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新与林天苗:在中国没有画廊的90年代,我把展览搬到了家里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697   最后更新:2017/08/29 22:13:32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7-08-29 22:13:32

来源:artnet


1995年,王功新开放了工作室,展示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图片致谢王功新

“Open-Studio”——艺术家敞开自己工作室的大门,你可以在其中亲见艺术家的生活环境、工作状态、创作的半成品,再与艺术家交流创作心得,实为体验艺术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如今这样一个时髦的词汇,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却是艺术家的一个无奈之举。


“打个洞到中国去”



1995年,王功新在北京四合院打出一个3.5米深的坑。走近朝下望去,一台录像机播放着循环影像——一片蓝天。乍一看很普通的天空,其实来自大洋彼岸——几周前,王功新还住在纽约布鲁克林。他在居住的老公寓顶部望过去,拍摄下了视角所及的天空。


王功新,布鲁克林的天空,1995年。图片致谢王功新


为了让大家观看到这件作品,王功新开放了工作室三天,在这期间人们可以随意进出,交流关于这件《布鲁克林的天空》的心得。一传十十传百,北京艺术圈人士基本都到了现场。一进门就人挤人,王功新还在洞口放置了个喇叭,播放着之前录好的音频: “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

有什么好看?在上世纪90年代的纽约,一个艺术家开放工作室可能并不稀奇,而同时期的中国,这绝对是引爆艺术圈的事件。

1995年,王功新开放了工作室,展示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图片:致谢王功新


“当时没有画廊、没有展览,艺术家大多都处于抱团取暖的状态,除了创作就聚在一起。城市还没扩建,有什么活动骑着自行车说一圈儿,大家都全知道了。”王功新回忆起这段往事还不禁笑起来,“那时年轻,做艺术就是想表达,从没想过其他,这件《布鲁克林的天空》后来竟成了我的代表作之一。”


1995年,王功新开放了工作室,展示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图片致谢王功新


王功新一直称自己是个“幸运儿”。18岁时正值“文革”结束,成为恢复高考制度后1978年第一批大学生。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直接留校教学,并以一场“师生恋”遇到了妻子——艺术家林天苗。1987年,王功新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纽约州立大学,次年林天苗飞去陪读。毕业后两人不得不暂时在美国,直到1993年,才开始纽约、北京两头奔波的生活。

1994年8月,二人首次将“Open-Studio”的概念,带入了他们位于北京报房胡同的家。这时王功新受到了纽约90年代早期的艺术试验热潮极大影响,创作风格由写实主义转向抽象主义,又慢慢转向光、影、液体装置作品的艺术实验。1993年,他在布朗克斯美术馆展出了作品《无题》,那时他的创作已经转向极简风格的装置与动态雕塑。


《布鲁克林的天空》创作过程,艺术家在自家挖了个3.5米的坑。图片致谢:王功新。


而1995年《布鲁克林的天空》是王功新第一件影像作品,也正式奠定了他艺术生涯的转型。就如艺术史学家黄专所说,“《布鲁克林的天空》在中国私人空间营造的虚拟现实,使‘打洞去中国’这个美国童话具备了新的隐喻性,而‘看什么看’的揶揄性旁白又使这件作品产生了某种极度的虚无感。对王功新而言,这件早熟的处女作更为重要和直接的作用是帮助他确立了以后的工作方向,那就是录像在声音、现场和观众的混合关系中产生的一种共同叙事。”

1995年,王功新开放了工作室,展示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图片致谢王功新

同年,林天苗也完成了从设计到艺术创作的转型,首件艺术作品《缠的扩散》也以开放工作室的方式展出。林天苗回忆道,“在纽约时一直看展览、参加艺术活动,画廊、非盈利空间、音乐厅等当下的艺术气氛很浓厚,可以说我们那时很了解当代艺术的走向。而艺术家在纽约生存太难了,正好有身孕后就选择回国。设计也需要大环境的土壤,在国内就慢慢转型到了艺术创作。”

