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沙拉Anri Sala,
发起人:小mo  回复数:21   浏览数:10835   最后更新:2011/01/05 17:50:16 by 嘿鬼妹
[楼主] 小mo 2008-03-26 05:58:31

安利•沙拉Anri Sala

现居巴黎的阿尔巴尼亚艺术家安利•沙拉Anri Sala以拍摄实验短片闻名,参加了很多国际大展,是目前蜚声国际的年轻艺术家。
他的影片擅长运用事物的片刻状态,幽微而有张力的光影变化,隐喻人们的生存处境。他所记录的,大多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却令人不安,犹如幻影,引发多层次的解读。


1974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从1996年生活和工作于法国和德国。

通过他的录像,阿尔巴尼亚艺术家Anri Sala 复活他家庭和国家的回忆。一种身份的追求穿越自己的历史。2000年获得了Gilles Dusein奖,2001年参加了Harald Szeemann策划的威尼斯双年展。他在地拉那美术学院学了绘画,然后在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学录像艺术。
从1998年到2000年,他在法国Tourcoing的Fresnoy学校继续学习。

作为一个年轻阿尔巴尼亚人跟一个文化、政治领域背景,他很快就找到自己的方向,而拍了四个录像:Intervista (访谈1997), Nocturnes (夜曲1999), Byrex (2000) 和 Uomo Duomo (2001).都跟回忆有关不管是被忘记掉或无声的回忆,和孤独与身份有关。在Intervista和Byrex,回忆跟阿尔巴尼亚有关。阿尔巴尼亚不得不“学和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模式”。这些回忆也跟他私人经验和家庭历史有关。在Intervista,他母亲看着一个自己年轻时候参与政治活动的无声视频,她很勉强地去回忆当时说的话,都被她的记忆删剪了。在Byrex她的奶奶通过一些揉面的传统动作证明她的存在。她揉的面变成一张纸,那张纸变成一个船篷,船篷变成一个桌布,等其他记忆的阶层这样被展开了。在Nocturnes(夜曲)里,手也变成一种视觉语言:触摸金鱼的手、像风景的手、讲一个波斯尼亚军人的恶梦的手、玩电脑游戏的手,不同的手的故事。前几年,他的录像在威尼斯双年展的AperTutto部门被展出:一个坐在米兰Duomo教堂前面长椅子上的人在睡觉。整个被‘放弃’的身体往边上弯着,好像要掉下来一样。然后当身体到一个一定的姿势里就突然伸直,然后又慢慢地往另外一个方向弯着,最后也到原来的姿势里。这样重复几遍、像一个神秘舞蹈一样。没有任何话、没有任何特别的动作、没有任何线索。没有提问也没有回答。开始时候感觉只是一堆衣服,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人,微妙地动。在他边上很多人走来走去,但都每看到他。两个互相忽略的世界?还是现实的两种方面?Anri Sala故事里的人物都这样被自己困扰。是否反映人类的悲惨境况、沉默、失落或复活,是否西西佛的神话?

Anri Sala的录像利用电影、纪录片、行为和虚构语境。他的录像参与了许多展览和艺术节。

L'Oeil - n° 527 - Juin 2001
来源:“眼睛”杂志 - 527号 - 2001年6月

简历

主要个展

2009
Anri Sala: Purchase Not By Moonlight, Contemporary Arts Center, Cincinnati, Ohio
2008
Long Sorrow De Pont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ilburg, The Netherlands
Anri Sala: Purchase Not By Moonlight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North Miami, Miami Florida
2007
Anri Sala, The Box, 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Columbus, Ohio

主要群展

2009
Medium Religion, ZKM 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 Karlsruhe, Germany
Closer, Beirut Art Center, Beirut, Lebanon
Invasion of Sound. Music and the Visual, Zacheta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rsaw, Poland
2008
Archive Fever: Uses of the Document in Contemporary Art, Curated by Okwui Enwezor,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New York, New York
Signals in the Dark: Art in the Shadow of War, Leonard & Bina Ellen Art Gallery, Concordia University, Monteal, Quebec
2007
Sensorium Part II, Embodied Experience, Technology and Contemporary Art, MIT List Visual Arts Cent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l Tempo del Postino Group Show, Co-Curated by Hans Ulrich Obrist and Philippe Parreno, Manchester

Uomoduomo, 2001




Intervista | 访谈,1997


字母:“这个也只能跟马列主义才行”


字母:“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性”




字母:“我不能相信”


字母:“我无法相信这个”


字母:“是这样Anri, 因为我们在建造。。”


[沙发:1楼] 小mo 2008-03-26 05:59:31
Sala的生活背景使他很自然的触碰到语言、权利的隐晦议题。他有几件作品是以语言为主。其中一件是他和他母亲的访谈。在影片中,sala将最初母亲以共产主义激进份子时所做的演讲声音消掉,以制作影片当下他和他母亲的对话置入,谈当年的时代背景和当年的演说内容等。用一种当下介入的方式回视当年的情景和对当年“言语”的诠释。


〈混合行為〉
Anri sala的作品不只是游走在语言的暧昧里。对他来说,语言只是声音的元素之一。相对与语言,他更擅长于声音。当他在操作非意义的纯粹声音之时,也能使之具有强烈的“语言、权利”上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混合行為》里没有语言元素。透过一位DJ对着释放烟火的夜空放音乐。偶然间,画面犹如DJ操控着烟火的节奏,sala以mix、loop的方式去呈现画面里的“操作”痕迹,却又相当自然。因为他将“痕迹”同DJ连系在一起,而DJ的工作就是混音,因此整体看来并不容易将创作者的隐藏身份看穿。透过一层又一层的包袱(DJ操作音乐、烟火、艺术家操作画面、编辑),Anri sala对“操作、权利”这个议题又一层层的揭开。他是如此恰当地游走在感知与认知、表象与底层真相之间,呈现了“现实、真实”的矛盾与晦涩,也维持了他朦胧的美感。
[板凳:2楼] 小mo 2008-03-26 06:01:27
多样化的言行举止 | Mixed Behaviour, 2003

录像投影,8分17秒
Digital video projection; color, sound; 8 min, 17 sec

在“多样化的言行举止”录像里,一个DJ过元旦的时候在地拉那的一个楼顶上播放音乐,天空满了烟花。因为下大雨,DJ用一个塑料布保护自己,他变成一个模糊的轮廓。他不是给人听音乐而为天空播放音乐,像‘控制’烟花一样。烟花的来回动作好像跟音乐连在一起。

In Mixed Behaviour (2003) a DJ mixes tracks on a rooftop in Tirana on New Year's Eve against a night sky full of fireworks. Sheltering from the rain under a plastic sheet, the DJ becomes an indistinct silhouette and yet it becomes clear in the blurred interface between sound and image that the DJ is not playing to an audience but playing to the sky, trying to 'control' the fireworks. Sometimes he misses and the music goes off in the rain but at other times he manages it so well that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movements of the firework appear to depend on the movements of the music.





[地板:3楼] 小mo 2008-03-26 06:03:42
给我颜色 | Dammi I Colori, 2003

录像,15分25秒,2003
Digital video projection; color, sound; 15 min, 25 sec, 2003

拍摄于2002-2003年阿尔巴尼亚的地瓦拉。地瓦拉市长爱狄拉马是位艺术家,他以土灰色的公寓楼为画布,刷上象征希望的饱和色彩,作为他们独具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颇有一点乌托邦的意味。但sala的作品不单纯是关于地瓦拉或爱迪拉马的记录片。他想讨论的是色彩的可能性,以及拥有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对乌托邦、现实社会的定义。











展览现场

[4楼] 小mo 2008-03-26 06:29:52
无尽的忧愁 | Long Sorrow, 2005

超 16 mm,高清录像,12分57秒
Filmed on Super 16 mm, High Definition Video projected from a hard drive; stereo sound; 12 min, 57 sec.

