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一个人的歌德巴赫猜想 /老金
发起人:!  回复数:5   浏览数:2857   最后更新:2007/09/03 16:50:09 by
[楼主] ! 2007-09-03 10:57:29



  石青:一个人的歌德巴赫猜想

    昨天许多朋友去看了石青的个展《诸葛熊猫奇遇记》,这是石青继去年《电控制上海》之后在上海第二个个展。
    石青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汇总起来是两个字:晦涩。虽然石青就“晦涩”而言已经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比如在个展《诸葛熊猫奇遇记》的展览现场,特地发送了“观前导读”的文字材料,可以说他的“让步”已经是煞费苦心仁至义尽了。这个“让步”无疑在暗示观众,再看不懂,或者再说“晦涩”,那就是你们观众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诸葛熊猫奇遇记》依然是晦涩的,甚至在我看来,即便展览配备了“观前导读”,这个晦涩游戏的设置,依然是石青一个人的。为什么我会这样理解呢?因为我觉得石青是在用数理逻辑推导的方式假想出了一个看似很有乐趣的方程式,而解这个方程的人只是石青自己。一如陈景润在做歌德罢赫猜想的时候,这个中滋味只是陈景润自己体味得到。但在思维效果上,石青又无法与陈景润驱同。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是世界性的(它是有历史线脉的),而石青的歌德巴赫猜想是石青自己的。
    《诸葛熊猫奇遇记》,石青关注了颇有学术指向的四个点:本土、历史、殖民、全球化。而如何把本土、历史、殖民、全球化联接、贯通并带出相应要表达的意义来,石青的做法是:“个人意识与经验介入。”(《导读》语)我觉得这里就已经开始弥撒出“晦涩”的端倪来了。有多少观众是了解石青的“个人意识与经验介入”的呢?石青的“个人意识与经验介入”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只有石青自己了然的问题。
    从“个人意识与经验介入”,推导出“本土化文化和全球化文化消费的相持与冲突”、“对当下消费文化的试探和想象介入”(《导读》语)这样的问题想象,这个“晦涩”就不胫而走一发不可收拾了,石青就势也就用个人化的逻辑漫想开去了。我想要了解石青的这一步倒不难,因为这样“漫想开去”的经验,许多艺术家或许都有。
    这样的思路,不要说让诸葛与熊猫想象奇遇,即便诸葛与熊猫人兽恋也是可以想当然地说了算的。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本土化想象,我们的想象从和处开始?为什么从这里开始?它究竟要带出什么可以探讨的问题来?这问题用什么方式来呈现,这样的呈现是否有效?“本土化”是否一定要伴随一个“全球化”?我觉得这里面要回避的倒是“个人意识与经验介入”,个人化逻辑在这里或许只会体现出某种局限、某种紊乱的疯狂。我觉得,这个歌德巴赫猜想还是不猜不想为好。
    如果某种想象的瘾控制不住,不妨暂为阙疑,等待假问题过去之后再说。
    再回到“晦涩”。什么叫晦涩,晦涩就是:作品中混杂着个人想象、田野调查和历史挪用,用影像装置的手法并置文化观念的复调,从而转向社会层面的深度接触。(《导读》语)

    《诸葛熊猫奇遇记》简介
    石青此次展出的新作《诸葛熊猫奇遇记》运用历史想象的方法,以艺术家的个人意识和经验介入历史事件本身,通过对中国腹地历史名城汉中的文化地理生态分析,将当地的诸葛亮历史文化景观与具有殖民色彩的大熊猫西方发现史人为并置,以多视频影像结合文献、道具展示的方式,揭示出全球化文化消费符号与本土文化系统的冲突和僵持。

转至:老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42751760

[沙发:1楼] guest 2007-09-03 11:15:06
听说石青有暗器,老金当心啊~~~~[s:315]
[板凳:2楼] guest 2007-09-03 11:57:55
展览太傻比le  !
[地板:3楼] guest 2007-09-03 12:01:59
[quote]引用第2楼guest于2007-09-03 19:57发表的 :
展览太傻比le  ![/quote]
石青好养的,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傻比去吧![s:304]
[4楼] guest 2007-09-03 16:22:40
[5楼] guest 2007-09-03 16:50:09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07-09-04 00:22发表的  :
[/quote]
我抄你妈,吓了我一跳[s:30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