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2《介入》方案:“移动的长方体” 期待面对面的交流
发起人:一朵云  回复数:1   浏览数:2267   最后更新:2008/04/22 07:42:26 by
[楼主] 一朵云 2008-04-20 04:59:50
时间:2008 4 22
艺术家:夏建国
媒介形式:影像装置 行为
实施地点/空间:证大现代艺术馆附近学校、银行、书店、商场等/网络媒体上播放视频

作品描述:
把高密泡沫材料,体积约1个立方,尺寸约是高×宽×厚1500×64×1000mm,从底部中间开始向上挖空,适合身体的大小,左右掏出胳膊的位置,顶部不挖穿,上部安装一个电子眼--小摄像头,方向可调节,用视频线连接到内部的一个小型显示器上,可以用它把现场“观看”的交流过程和场景录下来,与外部同步记录拍摄的影像组合成双视频在网络媒体上对比播放。这样,一个反交流的障碍装置就做好了。
时间定在4月22地球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艺术家钻进这个反交流装置内,行走移动,借助电子眼试图与上海公共场所的大众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是单向地,拒绝的,悖论的,渴望交流却“言不由衷”。艺术家本人比较内向渴望与人交流,却被自身的屏障无情的阻挡。当购物谈价时,艺术家能观查到销售人员惊异的表情和一举一动,而对方却无法揣摩出隔着屏障后艺术家的表情和状态;与学校学生、公众拥抱和沟通时,却无法进行身体接触,难以体验拥抱的温暖与快感。
在沟通中,有无数种可能------热切的,期盼的,惊奇的,冷漠的,难以捉摸的;还是排他的,干扰的、驱逐的,等等不可确定性因素。

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信息和网络发达的今天,年轻的一代尤其依赖网络、通讯设备的交流和沟通,努力把身体封闭在“黑盒子”当中,把视网膜锁定在荧屏上,网游搏杀、娱乐八卦、探寻商机、聊天观股,或把手机贴在耳膜上,滔滔不绝。这种人与冰冷机器媒介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的介入到我们生活当中,在大的都市中尤其更明显和普遍。而城市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越发短暂和稀缺,即使亲密的夫妻间交流都难以达到彻透明了,更何况是隔着冰冷的机器。
作品以荒诞的反交流的交流方式来质疑当下都市物质消费社会中狂热追求技术进步导致人类间普遍的刻板、冷漠和麻木、非人情化的现实状况。
特别感谢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全体工作人员的鼎力支持
联系邮箱:[email]xjg1001@vip.sina.com
[沙发:1楼] guest 2008-04-22 07:42:26
豆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