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谈自身创作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728   最后更新:2017/02/27 16:31:13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蜡笔头 2017-02-27 16:31:13

来源:artnet


马塞尔·杜尚,《泉》。图片:Courtesy of Tate


马塞尔·杜尚的《泉》(Fountain)是一件在现代艺术史中无法绕过的作品。1917年,它被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Society of Independent Artists)拒之门外后,在摄影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的工作室展出,自此名声大噪。而今,这件划时代的艺术作品今年已经100岁了。

虽然原作后来丢失,但是在1960年代,17件复制品被制作出来。《泉》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因为它开启了“现成品"(readymade)艺术的先河,并且对后来的无数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这些在这个世纪产生的最重要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从《泉》的现成品概念中得到了启发。你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吗?

1. 罗伯特·劳森伯格,《姓名缩写》(Monogram,1955-59)

《姓名缩写》被广泛认为是劳森伯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组合"(combine)创作方式的典型代表——这个称谓是艺术家自己发明的,指的是将绘画与雕塑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实践媒介的方法。

这件作品当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就是山羊,而这个动物标本也给艺术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据艺评人Calvin Tomkins所言,这位艺术家曾做过几个版本的《姓名缩写》,最终才满意的说“这只动物总算看起来是油画的一部分了。"

罗伯特·劳森伯格,《姓名缩写》。图片:©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New York,courtesy Moderna Museet,Stockholm.


2. 皮埃罗·曼佐尼,《艺术家的粪便》(Artist's Shit,1961)

虽然名字简单直白,但是皮埃罗·曼佐尼的《艺术家的粪便》却是谜团重重——不管是创作的意图还是灵感来源,都是大家热议的对象。

这件意图向整个艺术界竖中指的作品,共由90个罐头组成,每个光鲜的罐头里都装有30克大便。

在2007年为泰特美术馆撰写的文章中,约翰·米勒(John Miller)提到了杜尚的影响,称曼佐尼的创作虽然与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有密切关系,但是这位意大利艺术家“最显著的前辈"还是杜尚。

皮埃罗·曼佐尼,《艺术家的粪便》。图片:Courtesy Wikiart.



3. 安迪·沃霍尔,《布里奥盒子(肥皂)》(Brillo Box (Soap Pads),1964)

沃霍尔的《布里奥盒子》——使用夹板制作的模仿日常物件的雕塑——也许是现成品最重要的变体。

沃霍尔通过将世俗的物件提升到艺术品的层面,探讨了我们对于艺术概念以及价值的判断——这种升级后的杜尚式现成品,将商业主义议题也带入了讨论。

安迪·沃霍尔,《布里奥盒子(肥皂)》),图片:Courtesy Wikiart.



4. 汤姆·马里奥尼,《免费啤酒(与朋友喝啤酒是最高的艺术形式)》(FREE BEER (The Act of Drinking Beer with Friends is the Highest Form of Art) ,1970-1979)

在这个持续性的装置与行为作品当中,加州的概念艺术家汤姆·马里奥尼邀请了16位朋友一起在加州奥克兰博物馆进行了一场下班后的聚会狂欢。Pacifico啤酒则由策展人提供。

狂欢结束之后,空瓶子、椅子、桌子按照原样被保留下来,并在展览期间展出,派对俨然成为一个现成品的展览。

汤姆·马里奥尼,《免费啤酒(与朋友喝啤酒是最高的艺术形式)》。图片:Courtesy Hammer Museum/UCLA.



5. 杰夫·昆斯,《新折叠吸尘器系列》(New Hoover Convertibles series,1981-7)

昆斯的“新"系列将吸尘器陈列在有机玻璃柜当中,使用现成品来探讨欲望是如何体现在日常物品当中的。

昆斯的吸尘器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们在光亮的照明之下呈现出崭新的展览视觉效果。提起这件作品时,艺术家说表示:“如果我的这件作品被开启了,那么它也就被毁了。"

图片:来自Instagram



6. 伊萨·根泽肯(Isa Genzken),《世界接收器》(Weltempfänger,1982)

在这件使用混凝土、钢筋、金属无线电天线制作的作品中,根泽肯使用废料将普通的混凝土块变成了多频段无线电接收器,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加上了镀镍的天线。

艺术媒体《Art in America的作者Anne Doran将根泽肯的这些雕塑称为“唯一的现成品",并写道:“这件作品引入了根泽肯最具延续性的主题:人类与世界产生联系的方式。"

图片:来自Instagram



7. 达明·赫斯特,《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1991)

达明·赫斯特的《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被认为是英国及当代艺术的代表作,这件作品是浸泡在甲醛当中的一条虎鲨,《纽约时报》评论家罗伯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曾经称其为“YBA(Young British Artists)艺术运动的代名词。"

这条鲨鱼——赫斯特仅仅花了6000英镑去聘请一位澳大利亚渔民抓一条“大得可以吃掉你"的东西——最终腐蚀了,而赫斯特则称是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在甲醛当中加入了漂白剂。

