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在上海的“政纯办”现场……
发起人:yangke  回复数:10   浏览数:2070   最后更新:2007/12/26 02:01:37 by
[楼主] yangke 2007-12-23 04:50:03
前夜,在上海的“政纯办”现场……

文/杨棵

五位中国当代艺术圈里的当红人物,建立起一个名为“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简称“政纯办”)的组织,宣称要“重拾一种合作和集体的方式”,记录和展示他们所有的集体行为和作品,并坚持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前夜,在上海比翼艺术中心,“政纯办”又一次实施了他们所谓的“纯形式化”概念,即“政纯办”四名成员(应为五人,有一人因病缺席)齐聚一堂,吃吃喝喝,东拉西扯,同时将这个事儿严肃纪录在案。

按“政纯办”提出的概念来理解,昨晚的活动应是空前成功的。上海当代艺术圈里的各路好汉悉数到场,与“政纯办”一起交流和讨论,这也就意味着“政纯办”活动从小圈子变成了大圈子,意味着一旦昨晚你踏进了比翼大门,无论你抱着什么目的和初衷,你都无一例外成为“政纯办”扩大会议里的同谋。

然而作为一个同谋,我得承认我在会议期间始终不能象很多与会者,或者象“政纯办”的同志们那样,保持着“讨论的激情”。缺乏重点,蔓无目的,泛泛而谈,加上口齿不清和糟糕的音响设备,一切都严重考验着前来同谋者的忍耐力,终于好些人中途退了场。

今日,卸下同谋的身份,我想不妨来重新审视“政纯办”。

一、“政纯办”说了些什么?
“政纯办”说,他们面向世界,聚焦精神世界的建设,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等等纯形式化,模糊界限,将思考,讨论,足迹,享乐和思想等形成形式,构筑“政治纯形式”概念。
个人认为,这段堂皇的文字,不但充满了当代艺术话语体系里的伪学术气息,更要命的是,它们语意模糊,文法混乱,概念矛盾,压根不知所云。这不由令人怀疑“政纯办”同志们的文化水平,进而怀疑他们的集体创作是否具有意义,他们持续了两年的热烈讨论和交流有多少智性的成分,有多少是富于成效和有创建性的。

二、“政纯办”做了些什么?
“政纯办”的所有工作可以简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们对所有集体活动的纪录,另一部分是他们举办了三个展览,分别是2005年在北京公社举行了第一次展览《只有一面墙》,2006年在悉尼的ART SPACE 展出,2007年参加德国第十二届卡塞尔文件展媒体项目《艺术世界:纸上展览"政治纯形式"》。
2005年的《只有一面墙》真的只有一面墙,上面什么也没有。经过两年后,昨天,在比翼,我见到一张男子照片,据说其样貌是“政纯办”五位同志的综合,也就是说,他们终于制造出了一个虚拟的代言人。“政纯办”代言人同志在比翼的墙头上谦虚谨慎,胸怀大志,只是一言不发。

三、“政纯办”还能做什么?
只剩下这五位同志在“工厂、农村、学校、革命圣地、名胜、工作室、画廊、博物馆、运动场、车站、码头、机场、酒店、餐馆、酒吧、茶舍、澡堂、娱乐场所、商场和地摊”的集体照片可以看看了。

两年来,这五位相貌平平的男同志,在照片里,委实让人缺乏阅读期待。我想问,“政纯办”是否还将继续给我们提供这一类的照片呢?再过两年,这些雷同的照片估计实在是难以吊起我们的胃口——不看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还想问,“政纯办”在经过那么多次热烈地讨论,如果还能形成公开思想的话,我们何时才能看见?如果“政纯办”永远闭口不谈实质性内容,徒留形式,那么,套用一句主流的政治话语,“政纯办”的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哪里?即使“政纯办”坚持顽强贯彻这种排斥内容的形式至上主义,难道旁观者就会心悦诚服?无人喝彩的局面对“政纯办”来说,所谓的启迪意义便成了一句空话。