1995年,林天苗开放了工作室,展示第一件艺术创作《缠的扩散》。图片致谢林天苗


策展人皮力在回忆起《布鲁克林的天空》时写道,“在尚没有商业画廊和美术馆的北京,在自己家里挖下一个大坑其实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但也正是这个不得已,使得场域作为一个概念被王功新提出:一个挖在自己家里的‘井’和挖在展厅里的‘井’到底有什么区别?显然,就这件作品而言,这两个空间是无法相互取代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那个年代《布鲁克林的天空》是第一件将观念触觉从没有特定性质的‘空间’转移到‘场域’的作品,即开始着眼关注空间本身所包含的身份和记忆。从‘空间”到‘场域’的转换,背后所代表的思辨逻辑其实是典型的观念艺术教育的结果,但也因此和国内那种重表现、重直觉的自发式艺术语言形成了反差。”

“公寓艺术”的前世今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布鲁克林的天空》的出现,推动了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从海外回来的艾未未、朱金石和秦玉,还有北京的宋冬和尹秀珍,以及王蓬、王晋等都在几个以家为“据点”的私人空间中展示和创作了一大批不可展和不可卖的装置和随机性的小型观念作品。

在没有画廊等展示空间的年代,艺术家开放工作室成了“无奈之举”。图片致谢王功新


艺术评论人高名潞也由此提出“公寓艺术”的概念。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情境中,“公寓艺术”是过去三十年在野、实验和前卫艺术的存在方式之一。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展览替代空间行为,而是一种不得已的甚至被迫地在体制外进行的艺术交流方式。

1990年代的“公寓艺术”是一种战略退却。高名潞认为,“在当代艺术于21世纪初获得‘正常化’以前,这些活动在90年代下半叶构成了一个‘展览的瞬间’,其强度和凝聚力在世界艺术史中也不多见。 公寓艺术是在高度政治压抑的环境之下出现的。他们得不到官方公共空间的支持,只有回到私人空间。”


1995年,林天苗开放了工作室,展示第一件艺术创作《缠的扩散》。图片致谢林天苗


在上海九十年代初,钱喂康、施勇等也在家里创作和展示小型观念作品和装置作品。在杭州,张培力、耿建翌等85时期的领军艺术家也带领一些年轻艺术家创作了一些公寓作品。实际上,在这个时期,北京、上海、杭州和广州的“公寓”艺术家都互相有联系,并且多次共同完成了一些以“明信片”方式呈现的“方案”公寓艺术。实质上,公寓不仅仅代表着居室、工作室或者展示空间,而是对外部大环境的批评。

在高名潞看来,“产生在特定年代的公寓艺术其实现在已经消亡了,它的作用不可能由现在的画廊承担,而艺术区也不能算是公寓艺术,因为一排排的房子之间,艺术家已经很少再共享艺术思考。”

艺术家开放工作室期间与他人交流。图片致谢王功新


而共享艺术思考是否重要?有趣的是,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世界剧场”,约请王功新再做一个《北京的天空》,与二十多年前的《布鲁克林的天空》形成对应。“好像真是有一种“轮回”的感觉?仿佛两个穿透地球的洞口,经过二十多的时间,能够真的看清楚对面的天空?用最短的距离将我生活过的两个家连接起来?”


被忽视的一批作品即将展出




凯瑟琳·格鲁布在为王功新9月5日白立方个展“轮回”的序言中写道,“《布鲁克林的天空》奠定了王功新作为中国实验艺术家代表之一的地位,而他对文化身份之建构过程的细致观察与阐述,却显著地背离了九十年代的理论和策展取向。因此,他在这段时间的创作,及其对当时的当代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性,都被忽视了。”

王功新,不可坐的,动态装置,1994年。图片致谢王功新


这次即将在白立方开幕的王功新个展,将会展出十件装置作品,大部分都构思或者创作于1993到1996年之间。这段时间丰富而大胆的艺术试验与他后来的影像作品密不可分。而作为艺术家转型时期的艺术实验,本身就极具有研究价值,为何在20年的期间一直被忽视?

这要追溯于1990年代的全球艺术大环境,在后冷战时期蓬勃发展的全球主义当中,多元化和国际主义是最为被推崇的概念。然而,它们也仍然代表着欧洲与美洲——历史上的世界艺术中心——的品味与态度。所以,欧美对中国艺术的期待是画面语言层面的:可读的符号,简明的图示,以及阐释性的框架。

王功新,对话,动态装置,1995年。图片:致谢王功新


凯瑟琳·格鲁布分析道, “在这些前提下,政治波谱与玩世现实主义的作品,由于其易读性,以及其表现出的,符合世界对一个后社会主义中国的看法的政治态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王功新的作品在艺术材料和审美观念上,都偏移了有序的文化特征,所以很自然地被忽略了。”

