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棒磨成针”的疑惑
发起人:文学青年  回复数:0   浏览数:2549   最后更新:2007/07/22 11:59:40 by
[楼主] 文学青年 2007-07-22 11:59:40
李碧化的博客7月6日推出一篇名作,题曰《“磨针”的疑惑》。文中,李碧华十分怀疑“铁杵磨成针”的真实性,呼吁老婆婆停止此自虐行径,规劝大家“人生苦短,寻乐为上,别浪费时间精神去干无聊勾当!”
铁杵成针是真是假,现在考证起来着实费力。再看看古人的一些“弱智”之举吧。

凿壁借光。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恐怕低于前者,而且有道德滑坡的嫌疑:为了读书,偷偷凿穿了人家的墙壁,是为不善也。这也罢了,问题是古代没有电啊,没有电灯啊,如豆油灯,忽明忽暗,影影绰绰,何以洞穿?墙洞凿小了,一线若有若无之光,岂能读得清晰,读得透彻,读得明了?墙洞搞大了,必然露出真相。莫非此兄心中只有书,没了是非曲直和基本常识?

悬梁刺股。为了发奋苦读,汉朝人孙敬在疲倦想睡觉的时候,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孙前辈也让我们不懂了:人的精力有限,这样搞下去,能坚持多久?另外,已经昏昏欲睡了,糊里糊涂地读书,有什么效率有什么质量?伟大的苏秦发明的是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乃至“血流至足”,这时刻,读书的欲望真的超过疼痛的力量?他真的就能够安心地读下去?这是纵横天下,“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的苏秦干的事吗?

曩萤映雪。基本意思是,夏天用装在袋中的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冬天以百雪之光来照明读书。这两则典故如果成立,恐怕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比如夏天的北极,那可是有极昼的地方;比如上有皓月当空,下有碧波如镜;比如秃子头上的亮疤与皑皑白雪熠熠生辉,产生共明的特效。

焚膏继咎。其意大致为,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古人文化生活单调,晚上除了“行周公之礼”,读书应该是最好的消遣了。另外,这位仁兄是不是白天工作太忙了,非要等到晚上才晓得用功?
闻鸡起舞。古时候没有闹钟,时间提醒靠大公鸡不奇怪,问题是,有些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习惯成自然,天天靠大公鸡打鸣来叫早,这家伙肯定是生物钟乱了。而且,说不定他就有早起的毛病,一大早睡不着觉,便出来发一同神经,搅得鸡犬不宁——所以,到底是他闻鸡起舞,还是大公鸡被他闹醒了,也很难说。

目不窥园。《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说的是汉朝的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埋头读书,专心致志。这典故最没有水平,好像咱们读书都东张西望心猿意马魂不守舍开小差似的,就老董一个人牛B?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绝,断。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这能够说明什么呢?要么孔子对《易》书感兴趣,百读不厌?要么孔子天生愚钝,百读不解?要么孔子没有其他好书可读,拿《易》书来消磨光阴?

牛角挂书。隋李密少年时发奋学习,上进心很强,他打听到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中的《项羽传》。这有啥显摆的?咱们在汽车上不看书?在地铁里不看报?在飞机上不翻翻画册?

手不释卷。“卷”指书。说的是光武帝刘秀手中抓书不肯放下来,抓紧时间勤学,看书入了迷。当年红卫兵何止拿着,简直是抱住“语录”的(大概怕人抢去),而且靠近心脏部位,证明语录的分量。看看现在的中学生、小学生,又有哪个不是背着沉重的大书包?哪个不是“起五更、睡半夜,两头见星星”?哪个不是满脑、满怀、满屋的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