“无尽的忧愁”不是一个叙事结构而更是一个预备好了场景。是一系列不同状况,跟一些紧张的气氛,动作和音乐。这个录像在柏林北部Markische Viertel被拍,离以前柏林墙很近,那边的楼是1965年和1974年之间造出来反映当时的建筑涉及概念。最长的建筑之一被居民叫成Lange Jammer (无尽的忧愁). 录像里,楼顶上自由爵士萨克斯手即兴地吹音乐,像跟周围的楼开始一个对话一样。声音变成”建筑的持续“,一个”无尽的忧愁“。

"Long Sorrow" says Sala, is the result of a "rather particularly set-up situation, rather than a narrative structure. Its more a succession of tinted situations, colored by moments of tension, gestures and music that can make you feel.". The location for this event is Märkische Viertel, an area in North Berlin with dense apartment buildings, close to where the wall used to be, built between 1965 and 1974 as a new concept of building. The longest building here is nicknamed by its inhabitants Lange Jammer (Long Sorrow). In the film, suspended outside of the top floor of the building, the free jazz saxophonist Jemeel Moondoc responds to the city around him, improvising a piece with only his head visible through the window from inside the apartment. Sala positions his subject in suspension, such that the experience of place and sound is itself a "prolong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long sorrow'". "Long Sorrow" was produced by Nicola Trussardi Foundation, Milan where it was shown in late 2005.











[5楼] 小mo 2008-03-26 06:31:16
第02短《感术》| "Sensorium" Part II

在"感术-第二短"里,艺术家在一个录音棚拍了一个在模仿炸弹掉在来和在遥远的地方爆炸的声音。

In "Sensorium" Part II, Anri Sala's video shows a man in a recording studio imitating the sound of a missile whistling overhead and exploding in the distance.

[6楼] 小mo 2008-03-26 06:32:50
三分钟 | Three Minutes, 2004

频闪灯的光反映在一个铙钹上。




[7楼] 小mo 2008-03-26 06:34:03
魔鬼游戏 | Ghost Game, 2002

录像,9分15秒
Colour film with sound, 9:15 min

在魔鬼游戏里,艺术家在黑暗里用闪光灯拍螃蟹。



[8楼] 小mo 2008-03-26 06:35:57
预知|Overthinking, 2007

录像,15分17秒
黑白摄影
digital video projection accompanied by 2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s; color, sound; 15 min, 17 sec

Anri Sala在墨西哥壁画家David Alfaro Siqueiros的文献找到了两张照片。照片内容为一个跳楼的人,接近Yves Klein从房顶跳下去的著名摄影。这张照片被Siqueiros归类到”建筑设计”。Sala就决定试图跟艺术家交流问这个决定的原因。

Sala's most recent work, "Overthinking" 2007 takes as its starting point two photographs the artist found in the archives of the Mexican muralist David Alfaro Siqueiros. The photos depict a man flinging himself off a building, a little akin to Yves Klein's famous leap. The photos, classified under 'architecture' by Siqueiros, led Sala on a strange quest to determine why and to attempt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artist.





[9楼] 小mo 2008-03-26 06:38:22
Làk-kat, 2004

录像,彩色,9分44秒
Digital video projection; color, sound; 9 min, 44 sec

Sala 一直对语言和摄影感兴趣。Lakkat 通过词汇的重复涉及到语言和抽象声音。Lakkat 的意思是一个在一个跟自己语言不一样的语境里。录像是在非洲塞纳加尔拍的。塞纳加尔官方语言,Wolof里的一些基本词汇,列入绿色、蓝色或黄色被法语替换。但皮肤的黑白之间不同颜色的Wolof说法很多。艺术家在塞纳加尔呆了一段时间了解当地文化。录像有三种版本:法语、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Sala has spoken of his interest in language and sound and Làkkat (2004) plays on both the implications of language and abstract sound that results from the repetition of words. Làkkat ( 'one whose native tongue is different from the language of the place where he is') was filmed in Senegal. Sala became interested in the way that in Wolof some original words - for green, blue or yellow, for example - have disappeared and have been replaced by French ones. Yet the Wolof language has a rich vocabulary for the shade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 in terms of skin, and also in terms of light or context. Sala discove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words through a journey of cultural implications, carrying the nuances into three different versions - French (as seen at his show at ARC, Paris 2004), and in both British English (as seen in London) and American English (to be premiered at Marian Goodman Gallery).





[10楼] 小mo 2008-03-26 06:38:41
No Barragan no cry, 2002

彩色摄影,63 x 78 cm
color photograph
Ed. of 5 +2 AP, 63 x 78 cm.
Courtesy Marian Goodman Gallery, New York;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Hauser and Wirth, Zurich, London.




[11楼] 小mo 2008-03-26 06:41:30
[12楼] 小mo 2008-03-26 06:41:57
无题 | Untitled (corner), 2004

黑白摄影
Black/white photograph on baryte paper
40 x 50 cm / 15 3/4 x 19 5/8 in
© Anri Sala

[13楼] 小mo 2008-03-26 06:42:23
[14楼] 小mo 2008-03-26 06:42:49
无题 |Untitled, 2004

彩色摄影
Color photograph
Edition of 5 + 2 AP
35 3/8" x 43 ¼"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London

[15楼] 小mo 2008-03-26 06:43:21
无题 | Untitled (o colta por corta, er cormo por el colmo, le ponga por reponga, y ilme por irme), 2007

黑白摄影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on baryta paper on dibond
ED.5, h: 64 x w: 90.5 cm / h: 25.2 x w: 35.6 in

[16楼] k 2008-03-26 12:14:34
非常好!
2001年威尼斯爽你展青年奖,当时这比27岁,
[17楼] guest 2008-03-27 13:30:19
[18楼] ba-ba-ba 2010-12-17 13:13:03
犬狼之間-安利‧沙拉(Anri Sala)的創作
作者: 鄭慧華
來源: 典藏今藝術
發表日期: 2006年7月

法國藝術家安利.沙拉(Anri Sala,1974~ )受邀於〈疆界/Altered States〉視覺藝術展中展出2003年的影像作品〈混合行為〉(Mixed Behaviour,2003),他曾於2004年台北雙年展中展出另一件錄影作品〈光陰流逝〉(Time after Time,2003)。原籍阿爾巴尼亞的沙拉原學習繪畫,1996年旅居法國巴黎之後開始學習並著手拍攝影片,他的影片創作風格多是「小品」而非大敘事,多半是單銀幕播放,看似單純,卻擁有引人深思的能力。沙拉的錄影作品多半運用輕便的工具,也沒有過於複雜的場景,例如2001年他拿下威尼斯雙年展年輕藝術家獎時的參展作品〈Uomoduomo〉,是以小型DV拍攝一位老人在教堂裡打盹,他輕巧直接地捕捉了人們入睡之際,介於清醒和入睡、游走於意識和潛意識「之間」(in- between)的瞬間狀態。

今日電子科技產品普及,DV攝影機成為普及的創作媒材,錄影藝術也隨之開發出了另一種有別於以往少部份藝術家才能夠從事、成本高且不易製作的風格道路。沙拉這個世代的年輕藝術家使用DV這類器材,就有如在攝影的領域之中,藝術家使用可隨身攜帶的傻瓜相機在街頭快照般,使得生活中鮮少被注意到的尋常瞬間得以被補捉。僅管沙拉也有更為複雜的嘗試(如〈看見的時刻〉這部作品以35釐米影片拍攝,以16個音軌錄音),他也都維持著從早期發展以來的一貫影像風格:將「瞬間」和似是「偶然」的尋常境遇呈現在作品內容之中。

