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书写”画派!!!重新发起!!◆!
发起人:rockink  回复数:15   浏览数:2915   最后更新:2008/10/07 01:20:43 by rockink
[楼主] rockink 2008-07-03 15:14:50

“动力书写”画派 重新发起



重新发起人:

江因风


不断增加中…
希望积极响应。。。

“动力书写”画派是完全开放的学术组织,
欢迎参与、创作、组织、策展、等等。。。

联系:
E-mail:rockink@live.cn
QQ:330300007



关于“动力书写”画派


一,学术定位:

书写性东方抽象(包括水墨、油画等)
人类唯一不能被计算机所取代的架上画种。


二,时代背景:

绘图软件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画布、画笔和颜料,
之前的一切绘画形式已经给计算机所取代。

人力绘画可以画的,计算机完全可以画。
但计算机可以画的,人力绘画就不一定能画出来。

计算机唯一不能取代的人力绘画形式,
这就是我们画派所追求的目标。


三,学术背景:

中国书法演变:

中国书法已经演变为日本现代书法,
书写性抽象是现代书法的唯一出路,
也是书法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画演变:

中国画已经演变为当代水墨,
书写性抽象是当代水墨的唯一出路,
也是中国画历史发展的必然。


西方抽象艺术的演变:

西方抽象主要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2大流派。

热抽象,以抽象表现主义为代表。
抽象表现主义直接用抽象的形式去表现和焕发人类的情感。

冷抽象,以几何抽象主义为代表。
几何抽象主义排斥一切个人主观情感因素,
追求客观的、科学的、几何的、极限的美。

冷抽象已经给抽象设计和计算机分型抽象所取代。
热抽象的唯一出路,就是书写性抽象。


东方抽象艺术的演变:

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是,
抽象艺术早期产生的物象和装饰性抽象,而不是真正的抽象。

中国人不承认自然界存在几何图形,
所以,几何抽象主义在中国不会被认可。

类似西方几何抽象的“自然肌理主义”抽象会在中国产生,
就是把抽象画画得接近自然界自然产生的纹理,
比如雨花石、大理石等纹理。

蔡国强用炸药炸出来的爆炸肌理就是自然肌理。
但自然肌理还没流行,就已经被计算机自然肌理设计所取代。

由于中国有书法的传统,
所以抽象表现主义在中国会演变成为书写性抽象。





“动力书写”画派 研究方向


A,超越西方 重塑东方

B,后现代艺术之后,美术的出路。

C,抽象艺术是艺术、科学、心理学的聚合点。

D,中国文艺复兴

E,需要科学、心理学、哲学的参与,
继而产生新的科学和心理学。

F,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成为工艺品、商品、和商业附庸品,
艺术需要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
脱离社会商业体系而存在。

G,人类精神意识和抽象形式的关系。

H,人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I,计算机可以取代人类手工技术和逻辑思维,
但计算机能取代人类思维本质吗?

J,视觉与智慧的关系。

K,…



“动力书写”画派 第一回展


“第一回展”展览内容:

A,所有成员共同发布“动力书写”宣言,并于宣言上签名。

B,成员作品展览。

C,即兴表演。

D,论文发布和研讨会。

E,研究方向不局限与艺术领域,向哲学界、心理学界、科学界合作发出研究邀请。



“第一回展”国际巡回展:

第一站在深圳,
时间希望在7~9月份。
然后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巡回展览。


随着画派成员的扩大,
会继续“第二回巡回展” “第三回巡回展”等。。。





“动力书写”画派的前世今生


“动力书写”画派,
原身是“动力水墨”画派。

由江因风、吴味、蓝正辉发起。
江因风写作《动力水墨宣言》。


主要成员有:

江因风(抽象画家)
蓝正辉(抽象水墨画家)
吴味(抽象水墨画家,批评家)


学术定位

书写性东方抽象水墨。


同时,
江因风在“美术同盟”发表了《论抽象水墨的前途》(上、下篇)文章,
肯定了抽象艺术的科学性、永恒性和哲学背景,
并提出了“书写性抽象水墨”的概念。

之后,江因风在对吴味、蓝正辉作品写的评论文章中,
确定了“书写性抽象水墨”的历史发展必然性和重要性。

吴味出版《水墨心电图(中国动力水墨系列)》画册。


江因风提出的“书写性东方抽象水墨”概念,
作为中国抽象艺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现在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被普遍地接受。

