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安奇:咏舞 | 5月27日在3画廊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542   最后更新:2017/05/23 22:14:56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另存为 2017-05-23 22:14:56

来源:创想计划


这篇文章缘起于作为笔者之一的张露柠一次任性而天真的求职经历:

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硕士毕业后,由于签证的关系我不得不从去年夏天开始求职。求职的标准只有两条:艺术相关,离家近。于是这家位于芝加哥南郊海德公园社区的 4th Ward 画廊就成为了首当之选。招聘网站上的信息很简明,简单来说是非盈利性质的艺术空间,由三个艺术家协力创办;每周只有周六一天对外开放。投完简历隔天我就收到面试邀请,虽然学的是艺术史,但是我却很少接触到活生生的艺术家,对艺术机构的了解也仅限于博物馆。对非营利性画廊的理解除了纯粹字面意义之外别无其他。

公寓画廊:4th Ward

一个完美的夏日周末早晨,我心怀忐忑地循着谷歌地图来到了一个公寓楼门前,它完全不是想象中画廊的样子——落地玻璃门店面加上白盒子(White Cube)。画廊主 James 来开了门,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位头发黑长直的日本姑娘 Mika,他们就是创始人中的三分之二。James 是个大概四十岁左右的美籍华人,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School of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平日除了创作便是在芝加哥远郊的一所大学教画画,4th Ward 艺术空间由他家公寓楼下的地下室改造而成,直接面对着两栋公寓楼之间的露天庭院。

图为 4th Ward 庭院聚会的日常。Mark Werle提供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是亚洲人有着自然的亲近,又或许是因为这份实习可以参与到画廊的大小事务,得以窥见芝加哥艺术家圈子的一隅,我几乎没什么犹豫就当场答应了下来。

画廊的日常大致包括寻找联络下一个展览的艺术家,布展撤展和准备开幕。4th Ward 虽然叫画廊,但是从运营到商业上走的是灵活轻快的路线,非营利(non-profit)和非收藏(non-collecting),通过提供平台来给艺术家和观众交流的机会,而不拘泥于代理任何艺术家或是寻求商业上的成功。对于艺术家的选择也往往是从人际网络中发端。要么是 James 或者 Mika 偶然想起的、久未联络的艺术家老友,要么是从社交网络上得知有个展览/作品不错,发邮件去问问意向和详情,或是去艺术家的工作室直接看看有没有合适展出的作品(Studio Visit)。芝加哥的艺术家圈子相对小而紧密,Mika 似乎总能知道所有圈内人的八卦,工作之余,我也时常在大大小小的画廊中偶遇 James。

当代艺术家,尤其是芝加哥艺术学院培养出来的艺术家,作品中往往侧重于概念和实验性,不吝于去挖掘艺术与政治社会碰撞,或是与亚文化洗礼之后不加处理的生鲜面貌。对于对当代艺术不甚了解的大众来说,无论是纷繁复杂的各种媒介,包括编织物、摄影、装置艺术,还是一鳞半爪的艺术家写作恐怕都没办法让他们理解到底艺术家为何而实验,实验了什么。但在 4th Ward 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空间,人们往往能看到了艺术家们非常接地气的一面。在周末的傍晚,或者老友们闲话家常的场景里,一对对夫妻带着小孩来到空间,当代艺术得以既作为背景又作为主题徐徐展开。譬如艺术家 Heather 的装置,墙上和地板上固定了无数钉子,用来拉伸作品,装置和空间大小相辅相成,刚走进去颇有些震撼。Heather 的女儿则把妈妈艺术品的空间当作游乐场,钻进钻出不亦乐乎。

图为 4th Ward 内部空间,Heather的装置,Mika Horibuchi提供

4th Ward 每年春秋两季有展,每个展览持续一个月左右,展览之间一般会有两周的空隙用于撤展和布展,这期间的准备往往是艺术家和作为画廊运营者的我们协作完成。小画廊开明民主的气氛体现无遗。开展日总是大日子,James 会提供饮料、酒和食物,摆在庭院的简易长桌上,招待来参加开幕的朋友们。

以这一份画廊工作作为契机,我开始对芝加哥的画廊生态感兴趣起来,在芝加哥大大小小的社区中,到底活跃着多少脱离固有印象的画廊呢?

