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模拟在外太空浮游的青蛙,为什么预示着当代艺术的新未来?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401   最后更新:2017/07/17 22:09:32 by 猴面包树
[楼主] wangxiaoer97 2017-07-17 22:09:32

来源:ActionMedia


林东鹏个展“碎片时代

艺术家:林东鹏

展期:2017年6月24日 – 8月20日

地点:前波画廊 | 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D座


前波画廊北京当前正在展出艺术家林东鹏个展《碎片时代》,本次展览展示了林东鹏的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作,都是根据他在纽约和香港生活的体验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林东鹏1978年出生于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主修艺术,之后于2004年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此次展览由陈畅策划,也是这位香港的杰出艺术家在北京的首次个展。

《碎片时代》包括了一系列的物品、手稿、绘画和装置作品,此次展览上观众得以一窥艺术家别有深意的作品,这些作品也越来越与林东鹏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分裂的自我”是林东鹏一直以来在持续探究的主题,他认为每个人同时都拥有着不同的身份,有时它们和谐共存,而有时却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内在的分裂其实也隐喻着当代的社会状态,用来描述香港尤为显得妥帖,这座城市和大陆之间的焦虑关系造就了一个政治分裂的群体。

此次展览中最重要的作品《消失的香港艺术(三)》是一组被锯碎的玻璃钢材质的大碗,这些碎片散落在画廊的院子里。这些碗原本是香港当地艺术家公共艺术展中的一件作品。但是开幕当天由于项目负责人与场馆方面产生的分歧,这个展览仅仅持续了24小时,之后被迅速撤展。这次出人意料的沟通崩溃对林东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亲眼目睹了整个事件戏剧化的经过,一方面对双方各不相让的态度感到惊讶,但另一方面又体会到他们各自双方的苦衷,这令他直接感受到了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从林东鹏的作品中可以明显体会到其刨根问底、极具讽刺和幽默的个性,无论作品尺寸大小都展示了一种魅力。由于艺术家邀请观者来探索他内心如碎片般的想法,因而我们也能感受到作品中柔软脆弱的一面。然而,纵观展览,展厅和院子里的所有作品渐渐合而为一,四处萦绕着其创作过程所围绕的鲜明意识。

展览的其它作品中,林东鹏试图探索自己生活中的多重身份:艺术家、研究者、父亲等。2013年在纽约参加一个艺术家驻地项目时,林东鹏把自己的公寓变成了一个生活、艺术创作、档案收集以及社交的共享空间。随后他在美国旧金山的展览《好奇匣》中继续这种尝试,他把一个公共空间变成了一个半私人的工作室。在2015年,林东鹏在香港延续了这个系列,创作了《好奇匣香港——做客家乡》。他在自己的城市中扮成了一个游客的身份,在一家酒店住了六周,把整个酒店的一边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工作室,其中每个房间都变成了一个不断演变的小型展览。


关于艺术家

林东鹏于1978年出生在香港,并于200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BFA学位,2004年在英国伦敦圣马丁艺术及设计学院获得MFA学位。作为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林东鹏的作品被英美及香港多间机构及私人收藏,包括德意志银行,香港艺术馆及香港立法会委约作品。2009年获得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奖,2012年获得亚洲文化协会奖学金及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嘉许奖。2013年香港艺术发展奖之年度最佳艺术家奖。2006年获得亚洲杰出艺术奖。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