fantasy”(幻想)。只有英文标题的双展也表明了K11的某种态度——if you would make yourself cool,you have to speak Englisch。就如同今天火热的《中国有嘻哈》那样,“be cool”永远来自于对于“他山之石”的炫耀。“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青年艺术评论家姜俊将给我们谈一谈其中的一个展览“Fantasy Creator”。


K11作为一个大型的消费商业综合体,当代艺术的作用始终不言而喻——吸引眼球,创造奇观,紧跟时尚,所以是“Fantasy”无疑是一剂万灵药。在“Fantasy Access Code”(幻想准入码)中五位海外艺术家以艳丽的Alcantara 面料为材料进行创作,为观者打造了一场色彩缤纷的奇幻之旅。和这个意大利引进展的大成本和游乐场效应相比,由姜晔策划的当代艺术展“Fantasy Creator”(幻想造物者)  就显得更为朴素和艰涩,更适合小众的专业观众。“幻想造物者”汇聚了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实现和身份转换。

▲ 当代艺术展“Fantasy Creator”


无论如何在“Fantasy Access Code”中的确可以体验到了某种童话式的空间,但展览的“幻想度”在奇观林立的大型购物中心中略微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以此同时“Fantasy Creator”却想以更为抽象的方式定义Fantasy。


英文“Phantasy”一词来自于古希腊文“φαντασία”(phantasía),有着显现、想象、梦境、幽灵的意思,它标示着一种塑造形象(image)的能力。在西方 The Creator(造物者)一般在传统意义上指的是上帝,唯一的创世者。在漫长的中世纪之后,文艺复兴之初,艺术家不再是被大天使手把手扶着进行创作的“受启者”,而是可以和上帝类比的特殊人类。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图像被和上帝的创世工作并置呈现,最后在丢勒的《自画像》中,艺术家被赋予了另一个荣耀之称——天才,即介于神与人之间的半神之存在。他们虽然是人类,但却在头脑中有一种可以外化出来的形象——Disegno。Disegno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正指向着上帝创世最为基本的原则“逻各斯”。但长久以来这些天才都被冠以唯一的性别——男性。



▲ “Fantasy Creator”展览现场


借着这个只有9位艺术家的小展览,策展人姜晔试图再从她的女性视角出发,塑造一种对于TheCreator(造物者)的理解。当造物者是女性的话,将会如何?当男性创造者在描述女性的形象时,又将会如何?“Phantay”将会为此增添一个怎样未知的维度呢?


法国的女哲学家西蒙·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有句经典名言: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社会的产物。一切的女性主义视角都必须在两性关系的互动中被重新定位,男人绝对不能只是Masculine(阳性)的“le”,女人也绝对不能只是feminine(阴性)的“la”,而是游逸于它们之间的不定状态。





▲ “Fantasy Creator”展览现场


就姜晔策划的这个展览来说,“女性”作为一个概念究竟可以是什么?这无疑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也是所有男女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


▲ 毕蓉蓉-小说风景

▲ 毕蓉蓉-小说景观-蓝色织物

▲ 毕蓉蓉-小说景观-重叠的织物四


作为女性的毕蓉蓉一直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她个人经验的碎片,她的作品《小说景观》展现了女性细腻的观察力和敏感的内心体验。这些私人记忆被抽象化成为符号,被再次组合,反复出现,如同模块一般构成了一个个新的感知矩阵。


▲ 龚剑-女神NO.3

▲ 龚剑-女神NO.4


龚剑从男性的角度创作了《女神》系列,那些绘画上的女性形象都来自于他家“拜占庭”小区的景致。在一个没有人体艺术传统的国家内,对于欧洲裸体女性雕塑的拙劣模仿,并将其安置于日常的生活居住空间之内,这又是如何的一种心理装置,又指涉出了一种如何的大众美学和社会文化的时代变迁呢?

