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这是当代艺术的下一个突围点
发起人:不举手不发言  回复数:0   浏览数:2506   最后更新:2017/08/30 21:22:57 by 不举手不发言
[楼主] 不举手不发言 2017-08-30 21:22:57

来源:Hi艺术 刘霞


当阿尔法狗再次打败柯洁,人类在未来将要面临与智能科技怎样的博弈,被赤裸裸的展示在大众面前。而艺术这块难以通过算法实现的精神领地,被一些科技KOL称为人类最后一块可以坚守的阵营。就在人类等待被艺术救赎的时候,艺术正好奇于科技的耀眼光芒,并借助着科技的力量更新换代着自身。而那些被科技哺育长大的新新人类,是这些艺术的创造者和审美者。科技在更迭,而人类也在更迭,这块精神领地最终能否拯救被科技化的新人类,或许有些遥远,但对于当下的当代艺术来说,科技艺术会是下个突破点吗?


木木美术馆“锡人的心脏”瑞安·甘德作品




无科技不当代


“科技与艺术”的话题在艺术圈有多火,从上周末798艺术区某条街上的三家画廊空间新开幕和在展的全部都是科技相关艺术作品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乏善可陈已久的当代艺术圈也似乎在科技领域找到了新鲜感,在上半年的时间里,包括美术馆、画廊空间在内的展览中,一共有近30场的展览围绕科技与艺术的主题(这其中并没有包括以影像为主的“新媒体”艺术展)。而上海更是“无科技不当代”,无论是美术馆还是画廊空间的展览似乎就从没有离开过科技的话题,而接下来依然有为数众多的此类展览正在筹备中。



2017年上半年科技艺术相关展览


技术成为艺术的票房保证


如果说从影像艺术开始的新媒体艺术已经将艺术向大众化倾斜,那么依附于高科技的艺术形式某种程度上是以一种讨好大众的方式存在着。“科技艺术”全面直接的视听感受在作品情感和观念传达中着更显而易见的直接性,“科技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更具互动参与感,“高科技艺术”本身自带的互联网属性也更容易在社交网络传播……

在余德耀美术馆的《雨屋》中,在詹姆斯·特瑞尔为龙美术馆搭建的彩虹面前,在teamlab为佩斯北京营建的浸入式互动花海中,以及在北京民生美术馆两周年晚会上多媒介艺术家的声音视觉表演中,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观众不同于面对挂在墙上的一副不明就里的绘画作品时的复杂心情,在科技艺术的面前,观众甚至都变得更加纯粹:参与、体验、分享。这是科技艺术展更加吸引观众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科技艺术也成为美术馆和机构的票房保证。



佩斯北京“teamlab:花舞与未来森林”展览现场

从2016年龙美术馆埃利亚松个展首次为美术馆带来不菲的票房收入提示了观众的需求之后,詹姆斯·特瑞尔个展在2017年再次为龙美术馆获得了1200万元的票房收入。作为画廊的佩斯北京,也在2017年拿出半年的时间展出Teamlab的“花舞与未来森林”,而展览到目前为止已经售出17万张门票,按照最低价80元的单价来计算,也已经超过了詹姆斯·特瑞尔的票房收入。这无疑为艺术机构在市场交易行情低迷的今天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同样正在展出的今日未来馆正“.ZIP未来的狂想”,除了借鉴了其他机构在票房上的经验之外,也利用沉浸式空间的特殊结构和不同声音、视觉以及舞蹈艺术家同科技相融策划了每周一次的“未来馆之夜”,也别出心裁为美术馆找到更多的合作方式。