沙拉十分鍾情於看似預設好,又像是偶然發生的事件,這使得他的作品看來並不完全是在事先寫好的劇本之中發展。在〈光陰流逝〉這部影片裡,他拍攝一匹站在高速公路邊上的老馬,稀微矇朧的都會光影中汽車快速駛過,對照著馬匹停滯的站立和偶然間微微抬起的腿。觀者從一開始無法一眼辨認的場景中慢慢進入作品的各個局部,由端詳著細節進而推測在那個(看似超現實的)場景中什麼事情即將發生。而那匹馬是原本就在那裡,還是預先安排好的?牠怎麼會站立在道路旁?觀者的感知在辨識著情境和其前因後果的同時來回游走,猶如在黑暗中觸碰著隱約發光的不明物體。沙拉的角色像是在旅途中的某個瞬間駐足的旅者,我們隨著他所看到的景致和特殊的描述手法,感官也隨之進入一趟探索的旅程。

沙拉2004年在巴黎現代美術館的展覽名為〈犬狼之間〉(Entre Chien et Loup/Between Dog and Wolf),他在接受〈疆界〉展出的訪談文章中(見典藏今藝術七月號,by Sylvie Lin)談到這件作品:

「...這句法文成語,指一天當中的特定時刻,你無法辨別狗和狼。我傾向將事物維持在模糊的狀態,因為在生命中,它們是模糊的。」

的確,沙拉以不同的「描述」方式:無論是透過影像或聲音的拼貼或剪輯、或以不同的實驗手法,試圖傳達生活中和意識中的灰色地帶,〈Uomoduomo〉中介於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狀態,或〈光陰流逝〉裡一匹老馬與都會夜景之間所產生的奇異對話皆是如此。觀者因為這種「模糊」而被誘發,更專注地去分辨影像中如「犬狼之間」的情境,又同時如在解夢般尋找著它可能代表的意涵。

「模糊狀態」使得作品有著開放的詮釋空間,也構築了沙拉作品的多義性。模糊、愛昧打破了僵固的感知和既定的認知,跨越在「意義」重新成形的邊界上。沙拉除了擅長掌握瞬間,他對於聲音、語言和音樂也相當感興趣,他的許多作品經由這些元素的混合、拼貼和重新組合,讓觀者進入從感知到認知的伸展過程,然而他又不是任其自由發展,其中巧妙地融合了他的預設和機遇二者,甚至試圖去揭露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發展的生活情境。

在〈混合行為〉這部八分鐘的影片裡,聲音是相當重要的表現元素,聲音如隱藏的一條軸線串起了畫面中的種種對比而有了多重的張力。阿爾巴尼亞提拉納市(沙拉原居住於提拉納)的一個除夕夜晚,一位DJ背對著鏡頭,在雨中獨自躲在塑膠棚裡對著正在釋放煙火的城市放音樂。在音樂、雨聲和煙火爆炸此起彼落的除夕夜裡,看不到群眾;煙火的光芒時而燃亮了城市的黑暗天空,雨絲時而清楚時而隱沒。音樂的貝斯聲和煙火的爆炸聲響時而分開,時而混融,它們彼此獨立,似各有故事,又像在一個偶然相遇的場景中共組著一首複調樂曲。在亮光與黑暗、和諧與不和諧的聲音交錯的同時,DJ介入了城市的夜空,而煙火的爆破聲介入了音樂。若仔細觀看,還會發現某些時刻,煙火隨著音樂的節拍綻放與消失,好像煙火被DJ操控了一般。

事實上,沙拉才是那位幕後的DJ,他以數位的方式編輯、組合(remix)影片中的元素,讓原本在各自軌道中進行的事件巧妙地交會。觀者看著那些個別的元素:聲音和煙火,節奏與亮光,DJ和城市...,它們原先沒有明顯的「對話」而只是呈現出獨立的情境,但是透過沙拉的影像與聲音編輯之後,彼此之間像是產生了某種關聯,隱約而微妙的相互影響和操控著。觀者是在沙拉的幕後編輯中讀出了可對應於現實的指涉,甚至是具有政治性的意涵。煙火爆破聲暴力地介入了和諧的音樂,它使人聯想阿爾巴尼亞的政治動盪;在DJ(影片中的DJ、和幕後的DJ沙拉自己)的操控與機遇之間的交會共同構築了故事的發展及它的言外之意。這如同在〈光陰流逝〉中,觀者想知道那匹老馬為什麼會出現在高速道路旁,而它是否隱喻了某種生活的困境和迷失?沙拉正是以這樣的方式,去「揭露」事情的「模糊地帶」和在它之中所隱藏的「多層次的輪廓」。

正如大部份藝評給予沙拉的評價,他是創作如此恰當地游走在感知與認知、表相與底層真相之間,它既呈現了「現實/真實」(reality)的矛盾與誨澀,難能可貴的是他同時維持著事物本來具有的矇朧美感。

〈混合行為〉在偶然與操控所形成的意義中鋪陳了一首新的「影像的樂曲」。沙拉曾如此描述聲音和語言:「...當你站在街頭時,大部份的聲音是未被馴服的,它們在形成的過程中。它們是一種未受掌控制的語言的一部份。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對聲音感興趣;它就像是未完成的音樂,這就是所有音樂的來源 。」沙拉掌握的即是那些未被馴服的元素和瞬間,將之重新混合和有意識地鋪陳,讓那些成形中的、或已有既定意義的元素從已知的框架中脫離出來,重新組合以產生新意義,這或可被視為沙拉獨特的敘事方式,層次豐富且獨樹一格,觀者跟著他逐步體察其中難以言喻的新意境。然而在這些偏離了固定框架而產生的新意的情境中,又正如沙拉自己所言:「問題在特定的時刻浮現,有時答案卻不只一個。」
[19楼] guest 2010-12-17 13:42:40
安利.沙拉(Anri Sala)專訪

来源:《典藏今藝術》月刊166期,2006年7月號


您在阿爾巴尼亞開始學藝術時,是從事繪畫。

在高中時,我畫畫和素描。之後在藝術學院,我還畫壁畫。實際上,在進藝術學校前,我就開始畫畫了。我想我是從十歲開始嚴肅作畫。當時,我和長我大約十歲的朋友一起畫畫,他們是藝術學校的學生。我可以用他們的顏料。我說「嚴肅作畫」是因為當時在阿爾巴尼亞,只有登記為藝術家或學生的人才能取得顏料。兒童還不能登記為藝術家,所以只能畫水彩、油蠟筆之類的。
在那個年代,畫畫蠻自由的,你依自己喜歡的方式作畫。從我進學校開始,情況改觀了。就像所有其他的人,我開始意識到哪些畫法是被禁止的。例如,所有後印象派及其後的藝術是被禁止的(社會寫實派除外)。你無法自由發揮創意,也很難變得獨樹一幟,最後很可能只變得和別人相似。跳脫這種情況的唯一方式是在細節上有所不同,既然我們無法開展明顯的表現方式(big gesture)。


在這個繪畫時期,您有何發現?

我對那個時期的記憶是對細節的關注,那使我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作畫時,我們細心觀察周遭。那和政治無關,而是視覺的:你看著一棵樹或一顆蘋果,試著將它畫得有你獨特的風格。我二十一、二歲時,制度改變了,外來雜誌和書籍進入國內。那幾乎是個荒謬的時期:突然間,一切都變得可能。人們開始畫像是表現主義或超現實的作品,但未曾仔細了解它們,只為了讓自己和所有其他人看到他能作從前禁止的事。對我而言,從藝術家對其身為創作者的理解來看,這個短暫的過渡期和長年的專政時期一樣危險。


當時您是否從事寫實畫派以外的創作?

首先,我相當專注於觀察事物。然後我開始對繪畫背後的事物感興趣。那引發我對攝影、物件和像是裝置的興趣。之後,我才對錄像更有興趣。在某一點上,我失去了對繪畫的興趣。畫畫時,你有一種很難不意識到的表現方式(gesture)。於是,我懷疑如何透過這個手勢在繪畫中展現個性。我想在「看」和「呈現」之間具有一段更長的過程。在錄像和影片中,可能產生這種過程。雖然在錄像和影片中也存在著表現方式,但仍和繪畫或素描不同。


您是指在作畫時,畫家和其媒材、技巧的關係很直接,像是將畫筆握在手中……?

正是如此。


後來您到法國就讀藝術學校還是電影學校?