现在北京抽象水墨核心群体,
已经举起“东方抽象水墨”的大旗和口号。

张力表现画派的陈老铁现在提出的反对“栗宪庭主义”,
也是用“书写性抽象”的概念。

[沙发:1楼] rockink 2008-07-03 15:17:14

当年的《动力水墨宣言》原版


江因风




中国的现代艺术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不太理解所造成的。当中国人对西方的艺术完全消化之后,对西方的现代后现代艺术进行超越,甚至是很远的超越,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动力水墨就是这样的很自然的产生了。它既代表一个美术组织,也代表一种新的艺术方式。这种美术方式是以西方的抽象艺术为基础的一种超越和再建,也是中国艺术的一种提升和革命。这种超越和革命是很自然的,它是艺术发展的产物。因为艺术一定要发展,就象我们一定要追求真理和智慧,就象夸父一定要追赶太阳一样自然。

历史的使命终究要落在某些人的身上,而这些人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新的艺术思想--动力水墨,一种探索艺术的本原、动力和终极的革命性艺术思想,一种综合了心理学、哲学、宗教尖端领域的艺术思想。也许动力水墨并不仅仅是一场美术的革命。


动力水墨是生命本能的自发冲动:

自古以来,绘画艺术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念和条框在压抑着人原始本能的自发冲动,从阮籍披发击节而歌到西方的摇滚,从怀素、张旭的酒后狂草到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可以看到些许的生命原始激情,但这种冲动只是做为装饰品的形式被附带着出来,它在以前的绘画中的表现是非常微弱的。而动力水墨则是把这种生命的原始冲动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让它彻底的解放,自然的流露,不加任何的理性的干预。让生命呈现出它原本的灿烂和辉煌。自发地汹涌吧,它是世世代代的远古精魂的呼唤,它是无数的未来新生命的脉动。


动力是感性与直觉的动力:

是对理性绘画的叛逆,摒弃了一切理性的矫揉、制作、设计、装饰、观念和理论,只是任凭生命原本的冲动和发泄。现在的心理学认为,感性是由无数的理性组成的,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理性,是比理性高级无数倍的超级理性。


动力是极度自由的动力:

多么无拘无束啊,在宽阔的草原上奔跑,本是天生的野马,应不知道什么是缰绳什么是鞍,不知道什么是路什么是非路,不知道哪里是起点哪里是尽头,只是本能地奔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跑,只在疯狂的奔跑中才能忘即自我,忘即自我是什么,自我好象变成了草原,变成了天空,变成了一切,一切又变成了自我。冲破一切理念的限制吧,绘画本应是极度的自由。只有完全自由的绘画,那才是绘画最终的本原。只有完全的自由,才能发现自我最终的实在。动力水墨的动力来自于最终的绘画自由的自发冲动。


动力是神秘之神的动力:

是来自远古无底深渊的神秘动力,是黑暗地底中爆发出的力量。原始的怪诞和奇异,外域空间的绚丽和诱人。传说中的一切奇花异草都来自无底的深渊,神话中的一切宝物都来自黑暗的地底。被理性照明的知识是渺小的,未被理性照明的世界是无比广袤的,黑暗深渊的力量是无穷的。动力水墨永远是那意识的黑暗深渊中喷发出的奇异,它化成了墨点,在演示着宇宙和人的神秘。


动力是无意识的动力:

精神分析学认为,理性意识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实在,相反它是伪装的、虚假的和低能的。而无意识(也译潜意识)才是真实的实在,无意识包含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得自遗传的,不依赖个人感官知觉经验的先天性心理倾向,其内容是原型)。无意识是一个远比理性意识更加强大、聪明、快捷和智慧的体系。动力水墨完全强调摆脱理性意识的限制而进行无意识的书写,并表现无意识的内容为主题的,是源自无意识的自发动力。只有无意识的书写,无意识的绘画,才会是完全真实的实在,才能表现完全真实的自我,才能展现自我本来面目。


动力是无上智慧的动力:

是生命原初意识的动力。佛陀、基督等大智慧者都不是从外界而是从内在去领悟人类的历史和未来的秘密,从自身的意识中去领悟宇宙的本来面目。西方哲人说,智者从自身中找到上帝。达摩面壁,闭上了眼睛去看那隐藏在意识深处的自我的本来面目。禅宗认为,人的原初意识状态是完美的,而觉悟的过程只不过是返回原初的那样。动力水墨就是要返回人原初完美的意识状态。并把这种原初的完美智慧自然地流露出来。原初意识的终极完美是动力水墨的终极追求。原初智慧的完美是设计和装饰的小小愉悦所无可比拟的。原初意识状态的完美才是至高无上的完美,才是最终极的完美。


动力是终极的动力:

人们问,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么上帝是谁创造的?自足的说法是,创造上帝是上帝本身的性质。也就是说,上帝创造了他本身,然后上帝变成了世界,最后世界又变成了上帝,这是印度教的说法。在哲学里,一切终极的动力都是抽象的,无形的,运动的,自发的,自足的。

东方的哲学认为物质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它的意义表现在它和其他的物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真正的实在只是一种无形的关系。密宗的“密”的原意是编织,意思是说,世界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编织而成的,而这种复杂的关系才是宇宙的真正实在。

在古希腊,第五元素被认为是最完美和最终极的元素,而第五元素并不是一种可以感觉到的物质,而是一种无形的形式。四元素是由第五元素产生的,四元素之间互相转化的动力和四元素发展的终极又是第五元素。古代的哲学家认为,精神和物质的桥梁便是第五元素,第五元素是精神的原初、动力和终极。由古代的哲学家发展起来的练金术便是要在各种元素的互相转化之中寻找最终极的第五元素。

动力水墨的动力来自于最终极完美的本身,也就是说,创造最终极完美的动力来自于最终极完美本身,它是自足的。


动力是毁灭与再造的动力:

无意识书写性抽象水墨是绘画艺术的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在毁灭一个绘画的时代----有意识绘画的时代,完全抛弃了一切有意去描绘的绘画方式,因为现有的一切绘画都是有意识的绘画,即使是所谓的非理性抽象艺术也只不过是理性意识的产物。同时这个极限也创造了一个绘画的新时代----无意识书写的时代,开创了一个完全由无意识的强大动力和能力去绘画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绘画已经不是对外在世界事物的理性或非理性描绘,也不是对想象世界的理性或非理性描述,转而探索内在的未知意识领域,探索理性意识无法触及的人类原本的精神世界。


[板凳:2楼] rockink 2008-07-03 15:18:05

再次关于“动力书写”






成员分类:


画家,批评家,策展人,媒体记者,画廊,美术机构皆可以加入。

关于知识理念:


WEB2.0
年代,知识产生和传播机制已经改变。
知识可以产生于任何个体,然后由众人来完善。


自组织形式:

完全开放,各尽所能。
有能力策展的就策展。
有能力理论研究的就研究理论。
有能力组织拍卖的就组织拍卖。
有能力邀请他人加盟的就邀请。


网络平台:

画派建立统一网络平台,BBS和BLOG圈。
最好由专业美术网站提供最好。比如雅昌。


QQ群:

画派弄个QQ群。
成员可以进行即时交流和沟通。






为什么“动力书写”?



为什么要“动力书写”?


“动力书写”是中国产生的,
并且具有世界性意义的,
新的艺术思想、艺术方式和艺术运动。

这和COPY西方的85新潮美术运动完全不同。
也和COPY日本的现代书法运动完全不同。


“动力书写”是在西方基础上的超越和再创造。
西方艺术的终结点,才是“动力书写”的起点。


“动力书写”希望如中国功夫和印度瑜枷一样产生世界性影响。


“动力书写”思考什么?

“动力书写”希望产生新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而影响世界。
新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可能产生于:
精神意识和物质形式之间的关系?
精神意识和机器智能之间的关系?

人类重新寻找自我的精神意识本源的价值回归。
并非由机器和软件产生的设计和逻辑思维。

机器制造的摩天高楼,
程序产生的亿万运算,
是否已经带来人类的自我提升?
还是显得人类的越来越渺小?
还是让机器和软件迅速取代人类?
人自身的价值是什么?

机器以每秒数十公里的速度进入外太空,
是否人类自身的能力就提升了呢?

人类依靠机器来实现自己的意图,
但人类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多少变化。

是用机器来设计和制造产品?
还是人自身来实现艺术研究?







