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需要思想碰撞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1   浏览数:2017   最后更新:2008/08/03 15:29:09 by
[楼主] 眼镜兄 2008-07-29 05:13:21
当代艺术需要思想碰撞

                  ——王林与川美05史论班同学对话录

(上)

开场白

王林:各位同学,艺术批评学的课程每次半天已上课九次,今天是最后一次。我们做一个对话研讨,每位同学提一个问题,先略加表述再提问,我回答的时候你们也可以插话。现在开始——



一、 中国艺术正在干嘛?

黄冰莉:在面对汶川大地震灾难时,艺术能够做些什么?

王林:艺术本身可能做不了什么,也许会出现一些反映天灾的作品,地震毕竟是人类的经历,艺术反映、呈现这种经历,也是应该的。另外一点更重要,就是艺术家能做些什么,也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艺术家应该关心生命,珍惜生命,应该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比较反感赈灾中的商业炒作。前些天,鲁能地产找到我说想做一个活动来参与赈灾。我当时提出两点:第一不能大肆宣传,不能变成炒作。第二是做一件救助孤儿的实事,给人以实际帮助,而不要让人为难。关键是你为别人考虑些什么,贡献些什么,不能借机去炒作房地产。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去利用灾难,不能去利用人家遭遇过的伤害。



郑红: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价值?比如上次吴冠中展览《走进重庆》,虽然他一直强调创新,但他自己有很多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老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林:当代艺术在中国这个具有文化地缘性、文化复杂性的时代氛围中显得具有特殊的活力,其前景是难以估量的。人们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会受到精神上的不断刺激,而艺术家的创造力恰恰就来源于“刺激”。刺激的起点是问题,而中国本身就充满着“问题”,问题意识正是当代艺术的一个特点。

你问是“当代艺术的价值”,如果是寻找终极价值,上帝死了以后这个价值就不存在了。过去人向上帝的皈依通过艺术来实现,教堂里的造像体现了人对上帝的向往和崇拜。当代艺术的价值是个人的精神需要,对于人来说,物质追求是基本的,但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就开始追求精神需求,这是最终要追求的。这种追求不断发展、不断深化,没有满足的时候,这才是人性。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所以要求艺术是多元的,以满足不同人的精神追求、不同个性的精神需要。我们不会喜欢当代艺术中的所有作品,但我们可以选择个人喜欢的作品。它提供了个人选择的可能性。我们不需要理解所有的艺术,我们只需要理解自己选择的艺术。有的人喜欢古典,有的喜欢现代,这中间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唯一的审美标准。只要你是基于不断增长的个性精神需求,都是可以的。当然这些不断增长的需求会和一些固有的模式发生矛盾、摩擦,或者用一个文雅点的词来说,就是博弈。有的艺术家去挑战固有的模式,目的在于真正呈现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从而成为现世生活的体验和见证,在艺术创新的同时又有历史担当,我觉得这就是当代艺术的价值。至于对吴冠中的评价,你可以看看我的一篇文章《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这里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尹晓辉:我们知道行为艺术主要是为了表现社会现状和个人生存状态,中国的艺术家大多所择了后者,比如说《和驴子结婚》,《死婴》等。有的比较好,但也有作品已经超越了道德底线,让人觉得恶心,厌恶。我想问一下这些病态、荒唐的行为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它们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革命?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又会如何?现在文化部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比如说不准在公共场合以艺术的名义举行这些极端的、可能具有不稳定因素的活动等,对于国家的这些做法,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王林:对于王晋《和驴子结婚》我不反感,因为这只是象征性的,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对于朱昱《死婴》我不赞同,艺术是有边界的,必须有对人、对生命的尊重。昨天我看到一则消息说外国一位女孩和拉斐尔举行婚礼,我觉得很好,很有意思,她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表达现代人与历史的关系,是可以肯定的。喜欢或者是不喜欢,我们都可以讨论。我写过一些文章来评论行为艺术和行为艺术家。作为批评家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对于你喜欢的,你可以去评论,去分析,对于你厌恶的,你也可以去批评,去否定。这是一种艺术态度,是一种对话。

行为艺术中出现了一些我们无法接受的东西,并不是说行为艺术本身有什么问题,行为艺术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文化部出台政策来禁止在公共场合举行一些所谓过激的、暴力的行为艺术,首先是,文化部没有权利制定法律来禁止公民的行为。Z/F部门自行立法,这本身就是违法的。而且从执法角度来说,怎么界定,谁来行使解释权?不能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艺术界如何发言?要制定一个统一标准来界定行为艺术,实际上就是Z/F限制公民自由权利。至于公民在公共场合的活动,当然需要限制管理,比如说举行奥运会时,如果有裸跑的话,po.lice也会干涉,会把你抓起来送走。公民的自由权利与公共场合的限制要从法律上规定,不光是限制,还要有保护才行。



邓芳洁:当代艺术中有没有公共道德的边界,它的底线是什么?