藝術學校,起初是在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校(ENSAD, 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我在那裡創作一些攝影和動畫,但主要是錄像和聲音。接著,在里勒(Lille)的弗黑諾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Le Fresnoy, National Studio of Contemporary Arts),我對電影和拍片更感興趣。到法國不久後,我就以母親為對象拍了Intervista這部影片。有人會視之為紀錄片,但我拍攝時並沒有任何確定的想法。對我來說,用這些所找到的舊影片為素材、尋找相關的人、訪問我的母親關於影片的種種,這些都是出於自然的。

當時,我認為隨著拍攝的進行,事情會愈加明朗。但並非抱持某個想法,決定把它拍成紀錄片;而更是感到自己必需作些什麼。如今,即使我對拍片更有經驗、更了解拍攝事務,我仍以這種方式創作。對於一項計劃,我不傾向於在事前問自己它將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每當著手一項計劃時,您並不事先明確規劃?

當我著手時,我喜歡以像是第一次的方式來進行。雖然現在我的組織力、技巧提高了,我仍不想在事前作出確定的構思。因為,當我們想到拍一部影片時,我們即想到成品,所作的一切都朝向它。我喜歡在過程中找答案,回應像是這些問題:「我是否正在作最後將成為影片的某種東西」、「我在拍的影片是否將成為我正在作的事的一部份」,或者「我拍的影片是否純粹在紀錄我正在作的事」?問題在特定的時刻浮現,有時答案不只一個。這也取決於計劃的性質。有時你想創造某種真實,但它不一定存在於現存的真實裡,於是你可以任意創造它。然後,你拍的影片可能紀錄了這番真實,或這新的真實必須呈現在影片中。最終目的是這部影片,還是這番真實?影片是否是那番真實的唯一目的,或它只是這種真實呈現上的眾多狀態(stations)之一?


您的作品具有濃厚的繪畫感和詩意。請談談您偏好的畫家、導演或作家?

我從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您的作品往往呈現介於人為和偶然之間的特性。例如《光陰流逝》(Time after Time)令人好奇路旁的那匹馬是湊巧出現在那裡,或那是預設的景?同時您亦準確掌握光線。在創作時,您隨機地收集素材、予以發展,還是依粗略的腳本來進行?

視情況而定。不過我樂於在作品中納入機會。但你不能單是站著等待機會,而必須尋求它。我似乎覺得,人們在觀看我大部份的作品時,所認為其中佔有的機會成份高於實際的情況。我的作品的確含有偶然,但不像人們所想的那麼多。我喜歡在偶然之下拍片,而讓它看來像是預設的。但我也喜歡設計偶然的背景,或在設計之下,最後產生某種看起來像是偶然的事物。因為,我喜歡當偶然轉變成必然,而必然看似偶然的時刻。


在這番過程中,您實際上面對無法全然掌控的局面以及意外的事物;您沿著一條不明確的路線進展。如在《戲逐幽靈》(Ghostgames)中,兩個女孩追逐螃蟹,某方面您無法掌握一切將如何發展。

一開始,這個計劃毫無偶然的成份。我有一個清楚的想法,想找到可拍攝的地方。我和世界各地的海洋科學家聯繫,甚至包括台灣的科學家,詢問在哪裡能找到幽靈蟹(ghost crabs)。我得知這取決於季節、月亮、漲潮、退潮和繁殖期,因為牠們住在地洞裡,只在生產後才爬到地上,尋找食物。於是,我和一組人前往,我必須當場拍攝,一切都得運作起來。我還必須科學地精算一切。所以我和丹.瑞特卓夫(Dan Rittchof)這位教授密切合作。最後,我在隸屬美國杜克(Duke)大學的一座島上拍攝。

即使如此,你仍然不知道作為演員和主角的螃蟹將如何反應:往左還是往右移、對光線的反應會不會如我所希望的?這是創造一個基本架構,讓機會在其中發生。


所以您的計劃更是在創作過程中同時推展?

必須如此。否則我本身無法繼續進行下去。我需要這樣的時刻:當某種事物改變對概念的執行,甚至質疑這個概念。


請談談您對影像敘事的概念。

我感興趣的是那些由影像述說、不一定能藉語言表達的事物。我傾向於取代語言──它作為最常用的述說手段。影像敘事總能保持某種模糊性。我也對音樂如何能夠敘事感興趣。它是敘事,但有其獨特的處理意義的方式,和語言不同。音樂能抗拒意義。


您曾在一次訪問中提到,聲音就像不完整的音樂。

我相信聲音就像尚未編輯的音樂。它像仍處於開放中的音樂。我去年拍的一部影片(《漫漫哀傷》(Long Sorrow))是和一位即興爵士樂手合作。我喜歡即興爵士,是因為它始於某種主題旋律,但繼而逐漸偏離,圍繞著這個旋律,但總是愈走愈遠,直到某一刻,突然的即興徹底抹煞旋律的先前結構。它化為聲音。我喜歡那樣的時刻:當噪音漫遊在音樂和聲音之間,然後又回到音樂,從敘事化為全然的抽象,就像聲音的狀態。


您的作品中,背景往往是暗淡的,如Làk-kat或《光陰流逝》。但在《看見的時刻》(Now I See)和《混合行為》(Mixed Behavior)中,光的作用是造成視覺對比。對光的這些使用具有隱喻的效果。在Làk-kat中,黑暗可能暗示翻譯過程中的語言所處的灰色地帶、將要失傳的烏魯(Wolof)方言,或被殖民者的處境。您是否刻意如此處理光線?

我有意識地安排光在作品和每項計劃裡的定位。我認為光是讓我們得以「看」的憑藉。我喜歡將事物置於「另一種光線」(in a new light)【註1】下來觀察;質言之,就是以新的觀點(light)來看待。我同時在作品和展覽空間裡處理光線。在2004年於巴黎ARC【註2】的「犬狼之間」(Entre chien et loup/Between dog and wolf)展覽中,我讓整個展場浸淫在特定的光線中。它像黃昏的景象,你在其中無法看清空間的界限、角落或展間的位置。它也涉及「犬狼之間」這句法文成語,指一天當中的特定時刻,你無法辨別狗和狼。我傾向將事物維持在模糊的狀態,因為在生命中,它們是模糊的。光不該是用來闡明事物,或使它們變得清楚。光的存在是讓人清楚看到事物的模糊性。

《混合行為》讓人覺得其中的DJ似乎不只在混音,也在混合空中的煙火。它將混音手法和混合影像的手法平行對照。

……還有混合感受。片中的DJ憑藉他的音樂而攔截天空,並操控煙火。但在某些時刻,他的音樂無法掌握天空,或他無法掌握其音樂。然後,天空再回到獨立狀態,DJ則再度變得弱勢。其中含有控制局面的欲望,以及力不從心。


其中也指涉戰爭?

提拉那市(Tirana)的綠色夜空和其中爆發的煙火,可能看起來像另一座城市的綠色天空,即使不特別是在新年前夕。它也來自我的個人經驗。我設這個場景並請我的DJ朋友在屋頂表演,一方面是為了處理我們共同的問題。由於煙火的關係,我們受不了除夕。因為這讓我們想起1997年,全年發生許多槍殺事件,包括除夕。有人射殺,但沒有人知道,因為過年時的所有噪音讓人無法分辨煙火和槍聲。所以煙火總讓我想到暴力。


在《看見的時刻》(2004)中,您首度採用35厘米影片。這是否表示您未來將改變創作媒材?

每當我著手一項計劃,我問自己需要採用何種媒材。在《看見的時刻》中,使用35厘米影片是伴隨對那部影片的其他決定。影片呈現演唱會,但我不希望它聽起來像一般的演唱會。由於現場有許多樂器、四個樂手到處移動,我們同時用十六音軌來錄音,並在現場設置許多麥克風。我和一個專門為演唱會錄音的人合作,但請他將麥克風放在不尋常的地方。通常,在錄吉他手的演奏時,麥克風有固定的位置。但我們把它放得和吉他有一段不同的距離,以改變那種經驗。幾乎所有其他的樂器也如此錄音。其結果異於一般演唱會錄音的經驗。同樣的理由使我採用35厘米影片。如果拍攝流行音樂讓作品看來像音樂錄影帶,那麼,我希望它在音效上近似劇場,畫面近似電影。於是我運用35厘米影片來拍攝。


您是否認為您的作品是政治的?

