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生活想入非非  转自李磊blog
发起人:4八路  回复数:1   浏览数:2712   最后更新:2007/07/13 05:34:43 by
[楼主] 4八路 2007-07-13 05:26:25

让我们的生活想入非非
从2007威尼斯双年展谈起
复旦《青年》记者夏天怡的专访
2007-6-13


您一直与双年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您来说,双年展是什么呢?

双年展本身来说,无论是哪个双年展,都是呈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的新文化因素的一种解读。威尼斯双年展作为一个老牌的展览,它具有世界影响力,呈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小区域的解读了。在双年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技术的应用,远远突破了传统的绘画雕塑等,更重要的是对新因素的解读,对新问题的思考,新的启发,提出新的观念……“新”是双年展,也是当代艺术的特点所在。但是双年展的概念中没有特别强调当代艺术、试验艺术,因为其价值所在是在于对现实世界中新的文化因素给与一个平台,提供给大家了解交流的机会。因为“新”,就会有很多不确定的文化因素,这就是它的活力和价值所在。双年展展出的作品不是经典性的,不是博物馆式的。博物馆艺术是定性的,而双年展是自由的,甚至是“散漫”的,散点式的。


今年的威尼斯取消了主题,去年的上海双年展叫做“超设计”,同样没有框定细致的主题,同样提供了极大的创造思考空间,这样的“无主题”是不是今后双年展的一个发展方向和趋势?

不是。这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我认为主题不主题其实是无所谓的。所谓主题是说我们规定在这段时间内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讨论或研究。作为策展人,承担了一个设问的任务,然后请大家来求索答案。即使这回不设问,它的背后仍然有一个隐性的主题在那里,只是不提出来而已,仍然是用当代艺术解读当代世界。有一个策展人就有一种选择,“无主题”就是斯托的一个选择,一种手法。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主题呢,因为每一段时间,每一个空间都有特定的一些问题。比如上海双年展,是针对中国和上海在发展的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课题来策划的,我们想用当代艺术的方式给出一种回答。有主题也罢,没主题也罢,这都不是决定性的问题。就像当代艺术它借鉴了很多很多的新技术,用什么新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作品呈现的是什么,思考的是什么。艺术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但是它要提供一个思想的方向、空间,给人们带来思想的可能。

威尼斯双年展作为现在唯一仍然保留国家馆的国际双年展,中国馆参展是不是要表达或者代表什么?可不可以说“这是对于本国现代艺术的一个定义”呢?

我个人觉得不能这样说,中国馆就是中国馆,怎么可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的全部呢?对于当代中国艺术的印象要靠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次两次的展览可以完全呈现的。
比如我们这次参展,是在选定策展人以后,由他提出方案,包括提名参展艺术家,通过了以后就可以参展了。这并不是一个竞赛,需要几百名艺术家来竞标,而是一种选择。因为艺术越来越多样,这次我们有四名艺术家参展,这就是四名艺术家,和其他中国当代艺术家没有很大的关系。
我希望不要把双年展看得很神秘,很高端,也不要把它崇高化、理想化。谁去参展,展出什么,在现在看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应当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是由中国政府组织的国家馆,是一次国家行为,其中的意义很深远。就像国家队去奥运会,名次不是追求的全部,我们首先要去参与,有了这个平台才有交流的机会。

本次的中国馆作品来自四名女性艺术家,我注意到,四位的作品主题并非我们常预想地具有浓烈的中国元素,而是更有世界视野。我们想借此展示什么吗?

我们现在不仅仅要告诉世界我们是中国,一个独特的文明,也要告诉世界,我们是世界的中国,我们关注世界,关注全人类的文明与未来。真正有价值的艺术是能够被更多人解读的艺术,所以无论一件好作品来自哪里,我们都会被感动,这时候地域和文化背景差异可能已经被人们忽略了,这就是一件伟大的作品。至于它在作品呈现方式上有地域特点,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好的作品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能触人心扉。
另一个层面,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可能都有一些不溶于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特质存在,这样的东西也确实应该给与空间。至于中国馆里放这个作品合适不合适,代表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其实很无聊,对吗?这就等于是做了一个框架先把自己给框死了。我们为什么要谈世界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谈世界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很“中国”?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很“中国”?可以此也可以彼,关键在于对于一个新问题,我们要谈什么,要展示什么,就要把我们的想法充分地展现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第二位的。

好像近十年以来,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每个大城市都掀起了双年展的风潮,是因为它的“新”吗?

