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也说说吴味的“问题主义艺术”——兼与楚楚、JJ商榷
发起人:复印机  回复数:3   浏览数:2454   最后更新:2008/03/15 18:25:38 by
[楼主] 复印机 2008-03-15 07:13:23
也说说吴味的“问题主义艺术”——兼与楚楚、JJ商榷
转:老金博客


    “问题主义艺术”相对于“批评性艺术”,我觉得是往宽度里走了。用“问题主义方法论”替代“社会(科)学方法论”,吴味在方法论建构的困境中好像获得了呼吸。这几天吴味与楚楚的“问题争论”,好像吴味的分析性思维弄得楚楚有些被动了,表面上吴味的方法论架构有了新的雏形。在章法上,楚楚明显有软肋之处,楚楚的内功还需修炼。所以,我觉得,吴味与楚楚的问题争论,是逻辑功底帮了吴味的忙。

    吴味坚持在批评性艺术的框架中,试图建立起方法论系统,为当代艺术的有效性批评营建基础工作。事实上,这些年,吴味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并没有赢得艺术家的广泛认同。我分析,原因在于,“批评性艺术”的尖锐性也导致了它的局限性。吴味在批评的过程中似乎也发现这个致命的无奈。即便在理论上“批评性艺术”有某种完美的防守,但这个防守被别人无视了、冷落了,导致这个防守轻易使不上劲。这就是我说的无奈。另一方面,当一个架构把90%以上的艺术家都排除在了自己所建立的系统之外,它可能本身具有的建设性也就自身在抵消了。吴味的用心是非常理性的,但这个理性排除了该理性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而这其他的可能性,或许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与艺术建立着关系。我相信,吴味在自己的系统中把话说清楚了,但依然存在着你系统之外许多要去说清楚的问题与情事。吴味可能即刻要问:我所说的问题与情事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纳入“问题主义方法论”的框架之中?我只能说,一个体系的建立,是以牺牲了其他的可能性为代价的。假如说,这个体系什么都能包容进去,那么,哲学上的困境也就早不存在了。我想这个道理,吴味是应该清楚的。不存在一个一统当代艺术天下的批评系统,一切系统的建立,在我看来都是相对的。同理,从“社会(科)学方法论”转化到“问题主义方法论”,虽然是一种拓展,是一种批评的开放姿态,但这样的拓展与开放更多是用来交流的,是为了相对方便地把话说清。而把话说清是一回事,把话往真理上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后者无疑会把某种尖锐引向新的霸权。虽然我们的出发点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企图。

    为什么批评在今天会显得如此艰难?因为,一些艺术家的思考在为批评设难,更不给阐释性批评以说话空间。这是艺术家学会自己开口说话之后的情形。艺术家自己开口说话,意味着潜在地自己担当起了批评的角色,这个角色既是自己思想的po.lice,同时也在揣摩批评家可能的言说,为此而提前准备好了自己的防守。这就是今天的批评语境。当艺术家意识到了吴味的理性分析是撒手锏,意识到吴味的“问题主义艺术”与“问题主义方法论”在尖锐与局限之间的时候,艺术家会悄然地学习与琢磨起来,并找到你系统中的漏洞与缺陷。这个时候,假如你不承认系统有漏洞或缺陷,或者你承认有漏洞与缺陷,这都是为难的,这导致批评一直成为批评自己的学科,它总是游离于艺术家的游戏之外,或者被艺术家的游戏所冷落。这个形势是残酷与尴尬的。

    目前,许多艺术家已经意识到阐释性批评的无聊,但当年这样的批评艺术家是多么地崇尚过,艺术家多么希望有批评家的阐释,看看自己在这样的阐释中究竟有多少潜意识。批评家成了艺术家的算命先生。批评家当算命先生的日子是既滋润又不无担忧,因为批评家知道这个招数支撑不了多久。现实也正是这样发展的。批评的滞后是艺术家不再把阐释的机会给批评家所导致的结果。