“当时整个大文化环境,都以西方的观察视角为标准。”王功新回忆道,“记得那时国外许多大美术馆,纷纷举办以‘中国前卫艺术’为名的展览,画册几乎都以红色为封面。艺术家的新作品也只能在国外的展览上看到,不过大部分的作品以平面绘画为主。他们看不到我作品中的中国符号,自然就不会接受中国艺术家个人化、脱离一种集体的独立性语言。”

王功新、林天苗与友人。图片:致谢王功新


“回头看20年前的这批作品的意义,代表着一种回望。20多年来,这些作品没有在国内公开展示过,大家也很少了解到我那个时期的创作状态。许多人都认为我放弃架上绘画后就直接做录像了。仅有少数几个知己好友了解这段曾经持续了近三、四年的工作。”王功新感慨道,“对我自身来讲,这段时间的艺术实践、对艺术语言的挑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整个艺术实践发生‘质’的蜕变的一个阶段。”

2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旧作被重温与“再问”,先是参加了去年的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接着就接到白立方的邀请,王功新仿佛又回到了90年代的那种状态。如果万物生长有四季、日起日落是时空在运转,世间生物真的会有“轮回”和 重生? 那么这次个展“轮回”也是王功新对它的一次追问。


artnet X 王功新、林天苗




1990年代为什么会选择回国办Open-Studio?得到的反响是什么?

王功新:选择回国的因素有很多,在纽约作品一直步入不了世界的舞台,对艺术家来说,这等同于创造性被局限了。而回北京后举办的几次Open-Studio,开始感受到艺术与当下产生了作用,也可以得到更多创作的灵感和素材,这样会得到更多动力创作。私人情况是孩子在1996年出生,在纽约两个人必须要牺牲一个人去照料,而在北京两个人都可以创作。

林天苗:当时国内没有地方展览,Open-Studio其实是比较直觉和单纯的想法。由于设计满足不了我想表达的内容,就慢慢转向了创作艺术。我对材料比较敏感,就选择了软性、与自身相关的材料。


中国第一家新媒体非盈利艺术空间——藏酷,1999年问世。图片致谢王功新

藏酷首展就引起了轰动——顾德新,三吨青苹果。图片致谢王功新


中国第一家非营利艺术空间——藏酷新媒体非盈利艺术空间的出现,是否也是Open-Studio的延续的一种形式?

王功新:藏酷酒吧是林天苗弟弟林天目经营的,我们夫妇设计了现代主义风格的整体空间,1999年开业就引起了很大关注,周末都要收门票才能进入。我们就提出要划出一个空间来,举办展览和活动。当时国内还没有新媒体的概念,起名为“新媒体”也可以避开官方查禁的“雷区”。当时我作为艺术总监,天苗的妹妹林天放是主任。我们策划了百余场大大小小的活动,很多如今已成名的艺术家都聚集在藏酷帮忙办展览。可以说当时的藏酷艺术空间是如今“798”的一个小缩影。

藏酷酒吧内景。图片致谢王功新

崔健在藏酷举办的跨世纪之夜演唱会。图片致谢王功新

林天苗:这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空间。艺术、文化、音乐等所有的活动都在这里发生——展览、讲座、发布会、演唱会、放映会等。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经费都由弟弟的藏酷酒吧提供。如今商业就像一柄双刃剑进入艺术领域,一方面对艺术家的生活的确起到了帮助,而另一方面也逐渐缺失了站在一个角度,希望对整体文化有一个建设性态度的艺术家。



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三年举办了百余场活动。图片致谢王功新


为什么那段时期会产生这样一批装置作品?在大环境下,为什么仍然坚持个人化语言,而不是创作与被西方认同带有中国符号的作品?

王功新:当时住在纽约的选择很多,改行做设计可能都比做艺术收入高。我们住在艺术家集聚的布鲁克林那里7、8年,真的是在以“艺术家的方式”生活。这种自由一直在提醒我做艺术的基本理由是什么。我血液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血,但在创作中,我需要个人化的艺术表达,创作集体化的认知符号并不是我的艺术诉求。

我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要与观众交流,而不是生硬地摆在那里供人欣赏。《布鲁克林的天空》得到了大家的共鸣,是表明艺术需要与当下的现实环境发生关系。


文:Yidi Wan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