木木美术馆展览“锡人的心脏” Amalia Ulman作品《出色与完美》、《特权》

木木美术馆展览“锡人的心脏” aaajiao(徐文恺)作品《邮件迷航

木木美术馆“锡人的心脏”“锡人的心脏” 刘娃作品《Still 》


但对于当代艺术领域来说,科技艺术也并非“新生儿”。木木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展览“锡人的心脏”,作品全部来自于一位生活于纽约的90后收藏家黄勖夫,其中的作品均属于我们讨论的“科技艺术”范畴,而这个展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艺术在国际已经有着非常成熟的艺术生态。这也就不奇怪国内的先锋画廊纷纷试水“高科技艺术”。如杨画廊、站台中国Droom项目,上海hiart space也一改往日小清新合作了设计跨界艺术家张周捷,并在每年一度的新雕塑中加入了比重不小的动力雕塑。



技术成为艺术的升级跳板

当然这些能够刷屏的科技展览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 “够好看”,但回到艺术本体,科技艺术爆炸式得开始流行又绝非因为“好看”这么简单。




今日未来馆“.ZIP未来的狂想”展览现场


基于互联网之上的数字媒介,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工具。正如今日美术馆馆长,也是今日未来馆的发起人高鹏说的那样:“创作当代艺术,如果忽略了互联网、声光电,那无疑也背离了做当代艺术基本的初衷——忽略了当下媒介。”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基于互联网产品开发的普及,甚至互联网背后的运转逻辑也成为了艺术创作的媒介,先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和央美新媒体艺术系的何盛源也正是用自我开发的编程软件创作了最新个展“黄金算法”,并且让这位作为从央美附中学习国家艺术一路上来的艺术家笃定的是“谁掌握了算法,谁就掌握了未来”。


如果说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科技艺术还处在1.0版本的话,真正让科技艺术爆发的是在此基础上的2.0版本。在“新媒体领域”走的颇远的策展人张尕:“今天媒介基层运作的机制是数字媒介,它可以以物理的形态出现,以虚拟的形态出现,可以雕塑、绘画,以其他的任何方式出现,已经不再具体的媒介。”基于数字技术的普及而得以广泛推广的3D技术、VR技术以及传感、热感、电波捕捉等等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更多过往被运用在高科技领域的技术能够被艺术所接触。媒介的不固化以及边界的模糊,也将曾经建立在传统艺术基础之上艺术逻辑颠覆,拓展了艺术边界的同时,也动摇了传统对艺术的认知。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特瑞可·哈波亚:闭合回路,开放过程” 展览现场

特瑞可·哈波亚《对话》互动装置 活体树木、电子设备、声音、光、二氧化碳传感器 2008-2013

呼吸程序编制和界面设计:格雷瓜尔·卢梭(Gregoire Rousseau), 阿列克西·皮赫卡宁(Aleksi Pihkanen)

科学顾问:埃亚·尤罗拉(Eija Juurola), 托伊沃·波赫亚(Toivo Pohja)

特瑞可·哈波亚《社区》录像装置 声音设计:彼得里·莫拉德(Petteri Mård) 2007

特瑞可·哈波亚《吸入——呼出》持续雕塑 胶合板、玻璃、土壤、二氧化碳传感器、声音 2008/2013

编程与界面设计:阿列克西·皮赫卡宁(Aleksi Pihkanen)、格雷瓜尔·卢梭(Gregoire Rousseau)

科学顾问:埃亚·尤若拉(Eija Juurola)、托伊沃·波赫亚(Toivo Pohja)



VR、互动、沉浸式

就是科技艺术吗?


VR体验、感应互动和沉浸式声光电感受,是几乎每个科技展览的标配。在体验完之后,你难免会心头飘过一阵疑云,这个VR短片好像还没有我在电影院看的3D大片过瘾(顺便,带那个笨重的眼镜一定让我看起来很丑),这个感应互动装置有点像并不幽默的直男同事抖得小机灵,而那个沉浸式体验的作品要不是能拍照发朋友圈,我想我应该不会在里面呆超过2分钟吧……