這要看對政治的定義為何。部份人狹義地界定政治,則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對其他人來說,政治的意義可以是很廣的。對於我的作品和我本身而言,對事物的感知很重要,不僅是從智識面,還包含對事物的物質面感知。那麼,這是否也算是政治?我想是的。但這是否是狹義政治下所謂的政治?我不認為。例如,在我所出生的提拉那市,那不僅是一個政治群集,也是樓房和建築的群集。終於,有一天,一位出色的建築師蓋了一棟樓房。它立即為周遭提供一個新的空間,並和既有的其他房屋、和城市產生新的關係。對我而言,這棟建築變得很政治化。它周圍的建築群集雖是數十年政治下的產物,但卻一點也不政治,而是呆滯的。


阿爾巴尼亞複雜的歷史和局勢是否影響您的創作?

當然,我經歷的特殊經驗影響我的創作。它影響我的藝術,因為它也影響我的生命。它們的產生和發展是一體的。


現在您經常旅行,到不同的國家、接觸各種文化。這對您的生命經歷有何影響?

有些時候,我感到迷失,而我覺得這樣很好,所以我讓自己迷失夠長的一段時間。之後,是回歸熟悉環境的時刻。但我不想在一個地方久待。在這個意義上,旅行於我是重要的。並非我愈常旅行,就會產生更多想法;而是一再以不同的方式接觸相同的基本事物。


------------------------------------------------------



1. 英語’in a new light’指用另一種觀點來看待事物;其中的「光」(light)是「觀點」、「看法」的隱喻。
2. ARC為巴黎現代美術館(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的當代藝術部。
------------------------------------------------------

--------------------------

藝術家簡介

安利.沙拉

1974年生於提拉那市(阿爾巴尼亞)。現居柏林。曾就讀弗黑諾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法國,突耳貢,1998-2000)研究所導演組及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校(錄像組)(1996-98)。
其影片/錄像作品擺蕩在紀錄和虛構、電影和藝術之間,往往透露某種曖昧性,同時意在言外或潛伏在詮釋底層,既詩意亦抽離(《空場》(2001)、《光陰流逝》(2003))。它們蘊含對視聽及意識層次的深刻感知。而在其直接涉及社會議題的作品中(Intervista(1998)、《給我顏料》(2003)),其批判則處於緘默而模糊不定的樣態。

其個展包括:34屆鹿特丹國際影展「焦點藝術家」(2005)、巴黎現代美術館ARC 「犬狼之間」(2004)、芝加哥藝術館「看見的時刻」(2004), De Appel「無限 荷蘭-4」(阿姆斯特丹,2000)等。他曾參與的聯展包括:第四屆柏林雙年展「人鼠之間」(2006)、真實影展「再探真實」(瑞士,尼歐,2005)、第四屆台北雙年展「在乎真實嗎」(2004)、泰德現代美術館「時區」(倫敦)、第八屆伊斯坦堡雙年展「詩性的公正」(2003)、第四屆宣言展(2002)、威尼斯雙年展(獲年輕藝術家獎,2001)。

[20楼] guest 2010-12-17 13:57:24
耗盡影像 論安利˙沙拉ANRI SALA的創作

於《典藏今藝術》月刊197期,2009年2月號


「在安利˙沙拉(Anri Sala)所有影片的核心,包括那些最逼近觸及政治問題和紀錄片形式的影片,其中具有同樣一個問題——對部份人而言是形式的,然而是最為物質的,也是最為政治的,在某個意義上:吾人所見為何 ? 吾人所聽為何 ? 」
——賈克˙洪希耶(Jacques Rancière)【註1】




「漫漫哀傷」(Long Sorrow). Courtesy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阿爾巴尼亞籍、現居柏林的安利˙沙拉(1974~)在約十年的當代藝術歷程中,已確立在國際藝壇的重要位置,包括曾獲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的年輕藝術家獎(Young Artist Prize)。早先於所生長的提拉纳(Tirana)市學習繪畫,九○年代末在法國開始創作錄像和影片,其作品題材乍看廣泛(「對照——尋覓話語」(Intervista–Finding the Words)處理藝術家的母親對共產主義時期生涯的記憶、「給我顏料」(Dammi i Colori )(2003)針對提拉納市改變房屋外觀色彩的政策、「看見的時刻」(Now I See)(2004)拍攝一個冰島搖滾樂團的演唱),或微不足道(「光陰流逝」(Time after Time)(2003)拍攝公路旁的瘦馬、「空場」(Arena)(2001)拍攝提拉納一座荒廢的動物園、「教堂人」(Uomoduomo)(2000)拍攝米蘭大教堂裡落入瞌睡的男子),但他對視聽等感官元素的概念性手法造就了每件作品的複雜度,及它們隱晦但深具衝擊的批判性——不僅針對影片的直接題材(如特定的政體、社會現象等),更深刻探觸影像和形式的本質。沙拉自己說到,藝術創作可以說是他「調節和世界的關係」的一種方式,而他和錄像及影片的關係亦作為「與現實協調」的方式【註2】,同樣地,他的創作可說是一直圍繞著對真實的再現,透過對敘事、影像和聲音的處理而營造張力、懸宕或矛盾。

在這個意義上,沙拉各式題材的作品事實上具有某種抽象的共通脈絡。一方面,這種抽象性說明了為何他也創作少數純粹實驗性的作品:「無題(阿加西)」(Untited(Agassi))(2006)玩味網球選手阿加西的視線和球之間的時間延遲、「三分鐘」(Three minutes)(2004)拍攝投射燈照射下的鈸,操作攝影機攝錄影像的頻率和投射燈頻率之間的差距;這些作品針對時間元素或照明元素如何影響吾人的視聽認知,「三分鐘」這件無聲作品並將原為發聲的物件轉變為純粹觀看的客體,轉化物件的既定範疇。另一方面,這種抽象連接到他對形式和結構的思索和實驗,如他所說:「『光陰流逝』和『無題(阿加西)』明顯不同,因為前者具有情況。但在那個情況中,你仍必須作出某種抽象,於是它不只是純屬偶然」,「在『光陰流逝』中,我沒有做太多剪接。對我而言,紀錄這匹可憐的馬並不那麼重要。這也關於作出或控制影像的對焦和失焦的選擇[…]」(詳見下文)。質言之,他的「抽象」是「當我們思索生命、社會或一個特定的情況時,也必須思索用來傳達這個情況並和他人分享的媒介」【註3】。
「對照——尋覓話語」(Intervista–Finding the Words)沙拉最早的作品之一處理藝術家的母親對共產主義時期生涯的記憶,其中已萌發這種抽象。該片始於沙拉發現呈現他母親年輕時參與共產黨活動的黑白紀錄片;影片無聲,沙拉請聾啞學校的人讀唇語解讀片中的話。但沙拉的母親今日無法相信她曾說過那些話。這部具有真實人物和事件的影片深層觸發藝術家對「語言」的質疑和思索:「該片緊跟著某種關於抽象的東西[…]影片述說我母親的故事[…]在訪問的某一刻,她說無法相信曾說過那些話,不是因為政治的內容,而是她像在胡言亂語。[…]我想她當時是口才流利的,但今天聽起來不是,只因為語言結構變了。所以重點是用什麼來傳達內容,於是我變的更意識到結構的角色」【註4】。從懷疑論的角度出發而檢視結構,沙拉著眼在物質性元素和形式面,而最終達到抗拒任何確定的意義、搖撼我們對認知的信念:「當作品中有某種意義或敘事,我試著完全忘記它,並將作品思考成樣態(presences)、光、移動和聲音」【註5】。進入他作品的影像,有如透過模糊的玻璃窗而觀看,一如他的母親在「對照」片中,針對過去的共產主義時期經歷說道:「你湊的愈近,他(指黑白片中呈現的共產黨領袖)變的愈平庸,直到失去一切意義」。此外,經過沙拉探訪和影片相關的人,當年訪問他母親的人說,當時的無數訪問的內容都是事先寫好腳本的;影片的音效師則說,在1977年,影片的聲音和影像很可能是分開製作的【註6】。這似乎說明了沙拉後來創作中對聲音、影像的細緻處理。