作为美国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艺术图景是被人所低估的。大部分游客对芝加哥的理解除了凛冽的寒冬与大风,就是摩天楼和网格状的街道。即便是艺术爱好者,大多也只会在有限的时间里穿过千禧公园安妮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大豆子去到位于密歇根大道边上由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作为世界十大美术馆之一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然而一座城市除了米其林三星的高档餐厅外,也离不开居酒屋和大排档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美食。

正如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教授达比·英格列什(Darby English)所言,艺术的意义生产除了来自于孤立的艺术品,更来自于产生与支撑艺术品并将其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下的诸多的社会和文化机制。而一座城市真正的,来自当下的对于艺术本能的悸动,则是更多地源自那些藏在街头巷尾,往往不显山露水的画廊。本文的出发点不在于讨论画廊在商业运作上的各种不同的方式,而在于思考和探究作为连接艺术和城市肌理的画廊的社会职能。作为“艺术孵化器”的各种画廊们是如何给艺术家提供机会的?又是如何在社区(neighborhood)中制造影响力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同是艺术史系的学长杨之彦开始了一场“路上画廊观察之旅”。

橱窗/互联网画廊:Art on Armatage

在一个几乎一切都可以在网上买到的时代,艺术品投资也不例外, 微商卖画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做实体画廊的意义何在?假如展览的媒介是数码格式的摄影、录像,或是只有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行为艺术,是否真的需要一个物理空间来呈现?橱窗画廊 Art on Armatage 的存在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当代艺术的这一新的局面。我们最初了解这个画廊也是在网上,吸引人的是它的口号:“A window gallery in Chicago dedicated to art exhibitions, installations and other creations(一家致力于艺术展览、装置与其他一切创作形式的芝加哥橱窗画廊)”。 画廊选取艺术家的过程极其透明,艺术家们可以直接向网站提交简介和作品的照片,也可以通过在网站上参考“过往展览”把地点和展示因素纳入考量,由于画廊所在的社区的居民大多是中低收入劳动者和拉丁裔移民,所以网站要求艺术家提供的作品适合面向包括小孩在内的大众,限制裸体或者含有暴力元素的艺术品。被选中的艺术家只需要提供25刀就能自己寄或者携带作品来画廊布展,而交易获得的全部收入也归艺术家所有。

图为Art on Armitage所在的街角,入口左手边偏大的橱窗为主要展示空间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慕名前往。一个生活化气息极其浓厚的街区上,这个半米多深,近五米宽,三米高的橱窗画廊与街角的理发店、熟食店、教堂和小学相得益彰。橱窗背后的空间是怎样的,画廊主是什么人,这些问题仿佛都被消解在这纯粹的形式里,变得无足轻重。与其说 Art on Armitage 颠覆了一般意义上的前台+白盒子(white cube)的传统模式,倒不如说这是当代艺术从数字世界到物理空间的一次有效延伸。它最大的意义恐怕就在于用较小的风险和较低的成本把当代艺术的种子撒到了一个看起来与阳春白雪的当代艺术绝缘的社区。回去之前我们向画廊对面随意停在街边,开着车后备箱卖水果的墨西哥大叔买了一个西瓜和一袋芒果。他教会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和我们对水果的要求类似,哪怕不特意去精品超市的有机食品区也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满足。

图为Art on Armitage正面特写

图为Armitage Ave.上画廊对面流动卖水果的面包车

艺术家驻留画廊:Aspect/Ratio Project Space

要论这趟“画廊观察之旅”最尴尬的经历,可能要属 Aspect/Ratio 画廊了。它位于 West Loop 一栋有些破旧不起眼的砖房。画廊每周开放3天,需要按门铃,等画廊主人应答才能进入。