到底是艺术展还是科技展,是很多人在看过所谓的科技艺术之后的疑问。科技和艺术界限非常分明,这在张尕看来就是“有用”和“无用”的区别,甚至在他看来,艺术中的科技根本算不上高科技,是技术层面非常简单的东西,只是用技术手段帮助艺术家完成和拓展了在过去媒介之上无法实现的想象力。但科技艺术中的好坏如何断定的标准,似乎还在对媒介摸索阶段的艺术领域还并没有涉及到,但就像站台中国负责人孙宁说的那样“高科技艺术不等同优质艺术”。


林冠艺术基金会正在展的克里斯丁·莱默茨借助VR技术实现的作品《幽灵》



空白空间“郝经芳&王令杰”展览现场


从2010年就开始基于计算机创作的“极客”艺术家aaajiao也曾在采访中否定了VR技术本身作为艺术的价值:“作为一种商品,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工具,但去做艺术创作,完全没有价值。因为它在内容的推进、概念的推进上,不具有任何更深的价值。”在他看来,我们面对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VR。我们已经在一种真实跟虚拟交错模糊的环境下,日常就是真实与虚拟的融合。“要是拿VR做艺术,那就把事做小了。”

生活、创作于法国的艺术家郝经芳、王令杰的作品中也会用到编程、感应装置等科技设备,但他们更愿意将作品中的技术成分弱化,而呈现出更温和内敛的气质。在他们看来,目前的很多互动装置和沉静式作品更多的只是体现了媒介本身的特点,而不是作品本身的力量。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一件作品带来的新奇感和看一场演唱会没有太大的区别,非常适合拍照发朋友圈,但不会在心里留下痕迹。而真正能从心里打动人,还是需要带有温度的作品。


LEO XU PROJECTS aaajiao(徐文恺)个展“用户、爱、高频交易”展览现场

aaajiao《进度条》 2017

aaajiao 《水测·石油》 2017

aaajiao《404》局部 2017


技术与艺术的交叉

撬动的是什么?


科技艺术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但如何将技术媒介于艺术结合并转化,需要的或许不光是对技术本身的掌握,更多是对科技环境下人类世界改变的关怀。

学计算机出身的aaajiao(徐文恺)很早便意识到这一点,单纯从视觉和技术层面出发没有意义,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属性和机制才是关键。在他最新的展览“用户、爱、高频交易”中,艺术家变将人的身份设定为用户,在他看来,在科技快速更迭的当下,人已经开始甚至已经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变。




上海外滩美术馆“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


而张尕的视角甚至更为宏大,在他看来,科技介入艺术最大的改变,最大的诉求并不是在艺术形式上的追求,而是对生命的追问。“如果说生命的定义就是运动,那么“物”开始拥有自我运动能力,是不是就可以算作生命?新的媒体艺术正是赋予了“物”这种运动的属性,使一个机械也产生生命,物件也产生生命,这个过程里面会激发我们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它也启发了另外一种对于主体性的思考。”是对从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的反思。这样的观念在众多科幻电影如《异形》中其实早有传递,但在艺术家看来,我们似乎还在一个需要被教育的阶段。


杨画廊“现在的未来”展览现场

范学超,许馨文,迟世林,成思远,杨琪磊,雷震,王莹,徐仲伯《沙发上的奥林匹亚》尺寸可变 人造皮草、家具、台灯、随机感应装置 2017

今童《全知之眼 β-1》280 × 400 cm kinect感应、机械运动、互动算法、投影  2017



在他策划的一些列新媒体展览中,我们也看到很多此类观念的作品。在最近与杨画廊展出的央美实验媒体专业学生的群展“现在的未来”上,一件机械眼球悬挂在空中,以类似人类呼吸的频率做着不断开合着循环运动,感应装置也让其能够与走近的观众互动,这件作品叫做《未来之眼》。

未来其实早已经来到,艺术终究是滞后的,哪怕是高科技艺术。

黄成《ta 的世界 》400 × 500 × 390 cm 现成品装置、影像、电动装置 201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