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构成与当代艺术的未来
发起人:弥撒  回复数:1   浏览数:2738   最后更新:2009/05/10 16:21:17 by hmd2000
[楼主] 弥撒 2008-01-28 03:23:41
收藏家的构成与当代艺术的未来
作者:罗忠学   
2008年01月24日10:36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也无论是古今,收藏家的构成无外乎三类人:雅人、有钱人和投资人。所谓“雅人”,我们可以理解成“业内人士”,他们本身就是艺术的创作者、研究者,他们的收藏也许并没有花掉很多钱,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交换、师生关系等方式得到自己喜欢或者准备用于研究的作品;“有钱人”是艺术品的终端消费者,他们也许不懂得艺术是怎么回事,但是对艺术的热爱使得他们舍得一掷千万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作品,更不惜重金为自己的藏品建造博物馆;投资人就是艺术商人,这个构成比较复杂,有艺术的研究者,也有纯商人,他们知道哪类作品可以在短时间内升值,更懂得如何将一幅100块钱的作品在几年的时间内炒到100万元,他们是当代艺术市场泡沫的缔造者,也将是这个泡沫爆裂后的受害者。这三种人不是彼此独立而是互为包含的。

  这三种人在自北宋以来的五次收藏热潮中都有存在,所不同的是,在各个时期的比例是不同的。北宋、晚明和康乾三个时期的收藏家中多是“雅”且有钱的人,投资人极少,因为靠“雅事”牟利在当时为人不齿,即使有也是制假贩假的小商贩,弄几张能卖几十文钱的古董、小画供乡绅附庸风雅或者做乡间小民给爹妈的陪葬品。

  晚清至民国时期,投资人的数量和在收藏家中的比例增加,出于赢利为目的的艺术品商店和经纪人激增。这个时期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存在泡沫,所幸泡沫最终没有破裂,后来因收藏而倾家荡产的虽然大有人在,但却不是因为艺术品的贬值,而是因为战争或者购买了赝品等缘故。

  当下的收藏热潮尤其是当代艺术品收藏滋生了大量以赢利为目的的投资人,他们缔造了当今的市场泡沫,这个“泡沫”的直接作用就是提升了艺术品的价格。如果艺术品的实际价格在“泡沫价格”60%至80%之间,这个“泡沫”还是可以接受的。换句话说: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已经被艺术品投资人炒到了100万元,而他的实际价值只有60至80万元之间,那么这个“泡沫”就算不上真正的泡沫,而如果一个价值只有10万元的作品被炒到了100万元,这个才是泡沫,才有爆裂的危险。

  所幸的是当代艺术市场的泡沫还没有高得离谱。从单件作品来看,某人的某件作品被炒到几千万元,比五六年前上升了几十倍或上百倍,仿佛这个价格已经到了头,实际上这还不是艺术品价格的顶端。原因有二:一是从习惯看过来,1000万元就足以吓死人了;二是中国当代艺术在五六年前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艺术品不是猪肉,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或者说精神食粮,也可以说成是“奢侈品”,所以顶尖的艺术品和我们常说的“大众”和“百姓”并没有关系,毕竟价值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的艺术品只是少数人能买得起的。

  形象地说,如果一个人有五个亿,那他拿五千万元作为购买艺术品作为装饰或者“奢侈品”是比较正常的,就目前的艺术市场来说,他大概可以收藏两张“F4”的代表性作品了,或者收藏200张当代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而据2005年《福布斯》调查,中国拥有5亿资产以上的企业家就有400人之多,换句话说,他们一旦转换成藏家,以他们在2005年的财力,就能消费掉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甚至包括古代艺术品市场上的所有作品!这还不包括欧美市场对中国艺术的需求。

  如今的艺术品有没有达到以前的价格?以张伯驹收藏《平复帖》与《游春图》为例,《平复帖》索价20万大洋——张伯驹的父亲为盐业银行投资20万大洋就成为了该银行的董事长;《游春图》索价800两黄金,而张伯驹卖掉了占地15亩的李莲英旧宅外带妻子的金银首饰方才凑够240两黄金。也就是说要想买下这两件作品,大概需要卖掉当时一个商业银行董事长手中的所有股份外加北京二环路上50亩的地皮带房子还有3个半贵夫人的所有首饰。可以来个假设,现在把这两幅字画拿到拍卖公司也未必有人愿意出那么大的价钱。

  虽然是以古代艺术品来举例,但是仍能说明艺术品在市场中的价格问题。另一方面,目前艺术品价格虽然还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价格高度,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因为现在很多优秀的、有市场的作品并没有在应有的终端消费者——有钱人的手里,而是囤积在了投资人手里,他们期望将其炒到更高的价格,牟取更大的利润。这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收藏家构成并不合理,终端藏家与“雅人”的比例过低。我认为一个时期正常的收藏家构成最终应该是这样的:有钱人占70%,“雅人”(不含小范围收藏的艺术家)与投资人各占15%,这样才能使艺术市场循序渐进地发展。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雅人”的比例应该多一些,因为他们担负着宣传、培养终端收藏家的重任,使当代艺术的收藏多少脱离一些商业,使其重新回归到“雅”的范围里来;让更多的“有钱人”投入到收藏中来,这样才能保证艺术市场合理、健康地发展。

  如果投资人的比例继续增高,他们为了取得更高的利益,就只能拿钱去撑住现有的市场,一旦有人撑不住,就会导致泡沫爆裂,到那一天,艺术就真的不雅了。本来能够成为终端收藏的有钱人,就会对着一贫如洗的艺术家和投资人坏笑,他们还会说:看,幸亏我没去买艺术品。

[沙发:1楼] hmd2000 2009-05-10 16:21:17
欢迎加入中国当代艺术收藏联谊会群聊
QQ:73692599
欢迎加入黄花梨家具收藏联谊会群聊
QQ:73692894
欢迎加入美学原理群聊
QQ:73692246
欢迎加入地标建筑学群聊
QQ:7369272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