图为 Aspect/Ratio所在公寓走廊

画廊位于三楼。楼道很黑且需要穿过曲折的走廊。我们在走近的过程中听到了一阵阵男性的急促的喘息声和含混的低吼,脑补出了无数画面,迟迟不敢进去,我们正尴尬着不知进退的时候,一个大胡子的男青年面带笑容地走了出来,邀请我们进入参观,开门一看,声音是画廊内一个影像装置发出来的。

Aspect/Ratio 喜欢展出行为艺术和录像艺术,对外公开的展示空间是两个相邻的小房间,第一个是刷的白墙,用作装置和行为,另一个则是黑屋子,用作录像艺术的放映。但让我们惊喜的其实是画廊侧面一个不对公众开放的空间。画廊发起者 Jeff 说这里面靠窗的相对大的空间是艺术家的工作室,有3-4位艺术家在这里工作、交流,或存放他们的作品。也会有一些与 Aspect/Ratio 正在展览相关的,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画廊展出的作品固定在墙上,作为展览的一种延伸。

图为 Aspect/Ratio工作室部分,摄影Joshi Radin, 版权来自艺术家 Michal Samama 和 Aspect/Ratio

画廊也以展出芝加哥当地的艺术家为主,尤以芝加哥艺术学院毕业生最受欢迎,审美上偏爱相对更具表现力的小众风格。这次的录像艺术主要是用镜头记录一个男人在触电时所展示出的的真实体验,通过记录触电和身体的反应,艺术家将自己对酷儿社区的研究和理解,用舞蹈音乐和性虐待文化(BDSM)交织着表现出来。

图为 Aspect/Ratio小黑屋内展示的录像作品 "Electrical Performances 2017," 作品版权来自艺术家 James Murray和Aspect/Ratio

仓库式画廊:Warehouse Gray

就在我们为这篇文章采集素材的数周里,芝加哥的画廊地图又增添里新的成员:从六十年代起就在芝加哥开始活跃的老牌画廊 Richard Gray 位于 West Town 的新空间 Warehouse Gray 盛大开幕,吸引到了上百观众的光顾,其中有包括芝加哥市长拉姆·伊曼纽尔(Rahm Emanuel)、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长詹姆斯·隆多(James Rondeau)在内的诸多社会名流,还有芝加哥本地的艺术家、文艺青年,以及各种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

画廊的旧有空间位于著名的摩天楼 John Hancock 的三十八层,高冷到是个除了长期买家和艺术圈内的知情人士之外谁也不会光顾的空间。而新空间 Warehouse Gray 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选址策略,把画廊开到了城市核心区外的衰落的老牌工业区,毗邻城市轨道交通绿线。一个初建于1908年的业已废弃的红棕色砖房被重新改造作艺术品展示之用。在一个将近6米高,14米宽的建筑空间内植入一个适合于表达和呈现不同艺术的白盒子, 在建筑4米以上的部分又保留了工厂旧有的结构,将砖墙墙面、木质桁架、屋顶天窗上的涂鸦,以及工业用吊扇(big ass fan)全部加以保留, 而入口处的大钢架玻璃落地门可以根据需要整扇打开,既保证了空间使用的灵活,又保留建筑原始的历史面貌。由于土地使用分区(zoning)的限制,Warehouse Gray 的创立和改造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社区内建筑原则上不能用于商业用途,而改建计划也需要保持建筑的原有外观及大致风貌。作为对策,画廊主保罗·格雷(Paul Gray)才想出了“艺术品仓库”的概念。而随着芝加哥主要画廊之一的 Richard Gray 的进驻,加上社区内已经有的一些艺术家工作室,对外的一些花艺,珠宝设计工房等,保罗·格雷希望能够通过艺术和艺术家来给这个随着工业衰落而走下坡路的社区带来一丝新的活力。

图为Warehouse Gray红砖厂房外观

图为 Warehouse Gray 开幕展展出的Jim Dine的绘画新作

以上几个例子描绘出了些许当下芝加哥画廊的生态图景,虽然不是全部,却是我们认为其中最有趣的几种“非典型”艺术空间。随着芝加哥艺术画廊的更新换代,我们也期待着这份“画廊指南”有出扩展包的一天。

作者:路边观察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