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对我来说,商业并不坏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454   最后更新:2017/08/06 17:10:52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7-08-06 17:10:52

来源:李振华工作室


本文刊登于《人物》2017年6月

采访/刘向林、陈彦翀 摄影/Jonny Wong



2005年,李振华做了一个新媒体装置,用了一个小冰箱,一个小监视器,两支电风扇,把所有东西都通电,把冰箱的底部转化成了一个音响。监视器一直在拍观众,冰箱是制冷的,风扇是转动的。“关于所谓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记忆,这些记忆里包含的对婚丧嫁娶里电器的世俗需要,以及四个现代化这种理想主义的综合,都在这里了。也是观众成为作品一部分的一个项目。”很难说是特别完美的作品,但对李振华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从策展人转变成与艺术家共同生产,解决了他对策展的巨大焦虑。他从一个挺虚无的状态回到了现实,不再讨论艺术要去到哪里,不再想憋一个大的策展话题把所有艺术家一网打尽。至此,从1996年开始,他转型做新媒体艺术策展人已经10个年头。再到现在,20个年头出去了,他的角色更多,工作一步步走向更细微,明白现实,但不再更焦虑。


很多人对艺术的理解过于固化了


李振华即将关掉他在五方桥的工作室。那是个真正的仓库,左邻右舍的空间里堆放着机器设备,属于他的那个空间挂着的、堆放的都是作品。到处都蒙着塑料薄膜,上面落着灰。有一个巨大的装置,4 x 4米的铸铁笼里安装了无数排风扇,中间是堆积的宝石。已经不能通电,所以排风扇无法转动,上面也不会再有强光打在宝石上。郑云瀚的装置《光的深处》太巨大,展过两次,每次拆运到工作室时要用5台货车、1台叉车以及10个工人。李振华觉得有点可惜,好好的一个作品,应该有更多机会抛头露面。

“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过于固化了,有些人觉得新媒体不是艺术,动画不是艺术,艺术还是琴棋书画,艺术还是艺术家的世界观。人们不理解,其实年轻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而年轻的艺术也和他们理解的艺术完全不一样。”

2015年初,李振华参与央美的“未来展”策划,讨论到自拍(selfie)是否是艺术。2016年,泰特做了一个自拍展,李振华转了那条信息出来:你认为不是艺术的,如果在泰特美术馆里面呈现,是不是艺术呢?



李振华在五方桥的工作室即将关闭

所以我们对一些新兴文化的理解是过于滞后了……但这个不需要跟风,当泰特做了自拍,我们也都得做?如果你有对文化的敏感度,马上就可以做这类型的作品。中国新媒体艺术家说对网络或者说网络媒体的理解,跟世界是同步的,比如说像苗颖、林科这些人都非常娴熟。他们与很多西方艺术家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中国新媒体艺术与国外有几十年的差距,这个概念也并不容易界定,因为它始终处在运动中。李振华比较喜欢一个理论家奇林斯基的概念,他研究的媒体考古学的伟大之处就是把整个人类去除地域性。


我觉得也许应该抛开国界,不要去比较国际的新媒体和中国的新媒体,而是反观在中国为什么大家做媒体艺术,以及其他媒体艺术的工作线索是什么。国外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大公司介入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但到现在中国都没有。国外在做大型的艺术节,投入大量钱物做这类型的艺术,在中国这类型年轻的艺术家都缺乏支持,我觉得这就是现实,没有海外发现线索上的基础和金钱。

中国的艺术家需要更职业化


西方大企业的艺术赞助从20世纪70到90年代就消亡了,原因是赞助艺术是件无法量化的事。面对这个现实,中国企业的艺术赞助甚至都没有开始。


但是这可能预示着有一个更大的潜在市场,你可以去推荐这样的项目,给更好的一些大企业,然后让他们开始理解如何与艺术家工作。

20年来,李振华认为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建筑和设计的崛起,2005年开始的“大声展”成为设计兴起的元年。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向,建筑师、设计师更理解如何跟企业、机构做好沟通。但是对艺术来说,这种沟通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觉得今天艺术家可能需要一种特质,不管他是做媒体艺术的,还是做绘画的,他必须懂得怎么样跟别人沟通。有的艺术家特别坚持自己,在我看来有时候是特别无意义的。你本来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了,企业想拿你的东西时,就已经想明白了,但你自己没有想明白。

艺术家在参与项目时并不懂得怎样去推荐自己以及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往往一个很大的项目预算出很少的钱,只计算材料成本,并没有计算自己付出的人工与创作的回报,这是艺术家应得的一份工资,但在中国的体系里却不会有。


还有一个就是合理的商业收费,艺术家通常也不理解,比如像NoCommission这样的项目,其实艺术家简单一点,画廊简单一点,就不用谈得那么复杂,有些作品找代理人租借就好了。画廊应该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就站在旁边,给别人深度介绍这个艺术家,因为是代理关系,顺势而为。而艺术家耶需要更多的扩展机会。


新媒体艺术还面临更多的问题,在信息时代便捷的情况下,一个新媒体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影音拷贝,是可以复制的,艺术家与收藏者之间便存在着智力的博弈。

