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王上出新书,引发对中国私立美术馆生态的思考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1   浏览数:1866   最后更新:2017/08/28 21:06:41 by guest
[楼主] 陆小果 2017-08-27 16:19:18

来源:凤凰艺术 dbk


王上·新书《截屏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迅猛发展,并以不间断的态势参与到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中。而今,私立美术馆更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出现,各类当代艺术展比比皆是。2017年8月26日下午,王上新书《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 北京正式发布。他用过去三年的假期时间独立采访了40余家中国私立美术馆、艺术中心、艺术基金会及54位美术馆创始人、馆长、CEO,围绕私立美术馆、艺术中心、艺术基金会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价值、意义、动机等问题做了跟踪调查采访。


初见王上,是在2016年龙美术馆“她”女性大展期间出差时的酒店大堂。而时隔一年,人们从北京各地来到位于中关村的“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王上在这里携他的新书亮相,同时在场的,除却常青藤及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家长们,还有一场由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楠楠、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策展人秦思源和民生美术机构总监李峰共同建构的研讨会。今天这些当代艺术发展的执行者、实践者、学者、独立调查人来到这里,为的是探讨中国私立美术馆的问题与发展

▲ 研讨会活动现场,左起: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楠楠,民生美术机构总监李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策展人秦思源,《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一书作者王上


王上是谁?

▲ 王上曾于2014年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在官方介绍中可以看到,王上出生于北京,目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名大三的本科生,主修美术史,辅修经济和心理学。他从小到大,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国外,所以戏谑自称为“Banana”。王上的父母是王功新和林天苗,一对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非常活跃的夫妻档艺术家,他们也是藏酷(The Loft)创始人,这家机构曾在2000年初举办了大大小小近百场展览和活动,横跨艺术、音乐、电影及诸多文化领域。而“出于对私立美术馆无限增长现象的好奇,童年的记忆,自己生长的环境、之前采访的经验、加上假期不想做义工这几个动机,开始了《截屏》项目。”王上利用三年寒暑假时间独立走访了40多家中国私立美术馆、艺术中心、艺术基金会,用中英文双语采访了54位创始人、馆长、CEO。对国内私立美术馆、艺术中心、艺术基金会等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价值、意义、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跟踪调查,终于做出了一本书——《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




▲ 活动现场,王上在做演讲


王上的书



从《动机》到《截屏》


▲ 王上新书《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



这次王上带来的,是一本全部只由黑色、蓝色与白色所组成,独立出版1500份,名为《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的出版物。如骇客帝国信息流般的文字从上至下贯穿了本书的封面,而中英双语则暗示了其从小生活于美国所受到的文化和文字训练。事实上,这已经是王上出版的第二本访谈录,在其2014年,18岁的王上就已经出版了《动机:23个艺术人》一书,他采访了采访了艾未未、箭厂空间、陈轴、凯伦·史密斯、栗宪庭、林琳、刘韡、刘炜、卢杰、马六明、田霏宇、皮力、秦思源、王蓬、翁菱、徐震、杨振中、张培力、张晓刚、朱昱,以及父母王功新与林天苗等23位中国当代艺术圈的重要人物,这些“艺术人”如今仍然在中国保持着其“艺术名人”的地位。而三年过去,刚刚独立出版的《截屏》与旧书《动机》相比,较为显著的变化是写作目的的改变(从为了申请学校到自我意识的渴求)、采访对象体量的扩大(从23人到54人)、页数的增厚(从332页到450页)、讨论话题的扩张(从个人思考到大文化与商业制度)、采访对象亲密度的减弱(从自己父母最熟悉的家庭朋友到会拒绝采访的陌生人),以及将艾未未、栗宪庭的名字隐为了“老艾”与“栗老”这种既可以避开审查,又充满了朋友间江湖气的称呼。

