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朝鲜,去朝鲜——长征计划korea 2018
发起人:velvetgolden  回复数:0   浏览数:2599   最后更新:2007/10/08 11:22:02 by
[楼主] velvetgolden 2007-10-08 11:22:02
长征计划 – 韩国2018
[attachment=63421]
长征空间发起并主持 - 南、北韩艺术史的交流,2007年10月4日,韩国,首尔
参加“明天” 展览
Kumho 美术馆 和Artsonje 中心
2007年10月4日—11月4日

《长征计划 -KOREA 2018》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艺术计划,项目所建立的讨论平台目的是对世界当代艺术格局中的界限破除可能性以及对未来艺术发展史可能会产生景象的想象。《KOREA 2018》邀请的参与者都将假想自己处在一个未来的时区中,在这个时区里,由南北(朝鲜和韩国)文化、历史、艺术史的研究者和写作者,根据世界及亚洲文化的发展历史经验,讨论由于意识形态分野所产生的南北之间对立的政治和文化之间隔阂消解的可能性,以人类未来理想主义的艺术史写作方式推导出文化共存的将来时状态。

《KOREA 2018》项目将把分隔在朝鲜半岛南北两岸的艺术史学家、作家、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和其他文化工作者聚集一堂,由此建立一个长期持续性对话的始端。对话的议事日程包括教育和艺术的结合点,对“当代”的定义,以及社会政治和艺术生产关系等。通过贯穿始终的不断讨论以及不同思想理念的碰撞,分理出历史知识结构和文化现象以及风格化是如何产生的,从而试图为社会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文本方案,项目将提出问题并寻求积极的社会发展建设性答案,而这本身就是一种促进艺术创作的新的社会行为。讨论将明确以文化作为基础的视觉经济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也将对人类发展的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文化的生存方式方法将成为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必要部件和开端,正由于此,使艺术的表述方式将从一般的叙述方式(展览)超越出来。《KOREA 2018》作为出发点,将通过讨论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形态表述利弊,东西方文化与亚洲艺术史博弈历史,寻找推动艺术和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更多的是探索未来的可能性。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复杂间隙将通过避实就虚的理论文本生成过程,站在未来势不可免的一刻进行审视,在当下多元化的框架里建构更多的文化形态,在各自平行中产生共构新艺术生存的叙述。 期望映射出一个明天的景象 – 朝鲜半岛的2018年艺术史不再是一个不可能的理想,而将会是一个有建设性积极意义的现在时。

《KOREA 2018》由长征计划作为发起者并作为中介平台,参加此次在首尔的Kumho美术馆和Artsonje艺术中心即将开幕的“明日”展览为项目起始点(2007年10月4日—11月4日)。“明日”展览策划宗旨是一个“多地区交流展而绝非简单的巡回展”,展览的出发点是对当下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手段的多元化进行思考。那些在特定地域产生的与现实的碰撞,将如何在另一个地域存在和被重新想象从而对未来造成影响?展览旨在将市场之外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广阔视野汇集起来,提供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框架。策展人为SUNJUNG KIM和DAVID A. ROSS, 策展顾问为丹·卡迈隆.

活动细节

第1部分——朝鲜、韩国艺术史学家会面(不对外)

日期: 2007年10月4日,星期四
时间: 下午4:00—5:30
地点: Kumho美术馆,
78 Sagan-dong, Jongno-gu,
首尔, 韩国110-190


此次讨论希望可以超越原来所设想的语言差异,通过“最终破除分隔”的共同的动机来转化线性的过去 – 一个通过了解艺术力量以增强沟通的过程。同样,它也被寄望于在分享各自艺术生产的语境特性时,融入更多的构思,并为新存在方法论的发展影射出新的路径。

第2部分——与长征计划的公共会面

日期: 2007年10月4日,星期四 下午6:00—7:30
2007年10月5日,星期五 下午6:00—7:30
地点: Artsonje中心Hanok花园,
43 Gamgodang-gil, Jongro-gu,
首尔, 韩国110-200


此次会面将致力于引导出对于“长征计划—韩国2018”的反响。参与者会被邀请加入朝鲜、韩国艺术史学家们的讨论,由长征计划主持。



《明天》
展览日期:1007年10月4日-11月4日
地点:韩国汉城Kumho Museum of Art and Artsonje Center
参与艺术家:
Alexandre Arrechea, Lee Bul, Jeonghwa Choi, Jan Christensen, Democracia, Liam Gillick, Gimhongsok, Jens Haaning, Pierre Huyghe, Surasi Kusolwong, Sarah Morris, Antonio Muntadas, Inhwan Oh, Mai-Thu Perret, Sergio Prego, Navin Rawanchaikul, Tobias Rehberger, Martha Rosler, Tino Sehgal, Allan Sekula, Bruno Serralongue, Shimabuku, Doho Suh, Tadasu Takamine, Rirkrit Tiravanija, Ozawa Tsuyoshi, Lim Tzay Chuen, Haegue Yang, Young Hae Chang Heavy Industry and 徐震、曹飞、陈邵雄

策展人:Sunjung Kim, David Ross

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一直处于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在当今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倾向于只在纷繁的漩涡里关注于“现在”。然而,越是在这个时候“未来”对我们的意义就越为重要。展览“明天”的目的就是充满希望和理想地去看待(或者理解,想象)未来通过一系列社团的活动,我们将呈现一个明亮的未来。“明天”是关注于目前的无限可能性,从而探索一种形成未来的力量。

“可能性”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显现着闪闪发光的希望,但同是也提醒我们责任感的存在。因为我们的选择,未来有着未知的潜力。“明天”检视的就是这种语境下的变化。对每一件事物的重新认识都渗透着时间的流动。就如民族意识的减弱和个人主义的膨胀,社区在这过程中也在演变,形成一种伴生现象(concomitant phenomenon),随着讨论的进一步展开,作品将与社区的活动联系起来,作为另一种展览呈现思路。

“明天”是一个跨学科的展览项目,展览里包括多样的作品样式,如现场表演,影片等等。它将仅仅是对“现在”的讨论扩展成对“未来”的关照。观者将被带领进入一个对新世界的认识当中,进入艺术家们的哲理世界。在20世纪初期,俄国前卫派通过他们的作品寻找乌托邦,“明天”的艺术家们将通过作品“挑战不可能”。我们大家通过“明天”中的作品分享现实中不允许的梦,理想,幻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