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的“绝望”
发起人:ZZ  回复数:14   浏览数:3042   最后更新:2008/09/15 22:30:17 by guest
[楼主] ZZ 2008-09-01 11:19:03
艾未未说,中国目前先锋性,实验性的艺术家一个都没有,其毫不迟疑的果断判断是否说明他内心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已完全失去了期望.对此,我真的不相信他内心的感受完全如他所言及的状况.所以,再问一遍,艾未未真的对当代艺术的前景失去了期待?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他发出这样愤怒的声音,其实是一种急迫的期待.一声警告.也是一个提示.这也说明当代艺术还有一丝希望在他心中残留.其外在的表露是恨其不争.但我真的不希望这样的话语将未来的现状定格,因为我们还有下下拨人怀揣艺术的梦想准备上路.当然这样的警言做为路牌是必要的
他说:"当代艺术这一块在中国,全部参与的人加起来,其中能够知根知底把这个事情说的清楚的人,不会超过一千个人,在这些人里能够靠艺术职业化生存的人可能不超过一百个人,这一百个人里能够不依靠所谓的“西方”“外界”在中国能够生存的可能不超过十个人,这十个人里能够把自己的事讲清楚的可能一个也没有。这就是现状。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那些比如黄永砯、蔡国强他们,他们的成功基本上算是在西方的成功,他们属于西方艺术家"。如果他们是"老外"艺术家,那他们"来中国"获得成功或失败,又关我们国人何事.那些展览看还是不看在此已不那么重要了.相反的是现在的重要工作是将现在那"十个人"找出来,让十个人有机会将自己的事讲明白,最后让更多人明白,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性工作与责任
对于"一个也没有"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艾未未只是暂时性的对当代艺术整体生态的状况不满而已,因此,对目前先锋,实验性艺术是否存在的看法只是一种愤怒的语言上的绝决.这样的全面否定我认为是他的某种短暂的"绝望".当然这样的绝望并非人人都会被传染上的,那些被艺术权力物化的一塌糊涂者,精神意识已被短期利益硬化了.具有强大的批评免疫力.装聋作哑的"保持沉默"是我们国人的"传统".我在"谈话即艺术"跟贴中已说明了当代艺术的三个明显状态:物化,失语,言论自由与透明度问题.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听不到真实的话语,发自内心的呐喊,中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德性是什么时候养成的,见风使舵,话语骑墙,崇拜权力的奴性到底还要在国人的基因中绵延多长时间.还要遗传给多少代子孙.?另外,当代艺术批评"几个人"说法,也许在提示弄不好这"几个人"在不久的将来也一个都不剩.当然,如此一来在当代艺术批评江河日下的滚滚红尘中自然是"一个都不少".

艾未未将当代艺术有点希望的艺术家归纳起来"不超过十个人"而"这十个人里能够把自己的事情讲清楚的可能一个也没有",此言意及:是否还能有一个?而这"一个"是否能够再拽出十个,二十个......,而这是否是一种绝望中的期望?对此,"我要相信"

来自 廖邦铭的文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