▲ 王上于2014年出版的《动机:23个艺术人》一书

▲ 王上于2017年推出的新书《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


在封面上,《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这一中文标题横跨书皮与书脊,似乎既点出了王上自身的跨文化背景,又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这些“私立美术馆”及其行为与边界、框架与系统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处的尴尬位置“截屏”是从当今网络流行语中借用的概念,王上希望自己像一个录音机一样,关键是记录当下的状态,不加入自己的评判和结论。该书保持客观性、现实性和纪实性,避免任何主观性,只是对中国社会当下私立美术馆的现状,作为一个大景观做一次截/在王上的自述中,他将“私立美术馆”的范围圈定为民营/私立美术馆和私家美术馆,因为“这些机构才是当前美术馆热潮的主角”。

▲ 王上在讲座中


整体而言,私立美术馆的数量已超过公立美术馆,且与公共机构相比,这些私立美术馆的当代化程度更高,其展品也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其影响力已超过公立美术馆。虽然如此,并非所有接受我采访的机构都源于私立美术馆。它们中的很多都为能在中国法律框架内继续生存而更改了结构和运营方式。接受采访的41家机构多数可分为以下四类私营当代艺术机构:现有的私立当代美术馆、即将创办的私立当代美术馆、新概念当代艺术中心(运营方式与美术馆类似),以及当代艺术基金会。


——王上






王上新书《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部分内页照片


在本书中,王上对40多家符合以上特质的艺术机构的54位馆长、创办人、首席执行官、策展人以及艺术收藏家进行了采访其中人选的确定来自上一位受采者和业界的推荐。为了能面对面地进行采访,他全国上下到处飞: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邢台等。因为假期中时间少,为了能集中采访,他经常是早上坐火车到一个城市采访,下午再飞到另一个城市采访。虽然在出版时并未按照采访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列,但采访日期、谈话内容及事件也使读者在内心中有着大概的脉络。而从这些内容中,读者又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从采访中汲取经验,以及调整对于谈话和文字技巧的把控。


王上在后记中提及,从开始采访到今天,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了很多变化,如尤伦斯艺术中心被拍卖;宋庄美术馆关门;北京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黄去世等,由此证明了采访的重要性和价值。

王上新书《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


这本书所带来的触目惊心,则源自部分被采访的对象——这些私立美术馆的运营者或所有者的话语中所透露出的某种混乱。这种混乱来自这些受采者自身对于美术馆系统本质的理解偏差,来自中国特殊的美术馆体系生态的混杂,来自大众的偏见,也来自运营者“野路子”般的思路和行为。这就像是《湖南农业考察报告》,让我们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研讨会上尹吉男如此说到。而这个试图保持客观性的“截屏”也在向读者和从业者呈现,问题究竟出自哪里。

▲ 讲座中,王上展示他的数据归纳


▲ 王上的数据分析图

王上新书《截屏:中国当代“私立美术馆”独立调查访谈》部分摘录


另一方面,本书也会引发读者对于中国私立美术馆生态及其相关研究的思考,它提醒了人们对于当今美术馆的运营、资质和资金来源的警惕——当王上提出“民营非企业”、“免税资质”、“XX牌照”、“收藏性质”或是相关注册问题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运营者们可以应答如流,而另一部分,则陷入了一问三不知或欲盖弥彰的尴尬境地。这种尴尬,同样体现在如今的美术馆生态研究中——本该是一个机构和团队用几年时间进行的任务,被一位大学在校生所完成,这不知是让人欣喜或是叹息。而为什么是王上(们)最终完成了这本书,而不是其他人?——当家庭的艺二代身份与经历,西方的精英教育,与中国杂草横生的现实状态相遇,这三者产生的张力和矛盾势必会产生一种解决和宣泄的欲望。


当然,对于一位年轻的采访者与写作者而言,如何把握采访的主题与节奏,用严谨的学院派方式进行数据收集(Data Collecting),是其写作最为重要的一环。但在出版之外,准备演讲,与老师、叔伯阿姨、现场观众的交流,以及在演讲结束后的签名售书环节,同样让认真的王上在事前感到紧张万分。但事实上,对于年仅21岁的王上而言,今日现场镇定自若的表现可以堪称成功和完美。在回味讲座的同时,不由让人想起他在演讲中所说过的话:我从采访中学会了坚持、毅力,你要做什么,就要努力做下去。

[沙发:1楼] guest 2017-08-28 21:06:41
一个问题,真正作者是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