回顧之下,沙拉的創作始終圍饒在鋪排聲音、影像、時空。同時,基於他從繪畫養成的細微觀察力和構圖能力,其影像往往富於視覺的美感。抒情又批判的性格造成我們觀看其作品時被吸引、沉浸其中,而又摻雜不安和疑惑的感受。本文將從幾件作品的影音層次切入,以探索沙拉的創作如何構成對影像和形式的反覆試探,這些嘗試終究達到將影像耗盡(exhaust)。


「必然存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註記存在於現在的生命或事物,於是它們同時呈現其向來的以及再也不是的模樣,並呈現其進行中的消失。」
——安利˙沙拉【註7】

這部錄像作品以固定鏡位拍攝公路旁一匹瘦弱的馬,不時有疾速駛過的車輛遮住馬的外觀。藝術家在從巴黎前往提拉納的公路上碰巧看到這個情景,而拍攝該片。影片毫無情節,亦缺乏對背景訊息的交代。脫離線性敘事或戲劇性的考量,作品的重點在於視覺和聽覺上的錯置和某種反覆的規則,如藝術家所說明:「這也關於作出或控制影像的對焦和失焦的選擇:只有在車子駛來之際,影像變的抽象,然後再度變的完整。這也關於持續地並從身體上處理三者的關係:駛來的車、逼近的車燈和馬,而只有在車子接近時,將焦點聚在馬上。[…]我以手動方式作失焦,而當車子前來,鏡頭回到自動對焦,而攝影機無法在黑暗中如此地對焦。當車燈接近馬,馬在視覺上變的很清晰,而攝影機再度找到焦點」【註8】。此外,片中遠處的狗叫聲在後製處理時被轉變成有如在近處,如此而擾亂我們對距離的判準。

在偶然的狀況下,沙拉在現場摸索出這樣的遊戲規則,將一部原本屬紀錄性質的影片推到抽象的彼端:以上述方式所拍的影像事實上介於模糊和清晰之間,而車輛的經過造成對馬的遮蔽,有如在畫面內部的剪接。深刻而言,「光陰流逝」帶來的觀看經驗充滿挫折和斷裂:觀者能看到馬的全身之際,畫面是模糊的,背景的燈火時而暈染開來、淹沒前景,影片富於抽象、繪畫的質感,並處在緩慢的時間中;然而,不時從畫面外——由於畫面僅容納馬的全身,於是剝奪了觀者對全面情況的了解和知識——突兀駛入的車輛瞬間遮住了馬,這番斷裂恰發生在馬匹唯一清晰顯現的時刻之後,即車燈逼近的片刻。

拍攝於傍晚時分,在城市之間的路途上,「光陰流逝」體現了「過渡」、「中間」狀態的極致;觀者同時經驗到柔焦畫面的美感和機動車輛的暴戾,其視野並反覆被塗消或截斷。這番始終處在邊緣狀態的視野具現了介在顯現和消失之間的狀態,如尚-柏爾川˙波塔利(Jean-Bertrand Pontalis)論「哀悼」時,提到可見事物和不可見事物的互滲:「為了聽、說,則影像——在其模糊的樣態中——必須同時在其不存在之中消去並持續存在。不可見的事物並非對可見事物的否定:它存在後者之中,縈繞後者,它是後者的界域和起始」【註9】。更進一步,在「光陰流逝」影像的揉合中,影像顯現為影像的寓言和暗喻:以堅定的固定鏡頭將觀者的凝視鎖定在這般視野上,目睹類似膠捲成排經過投影機鏡孔的格狀畫面,以車輛經過作為影格的分界;羸弱的馬處於近乎靜止的狀態,有如指涉到靜止的影片畫格造成的動態幻象…。最終,「光陰流逝」再現了視野的深淵和黑洞。



「看見的時刻」(9'05'')


該片呈現冰島搖滾樂團Trabant的演唱: 以某種後搖滾樂風的歌曲開場,從強烈的音效以至於樂手和主唱的肢體語言,一切都像一場典型的搖滾演唱會。然而,歌曲結束後,黑暗中閃現一道燈光,影片接著 墜入另一個境界:樂風轉向催眠般的電音,視覺上,鏡頭拉至舞台前方的暗處,於是畫面上半部呈現樂團成員的下半身及倒地而歌的主唱,畫面下半部的黑暗中則飄來一隻狗形狀的氣球。此外,此時的音樂和演出者的動作和對嘴不盡符合——藝術家再度安排了視聽認知上的錯置,並以「雙重」的安排將影像從現場實錄帶入某種不真實的狀態。影片結束在樂團以電音版本演出靈歌「神蹟的恩典」(Amazing Grace),止於主唱唱出「我看見」的歌詞之前。在這部片中,沙拉延續一貫的將現實複雜化的傾向,對影像語言符碼加以鬆動和翻覆:「我和一個專門為演唱會錄音的人合作,但請他將麥克風放在不尋常的地方。[…]其結果異於一般演唱會錄音的經驗。同樣的理由使我採用35厘米影片。如果拍攝流行音樂讓作品看來像音樂錄影帶,那麼,我希望它在音效上近似劇場,畫面近似電影。於是我運用35厘米影片來拍攝」【註10】。此外,一如連安˙基利克(Liam Gillick)的分析,片中的探照投射燈造成閃爍(flickering)的視覺效果,導致影像的碎化,令觀者難以看清表演者的全貌,並突顯膠捲通過攝影機視孔的樣態,這種對手動的膠卷攝影機的指涉和音樂錄影帶的數位性相分歧。由此,沙拉再度營造影像語彙的某種脫節,如基利克如此概括藝術家的慣用手法:「對我們可能稱之為應用紀錄片的術語和語彙同時加以伸展和壓縮」,而「看見的時刻」尤其明顯展現「反覆循環的穩定感和碎化」的傾向【註11】。

整體上,該片的定位游移在音樂錄影帶、典型搖滾演唱會的常規邊緣,以種種電影式元素擾亂該類型影像固有符碼的穩定性。挾著樂團奮力的演出、音樂能量的充沛、影像彩度的飽滿和閃光燈犀利點出的開場和中場時刻,「看見的時刻」仍逸出了演唱會紀錄片的框架,並在顯然脫離演唱同步實況的下半場中,以橫切的上下二分畫面強調其「雙重」的內涵,橫切的視野並造成觀看的侷促感(一如「光陰流逝」將馬侷限在影像的框架內,又如沙拉另一部以音樂演奏為主題的作品「漫漫哀傷」(Long Sorrow)(2005)中,對懸吊在窗外的薩克斯風樂手的拍攝往往透過橫向的窗台)。片末對靈歌歌詞的省略將全片維持在懸宕狀態,並直指對「看見」(以至於「理解」)和「信仰」的質疑。




「教堂人」(1'34'')