1993年的时候他又在澳大利亚抓了一条鲨鱼来替换伦敦原版当中的那一条。

当被问及作品是否还是原来的作品的时候,赫斯特回应说:“这是一个大问题。艺术家和修复专家对于重要性有着不同的观点:原版的作品本身还是最初的意图。我来自于观念艺术领域,所以我认为意图重要。因此这还是原来的作品。但是最终的判断要很久之后才会水落石出。"

图片:来自Instagram



8. 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无题(罗斯在洛杉矶的肖像)》(“Untitled" (Portrait of Ross in L.A.) 1991

已故艺术家冈萨雷斯-托雷斯的这件作品创作于1991年,是对自己因艾滋病并发症去世的伴侣Ross Laycock 的诗意化呈现。

这堆包装鲜艳的糖果重量是175磅,也是Laycock生前的正常体重。

这是一件互动性作品,观众可以拿走糖块。随着这堆糖果的体积逐渐减少,意味着作品所呈现出的Laycock的体重也日益下降,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然而出于爱意,冈萨雷斯-托雷斯会经常去回填充糖果,以示生命的永恒。

图片:来自Instagram



9. 大卫·哈蒙斯(David Hammons),《帽子里》(In the Hood,1993)

这件哈蒙斯创作于1993年,使用从套头衫上剪下来的帽子创作的作品在24年之后依然让人震撼。这件作品让人想到了非裔男孩特雷沃恩·马丁(Trayvon Martin)的私刑事件。

就像artnet新闻的评论人Blake Gopnik所写的:“这只是一块工业化的布料,但是挂起来的时候让人想到的是私刑甚至耶稣。(另外一点需要考虑在内的是:哈蒙斯在帽子里塞入了电线,营造出了一个没有头颅存在的空间。)"

图片:来自Instagram


10. Sherrie Levine,《泉(佛)》(Fountain (Buddha) ,1996)
作为女权主义艺术先锋人物以及“图像一代"(Pictures Generation)的成员之一,Sherrie Levine喜欢重新制作男性艺术家的作品,以表现他们在艺术界所扮演的角色。Levine的《泉(佛)》明显参照了杜尚,但是通过使用青铜来重新制作小便池,她将这个普通的物件提升到了艺术品的层面。

图片:来自Instagram



11. 翠西·埃敏,《我的床》(My Bed,1998)

在这件得到特纳奖提名的争议性作品当中,埃敏将自己经历的一系列沮丧事件融入其中,当时她只靠香烟和酒精维持生活的好几天没有整理的床和卧室里的东西放到了展厅呈现,包括香烟和酒的剩余物。

这件作品中有很多日常用品,其中包括了一些显示出私生活的东西:用过的避孕套与经血的痕迹。评论界对此口诛笔伐,称这种毫无想象力的作品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来的。

埃敏则对这些批评回应道:“但他们没这样做,不是吗?没人做过这样的事情。"

翠西·埃敏,《我的床》(My Bed,1998)。图片:Courtesy of Tate.



12. 汤姆·萨克斯(Tom Sachs),《詹姆斯•布朗的护发产品》(James Brown's Hair Products,2009)

在“詹姆斯·布朗"系列当中,萨克斯向这位有着“灵魂乐教父"之称的歌手致敬。因为布朗神一般的地位,他生活当中的私人物件往往会变成值钱的收藏品。

萨克斯通过对布朗的物件进行整洁有序的展示来探讨这一现象。这位艺术家公开承认自己对布朗“着迷",并且经常从他身上得到灵感。

Sachs对Surface起这个系列的时候说:“我买了其中的一些东西,然后将它们进行整理。我尝试着将其神圣化,就好像对待都灵裹尸布(Shroud of Turin)一样。我将他的卷发以曼陀罗一样的图形放在一个展柜当中……仿佛它们属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一般。"

汤姆·萨克斯,《詹姆斯·布朗的护法产品》(局部)。图片:Courtesy Tom Sachs' Facebook page.



3. 西普里安恩·盖拉德(Cyprien Gaillard),《今日挖掘者,明日狄更斯》(Today Diggers,Tomorrow Dickens,2013)

在纽约画廊Gladstone Gallery的首个展览当中,盖拉德将建筑工程机器部件作为大型的雕塑展出,对转化后的现成品概念进行了探索。

这些已经失去了功能的部件被保留下来,原本用于挖掘的锯齿部分现在变成了雕塑的底座,头部则被穿入了石英石,坐落在挖掘斗上。

“这些曾经作为破坏工具、用于建筑翻新的工具,现在被保留下来,自己变成了文物,"画廊这样介绍作品:“因为这些挖掘机一直在进行破坏,而盖拉德在它们退休之后,给它们赋以新的使命。"

图片:来自Instagram



14. 莫里奇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美国》(America,2016)

继2011-12年古根海姆的回顾展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去年9月,莫里奇奥·卡特兰以作品《美国》再度回归这座纽约的博物馆,将这个18k金的抽水马桶安装在了一间真正的厕所当中供人使用,引发了社交媒体的风潮。

这件仍然在展出当中的作品,不仅是对过盛的艺术市场的一种回应,也涉及到了美国梦。最终,卡特兰似乎是在说,我们都是平等的——就好像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身体机能一样。

图片:来自Instagram


译:Joe Zhu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