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热 气”——当代艺术十三人展
发起人:弥撒  回复数:0   浏览数:2398   最后更新:2008/09/02 10:57:57 by 弥撒
[楼主] 弥撒 2008-09-02 10:57:55
“热 气”——当代艺术十三人展


策展人:皮道坚
主办:广州启雅艺术空间 香港时代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陈文华 陈腾达 黄海青 黄戈 蒋涛 金晖 赖丰丽 李旭彬 仇钧
汪凌 肖旭 张学波 周才敏
展览时间:2008年9月7日—2008年10月7日
开幕酒会:2008年9月7日19:30
展览地点:广州启雅艺术空间(广州天河区五山路261号省农机所大院30栋之二)
电话:020—38460074

展览前言:

拒绝嬉戏、拒绝虚幻

——为“热 气”——当代艺术十二人展而作
皮道坚


临近暑假、学期将要结束时,陈文华找我,说他们几个想在“广州三年展”期间搞一个外围展,希望得到我的支持,并能为他们写一点东西。他说的“几个”中好些是华师的研究生(已毕业的和还在读的),我都比较了解。这学期陈文华、肖旭等都在听我的“中国现、当代美术批评与理论”课,讨论和提问时我注意到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独到的思考。比如对时下流行的以“嬉戏”与“虚幻”为精神特质的所谓“新动漫卡通绘画”,他们就持鲜明的批判态度;对广东美术馆刚刚举办的“广州站”展览,他们也有自己犀利的评说。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艺术表达上的共同自觉,和各自语言方式上的差异性专注,还有他们对市场及一些“潜规则”的不在意和不经意,以及他们爱说的“要寻找新的可能性”等等,我都很欣赏。所以几乎没怎么考虑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对我来说这是很少有的事。事后想想,这和将近20年前在湖北,今天已是名满天下而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四学生的曾梵志请我为其个展写序时的情况十分类似:之所以毫无推诿,爽快答应,是因为自己觉得面对他们和他们青春的艺术,有话想说。
这个“外围展”的绝大多数参展者都参加过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两届“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关于那两次展览,我写过一篇题为《新艺术“聚落”与“生态”的鲜活呈现》的展评。我认为“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是一个关注当下社会文化问题的相当理论化的展览。它的策展工作建立在充分的、前瞻性的理论思考基础之上,并且它的这些思考有一系列的当代知识背景。它的出发点首先并非艺术史,而是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它的方法论也并非艺术学或美学而是社会学的——它从“聚落”和“生态”的视角来考察并筛选正在生长中的新艺术作品,“城市之镜”、“城市与人”及“城市牧歌”的主题,无不折射出广东新艺术“聚落”和“生态”的鲜活情境。
他们的这个“外围展”,正是这些广东新艺术“聚落”中的一个“聚落”之最新的、开放式的呈现。而他们的这个“聚落”相对于整个广东新艺术板块而言,又带有十分明显的“新客家”特色。
所谓“新客家”就是新外来者。倒不是说他们全是外来者,事实上他们中除了汪凌、蒋涛、仇钧、张学波不是广东人,其余全都出生于广东或海南。但就艺术教育背景而言,华师的一批搞当代的“新客家”艺术家李邦耀、杨国辛、方少华、石磊、魏青吉、段建宇等则完全可说是他们的艺术渊源之所自。这一渊源,使他们与其他新艺术聚落明显地区别开来。首先,他们可说是“先天”地获得了一种既在广东又能跳出广东的、双重的眼界与视角;其次,他们“先天”地传承了来自“85′美术新潮”的艺术实验精神。他们各自的艺术表达便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别样的精彩。上述“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的策展特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出发点、非艺术学或美学而是社会学的方法论以及艺术思考的当代知识背景等等,其实也正是广东新青年艺术的创作特色。这些特色尤为鲜明地呈现在华师新艺术聚落的创作之中,无宁说就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出发点而言,这批年轻艺术家较他们的前辈更加无所顾忌,更少唯美倾向,创作方法论的社会学转向也来得更加彻底。还应该说,他们的这些创作特色与广东以外地区的新青年艺术相比,也闪耀着更多理性的光芒。
我本来就相当怀疑“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是在严格意义上的‘动漫卡通文化’中成长的,在他们身上流淌着‘动漫卡通文化的血液’”的说法,陈文华等的创作更坚定了我的怀疑,或说是给了我的怀疑以更充分的理由。他们中除了汪凌、蒋涛、仇钧、张学波等属于70后外,其余全都出生于80年代。但他们并不理会这样的出生年代划分。让他们“聚落”在一起的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或如汪凌所说“是视觉性背后的切入点”。这也就是我前面所归纳的共同的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出发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学的创作方法论。因此他们才会在“嬉戏”与“虚幻”成为一种时尚的当下,大声表白他们的共同点是对哲学感兴趣。这其实是在宣示一种拒绝嬉戏、拒绝虚幻的艺术立场。也正是由于这立场,以冷静的笔调耐心细致地描绘充塞整个画面的玩具机器人的周才敏才会这样咄咄逼人地发问:“卡通真是你们的生活、中国人的生活吗?”他的结论是“中国没有卡通”。因此他要在自己的绘画中尽量地避免出现卡通的味道,他要找到一种叙述方式表达自己对人性的关注。
我欣赏这种有针对性的“拒绝嬉戏、拒绝虚幻”的艺术态度和艺术立场。
当然,如周才敏一样,参展的每一位年轻艺术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认真地做着自己的功课。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工作的意义和局限,因此用“盲人摸象”这一寓言来比喻自己的工作。这篇短文只是对他们创作状态的一种归纳,来不及详细分析他们各自的创作。归纳有时是件危险的事情,它可能遮蔽许多生动鲜活的具体内容。显然,直接面对他们的作品,通过作品与这些年轻的艺术家直接对话,将是一件十分有趣并且有益的事情——
猜猜看,综合他们各自的摸索,生活这头“大象”将会是一付什么模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