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明:双年展之间真正竞争在广州和光州之间展开
发起人:弥撒  回复数:0   浏览数:1930   最后更新:2008/07/16 04:53:51 by
[楼主] 弥撒 2008-07-16 04:53:51
高士明:双年展之间真正竞争在广州和光州之间展开
广州三年展举行最后一次流动论坛,9月,广州三年展即将举办
亚洲艺术,将在9月形成合力


日期:[2008年7月9日] 版次:[RB11] 版名:[文化报道]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



  本报讯 (记者 钟刚)7月6日-7日,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开幕前的最后一次流动论坛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议题为“创造性焦虑与可能世界”,来自国内外的艺术批评人、艺术家以及作家共同就该议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讨论。广州三年展策展人高士明称,目前广州三年展处在“箭在弦上,十万火急”的阶段,作品方案均已确定,开始进入展览实施程序。高士明认为,9月6日开幕的广州三年展,将会对国际艺术界将是一次强有力的刺激。


  参加研讨的学者超过300人


  流动论坛是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的形式之一,此次香港论坛是流动论坛的第六站,此前,流动论坛将三年展的议题带到伦敦、杭州、上海、北京、黄山等地的重要艺术及学术机构,参加讨论的艺术家、学者、策展人超过300人,被艺术界称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艺术北伐”。


  香港站的论坛邀请了艺术批评家斯图亚特·西蒙、艾克·邦克,作家陈云、李陀、西川,艺术家邱黯雄、白双全等20多位讲者。高士明告诉记者,前两届广州三年展分别着力于对历史的梳理和珠三角艺术的研究,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话语将是“与后殖民说再见”。策展团队在进行主题阐释时认为,身份、多元、差异等概念已经失去了往昔分析、批评的锋芒,已转化成为国际化组织平台上的意识形态表达,从而编织出多元文化主义的管理机制,造成了当代艺术创造的新的限制区域。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的策展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醒大家注意多元文化主义的限度,并且勇于“跟后殖民说再见”。


  在策展方法上,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实施了流动论坛和研究员机制,策展团队中除了三位策展人担任策展工作外,还邀请了6位研究员共同开展工作。“广州三年展不是新人秀,不是超大规模的主题展,它像一个探照灯,研究员参与其中,从全球的不同区域发掘出重要的艺术家”,高士明说,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将力图建立一个学术研究和艺术创意的国际性平台,将会呈现艺术家和学者深入思考和创作的现场。


  亚洲届时将举行7个双年展


  广州三年展的展览时间为9月6日至11月6日,据记者了解,在9月上旬,仅在亚洲区域,就有光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南京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等共计7个双年展同期进行。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告诉记者,依照惯例,国际艺术基金会、画廊、艺评人等都会依此安排时间表,组团参加双年展,原本定于11月举行的广州三年展,也改至9月6日开幕。“这是为了时间表上的方便,同时,几个双年展之间也会形成竞争,这样的时间相撞和竞争的激烈性对策展团队而言,无疑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9月的亚洲,将会进行的是‘双年展的展’,亚洲艺术的力量将会形成一股合力”,高士明认为,在7个双年展之间,实际上真正具有竞争和比拼的是在广州三年展和光州双年展之间展开。“广州三年展自2007年6月21日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正式对外公布讯息时,就引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由中国艺术界提出议题并在国际上引起反响,这对中国艺术界而言是第一次。”规模趋大和学术空心是双年展机制遭到诟病之处,高士明认为,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将呈现一个学术含量极其巨大的展览。

  不过,在香港论坛的总结中,王璜生也坦言,面对即将于两个月后举行的广州三年展,他相当焦虑,作为一家美术馆,主办一个在形式上不断受到批评的三年展,广东美术馆也进行了反思。据悉,11月16日,在展览闭幕之际,广州三年展将与歌德学院共同举办题为“与后殖民说再见VS后西方社会”国际论坛,届时海内外艺术家和学者也将对广州三年展以及今年在亚洲举办的7个国际大展进行批评和思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