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吴山专:推敲“无”-“物”-“吴”三者的关系
发起人:小mo  回复数:0   浏览数:2237   最后更新:2008/07/14 07:05:54 by
[楼主] 小mo 2008-07-14 07:05:54
来源: Art Forum

阅读吴山专的作品是有趣的,若要解读则显得异常艰难。其中,一种看似讨巧的方法是:推敲“无”-“物”-“吴”三者的关系。

此次展览以装置、照片、手稿文本等方式展示了他贯穿20多年的创作生涯,是一次大型回顾展。展览中不太看得出三位策展人依据什么标准安放作品——仅仅是将同一系列的作品搁在了一起。与在空间布展相比,在文本里依据其创作演化的逻辑来展开叙述相对容易。

几年前,广东一所聚集了众多当代艺术名家的私立大学里,吴受聘给学生上素描课,他把课堂搬到了酒吧,和学生一起吃喝玩乐,和学生谈到唯一有学术味的话题是“内心的自我解放”。这既是他回应校方的一本无字教案,也是布置给学生用一生来完成的课后作业。

判断一件作品的好坏需要一种标准,长期以来来艺术圈判断作品主流标准(艺术界各个圈子有各个圈子的强势机构,他们的标准往往成为各自圈子内的主流标准)的变换犹如改朝换代。吴山专从根本上质疑“有标准”这样的状态,所以他从解放“物”开始,让物“亏空”,使之成为容器。“容器没有权利拒绝接收和存放”——这是对抗强行赋予意义最智慧的方法。如同他提到的镜子的作用:你给它什么,它就“扔还”给你什么。

平时,吴会积极看待社会上许多为“艺术家”不屑的物,比如通俗电视剧、春晚小品。因为任何对物的解读都只能呈现一个方面、一种立场,而某种立场的解读(特别是从“艺术”的立场)常常不自觉地获得权威性,剥夺了人们通过其他角度和立场观看物的权利——人们通常把美术馆里杜尚的小便池认定为艺术品,而不把它看作是左右对称的白色陶瓷,这和杜尚解放物本身存在性的用意背道而驰。

吴也是物,吴山专不会逼迫任何人成为吴这样的物,所以任何人都有权拒绝成为吴山专。其实,物的多样性存在早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为了反抗这种对“物”的压迫,吴发表了《物权》。要知道,《人权宣言》的起草源自当代史上“对人权的侮辱和轻视导致了种种野蛮的暴行,践踏了人类的良知。”他将《人权宣言》中所有对于人的描述转译成对物的描述,把人和人、社会的关系描述转译成物和其他物、自然的关系描述。这是一项繁琐“翻译”的工作。人们细细阅读《物权》里的条款,会发现诸多有趣的词语转译:“人的个性”转译为“物性化的物质”,“自由的权利”转译为“成为活跃的权利”……吴曾在2006年把《物权》的文字印在垃圾桶壁上,构造了“物”和“无”的有趣关系;而这次,《物权》印在有着曲形边线造型特征的几何形体上……法律诞生之初即是刻于类似造型特征的石材之上——法律也就是这样一个在无形框架中填充词义之物。

接下来,吴该怎么往成为了容器的物里装东西呢?首先是关于括号的“公式”:将左右单括号相乘(也可以看作是给“叉”加括号),“促成”了两个括号的叠加;第二个方法是,买它!物成为容器后,一切对物的行为都可以有创造性,“买”是最具现实意义、最幽默的一种。《买就是创造》在条形码的上方本该输入数字的地方,打上了“To buy is create”;此外,吴更幽默地告诉人们,物,起码有九种用途!所以,他 “合法”地对世界诸多知名品牌的LOGO进行改造,进而出售自己作劳动力,在他的手稿里,可以成为劳动力的理由包括吴的九种用处:会睡觉、会看新闻、会谈艺术……

以上一家之言再次给“吴的物”赋予了意义,使它们丧失使用价值和原本的存在属性。如果从这个原因来看,我可以理解吴拒绝和艺术媒体进行接触的态度,他必须时时刻刻保持物的亏空状态,让吴和吴的物成为“无”——一个可以不断装东西而又永远空空如也的容器。

— 文/ 胡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