超越什么?如何超越?



现代美术是视觉形式至上的,
也就是纯物质主义的。

后现代美术是思维模式至上的,
也就是纯精神主义的。


但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这就是后现代之后美术的发展方向。

既是未来的心理学,
也是未来的科学。

“动力书写”就是寻求物质形式和精神意识之间的关系。
追求形式至上和思维模式至上的完美结合。
这就是超越。





[地板:3楼] rockink 2008-07-03 15:18:41

“动力书写”画派第1回巡回展 展览主题:

《物质的思考能力》


第1回巡回展主题:
《物质的思考能力》

物质比抽象更加原本,
物质本身有没有思考能力?

就是人类的思维不介入的条件下,
物质自身有没有思考能力?

物质自身如果具有思考能力?
那它和人类思维的关系是什么?

它直达哲学的核心。
直达抽象艺术的核心。

这是哲学的终极问题,
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这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政治问题,
是哲学和科学问题,是心理学问题。

是人类追寻了几千年的问题。
这是我们需要去继续追寻的,
虽然不一定有结果

主题“物质的思考能力”,
涉及的问题比较深层次,
物质的思考能力解决的,
可能就是抽象和人类意识关系的问题。

比如:
物质本身有没有思考能力?
物质本身依靠什么产生它的智慧?
物质本身的智慧和人的智慧依靠什么发生关系?
讨论的已经不再属于之前艺术研究范畴,
它已经远远拓宽了艺术的研究范畴。

举例:
东方智慧本身可以把一个墨点作为审美价值。
我们需要研究的是:
纸上一个墨点。
如果没有赋予这个墨点任何的象征意义,
就是它本身的状态。

墨点本身是否存在价值?
墨点的价值是否人赋予它的?
如果墨点本身存在智慧,
那墨点本身的智慧和人的智慧有什么关系?
他们之间依靠什么发生关系?

这些问题以前的哲学和艺术理论都没有涉及。


这次展览纯粹从哲学角度出发。
希望可以为以后的艺术和哲学研究开拓思路。
这些研究范畴比现在的老外的艺术观念先进多了。

如果物质本身存在智慧,
物质肯定按照它本身的智慧在思考。
问题是我们人类意识如何和物质的意识发生联系。

理论上,
意识也是又人类大脑的物质所产生的,
但可能不是具体的物质,
或者是波动的形式。
但波动也是一种物质或者物质的表现形式。

展览提出的理论问题,
哲学家肯定也是无能无力的。

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外的哲学家和理论家都一起处于研究,
那么,我们的展览就有世界性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体系,
重建东方的艺术体系。
但必须在西方艺术的基础上。
也就是必须比西方艺术更加先进。


比如一些传统的问题:
画面是纯粹的物质,
它本身有思考能力吗?
它本身有意义吗?

比如八大山人的画,
是那种孤独的意境产生艺术的价值意义。
但并不是画面物质本身产生的价值意义。

比如培根的画,
是画面表现的扭曲的心理性产生意义。
但也不是画画物质本身产生的意义。

比如费翔的一根胸毛卖7万。
但卖7万的那条毛的价值,
只是因为是费翔的。
回归胸毛本身的价值,
它就只是一条毛。
所以它只代表社会价值,
但没有代表胸毛本身的价值。

比如古典绘画的价值一般是主题所产生的意义,
不是画面物质本身产生意义。

展览需要解决很多历史遗留的理论性问题。

比如绘画:
整个绘画的历史,
就是强迫人们按照一定的图画格式,
和思维模式规范进行创作,
然后再按照一种预设的价值观,
来解读强迫创作出来的东西。
这本身就是一种扭曲人类本性的行为。
人类的本性是不受任何理论和模式约束的。
所以之前的绘画都不是艺术,
都是一种扭曲人类本性的行为。

那么艺术是什么?
什么才是艺术?

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艺术,
基本上要否定已经存在的一切艺术价值观。

[4楼] rockink 2008-07-07 11:30:15
当年的 动力水墨 LOGO
[5楼] rockink 2008-07-07 11:31:33


重新发起 第一波:


江因风
张大我
张曙光
蓝正辉
马锟



不断增加中…
已经有十多位艺术家积极响应中。。。



“动力书写”画派是完全开放的学术组织,
欢迎参与创作、组织、策展、等等。



联系:
QQ:330300007
MSN:rockink@live.cn



[6楼] rockink 2008-07-07 11:34:26
.