▲ 何岸-玉枝


女性同时又是母亲,善于运用霓虹灯的艺术家何岸,用各种来自他家乡武汉的废弃材料重组了他母亲的名字“玉枝”,以表达纪念。

▲ 梁玥+满异 Taquila Sunrise


梁玥和满异合作了一张摄影作品取名为Tequila Sunrise(特基拉日出又称龙舌兰日出的鸡尾酒)。它以少量的龙舌兰酒加大量鲜橙汁佐以红石榴糖浆调制而成。辅以橙角或红樱桃装饰,盛入高身的香槟杯内。色彩艳丽鲜明,由黄逐步到红,就像日出时天空的颜色。摄影作品是一张可以从不同两种视角观看的室内精致,强光从窗外透过帘子映入,呈现黄色氛围。正和反、内和外的对照预设了一种阴和阳的变奏。




▲ 田晓磊-赛博格游戏


男性艺术家田晓磊的作品《赛博格游戏》分为三个虚拟现实的游戏项目“必然”、“创造”、和“秘密”。观众可以现场带上VR 眼镜进行互动,在充满暗示着女性生殖过程的场景中穿梭,在这里生命和死亡都成为了儿戏。

▲ 梁曼琪-地球仪

▲ 梁曼琪-盆栽

▲ 梁曼琪-太湖石

▲ 梁曼琪-颜色激烈扩散


艺术家梁曼琪和梁远苇的抽象作品在对于色彩和几何的特殊安排下体现了某种女性的敏锐和细腻……


80年代曾经在西方激烈的女权运动和身份政治在进入90年代之后逐渐沉寂,姜晔认为,女性主义的思维模式并不能只是坚持一种单一的女性视角,更不能与男性对立的,而是一种新的性别关系,性别视角和认知范式。她也并不像后现代理论那样全然否认“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界限,而是一方面通过展示女性艺术勾勒出每个女性创造者的个体世界,另一方面通过男艺术家的视角呈现出他们对女性这个角色在社会中的感悟和体会,或是在特定环境下的身份转换。


▲ 梁远苇-2017.08

▲ 梁远苇-2017.07


今天女性早已不是边缘,而是另一个中心,在89年之后的全球化之下。不只是那些曾经被压抑的女性,一切的边缘性对于中心的战斗都获得了极大的胜利,都享受着自我表达的权力。它们开始在公共空间中浮出表面,无论是女性主义,同志运动,还是种族平等,并成为了可以被商业化的东西。嘻哈文化从80年代的地下抵抗性非主流文化,从黑人青年文化成为了全世界的一种潮流,并携带着大量的经济潜力,创造出一种可以被模仿和拷贝的生活风格和着装搭配。


▲ 叶凌瀚-LUCY030

叶凌瀚-LUCY027

叶凌瀚-LUCY025

叶凌瀚-LUCY024


女权运动和同志运动同样获得了他们自己巨大的市场和风格,他们获得极大的尊重,这一切都仰仗这着自由主义的全球经济。在对于小众市场的重点关注下一切的边缘都可以收获自己的粉丝,那么它就可以进入销售,就可以获得经济上的成功,以及道德上的许可。在今天,妨碍他人获得事业上和经济上的成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逐渐成为了一种天经地义的准则。而传统单一化的道德标准却受到的广泛的嘲笑和挑战。对,社会必须多元化,一切皆有可能!“自由”成为了核心价值,也是绝对的政治正确,成为了各种广告语中出现最为平凡的话语。


▲ 胡子-Wrestler

▲ 胡子-Magic Flute

▲ 胡子-Jean Michel Basquiat

▲ 胡子-Blue Mozart


策展人介绍



▲ 策展人姜晔


姜晔,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并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15年获选文化管理在中国项目参加柏林自由大学策展人课程。自2011年加入K11艺术基金会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掘和推广中国年轻艺术家,曾策划“WE——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力量”大型群展。


展览信息



▲ “Fantasy Creator”海报


Fantasy Creator


策展人:姜晔
艺术家:毕蓉蓉、龚剑、何岸、胡子、梁曼琪、梁远苇、梁玥+满异、田晓磊、叶凌瀚
展览时间:2017.6.23-8.31
开幕时间:2017.6.22 18:00
展览地点:chi K11美术馆(上海市淮海中路300号B3层)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