所以,要看这五位圈里红人,如何向我们做下回分解。
[沙发:1楼] guest 2007-12-23 05:25:17
顶,你说的有道理[s:304]
[板凳:2楼] guest 2007-12-23 06:58:02
这五位同志想走波依斯的道路吗?弄的很悬乎, 神神道道的,也就聊些艺术家平时构思作品时孕酿阶段的知识筐架,没什么实质意义
[地板:3楼] guest 2007-12-23 07:34:32
当时就该将其挤对垮,都两年了都。在上海送上门的机会没能剥下政纯办的画皮。
[4楼] guest 2007-12-23 07:37:04
政纯办的同志小心这是个陷阱。。。。。。。“如果还能形成公开思想的话,我们何时才能看见?如果“政纯办”永远闭口不谈实质性内容,徒留形式,那么,套用一句主流的政治话语,“政纯办”的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哪里?即使“政纯办”坚持顽强贯彻这种排斥内容的形式至上主义”
[5楼] guest 2007-12-23 16:44:47
我觉得很好,至少是个事儿。总比那些卖钱的有趣点。瞎弄也是弄。阳痿也算是个男的
[6楼] guest 2007-12-23 16:56:56
挺不错的实验
[7楼] guest 2007-12-23 17:38:21
政纯办的同志挺诚恳的。这比今天的艺术界的斗狠,斗富,搞聪明,要好。似乎不合时宜,但挺有意思。现场和那张造出来的肖像很酷,还是太艺术了。
[8楼] guest 2007-12-24 18:35:01
听说这个研讨会一直开到深夜,是真的么?在北京可不容易这样啊。
[9楼] art娜娜 2007-12-25 20:01:06
没去上海的现场,只从嘿社会里看到的信息和图片有个大致的感觉,姜还是老的辣.
如果只看"纯形式",每一次聚会的照片都近乎于偏执式的强调干了什么什么"并讨论",语言里似乎充满了笑声。

“政治纯形式”给我的感觉更象是松动了“政治”严肃的嘴脸。政治可以纯到只有形式,内容大可以只是吃喝拉撒。也许这更接近政治诞生的本来面貌,一群无所事事的中年人,以崇高的名义,间或聚众一下。

也许,正是这种形式,是他们记忆深处所留恋的。就如同多年以后面对文革美术所发现的惊喜,而内容、意义和情境早已发了酵。

在某种角度上,5个沾沾自喜的有为中年的无聊而严肃的讨论会,大概很少被人这样审美化的观看过的。他们不着边际的话语,也正适合了这个讨论的形式,“纯政办”恰恰就是他们真实的存在形式而被延伸着。他们就是这么的狂热而严肃,充满了无地放矢的激情。在这种话语氛围里,如果讨论出什么结果的话,也不过是洋葱剥下的另外一层薄皮。除了形式,还会剩下什么呢?

他们对身体和群体的敏感,使他们更象是竹林里的七个看风景的青年的记录版,更接近于知识分子在中国的现实处境。在消费把人与人日趋隔绝的今天,更象是对集体生活的乌托邦向往。同时身份的获得,使每一个时间和空间神圣化,以思考和讨论的名义。正如同在比翼的那一晚重要的是在标准像下讨论到半夜两点这个行为,而并非是聊天内容的全记录版本的发布。也许,这种语焉不详,也是被设计好的。[s:322] 他依然引起了我们的一种期待,最少,在各种待办的杂事中,让路人精神出差一小会儿,也试图加入片刻的讨论。
[10楼] guest 2007-12-26 02:01:37
[quote]引用第9楼嘿妹牙高于2007-12-26 04:01发表的  :
没去上海的现场,只从嘿社会里看到的信息和图片有个大致的感觉,姜还是老的辣.
如果只看"纯形式",每一次聚会的照片都近乎于偏执式的强调干了什么什么"并讨论",语言里似乎充满了笑声。

“政治纯形式”给我的感觉更象是松动了“政治”严肃的嘴脸。政治可以纯到只有形式,内容大可以只是吃喝拉撒。也许这更接近政治诞生的本来面貌,一群无所事事的中年人,以崇高的名义,间或聚众一下。

.......[/quote]

[s:32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