书写性抽象水墨的当代意义
记吴味的抽象水墨艺术


江因风



综观中国的当代艺术,唯一的一支没有模仿西方人的艺术形式便是书写性抽象水墨。抽象艺术在西方的发展明显分成了两支流派。一支是构成式的冷抽象,发展非常迅猛,以至影响到了整个设计体系,而这支构成式的冷抽象艺术最终也被抽象设计所取代了;另外一支是表现式的热抽象,这一支是由一些受中国或日本书法影响的西方抽象艺术家发展起来的,但由于西方人没有书写性艺术的传统,手对笔的控制也不太好,因此,表现式的热抽象艺术一直处于萌芽状态。显然,表现式的热抽象艺术必须过渡到书写性抽象艺术,并有待中国或者日本的抽象艺术家来发展下去的。西方的表现式的热抽象艺术最初是借鉴东方的艺术而发展起来的,而最后需要由东方的艺术家完成它,也是一种很可能的结果。

书写性抽象水墨艺术显然已经超出了模仿西方人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所涉及的范畴。但这种蕴涵着东西方精神、东西方哲学和东西方智慧的艺术形式会是前途无限的,和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如果这种艺术形式反攻到西方去,西方人会是吃惊的。这就是我提出的进攻性文化的意义。
任何艺术都带有民族性,因为人的精神理念早在童年时候就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发自内心的东西都是很自然地通过本民族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的,而那些模仿别人的方式来表达的东西绝对是伪饰的和表面的。

吴味是一个明显的由古典情怀过渡到当代审美的人,他的当代艺术形式和理念也是由古典很自然地过渡而来的。中国的古典审美观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抽象审美在中国的古典书法中是以附属品的形式装饰在书法的可读性上,而当代的审美观是单性化的,抽象便从书法的可读性中抽离出来,独立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体系而存在。当然,当代的审美观更加纯粹,对比于古典的审美观是非常大的进步,因为书法的艺术价值正是它的抽象性而不是这的可读性,如果可读性是艺术的话,任何可读的文字都是书法艺术了。

吴味的书写性抽象水墨就是完全从书法中提取出它的抽象形态而完全抛弃它的可读性的艺术形式。当然,作为一个功底深厚的书法家,要完全摆脱习惯性的书写形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吴味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甚至蒙上眼睛来书写,才达到了完全纯粹的抽象。

99年这段时间是吴味抽象水墨创作的成熟期和颠峰,这段时间的一些作品笔法非常流畅、苍劲、飞动,没有任何的停顿和迟疑。站在中国艺术的角度来说,这种境界很难达到。很多所谓的书法大师都是用毛笔一顿一顿的来装饰自己的书法,这只能叫做工艺。其实书法根本就无法作到流畅,因为文字本身的结构就不流畅,因而限制了情感的自发冲动和宣泄;对中国画来说,作到流畅更加不可能,因为画面的造型要求你就要停顿,就要迟疑,除非你不画任何造型,当然,不画造型就进入了完全抽象的书写了。

经过上面的论述,可知书写性抽象水墨艺术刚好是中国画和书法的最终交汇点,也是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进化和必然发展。这种发展和进化是东方哲学走向当代的一种自然的过渡和演进。而其他模仿和COPY西方人的美术形式则是无知地割裂了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无根体系。书写性抽象水墨艺术才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当代艺术形式,必将得到世界性的认可和肯定的。

书写性抽象水墨艺术并不仅仅是一种中国的艺术现象,它必然会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现象,因为它会去完成和发展表现性热抽象艺术这个宠大的世界抽象艺术体系。


(原文刊于吴味出版的《水墨心电图(中国动力水墨系列)》画册,有改动)

[7楼] rockink 2008-07-10 14:49:45

动力书写画派最重要的理论文章之一发表:

.

重建人类抽象艺术体系(上)
什么是抽象艺术?

江因风

.


