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光合作用及时空关系-转赵要BLOG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1   浏览数:3060   最后更新:2008/09/13 20:56:14 by
[楼主] 眼镜兄 2008-09-13 20:38:06
摄影中光合作用及时空关系
这个名词和本文无关,只求看上去很学术,故做玄虚装点门面而已。



对物理初步了解就能明白光经过物体形体的反射然后便有了透视。眼见为实的这个实就说的这个反射关系。当光消失了,所以也就一片漆黑,什么也没有了。但因为有了光反射而见物体的这个实践经验,于是,诗人便说出来,漆黑的也就是全部。黑夜包含了万物。



同理,近视眼是因为屈光矫正才能看清楚,这个清楚是因为要办事方便。但是这个清楚的反射成像就是唯一的客观世界吗?近视眼看见的世界就不是真实的吗?当然不应该这样理解。只能理解成我们习惯了世界应该是清晰,至少在我们拥有共同的1.5的视力情况下。真实的事物体在哪里,看见什么取决于个人对光的自我感觉。摘下眼镜,模模糊糊的世界同样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当然,并不是说是唯一的。没有什么是唯一的。只有选择和更喜欢的问题。此时的时间模糊了物体之间生硬的界限,万物与一体,物体之间的区别不再那么明显了。此时的空间是一个完整的空间,不再是被物体分割的破碎空间。



黑夜包容了一切,模糊融化了分界。但是这都是光的功劳。因为有了光,有了眼睛对光的这些感官认识,才有了这样的诗意的赞词。我觉得此时不光是清晰的透视世界也好,还是模糊甚至漆黑的包容空间也罢,这都应该是一个即时体验的审美认识。或者叫瞬间感知。所以上帝说有光,于是就有了世间万物。



转眼回来看看我们自己。在古时的那些绘画,不存在这样的体验。因为我们整个体验不是建立在这样一个以光为主要认识过程。我们的认识是人,是经验。这是种种体验以后的结果。我先在还想不出来这应该叫一个什么名字,暂时用非即时体验来代替吧。这种非即时的体验认识,我觉得才是一总更加包容的的看待时间空间的认识体验。前辈们把这个叫散点透视。只怪我们受透视毒害太深,脱离不了透视这个学名,所以也想不出美丽的名字来。我也是其中中毒的分子,当然更是无能为力了。凑合用吧。



在这样的非即时体验里,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人更多的自由可能,于是有了“心明眼自亮”的古训。所画所描的山水风光不是所见的即时体验,而是人在其中游的体验,画也如此,看水墨也就有了人在画中游这一说。现在有的用水墨画油画一样的写实效果,反倒是有点本末倒置。当然这是发发牢骚的话外音。并不是在水墨上提倡点什么,或为文人画呐喊什么的。只在想区分两种不同体验上对空间的,物体已经对光的不同感受。



同样是眼睛,但是眼睛的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就看我们更相信什么。眼睛经常让我们固执,眼睛也让我们偏激。当然瞬间体验如同高潮一样诱人,上瘾了就很难丢掉了。也许这是人基本的权利,但这又或许不是被下的迷药呢?古贤圣人每日自省或许有这样的道理,不断的高速自己不要相信眼睛。从对光这种即时体验的嗜好习惯,也影响我们了行为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问题了。



光的作用是公正的,主要看你怎么取舍。从眼睛出发,或许能矫正我们心灵。索性就扔掉眼镜吧。所谓万物为刍狗。看不清了,自然就无私心了。是不是狗尾巴草,又有什么关系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