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不一样,韩国年轻艺术家群展
发起人:无责任记者  回复数:12   浏览数:3125   最后更新:2008/03/30 11:28:49 by
[楼主]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5:29:22

[沙发:1楼]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5:31:14
一个类似工作室的环境,艺术家在这里记录在上海的生活
[板凳:2楼]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5:33:34
一个漂亮的南瓜灯 玻璃的~
[attachment=86361]
一些照片作品
[attachment=86362]
[attachment=86363]
[attachment=86364]
[attachment=86365]
 
[地板:3楼]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5:37:16
漂亮的抽象绘画~画风很熟悉~一时忘记像谁了
[attachment=86366]
[attachment=86367]
一个个小雕塑 说不上是什么东西 我觉得挺难看的
[attachment=86368]
[4楼]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5:42:40
彩票做的东方明珠,原来韩国人认为上海的运气很好
[attachment=86370]
[attachment=86371]
一个桌子上方这的算命饼干 饼干里面有张纸条 上面预测着一些你在上海将要的事情
[attachment=86372]
[attachment=86373]
[attachment=86374]
[attachment=86375] 
[5楼]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5:50:25
一些架上的作品 感觉有点像韩国的绿校
[6楼]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5:57:36
[7楼]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5:59:33
2个视频作品,建筑 城市题材的
[8楼] 无责任记者 2008-03-18 06:03:19
展览现场
[9楼] guest 2008-03-18 08:33:23
韩国小混混比上海小混混做的还差
[10楼] laodeng 2008-03-19 10:28:29
[s:326]
[11楼] guest 2008-03-19 20:28:06
与韩国学生的交流,我们看到了什么

    ——老金给学生的话(十六)

    昨天我们在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与韩国首尔美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现场问题交流,我个人觉得这样的交流很有意义。一来我们看到了韩国学生关于一个艺术合作项目是如开展工作的;二来,我们也潜在地可以判断韩国的艺术教育机制与我们的不同,这个不同是可以比照与分析的。昨天的问题现场,我们大都有了切身的感受。这里,我再把这次交流活动,结合我们的教学,做一个问题分析,并用这样的分析,来看待我们的问题现状,以便更有方向地完成我们眼前的作品创作。

    韩国的这次展览,是集体参与的一个合作项目。这个项目是通过两个方面来体验与实践的。第一个方面,是学生在韩国通过网络咨询及文字资料对中国上海做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城市想象,在韩国先完成部分作品;第二个方面,是集体来上海生活与观察十天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通过对上海的“亲知”,完成作品的第二部分。项目的整体试图体现出想象中的上海及“亲知”后的上海的合成,而这个合成是不同的体验所导致的结果。我们看到的展览现场是他们在韩国完成的对上海的想象部分。这24位韩国学生也对他们在上海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我们也在他们的描述中感受到了他们即将要完成的作品的整体面貌。

    从项目本身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韩国在艺术教育体制建设上的先进性与灵活性。因为他们可以在学院申请到把课题带到国外去进行实践的经费,而且是集体行动,这点,我们国内的艺术类教学还没有先例。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艺术家国外居住项目的延伸。在艺术家这一头来看,这样的方式不很新鲜。但这个方式放到教学上,韩国的这个例子还是会引起我们对眼前的教育机制有所思考的。但我们也许对国内的这个教育机制很是习惯了,这也不是某个美术学院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体制上的大问题,是一个长期忧患。韩国的例子或许会带出这个忧患,但毕竟我们的忧患是非常中国的。也正是这样,面对韩国的方式,我们反倒情绪不起来。

    但我们还是很尖锐地对韩国的展览与项目提出了许多质疑,这才是交流的主体。

    叶赟的质疑是非常善意的。她觉得韩国的学生是在凭经验做作品。她觉得展览虽然是个项目,学生只是在他的经验中加上了老师的经验。叶赟质疑的一个韩国学生,是一直在用铅笔画很细的建筑物的图象。叶赟说这个学生只是在乎作品的手感。叶赟质疑这个手感在今天到底有没有意义。韩国学生回答,他的手感是往深入里体验的,并为所谓的深入解释了很多。叶赟奇怪的是,这个“深入”与上海的这个项目有什么关系呢?继续的回答,晕!