现在那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双年展非常有兴趣,就是因为想通过这个平台来呈现自己的国家或者城市对于新的文化因素的认识和判断,比如光州、伊斯坦布尔等等。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繁荣不繁荣的问题,也不是说这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儿大家就都要去尝试,实际上这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文化的内在需要。上海和威尼斯的双年展,有着共同的课题,也有着共同的追求,其实这对于任何双年展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的不同在于,威尼斯的经验积淀是我们目前难以企及的,它已经成为了意大利的一个文化标志,是意大利甚至欧洲文化精神的代表。每次开展,周围的旅馆就全部爆满,大量的人流涌向威尼斯,给当地带来的是一种文化的聚集和辐射,这是文化的影响力。威尼斯做东,来影响世界的文化,这个效应是令人惊叹的。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有110年的历史了,上海双年展有11年的历史,我们的展览在世界范围可以说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对于我们认为它应当发挥的作用来讲,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上海的双年展能够打造中国文化活力的一个重要品牌,同时也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一个平台。平台的搭建是通过当代艺术,但是绝不止于当代艺术的层面,应当形成一个大视野。

现在的双年展绝不仅仅是艺术界的盛事了,近年来有人称它作“城市的全民狂欢”,这是不是双年展所希望达到的一个境界?

可以说它就是“全民狂欢”。全民狂欢,这种热情是我们所欣赏的,同时作品也要是有可参与度的,才能使全民皆动成为一种可能。至于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那是另外的一个问题。双年展绝不是思想的高地,它并不定位于有深度有宽度的尖端思考,而是一片自由的天空。有些作品确实是有深度的,有些也不一定有什么深度,更不需要人特别来为它挖掘什么意义,注解什么诠释,但它一定是有趣的,包含着新元素,或者对于一个惯常问题有新的解读。
新元素并不一定是成熟的,甚至从价值判断来说,它不一定是好的,但是我们应当要去看一看,可能马上就把它扬弃了,这没有关系,也可能另一些是可以积淀下来成为经典的。所以不要把双年展看得很神秘,并不是说现在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作品都汇集在双年展了,不是这样的。
但是双年展究竟是不是就是一场“全民狂欢”,我们不用这样来说,我觉得不要把双年展简单地定性、定位。它可能是多种可能性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情况。比如说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当代艺术的狂欢,世界上关注艺术实验和艺术探索的人们都汇聚到那里,看展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人来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聚会可能是比展览更重要了,大家在这里讨论交流,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这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境界。

那是不是可以说双年展在这些年的发展中,用自己的发展在为自己不断地加注脚、做解释?

我们并不要急于规定它到底是什么,对于双年展,上海的11年和威尼斯的110年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可以达到完全共识的确切解释。你问我,对于我来说双年展是什么,我可以回答,但是如果你问我“双年展是什么”,我可能会请你自己去看一看,观者的体验是无法替代的。谁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给双年展下解释,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我觉得不用刻意去追求一个清晰的定义吧。

那就是说,每一个观众在双年展中都是自己体验的“独裁者”,而不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说到观展,现在的时代普遍被称作渐离文字的“读图时代”了,但是双年展中通过直观印象呈现的“图”却好像不怎么好读。

对。不要以为图好读。我们这里说的“图”当然是一个代称,把它暂时代作现代艺术作品。有时候我觉得艺术性的图比文字更难读懂,因为文字是一个有明确概念、规范的陈述,而图往往是多意性的,一个作品有十种百种的解读,那才叫作艺术。艺术的图就是要难读才有艺术性,就是要让大家去思考。不要怕艺术,别把它神秘化,同时作为观众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不要因为看不懂就认为某个作品不是好作品,甚至认为艺术不怎么样。换种话说,看不懂也没有关系,看不懂就看不懂嘛,我们没有缘分,没有共同语言,这也没有关系。

您所说的学习应当是怎样的?

这种学习应当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比如说,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我就会赞叹。但是看得太多了以后,发现这种愉悦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可能还要一点
[沙发:1楼] guest 2007-07-13 05:34:43
全世界都在做双年展 每个国家都想做NB的展览  航空公司变成国际快递  把艺术家来回快递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