正式发表于美术同盟:
http://post.arts.tom.com/B600056E11.html




[8楼] rockink 2008-07-11 08:42:45
“动力水墨”改名为“动力书写”后,
就不在局限于水墨了,

包括油画,水墨,行为,影像,数字,多媒体,
等等一切新艺术形式。
[9楼] guest 2008-07-10 16:34:00
天地会还是神龙教啊?
[10楼] guest 2008-07-12 11:19:18
顶,支持本土艺术。
[11楼] guest 2008-07-15 03:29:20
土鳖,你干嘛阿!
[12楼] melanie 2008-07-15 05:11:29
shen me shi dong li shu hua?
[13楼] rockink 2008-07-14 23:49:09
.



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兰正辉的抽象水墨

江因风




书写性绘画艺术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意识书写,
是有预定的结构或形式的书写。如书写表现、现代书法等。
除了存在超念(无意识与意识的融合)的现象以外,
这类作品的价值在于其预定的形式结构。


另一类是无意识书写,
是没有预定的形式结构,全凭情感或者精神意识的自发冲动而自由书写。
这类作品取决于作者的心理情感强度和精神意识的自发程度。
它可分为三类:
A,无意识书写,
B,无意识并行绘画,
C,圣灵的沉淀。
这是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A,大家都可以理解,如《纸上摇滚》。
B,就很难理解了。无意识的能力强大到你不敢相信,但它又是确实存在。
C,就更加难理解,《破解毕加索密码》就是属于这种。


B的结果和A可以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中找到解释。
B的过程和C就远远地超越了心理学和哲学的论述,
只能从古老的宗教,佛教和诺斯替教中找到某些对应物。


很明显, 兰正辉近期创作的一批水墨画,
属于既有理性成份又有非理性成份的书写性抽象绘画。

也许他是以类似荷塘的图式开始的,
但是,发源于内心的冲动冲破了他原先的意图,中断了他的自觉意识,
而出现了某种奇特的意象,来自无意识深处的原始意象。
它是同一类型的无数经验的心理残迹,
以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从原始时代一直传递给我们。
我们可以从宗教和神话中找到它的身影。


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
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
但这种原始意象的瞬间重现,是以一种独特的情感强度为标志的,
必须有足够的情感力量去拔动那深藏的古远心弦。


兰正辉画中出现的原始意象,大致有两种原型。
曼荼罗原型和祭坛原型。


曼荼罗原型是非常古老的象征,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并且遍布不同的种族和各地。
它表现为围绕中心聚集的圆形、花朵、十字、车轮等。
它象征着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和完整。
如保护魔圈、曼荼罗、佛教法 轮、基督十字架等,
曼荼罗原型通常在内心迷惘混乱时出现,
是一种恢复平衡和秩序的自然方式。


祭坛原型也是远古的象征之一,
表现为不断向上排列缩小的点、线条、块面、螺旋上升,
或远远抛离的点、线条、块面等。
它象征着灵魂的解脱与自由。
如金字塔、祭坛、东南亚寺塔、纪念碑、纸灰上升等。
东亚有种占卜游戏习俗,是把圆币抛入水中,
上浮是吉利的,因为上浮代表有向上延伸力。
祭坛原型通常在精神矛盾、混乱、迷蒙、无法判断时出现,
是精神追求更高层次和谐和自然升华的方式。
其结果往往是命运面临选择时的转变。
有些宗教中曼荼罗原型与祭坛原型是融合在一起的。


有了上面原型的论述,便可以针对其具体的画面进行心理分析。
作品D7的中心部分是个典型曼茶罗,很多的圆点围绕着中心的大点。
所不同的是,围绕着中心的圆点正在不断地向画面的两角散去,
中心的圆点已经分裂,分裂出来的部分又在不断地分裂,
很显然, 画家在创作的冲动中已经失去了心理的完整性,
有一种精神断裂的倾向,这种状态的感性是非常强烈而真实的。
在这种状态下的理性意识是断裂而且退化的,
己无法传达出统一和谐的情调。
这时,无意识状态发挥着作用,收拾着残局。
将荒堤、杂草般混乱的块面断成多截,试图重新围绕成曼茶罗式的圆形。


对于一个处于意识社会中的人来说,
无疑,精神断裂状态带来的理性意识退化是危险的,
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在心灵中巨大心理能量形成的自主情结,
需要从人格的理性自我控制中吸取能量才能得以强大,
这种精神能量的转移必会造成自觉理性意识的退化。
兰正辉试图在一个创造性画家和一个经商者的夹缝中寻找平衡,
用他的话说,他其想用非理性对抗理性,以寻找精神升华的出路,
在自我灵魂升华的新高度上去寻找心理的完整性。