王林:对人和生命的基本尊重,这是最起码的道德。你不能用不尊重人、不尊重生命的方式来从事艺术。有人说9.11是最大的行为艺术,胡说八道,我绝不赞同。它是行为但不是艺术,因为那么多无辜的人死掉了,怎么能被称为艺术呢?你要尊重生命,这是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不喜欢朱昱作品的那种做法。日本救援队在汶川地震现场挖出死者时,全体人员肃立默哀,一个队员因为他们救援队没有救出活人,很愧疚,回国后辞职。他们有一种使命,有一种精神,对比一下就知道什么是道德底线了。



邓芳洁:大事件的发生,往往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比如说奥运会推动了爱国主义,地震这种自然的力量,让人有一种原始冲动去参与公共事件。我想问一下如何看待公共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王林:法国大革命公约中说,一个人的自由应该以他人的自由作为边界,就是说一个人享有自由,其他人也应该享有同样的自由,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各种关系当然也就会出现集体意志。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集体意志是建立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的。而所谓现代社会,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关键,就是尊重个人自由的优先权,承认集体也好、社会也好、国家也好,是由独立、自由的个体组成的,是由有公民权利的个人组成的。



吕冰冰:我想问的油画在经历过古典、浪漫、现代这些时期之后,在中国还有没有发展前途?

王林:你问的这个问题,我在认识上有一些变化。中国油画总想在现代主义中创造自己的高峰,但现代主义已经终结。它延伸至后现代状态中,是值得关注的。中国油画在现代主义创作中要去和西方并列是不太可能的。比如说中国抽象油画不管你怎么去推动,它都不可能超过西方现代主义抽象油画的成就。但在当代的油画创作中,它们已经变化,中国是一个当代艺术创作很活跃的地区,非常有前途,有很大的创作上的可能性。



郑红:在油画技法上,还能有些什么发展呢?

王林:技法是一个仓库,是一种资源。艺术家个人可以在里面进行选择,然后去去进行个人创作,也可以把你个人的某些技法特点带到作品中。但是作为油画系统,在技法上已失去了整体发展的可能性,比如写实技艺还能有怎么样的大发展,我看很难说。关键不是技艺,而是运用技艺的观念意识、思维智慧和精神体验。技术够用为止,过则炫,差则病矣。



潘丽丽:艳俗艺术、批评方法,还有文化研究,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王林:艳俗艺术与后现代有点关系。大家注意古典艺术最典型的审美范畴,是崇高、优美,现代主义是荒诞,后现代则是反讽。艳俗与反讽有关。中国的艳俗艺术与农民、农业社会的审美习惯有关,所以分析起来,必然会联系不同的文化传统。至于批评方法,我主要是从利用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角度,来讨论艳俗艺术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针对性,即考查反讽的意义与深度。



闫洁:老师上课时谈到中国当代艺术中是女权主义而不是女性主义,您现在还这样认为吗?

王林:这里稍有区别,“女权”着眼于女人权利,“女性”着眼于性别身份。现在有很多女性艺术家,她们不太愿意从这个角度去介入艺术,甚至生怕人家说自己是女性艺术家,好像会受到报复似的。我觉得这种心态应该改变。女性艺术的前提是艺术,而且是女性艺术家的艺术。仅仅从女权的角度来谈论,必要但不够。还有就是仅仅从感性角度来看问题,也不够,其实女性有女性的理性。中国女性艺术家和女性批评家正在生长过程中,希望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你们可在这个方面多进行一些研究,推动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



二、当代艺术批评何为?

齐廷杰:我想问一下阐释与批评的关系,因为我觉得,批评是对于好坏的判断,阐释是对于是否的解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艺术批评学”是不是可以改为“艺术阐释学”?

王林:严格意义上讲,批评与阐释没有绝对的区别,批评的基础就是阐释。批评首先要阐释作品,而任何阐释都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艺术批评学为什么要讨论阐释学呢?就是因为阐释学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艺术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方法加以分析。不同的阐释学观点,有不同的阐释方法。阐释学是批评方法论的基础,是批评主体如何认识批评对象的一般理论。

你说的有一点是对的,批评要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但批评家总是从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出发,这种判断总是带有主观的偏见,总是片面的。众多批评家的多种片面看法,使作品在认识中丰富起来。而且批评是一种专业,作为一种专业,必须了解历史语境,美术史范畴及上下文关系。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批评可能比一般性阐释要丰富一些,是有多种理论根据的阐释。



刘雪梅:老师,现在艺术强调大众性的和公共性。在这种状况中,大众和艺术家的关系是什么。

王林:艺术活动是一种社会能量交换,总是有探索性的。探索是精神世界的表现和可能性,并不仅仅是大众意识的反映。艺术首先是自我表现,其公共性是问题的共同性、共通性。艺术在公共领域的传播,就是艺术家的一种试探和召唤,期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反应。艺术总是在这种交际、交流的关系当中传播的<
[沙发:1楼] guest 2008-08-03 15:29:09
王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