    王南溟是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批评家,所以他很早就在抵御所谓的阐释性批评。邱志杰是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艺术家,所以他扮演起有批评能力的艺术家,夺了许多靠阐释批评混日子的批评家的饭碗。这样的情况发展到今天,现实的确需要一种新的批评态度出来。这可能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王南溟的态度是“批评性艺术”;吴味的态度是“问题主义艺术”及“问题主义方法论”;邱志杰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条道路,把考古与当代艺术合而为一,建立起可以检验的工作系统,并把这样的工作方式直接运用于教学。但很容易看出来,王、吴依然是走一条批评性系统建设的道路,仅是把批评放在了社会问题语境中来考量,而考量的不是批评本身,是艺术家的作品。考量的方式是尖锐而严谨的,是科学的,是让许多艺术家喘不过气来的。我个人在批评的思考方式上非常同意他们的学科建设。这个态度以前也是这样的。今天依然。但既然谈到了批评的开放,我觉得王、吴的批评态度依然是传统的,甚至于是守旧的。因为他们还是在要么这样,否则就是那样的两极中摇摆。犯了一个常见的标准主义的错误。我只是设想,既然开放是一种态度,批评为什么不能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呢?批评家为什么不能担当起交流的使者而行走在思想中呢?如果今天还老想着艺术家是没有深刻思辩能力的,这个念头本身是要遭到“棒喝”的。我想,即便艺术家实际上真的没有深刻的思辩能力,而作为批评家断然是不能这样猜测的。因为这直接涉及到你的批评思想是否能蔓延开来的可能。我觉得起点是应该平等的。这是我认为的态度。所以,批评在今天是用来交流的有效工具或手段,这是我所企求着的。

    我说的这些,是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再廓清何为“问题主义艺术”,何为“问题主义方法论”,也为时不晚。其实,我觉得要谈清楚这些问题也不复杂,但我们首先要认清的是这个前提。



  相关文章: 
“问题主义艺术”及其方法论的网上争论//吴味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2e31001008xw0.html

[沙发:1楼] 复印机 2008-03-15 07:14:27
      [匿名] 七条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09:33:16
老金,你好生了得,这篇文章牛的~~顶死你了

    [匿名] 八条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10:01:58
“这导致批评一直成为批评自己的学科”——
老金这句话是不是指:批评一直在批评这个学科内部转圈圈?从你的上下问来看,我想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匿名] 九条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12:08:33
,,,,哈哈,,,支持

    [匿名] 九条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12:39:23
老金主持公道阿!好

    [匿名] 白板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12:57:25
一个字~~爽!!!

    [匿名] 1饼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15:16:19
从文风与观点来看,劳金这几年的确是思考了一些问题的,,,继续努力啊。。。

    舍果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1:44:00
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东方艺术”由“舍果”加为精华博文!

来自圈子:[东方艺术]
    [匿名] 吴味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1:48:58
金锋:“批评性艺术”的尖锐性也导致了它的局限性。吴味在批评的过程中似乎也发现这个致命的无奈。即便在理论上“批评性艺术”有某种完美的防守,但这个防守被别人无视了、冷落了,导致这个防守轻易使不上劲。这就是我说的无奈。

吴味:“问题主义艺术”是在对既往的艺术方式的本体局限性的克服(否定)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可能性--新的艺术方式。在对既往艺术方式的否定意义上,说它是“尖锐性”的也是可以的,但是在艺术的超越意义上,它又可以说是“包容性”的,因为,超越了旧的艺术方式,也就无所谓旧的艺术方式,那么旧的艺术方式的许多元素全部可以包容在“问题主义艺术”这一新的艺术方式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主义艺术(批评性艺术)”的所谓“完美的防守”实际上是它本身的超越性力量的自然的反应。它被人“无视了”、“冷落了”,可以说是一定艺术史阶段的必然情况。这有二个方面的原因:旧艺术方式的惰性和对新艺术方式的恐惧。克服的办法只有一个--在不断的对旧艺术方式的批判(在艺术与批评二个方面)中突显“问题主义艺术”的“意义”。