    momo的质疑。Momo说,展览所有学生的创作思路都太相近。展览看到的好像不是学生的作品,看到的是背后老师与策展人的思路以及他们伸长了的无形的手,具体的项目合作到底是怎样的呢?策展人说,项目是通过讨论而确定下来的。并进一步解释,学生平时的风格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是项目,所以大家要在一个项目的前提下进行工作。所以作品思路上相近是很符合项目合作要求的。其实,momo的提问,我觉得暗含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即便是项目合作,学生的个人思考如何带进合作才是更重要的。但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

    邓云飞的质疑。邓云飞说,西方看待中国的当代艺术是非常符号化的,他们的眼光不是真正中国问题现场的眼光。那么,韩国的到上海的体验,这么短的时间,是不是也会用这样的眼光呢?韩方回答,他们不是中国人,所以只能用一个外国人的态度来看待上海,这肯定只是这样的。他们觉得在韩国的上海想象与在上海的体验与亲知,反差是很大的,甚至形成了很大的“冲突”。而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冲突”,并没有下文。

    在学生的提问与质疑中,我看到了中国学生思维方式的尖锐。虽然是交流,但对所思所想的坦率流露,让我感到欣慰。我觉得,我们课堂逼问的方式其实是很好地可以用来交流的。我们老是用逼问自己的方式来思考,这样的逼问,反弹出来的也就是一些要去继续明白或厘清的看法。一些看法在自己的体内玩味,一些看法在交流中廓清。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质疑了一些问题之后,韩方直截了当地问我对他们项目的看法。昨天我的回答大家都听到了。为什么我要这样不绕弯子地否定他们项目的意义呢?这里,我进一步地谈谈我的想法。

    我觉得韩方在教学上的民主性与开放性是非常可贵的。但这样的民主与开放,我看到了另一种强势权力的存在,它是藏匿着的。据说他们的指导教师中,有一位在韩国是很知名的策展人。虽然项目通过讨论民主地通过,但前提依然是一个策展人的构思。这个构思已经被教学、韩国与上海的两地体验以及展览所包裹了。所以这个项目的解释权并不民主,依然的指导教师与策展人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到的展览是漂浮着的,他们所说的“冲突”是看不到的,展览是有一个定向的操作模式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看不到学生的态度。

    所以我的回答或许另他们惊讶。我基本上对他们的项目意义持否定态度。

    1、在韩国对上海的想象本身是虚幻的,即便在上海的实际体验是真实的,十天的真实又能怎样呢?这个真实依然是皮表上的。所以,虚幻想象+皮表体验,就算有一种“冲突”出来,它是不真实的,因为这个所谓真实的基础是虚幻的。所以我才会不肖这样的“冲突”,这实在过于一厢情愿了。

    2、韩国的展览非常作业化,原因是这个教学的模式很难出作品。1(韩国想象)+1(10天的上海体验)=2(作品?),这个2会是什么?这个言说的权力,只有策展人能说得清楚,而且这个“清楚”是如此的勉强。

    3、项目成了教学的点子,学生所谓体验依然是经验性的,我觉得,这样的经验与项目无关。所以这个项目合作,我看到的教与学是分离的。而这个分离,在中国的教学语境中,我们是非常熟悉的。

    我之所以要说上这些话,是我在看待我们的教学现状的时候,我们也有我们的灵动性。我们的教学机制虽然没有韩国或其他许多国家那样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还没有可能搬到国外,但我们在尝试各种方式的可能性这一点上,我们自身的空间是很大的。反过来,当代艺术进入美术学院,一旦它模式化了,它倒是失去了实验的可能。因为我们在摸索着教学,教学才能相长。我们的讨论可能不是把民主这样的东西挂在嘴上,但气氛是通过讨论而形成的,是大家的。展览呈现的是教学效果。韩国的例子是一种效果。我们的效果现在还不清晰,但我们都有一种期待。我说这些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虽然有许多被动的现实放在眼前,但这对我们自身的塑造与脑子的开发也许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动因。
[12楼] 百一 2008-03-30 11:28:49
din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