凡高的作品就是强烈的精神分裂倾向,
凡高绘画时,他的理性意识是断裂的、混乱的、不协调的,
所以他的作品也是断裂的、混乱的、不协调的,
但他的无意识状态发挥着作用,直接通过笔触发泄他强烈的情感,


我们把这种心理学现象叫做意识分离。
就是意识分离成多个意识,同时存在并同时控制不同的行为。


作品B26左上角出现四条向上排列的粗线,是一个较为纯和的祭坛原型,
似乎正在摆脱长长和纷乱的,充满断裂线的堤岸,
其代表经历迷茫后心灵正在寻找更高层次的自我。
远处背景的淡墨金字塔暗示了其定向努力的目标,
同时也象征陆地、阳性、意识。
在画面上中部也出现了一朵较为圆融的莲花状物体,
象征了水中、阴性、无意识。
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代表了精神开始寻找净化的出路。


作品D12中上部的抛离的完美的圆点,
和优美的线段及右上部向上排列的荷花叶一样的块而,
是二组近乎完美的祭坛原型。
非常纷乱的理性线条和团块似乎形成了右边祭坛的基座,
意识和无意识开始在右边的祭坛中出现融合。
画面暗示出画家开始找到他心灵自由的出路。
兰正辉说,他想充当一个现代的牧游者,
游离于这个不怎么尽善尽美的商业社会。


祭坛原型在米罗的画中表现为梯子,
布朗库西的雕塑《精神之柱》也是一个祭坛原型.


显然, 从兰正辉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些丰富的心理学涵义。
而目他也开始掌握了一种新的创作能力,原始经验。
这种能力不需要艺术家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修养,
因为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修养不可能撕去宇宙秩序的帷幕,
不可能超越人类可能性的界域。
而原始经验即能把那井然有序的宇宙帷募撕裂,
使我们能对那尚未形成的事物的无底深渊给予一瞥。


(原文刊于《艺术界》杂志,有所改动)




后记:

凡高那段是我现在加上去的,做一类似分析心理学案例分析。
凡高不是天才,凡高是精神分裂。
但人类历史上任何绘画天才都画不过任何一个精神病。
因为天才都是用意识在画画,精神病都是在用无意识在画画。
这真是人类美术历史的悲哀。


这篇旧文并非从艺术的角度去写,而是把兰正辉当作精神困扰者,
从分析心理学的方式去分析他的心理状态,
这些年来,事实证明,这些心理分析是比较正确的。
兰正辉终于从一个经商者锐变成为一个职业画家。
终于找到了一种精神自由的,放牧式的生活方式。


后来在帮吴味作品写批评的时候就拒绝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写,
而是从书法、国画、抽象的艺术发展必然性的角度去写。


兰正辉原来是一个抽象油画家,之后转攻抽象水墨。
他多年如一日,默默追求,默默探索,精神可嘉。

我和兰正辉和吴味当年在深圳组织发起“动力水墨”画派。
“动力水墨”画派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且影响到北京的抽象艺术形态,感觉比较欣慰。


重发2篇旧文,在于纪录当年的天真和鲁莽。
也许,这2篇文章现在还有比较大的抽象艺术推动意义。


文章中曼荼罗原型是荣格提出的,
祭坛原型是我提出的。

[14楼] guest 2008-07-15 02:46:29
张力表现主义的接班人!!!
[15楼] rockink 2008-10-07 01:20:43

“动力书写”画派

第一回巡回展

首站


首站深圳, 时间1在11月1日。
然后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巡回展览。




“第一回展”首站内容:

A,所有成员共同发布“动力书写”宣言,并于宣言上签名。
B,成员作品展览。
C,即兴表演。
D,论文发布和研讨会。
E,研究方向不局限与艺术领域,向哲学界、心理学界、科学界合作发出研究邀请。
 


联系:

QQ:330300007

“动力书写”画派QQ群:71412708
E-mail/MSN:rockink@live.cn

TEL:0755-8180 7017


“第一回巡回展”首站:

深圳,时间11月1日。
然后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巡回展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