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划:《离开西方的一年》
发起人:SSSSSSS  回复数:0   浏览数:1843   最后更新:2008/08/29 14:20:19 by SSSSSSS
[楼主] SSSSSSS 2008-08-29 14:20:18
美国记者萨拉·邦焦尔尼用自身拒绝购买、消费“中国制造”产品一年的体验,写作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以此来讨论中国制造对全球生活造成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里,世界正为中国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而恐惧。当下中国艺术不光从经济上受制于西方世界的主导,思想方式、语言、文字等等无一不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影响,这里面掺杂的自我文化断裂、后殖民、脱离中国现场等种种问题在今天成了我们最大的障碍,我们《离开西方的一年》采用相似的手法,虚拟出一个中国脱离西方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西方人由于某种神秘的因素一个个昏睡过去。希望这种把西方作为“他者”的方式把“受害者”僵化的形态激活,这种被动与主动、平等也不平等状态是否可以在一个创意的环境下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这个项目里,我们采取一种强势的想象来追问“我与他”的问题,一是为了让我们摆脱传统习惯的约束,把我们历来缺少的反省机制通过技术性的操作来实现。二是在抽掉西方的价值认同与资源配置之外,重新思考建立本土当代艺术的循环机制,从传播、内容、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实践。当大家在为原境的再构口水时,我们此时提出一个问题:没有后殖民,我们有什么?而这个项目就是在解决“有什么”。

《离开西方的一年》计划开始于2008年,项目按传播平台分为两个版本:
网络版:我们制作了一个长达20集的低成本故事片投放在各大视频网站与门户平台。目前已获得了大量的点击率与收看率,也被几大视频网站作为重点推荐对象。正如新浪的评论员说的,我们“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旨在把艺术家更多的创造性通过轻松的方式传播给大众,解决精英艺术与大众之间断裂的问题,架构起一种新鲜的流通方式。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把艺术家的观点传递给更多观众,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在考虑建设中国艺术的本土循环时作出的生态试验之一。

艺术版:艺术版的作品与网络版相辅相成,有些是根据网络版里出现的实际元素加工成艺术作品,有些是根据其概念内核生产的艺术作品,网络版的故事线索也受艺术作品的影响而发展。艺术版本包含了录像、装置、行为、图片、油画等手法。这种另存为的格式一方面由于网络版本的不可收藏性而不得已为之;也是因为在今天,展厅模式行使着最大的现场传播功效。

我们试图用批量复制的办法让作品降价,以便让更多人可以消费具有批判性和文化意义的当代艺术;如果作品仍然难以被消化,我们就生产作品的衍生品,以完成这个从商品到作品的超链接,我们相信这种方式可以扩展当代艺术的社会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