該片拍攝米蘭大教堂裡落入瞌睡的男子:坐在木頭長椅上,他反覆抬頭又倒下,身後是川流的信徒和遊客,彷彿和這名男子存在於相異的時空。對於本片,藝術家表示:「我們絲毫不了解他的人——他是乞丐、瘋子、流浪漢,或單純是在繼續跑五百米之前必須歇腳的人。[…]該片相當粗暴,幾近黑白。我們無法從男人的衣著推斷出什麼。而我還去掉聲音,因為伴隨聲音,影片會顯得比較確定。這是一件相當稍縱即逝而脆弱的作品,我們永遠不確定三秒鐘後,影像是否還存在」【註12】。從許多面向上,本片和「光陰流逝」近似:毫無背景資訊或情節,以匿名的客體為主角;一如「光陰流逝」中持續被車輛截斷的視野,「教堂人」也將觀者置於彷彿走鋼索的懸宕和不安狀態中——不知名的男子一再挺身又倒下,一直達不到全然的坐直或入睡,影像被維持在這種無限的反覆中。同時,固定鏡頭將觀者的視線鎖定在這介於夢和醒的灰色地帶,聲帶的不存在令人只能運用視覺,無法享有聽覺伴隨下可能帶來的感官轉移,亦即,觀者無法逃開這個影像的純粹暴力。又類似於「光陰流逝」的瘦馬和汽車,「教堂人」將這個男子和背後的群眾相對照,凸顯了後者的漠視和前者的微弱及其處境的不安。一如馬克˙戈德弗萊(Mark Godfrey)所觀察,這二件作品中都對照了快和慢的元素:難以動彈的馬和疾速的車、男子和身後的遊客似乎存在於二種不同的時間,「透過這樣以反覆的方式處理這般的並置,並透過創作以停滯取代敘事導向性(narrative directionality)的作品,沙拉創造了緩慢的時間性,緩和他所存在其中的加速的文化」【註13】。

並且,「教堂人」和「光陰流逝」一般,都探觸影像的本質,特別是畫質、色調、粒子。這個固定取鏡、無聲的畫面實際上被畫質所浸透(saturate),且其中的物件都深具隱喻色彩,如何吉˙米榭爾(Régis Michel)所論:「看影像:一幅棕色的單彩畫,它向黑色延展。這裡的色調精湛」,「洞穴般的氛圍。甚至陰沉。其中,場景起著作用:木製長椅、石柱。是這樣沉重的主題以暗沉的樣態浸透銀幕」,最後,「沙拉拍攝錄像的一個譬喻,介於荒謬劇場和哀悼的作功,其中對最後的終結的這番描繪再也沒有終結或目的:既無拯救,亦無反抗」,「這個僵化的試驗不過是對絕望的探討。一切凝結在影像的粒子中」【註14】。

解析時空

綜上所述,可以說沙拉的影像作品是密集的、充滿異質元素和對立,因而也是衝突的,甚至在深層上是暴力的。向來創作單頻道投影的精煉影像,近年來藝術家開始跨入表演和裝置的類型,他的關注可從這段話中窺見一斑:「現在我的興趣似乎更在質問時間、空間和樂趣的微粒(particles),傾向將它們分成碎片,而不是延伸它們」【註15】。於是,在2007年由韓斯˙尤里斯˙歐布希特(Hans Ulrich Obrist)和菲利浦˙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策劃的Il Tempo De Postino展演中——請各個藝術家製作10分鐘左右的演出,在曼徹斯特歌劇院上演——沙拉截取《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歌劇片段,請多位聲樂家詮釋蝴蝶夫人的歌唱:「他們都移動嘴唇,像在唱歌,而沒有在特定時刻真的出聲,因此他們一起構成一個聲音,從位在舞台不同位置的歌唱者開始並延續」。歌者的定位也旨在造成某種「隱藏」:不論觀眾坐在哪個位子,都只能看到全部八位歌者中的四位,整體上,「造就了聲音的某種組織,從一位高音歌手到另一位」【註16】。




「三分鐘後」(After Three minutes).


2008年,沙拉在巴黎Chantal Crousel藝廊的個展更具體展現對時空元素的鋪排。展場分為三部分:「三分鐘後」(After Three minutes)(2007)為雙投影作品,一邊放映舊作「三分鐘」,另一邊是以監視攝影機拍攝「三分鐘」在都柏林的愛爾蘭現代美術館(Irish Museum of Modern Art)展出現場,以每秒二個影格的低速率拍攝,使鈸的表面從炫目的閃亮落入幾乎全黑;錄像作品「氣墊之遊」(Air Cushioned Ride)(2006)作於沙拉在亞利桑那開車的經驗,當他繞過一排大卡車,所聽的巴洛克音樂廣播被鄰近的鄉村音樂頻道波干擾,沙拉於是反覆繞著卡車行駛,這排車子和它們的移動遂構成某種建築,並影響音場,藝術家並由此衍生出錄像作品「寄生的信息波」(A Spurious Emission)(2007),拍攝一樂團演出基於「氣墊之遊」的聲帶所譜成的樂曲,其中包含在畫面外的鼓手的輪廓,相鄰的展間並展出該曲子的樂譜,搭配藝術家畫的卡車和天空的速寫;裝置作品「懸」(Suspended)(2008)是一雙紫色手套,二者分別緩慢地撐起又垂落,搭配漸暗和漸亮的燈光。




「寄生的信息波」(A Spurious Emission).
Courtesy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在此,沙拉關注的是「如何作一場展覽,其中將某種新的現實、展覽空間的訊息極度減低。這是相當侷限的狀態,則如果我改變媒體的結構,和用來紀錄、複製或再搬演各種現實(他的開車經驗、被燈光照射的鈸等)的一切,將會有哪些可能性。這種交疊如何帶來可能性」【註17】。實際上,該展覽的三部分可被視為相互連續、有如連唱的各聲部,觀者進入展場後,將經驗到各部分作品先後展現、放映、亮起或熄滅。如果這些近作象徵藝術家創作的一個表面的轉型,則沙拉從未遠離他從創作之初就著眼的對各種真實的再現。如此,觀者將持續經驗到視覺和聽覺以至於時空的多番層次交錯,從單一影像內部擴展到影音在建築和時間裡的舖展。



1.〈螃蟹的政治〉 (La politique du crabe),《犬狼之間——當夜稱之為晝》(Entre Chien et Loup - When the Night Calls It a Day)展覽專輯, Verlag der Buchhandlung Walther König/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ARC出版,65頁。重點由原作者所加。筆者譯(以下各段譯文亦同)。
2. Henri Foucault訪問沙拉,見http://www.ensad.fr/journal/journal18/sala.htm
3. 筆者與藝術家訪談,於2008年4月。
4. 同前註。
5. 〈韓斯˙尤里斯˙歐布希特和安利˙沙拉的對話〉(Hans Ulrich Obrist in conversation with Anri Sala),出自《安利˙沙拉》(Anri Sala),Mark Godfrey等著,Phaidon Press出版,2006年,28頁。
6. Mark Godfrey, 〈縱覽。建構謎團:安利˙沙拉的作品〉(Survey. Architecture Enigma : The Works of Anri Sala),出處同前註,34頁。
7.〈記「光陰流逝」〉(Notes for Time after Time), 出處同前註,123頁。
8. 同註3。
9. 《不見》(Perdre de vue),Gallimard出版,1988年,298頁。
10. 筆者與藝術家訪談,作於2006年,刊於2006年由鄭慧華策劃之「疆界」展覽專輯(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11. 〈看見的時刻:安利˙沙拉的一件作品〉 (Now I See : One Work by Anri Sala’, 出處同註4,104-105頁。
12. Martin Herbert訪問藝術家,Tema Celeste第86期,2001年夏季號。
13. 同註6,72頁。
14. 〈沙拉和石頭人〉(Sala et l’homme de pierre),《眼睛-銀幕或新影像,重新思考世界的百件錄像》(L’œil-écran ou la nouvelle image, 100 vidéos pour repenser le monde),出自米榭爾於2007年於盧森堡的Casino Luxembourg策劃展覽之專輯,393頁。斜體字由原作者所加。
15. 同註5,28頁,這段話是回應「是否考慮拍長片」的問題。
16. 同註3。
17. 同前註。

Posted by lezard at 樂多Roodo! │15:32 │引用(0) │Art
藝術家專文 / 專訪
[21楼] 嘿鬼妹 2011-01-05 17:50:16
Anri Sala
Purchase Not By Moonlight
May 6 - June 20, 2009
New York