    cloudeng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1:58:02
已认真看过!
感觉很服!金老师的文章明了,直白,可读懂性高。
这是其他几个人文章所没有的,重要的是没有“阐释性”,所以就没有让人有自言自语的感觉。我个人觉得艺评就可以像这样简单而有力度的。
金老师,你文中认可了问题艺术的进步性,但课程中你倒是并没有很鼓励我们使用问题主义的思维,而是一直帮助,引导我们去发掘自身的一些关注点,这是否还是对我们过早使用问题主义逻辑思考还不那么信任?或是就是有意让我们避开你使用过的问题主义思维我们多元发挥呢?
是否你觉得问题主义思维在对于教学或是对群体上是有局限性的?


    [匿名] 吴味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2:00:53
金锋:当一个架构把90%以上的艺术家都排除在了自己所建立的系统之外,它可能本身具有的建设性也就自身在抵消了。

吴味:“问题主义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方式,在它还觉得是“新”的时期,“把90%以上的艺术家都排除在了自己所建立的系统之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然怎么叫“新”?“问题主义艺术”理论的建设性在于它的超越性,而不在于它对坚持旧艺术方式的艺术家的“兼容性”。这样的“兼容性”必然损害“超越性”。它的建设性还在于以其超越性的力量来吸引和培养新一代艺术家。

    [匿名] 吴味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2:09:45
金锋:一个体系的建立,是以牺牲了其他的可能性为代价的。

吴味:这话不一定对。新艺术方式超越了旧艺术方式,那么新艺术方式也就包容了旧艺术方式中的没有被否定的部分的可能性。超越是对于局限讲的,非局限的部分将保留在新艺术方式中。

    [匿名] 红中白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2:21:24
人的认识活动有时也是经常在误解中以为是真实的。这种误解认为理智的活动可以囊括人类的全部认识活动。人们往往把理性、理智归结为分析的活动,以为从世界中找出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规律结构,并使之概念化、定义化,就等于把握了整个世界。理性好象只要注重清晰化、条理化、精确化就足够了。这是对人的认识活动的极大误解。吴味你难道不怎么认为吗?

    [匿名] 红中白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2:26:25
理性的活动总是受功利的影响,心灵总是把最有用的观念看得最清楚。已经形成的概念反映了我们对这事物最为可能的态度和最为可能采取的行动。我们在这对象上将有什么行动、关系和态度,将影响思维中概念发展的方向。例如,我们一般是从气象学的角度对云、雾、彩虹等事物下定义,因为气象学是最能把云和人类的实际活动结合起来的学问。有人会观察云的变化,作为天气预报的根据,但决不会有人去测量每块云的详细形状,计算每块云的体积变化,记录每块云的色彩变化。事物是多面的,我们的理性只注意其中与我们行动有关的一面,其余的方面则被理性所遗漏了。所以,吴味你在你的认识中建立的方法论也只是你看清楚的观念部分,它不应该的当代艺术的全部。

    [匿名] 吴味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2:27:21
金锋:不存在一个一统当代艺术天下的批评系统,一切系统的建立,在我看来都是相对的。

吴味:这话要具体分析。“问题主义艺术”由于它超越其它艺术方式(在根本意义上不会很多,本质上是旧艺术方式),所以在本体论是也无所谓其它艺术方式,必然包含其它艺术方式的元素。这样虽然不能说“一统当代艺术天下”,但一切为我所用的开放性是它的特征。这样,“问题主义艺术”的丰富性(包括艺术形式)就是自然而然的。金锋等等艺术家的问题主义艺术作品在形式上不就很丰富多彩吗?
但“问题主义艺术”的开放性并不能说明旧艺术方式的合法性。

    [匿名] 3饼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2:34:34
靠,,,红中白是个高手啊,,,是老金还是老金请来的枪手???顶

