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伦斯‘85新潮 第二波攻势到!丛书出版讨论会 发言全文!!
发起人:velvetgolden  回复数:2   浏览数:2618   最后更新:2008/02/22 01:43:30 by velvetgolden
[楼主] velvetgolden 2008-02-21 17:55:47
2月21号下午,尤伦斯中心‘85新潮丛书发布会和研讨会举行,
有幸以art ba ba名头混入会场,记录发言全文在案。

[attachment=83517]

费大为在开会伊始就强调85新潮丛书的编辑原则和方式,

1,85新潮丛书,第一个特点是:编辑重点是有概括性的重要的艺术家和事件,对这些进行深入地发掘。不是在面上铺开的处理。
2,文献的编辑突出未发表的,个人的文件,很多人无私贡献了资料。有很多个人的资料从未发表过。对将来研究85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扫描了2万多张资料。
3,编辑85新潮的书籍,包括已出版的画册和这两本文献资料。尤伦斯共计花费140万。

[attachment=83552]

[attachment=83516]
黄专发言:(帮助费大为老师回应一些对85新潮美术展览的不利评论。肯定这套文献价值,功在当代利于后世。)

展览的议论我不太了解,但我知道有很多很极端的评论。我想这个展览是要费大为的精神和尤伦斯的基金,才能将这个事情做成。虽然我听说的,有最极端的评论,85新潮是虚构的,这种评论就没有必要回答的。展览形式有人说,是僵尸展,这是一种看法,还有人考察展览的动机,是否背后包含操作。这是一个非学术的课题。
85是不是一个神话,或者说是不是我们在塑造一个神话?这个需要讨论。现在活跃的艺术家、评论家各有说法。我们怎么回顾或者塑造85?历史不能还原,我们做这个工作的意义,是要肯定85是确实存在的,它是什么方式来存在的呢?我们又如何来叙述这个存在?中国20世纪,中国独立的文化创造的并不多。80年代忽然有这样一个契机,因为政治事件导致了文化在80年代的新启蒙。90年代中断了,中国进入消费社会。如果我们不做这个事情,再过十年,这个事情可能就不存在记忆了。所以现在有这个经济条件,何不做出来?再过几十年,对这个历史的歪曲会更加严重。我跟老费的看法也存在差异,我心中85的起点是星星画会。但是这个是学术意见,跟合作是无关的。如此大规模的文献资料收集更有利于后世,这种意义上说文献的价值是要大于85新潮这个展览的价值。希望还原历史,而不是做一个有影响的展览。展览的成功或者不成功的评论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看法上。费大为把第一个展览作85新潮,我很敬佩。从尤伦斯或者费大为来说,可以做更国际化的展览,而作85则是会得罪人的,中国现在没有什么策划人有这个胆识,或者如此大的空间把第一个展览作85,这是一个赌注。文献出来之后,也可以修正对于展览的错误看法。技术性的问题,作为历史资料,汇编方式也是可以探讨的。

费大为:对黄专老师发言,很感动……如何编辑处理材料,还可以继续讨论,以后的四本书将加入细节,就是资料来源,对资料提供者表示感谢。

黄永平发言:

没做什么准备,脑子还不怎么清楚。我自己在其中,本书中很多资料,包括厦门达达的文献都是当时我一手包办的,让我来评论有些不客观。但这也是现实,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编书的时候,我给厦门达达的人员电话,他们手上的资料已经很少了。好在我手头上的资料还有一些,带到巴黎去了(之下是黄诉说资料保留的重要性,不详述)。有些东西是否有价值?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判断。年轻人觉得我们的资料没意思,可以理解。而且书卖得有些贵,但从事艺术的人应该会觉得它是重要的。现在中国如此商业,这种黑白的朴实的书很可贵,有价值的东西不需要包装,也许读者一下子看不懂。就说这些…………

费大为:我也听说,有人反映这个卖得有些贵(1册138,2册118)。但是选的纸很薄,就是为了看起来方便。价格是出版社按照规则定价的。
[attachment=83553]

(此后是,出版社和设计人员对书出版和设计理念的介绍,不一一详述。)

高士明未能到会,费大为宣读其书面发言:
没有怀旧的80年代
作为一个晚辈后学,我想对尤伦斯出版的这套档案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再仔细阅读几个档案之后,我坚定的意识到如下的几个问题:虽然1980年代艺术批评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是当时最深刻的艺术写作不是出自理论家和批评家,而是出自艺术家。其次,黄永平吴山专们留给我们的文字,清晰明确的表达了一个事实,中国当代艺术在1980年代的发生和
发展绝不如同大家常常所说的那样,是在短短几年内对西方百年艺术史的重写或者模仿,对这种简单的模仿说,黄永平在1983年十月的《现代绘画在中国命运》中已经清晰的论辩,而黄与吴兑现成品问题,对观念问题和反艺术问题进行得令人惊叹的分析,不但显示了中国艺术家的原创与智性,也构成了对西方现代艺术史的重要的补充和深化。然而,最令我敬佩的,这些档案展示的是一个没有怀旧的80年代,一个充满创造力和造反精神的80年代,在今天当年的叛逆先锋们已经名满天下,当代艺术家成为媒体明星,时尚人物,但是我们要问这个艺术与社会全面和解的时候,真的是先锋艺术的庆典时刻么?独独20多年前的文献,对现在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提醒,他提醒我们中国当代艺术家曾经拥有怎样的学识和思考。这套文献的出版,决不是追忆或者怀旧,而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力和意志的重新审视,从这里我们可以再次出发。作为85后学,我希望向没有怀旧的80年代致敬,向那个年代思考的创作者致敬。


今天的发言到此为止。
[沙发:1楼] velvetgolden 2008-02-22 01:36:09
文本部分
谷文达访谈~
[板凳:2楼] velvetgolden 2008-02-22 01:43:30
文献部分
谷文达手稿扫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