不是用月亮购买的——Anri Sala个展
Marian Goodman 画廊,纽约
2009年5月6日-6月20日


此展览主要关注Anri Sala 的作品“不是用月亮购买的”2008:这个作品由4个录像:“回答我、三分种之后、一次又一次, Lak-kat”以及一个雕塑Title Suspended and Doldrums构成的。作品在迈阿密的当代美术馆第一次展出。

“我最近的一些作品是互相之间有关系的。我试图造成一种联系,把作品和展览一起连在一起。”Sala很早也就展出不同的录像在同一个空间,让它们互相互动。

“主要问题是在展厅里反映‘现在’和‘那时候’以及‘这里’和‘那里’的关系。在传统戏剧院里或传统电影院里,电影和环境不是连在一起,也不会有不同的电影互相对话。只有电影在现场,而空间是无效。但在展厅里,当观众进来人的存在和电影互相互动。在这个展览,我通过电影的播放控制了现场,录像一会儿开一会儿关,自然的引导观众在展厅里的移动。”

在这个展览很多作品互相对应:Doldrum 雕塑按照展览其中一个录像的鼓声音动。“三分钟之后”2007,是一个无声录像投影,内容为2004年的“三分钟”: 一个被闪光灯闪的钹。一个乐器变成一个无声、视觉的物品。“回答我”2008年在一个原来的监视塔上拍出来。这个塔是在一个来自西柏林的垃圾上建造,下面一个Albert Speer设计的楼被埋下去。这个被放弃的楼里,回音很大,引起Sala用这个场地想一个故事。故事来自于Michelangelo Antonioni。原来故事讲一对夫妇无声的分手。在“回答我”一个女的想分手,但他的情人不愿意听。

“一次又一次”(2003)是这次展览的最早作品。一匹搜弱的马在黑暗里,只有车子过去的时候能看到它。

艺术家以前说过我喜欢“按照雕塑的方式看电影,作品有顺序,时间有片段的”


Marian Goodman Gallery is delighted to announce Anri Sala's exhibition "Purchase Not by Moonlight", which will open on Wednesday, May 6th and run until June 20th. The exhibition will focus on "Purchase Not by Moonlight", 2008, a single work consisting of four distinct films, Answer Me, After Three Minutes, Time After Time, and Làk-kat, as well as a kinetic sculpture entitled Title Suspended and Doldrums, a series of snare drums. The work was first seen in Sala's recent solo show at MoCA North Miami, curated by Raphaela Platow, the second chapter of which will open at Contemporary Arts Center Cincinnati on May 30 and run through September 6.

"Purchase Not by Moonlight" is perhaps the culmination of the artist's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raditional format of a video exhibition, exploring the interplay of the various works that comprise it. Here the exhibition actually becomes a work in its own right. "A number of my recent works have this special quality to connect to each other. I'm trying to compose an inter-relationship that extends those works towards each other by implicating one into the other. Thus anticipating a reaction of togetherness in sense and space at the point that the show becomes inherent to each work." From very early on, Sala has rejected the format of the walled-in black box in favor of a more fluid and open score in which various video works are shown in one space and are allowed to interact. In "Purchase Not by Moonlight" the experience of the exhibition is fully choreographed and unfolds in time with works running on a timer, as viewers are led from one work to the next, becoming more aware of their own bodies inhabiting the space. As the artist says:

"The issue is how to translate the 'now' and 'then' to the 'here' and 'there' in the exhibiting space. In a traditional theater,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ilm are not put in conversation, neither are different films put in a relationship with one another. There is only one present - the present of the film – and the theater space is annulled. Whereas in an exhibition, as the visitor enters the space, there is a shifting between his/her present and the present of the film. For Purchase Not By Moonlight, I'm thinking of an exhibition where the present is choreographed. The films turn on and off, inducing a present that leads the audience through the exhibition space itself."

Sala creates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visitor's focus is directed toward specific works that engage in dialogue with each other, with the space,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viewer. Many of the works presented explore the idea of echo.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films and the viewer's spatial reality is rendered porous by Doldrums, 2008 free-standing drums that play, as if by magic, to the sound of a particular film. Sound is made visual, turning into an almost material echo of the cinematic space.

Sala has long been interested in the slippage between sound, image and space. After Three Minutes, 2007 is a silent double video projection, consisting of a representation of Three Minutes, 2004, in which a cymbal was shot under strobe lighting at 90 flashes per second, becoming a dazzlingly visual rather than sonic object. Responding to the fact that video technology uses 25 frames per second and can't capture the totality of the strobe's 90 flashes, Sala re-shot the work when it was installed at The Irish Museum of Art, using a security camera at 2 stills per second. As Michael Fried observes in his recent essay on the work: "The particular brilliance of After Three Minutes. . . is that it thereby radicalizes the problematic of 'presentness'. . "

Sala's most recent work, Answer Me, 2008 was filmed in a Buckminster Fuller-created geodesic dome in Berlin, a former NSA surveillance tower, which was constructed on the Teufelsberg (Devil's Mountain), an artificial hill made of rubble from West Berlin under which a building by Albert Speer was buried. The interior of this abandoned dome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xtraordinarily long echo, which provoked Sala to stage a story there "whose drama would co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building". The narrative is inspired by Michelangelo Antonioni, who wanted to shoot the silences in a couple's break-up. In Answer Me, the stillness becomes a loud stillness of silencing decibels: a woman tries to end a relationship, but her lover refuses to listen, playing fiercely on a drum set to silence her. Next to her, the drumsticks resting on a single drum play to the echo of his drumming.

Another film that explores the idea of echo, although in a very different way is Làk-kat, 2004, which was shown in Sala's first exhibition at the gallery in 2004. Filmed in Senegal in a darkened room, it shows three children pronouncing words in their native Wolof. In an imperfect echo of their teacher's utterances they attempt to repeat words that Sala has chosen because they denote many nuances of black and white, of which the Wolof language has a particular wealth. (In contrast, the Wolof words for primary colors have been replaced by French words.) The words refer to skin color but also to light and dark and the film is interspersed with images of moths clinging to a fluorescent light. Làk-kat exists in different subtitles (i.e.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 carrying different nuances and cultural associations of the country it is exhibited in.

Time After Time (2003), the earliest work on view, shows the faint silhouette of a lone, emaciated horse standing on a highway in Tirana. It is illuminated, time after time, by the headlights of passing vehicles. As the cars pass, the focus slowly pulls out and the scene becomes a blur: the horse is only visible at the moment of its greatest stress.

The artist once said that he likes to see "films as sculptures, in which the way you view the work is sequenced and time-coded". In Title Suspended, 2008 his first actual sculpture, the logic seems reversed, the two gloved hands (r)evolve in time – from entropy to bodily form - performing an almost cinematic loop.
"Why the Lion Roars", 2008, Sala's project for Le 104 in Paris pushes the boundaries of the cinematic experience in yet another direction (http://whythelionroars.net). Sala has selected 57 films to which he has ascribed a particular degree of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11° to 45° Celsius. The films are programmed in response to the outside temperature, which is constantly measured by a thermometer, creating a composition of feature films through a feeling of 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world. Some films are seen incomplete while others are projected whole and even loop at times. Every season plays different films, every day has its own program. The 4 prints in the exhibition are programs based on fictional future weather forecasts created from 16 years of meterological data. As Sala puts it: " 'Why The Lion Roars' is the temperature cut version of a fiction based on a true story: the weather."

Recent solo exhibitions include Anri Sala, The Box, 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2007), Long Sorrow at Depont Foundation Tilburg and Anri Sala at Fondazione Nicola Trussardi, Milan (2005). Sala's 4 Butterflies will be included in Il Tempo Del Postino, Theater Basel, Art 40 Basel. Sala was born in Albania and lives and works in Berlin.

Please join us at the opening reception for the exhibition on Wednesday, May 6th, from 6-8 pm.


展览现场
















“回答我”,2008












Time After Time, 2003 一次又一次




Lak-Kat, 2004






Title Suspended (Sky Blue), 200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