    [匿名] 红中白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2:58:38
“是以牺牲了其他的可能性为代价的。”
我觉得老金这话并没有错。老金是相对地看待问题,而吴先生是比较地走极端理性的路。所以我才说,理性判断会遗漏许多其他的丰富性。这是我理解老金所说的“牺牲其他可能性为代价的”这句话。吴先生可以再体会一下。



    [匿名] 红中白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3:05:55
中国的老话叫做“有得必有失”。假如吴味坚持“问题主义艺术”及“问题主义方法论”的包容性是惟一的,你只从你的角度看到了你说说的新艺术,你自己猜测一下,你将失去的是什么呢?这里我就不把答案告诉你了。你也做点作业。

    [匿名] 吴味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3:10:13
金锋:当艺术家意识到了吴味的理性分析是撒手锏,意识到吴味的“问题主义艺术”与“问题主义方法论”在尖锐与局限之间的时候,艺术家会悄然地学习与琢磨起来,并找到你系统中的漏洞与缺陷。这个时候,假如你不承认系统有漏洞或缺陷,或者你承认有漏洞与缺陷,这都是为难的,这导致批评一直成为批评自己的学科,它总是游离于艺术家的游戏之外,或者被艺术家的游戏所冷落。这个形势是残酷与尴尬的。

吴味:不能说我的“问题主义艺术”方法论没有漏洞或缺陷,但是不能把旧艺术方式中被“问题主义艺术”超越了的“局限性”,说成是“问题主义艺术”的“漏洞或缺陷”。那是向后看的艺术批评。“问题主义艺术”理论是在与旧艺术方式的“斗争”中生长出来的,是具有艺术现实否定张力的学科,所以它不是“自娱自乐”的,不可能“成为批评自己的学科”;也不会“游离于艺术家的游戏之外”或“被艺术家的游戏所冷落”,今天的“问题主义艺术”作品的越来越多的创作就说明了这一点。倒是旧艺术方式的艺术家想“冷落”或“游离于”“问题主义批评”之外,但这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新艺术方式及新艺术批评的否定张力是扩张性的,是无法回避的。

    [匿名] 红中白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3:22:05
如果把吴先生的理论运用于实际,可能会这样呢?我们不妨举例来请吴先生做个分析。比如,舒勇在叫嚣他的“大乳房”是问题主义艺术,现在正在为“大乳房”寻找大乳罩。吴先生对舒勇的“问题主义艺术”做如何的判断呢?非常想了解吴先生的看法。

    [匿名] 红中白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3:34:19
吴先生过于自说自话了。不要总“旧艺术”、“新艺术”的。你就直接在“新艺术”里讨论。什么是“旧艺术”,这些跟你讨论的人非常明白。我们来这里就是跟你说现在的艺术与现在的问题的。请给我们一些尊重!红牌警告一次。

    [匿名] 吴味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8-03-14 23:38:44
金锋:但既然谈到了批评的开放,我觉得王、吴的批评态度依然是传统的,甚至于是守旧的。因为他们还是在要么这样,否则就是那样的两极中摇摆。犯了一个常见的但既然谈到了批评的开放,我觉得王、吴的批评态度依然是传统的,甚至于是守旧的。因为他们还是在要么这样,否则就是那样的两极中摇摆。犯了一个常见的标准主义的错误。我只是设想,既然开放是一种态度,批评为什么不能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呢?批评家为什么不能担当起交流的使者而行走在思想中呢?如果今天还老想着艺术家是没有深刻思辩能力的,这个念头本身是要遭到“棒喝”的。我想,即便艺术家实际上真的没有深刻的思辩能力,而作为批评家断然是不能这样猜测的。因为这直接涉及到你的批评思想是否能蔓延开来的可能。我觉得起点<
[板凳:2楼] guest 2008-03-15 08:05:06
你们真有时间
[地板:3楼] guest 2008-03-15 18:25:38
[s:32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