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术永远不会像音乐一样流行?艺术家与画廊的AA制你怎么看?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470   最后更新:2017/05/17 21:27:06 by clclcl
[楼主] 陆小果 2017-05-17 21:27:06

来源:798艺术 王薇


杨淞个展“木艮土”杨画廊展览现场


延续了上一次个展“蜕”对生命的探讨,在杨画廊举办的最新个展“木艮土”中,杨淞以泥土与植物为媒介材料,通过雕塑、装置、影像等形式呈现了生命在二者之间的转化。展览名称中的“木”与“土”呼应了作品所运用的媒介材料,而“艮”则指代由这两种材料所构成的人像。对生命的宏观表达显示出艺术家的创作视角已从对个体生命的体悟过渡为对生命之象的认知当中。


展厅的第一个空间以两件影像作品《垦1》、《垦2》作为开场白,提取并展示了一个贯穿于整个展览的核心观念。《垦1》将记录青草生长的视频以倒放的形式呈现,随着青草的徐徐隐没,一个以泥土塑造的人物头像逐渐显现,某种关于生命来源与归宿的思考借由这一带有象征意味的表现手法巧妙展现。《垦2》则以与之相同的视觉构成元素呈现了一片生长着青草的人形凹地。通过对泥土的拟人化塑造,及孕育自其中象征生命的青草的展示,两件影像作品在流淌的时间性中形象地揭示出一种存在于土地、植物与生灵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完成了一次对生命轮回的转译。

《根2》 380×160×150cm 雕塑 2016年


带着这种有关生命的提示步入另一个空间,即刻被一种极具情境代入感的肃穆萧索之气所笼罩。幽暗的空间中,覆盖着泥土的地面上堆积着成片的落叶,几件雕塑作品安置其中,在视觉及结构上与整个空间浑然一体。空间入口处,一男一女两个泥塑人形相对而立,各自身后的树干恍若从身体中生长而出,又或者人与树原本就是一体,仿佛暗示着在无数次转化中的彼此生成。对立的姿态不仅强化了一种入口式的空间体验,也为整个场域营造出一种奇特的戏剧性张力。


延踩踏出的小径行进,可见三件由树根及人形泥塑组成的作品。显然,树根在这里象征着生命的源头,而联想至树与泥土在宗教、神话语境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更增强了由这两种物质形象的并置所带来的观念指向。在《艮1》中,人与树根缠绕共生,渗透着人对本体的思考。由男女形象彼此依偎的《艮2》仿佛暗喻着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本源。而《艮3》中的人物则以半跏冥想的思维佛形象出现,似是将这种对生命的追问上升至另一层面的解读之中。

《艮1》138×116×98cm 雕塑 2015年


《艮》系列中的树根与人物形态尽管分别来自天然与人工,却显现出一种莫名的和谐。与其说人物形象是被嵌入到树根结构当中,不如说这些形象本就隐约存于其中,创作者更像是顺势而为地将这种自然的原始形态及其所具有的生命力通过充满想象力的塑形有效地释放出来,加之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人、树根、泥土共同呈现了生命体从物质层面到观念层面的同一性。


空间的另一端远远看去仿佛是一面临时搭建的墙壁,由于与地面相连,且同样覆盖着泥土枝干,恰似将一块地面平地掀起。直至绕到背面,看到另一侧“墙壁”上形态各异的泥塑造像时,方才意识到这是一件雕塑装置作品。此时再看整个空间,犹如一个倒置的地下世界。独具匠心的空间排布为作品营造了一个与之休戚相关的展示情境,使作品的观念得以在展示场域中获得一次完整而立体的呈现。

《艮2》228×218×130cm 雕塑 2016年


这件与展览同名的作品《木艮土》传达的是其创作者对一个混沌世界的感受。形态各异的雕塑囊括了人、鬼、神、动物、植物等不同形象。带有情节性却又不构成连贯叙事的画面元素伴随着艺术家提示的关键词“审判”、“争斗”、“羞愧”展开。作品中的形象塑造显然与中国寺庙中的造像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对杨淞的艺术创作影响至深的正是此类东方传统造像。


不难发觉,尽管杨淞接受的是以西方美学为主导的学院体系雕塑教育,但其作品的形式借鉴及表现手法却具有鲜明的东方特征。或者说,对本土文化的敏感与偏爱本就潜藏在杨淞的意识深处,如同文化基因一般在无形中影响着他的思想与创作,并与其后天培养形成的西方美学自然融合。

《木艮土》800×150×350cm 装置 2016年

《木艮土》(局部)800×150×350cm 装置 2016年


作品《木艮土》中的形象虽然源自寺庙造像,却并未遵从此类传统艺术中常见的长卷式布局,而是以人类文明所特有的“审判”这一情景为中心,使一切元素围绕这一中心以旋涡式的布局展开,作品也由此产生了一种动态的张力。而这种在此次展出作品中无处不在,并以不同方式显现的运动感似乎正是轮回概念的形式隐喻。


显然,生命与死亡,以及与宗教相关的思考始终贯穿于杨淞的创作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考并非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而是试图以更为宏观的视角从整体上参悟生命的本相。如果说“轮回”来源于佛教思想,那么“审判”则更多源自基督教文化。这样看来,杨淞作品中所涉及的宗教因素并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更多折射出的是一种带有泛神论特点的认知方式,而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观察与思索才是其作品观念的核心,艺术家的视角也在其创作的推进中经历着由个体向群体,从微观到宏观的延展。(文/王薇 图片/杨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