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然"狂人日记":艺术家的城市故事集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097   最后更新:2017/08/23 22:33:33 by 服务员
[楼主] 服务员 2017-08-23 22:33:33

来源:罐子艺术网


桥(狂人日记·纽约) 2016 单频高清录像,

彩色/有声,16:9 4'25" 6版+1AP

图片提供:艺术家及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


透过地理心理学

揭示异乡人与他乡之间虚实相映的

对冲关系


1981年出生在内蒙的艺术家程然最新个展【狂人日记】,订于9月9日起在麦勒画廊798艺术区新空间举行。一个试图运用「地理心理学」这个语法,去揭示他者(异乡人)、语言与言说、时间与地方这些问题的一个新的实验。


狂人日记由三部分组成,是艺术家由2016年起至今持续创作的最新专案。展览和作品借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的名字,但不同的是,艺术家并没有明确地表达出一种政治性批判,而是通过巧妙的摄影技术和他对于记忆、地方风景和语言极具特色的解读,传递了一种神秘的诗意:一个停留在曼哈顿大街小巷和她巨大城市投影之间的迷失感,或是残留在一种犹如疯人般脑海中的令人难解的迷惑感......纽约篇中,第一人称叙述和近似疯狂的被异化感以及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始终贯穿整部作品。香港篇中的香港是一个去掉她光鲜外表和繁华购物中心的真实香港。作品以「麻鹰」(亚洲黑鸢,频繁出现在香港上空)和「唐狗」(在香港被遗弃的土狗)这两个极具城市符号的动物的视角来叙述他们的城市见闻,诗意地表达出城市居者的命运与他们所在这个真实的城市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

唐狗与麻鹰(狂人日记·香港) 2017 多频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提供:艺术家,油街实现及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


每一部分选取一个城市作为拍摄和创作地点,逐步集合成一部属于艺术家自己的「城市故事集」。第一部「狂人日记·纽约」完成于2016年,是程然在纽约三个月的艺术家驻地期间之作。随后的同一年,他参与了一个以色列的驻地项目并为这个专案创作的作品定名为「狂人日记·耶路撒冷」,作品仍在创作进程中。2017年,程然在香港拍摄了「狂人日记·香港」,使之成为一个跨越三种截然不同文化领域的梦幻视觉三部曲。在这两部曲中,程然利用反转和互换的方法,自然拆解了原来的语义与语言的中心,从而滑向另一种不能快速定义的语境中, 这个语境是难解的,差异化的,甚至是荒谬的。但这样一来,它达到了诱导我们真正注意到这个语言/言说本身的目的。而这正是程然想要在这部作品中想要表述的:通过这些所有指涉这种两难迷惘和矛盾的影像语言:光影、听觉与视觉的脱节和拆解 (通过语言的互换)实现了一种向陌生的他者话语形式的开放。


程然所代表的这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难题并非诉求于身份认同和文化反思,而是如何在日益複杂和多元的文化中辨识价值和发现艺术家的自主性,因而令他们的创作对边界、差异、对抗以及边缘化等主题尤为敏感。用程然自己的话说「当这个界限变得模糊时,可能就会出现我想要的」。他的每一次新作,都试图跨越著某种界限。

自画像(狂人日记·纽约) 2016 单频高清录像,

彩色/有声,16:9 5'34" 6版+1AP

图片提供:艺术家及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