我认为版号太多太少,是不是再换个形式来几版,这些都无所谓,关键是你的收藏者是不是在精神上跟你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你们两个之间没有默契,未来肯定是要搞得很僵。有人会说,我买了以后,你怎么又到处放这个作品?作为传播来说,难道不应该到处播放吗?但从另外一方面说,就是艺术家在播放时并没有照顾到他的藏家,他完全可以从藏家手里借,来确认他藏家的系统。

现在,中国个人收藏新媒体艺术的群体并不大。2014年艺术家林科在杨画廊个展上卖掉了30多件作品,李振华认为成绩已经非常好了。可是仔细再琢磨下来,偌大的中国,30多个版本又算什么呢?加上画廊的分成,加上布展的一些成本,最终自己能收到多少钱,如何循环?中国的艺术家面对着更复杂和更难的现实,也需要他们比以前更职业化。

生物科技艺术已经兴起

科学与艺术最近成为艺术圈的热门话题,这对新兴的艺术形式来说会成为一个趋势。李振华在2015年担任了澳大利亚SymbioticA生物艺术实验室的顾问,到Oron Catts学工业设计,后来做生物艺术,受到生物试验室的委托,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一个艺术家完成了作为科学家的转换,这在中国根本不可能想象。他对我说:“我希望在工作里能对比深科学发展观这个顺向逻辑提供一种逆向的思考,比如说涉及伦理,在艺术上面是否引起一些大家共同的讨论,这是我的线索。”

生物艺术在荷兰、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等地都广泛都存在。很多生物艺术是表面的,仅仅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和概念,并没有经过实验室严谨的实验,只提供一种看上去的想象力。有些是真的,反倒使人产生困惑:这是个作品?这么难看,它到底要告诉我什么?


有一个作品,艺术家要让一个生物细胞逐渐成长成一个小的服装的形态,可是养着养着细胞异化了,最后那个作品死了。但是美术馆并不知道作品死了。艺术家说:“第一他就是要做活的;第二这个东西也会死亡。”对美术馆来说,这两点就很冲撞,觉得这个活的东西会不会变成一个生物炸弹?会不会传染?而且它怎么死了呢?所以我觉得这是他的工作里经常会涉及的困境,不能像其他艺术家一样只谈一些大概念。生物艺术可能跟你所理解的某种特别恐怖的情况相连接,像之前的荧光兔子。从一开始,生物艺术的发展就涉及到了伦理问题,也因为牵涉国家安全,做这些事情的人多数被抓过。如果搞一个作品,要培植鸡的种类,如果产生了像SARS一样的病毒怎么办呢?


在中国,目前似乎并不用理会这些风险,因为有着几十年的差距。在国外,艺术家可以和科学家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平等对话。国内这两个群体处在两个平行世界中。艺术家与科学家双方互不理解,没有形成这样的合作机制。


有很多人想把他们拉一起,比如说付晓东做的“第八日艺术+科学“系列活动,大家自己聊自己的,每次聊得很热闹,但是没法真正合作。艺术家说科学家不懂我,但我觉得他为什么要懂你呢?他又不属于你的领域,又不是你的施工单位。那么,你如何去理解科学上的可能性,给科学家提供创造力,指出新的可能性。

近期吴超的植物人唤醒计划正在招募艺术家参与,他们的工作有一点很有价值——就是临床的应用,这是很多生物艺术家都做不到的。但之后要怎样去转化这些临床应用的数据和记录,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我很喜欢他们的项目,但是我希望看到这个项目成长至少20年,那时才能说,确实艺术对医疗等领域有非常大的帮助,现在只是提供了一个实验性的可能,假如真的有人被唤醒了,也无法完全确认是不是因为这个项目的作用。


1、http://www.tate.org.uk/whats-on/tate-modem/exhibition/performing-camera

2、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949012/

3、“‘大声展”是一个大型设计展览,策展人为欧宁、吉吉、姜剑和钱骞,于2005年4月起巡回于深圳、上海和北京3个城市,

参展艺术家为100位,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生代设计师,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参展作品涵盖平面、时装、产品、建筑、 多媒体和音乐等类別,三地参观人次緊计达12万,是2005年中国最成功的展览之一。

4、No Commission是由美国“格菜美奖”获得者Swizz Beatz发起,百加得联手The Dean Collection举办的音乐艺术巡展, 旨在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免费的平合,展示自己的作品,销售所得百分之百归艺术家所有。

5、http://galleryyang.com/Portal/zh-CN/Exhibition/Detail/565e1ba5-98f6-f2b6-ckl5a-4c9ea5b974de

6、http://www.symbiotica.uwa.edu.au/residents/catts

7、 组织培荞与艺术计划书The Tissue Culture & Art Project丨无受害者的皮革 Victimless Leather- A Prototype of Stitch-less Jacket grown in a Technoscientific "Body" Biodegradable polymer connective and bone cells 2004

8、 http://www.ekac.org/gfpbunny.html#gfpbunnyanchor

9、http://www.koenvanmechelen.be/

10https://soundcloud.com/uncuttalks/hd6rfkbvdj7q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