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生作品对总理"不敬"以色列政府威胁撤资艺术学院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1   浏览数:860   最后更新:2016/12/27 14:38:44 by wq123
[楼主] 叮当猫 2016-12-24 19:47:50


来源:雅昌艺术网 文:邹萍


吴珏辉在《©主义》布展现场

看起来蛮成熟的吴珏辉其实是个80后,最近靠间歇性游泳维持身材,“现在流行装老,这样才能吸引90后的小鲜肉。”贼笑的吴珏辉很有魅力。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执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创作跨界融合,涉及交互、生物、信息科技等范畴,作品常以装置、影像及剧场等形态呈现,有种独有气质。他常说自己像一个USB接口,很努力地用低科技的东西,以个人经验与能力在科技和艺术间达到一个接口点。由此,吴珏辉被视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家。

       吴珏辉1980年出生于杭州,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UFO媒体实验室创始人。近年来,他着力探索艺术与科学、身体与媒体之间的“潜在接口”。自2010年始,发展出《器官计划》,试图将流行科技作为外来基因,侵入与再造肉体感官,并于2013年获得TASML |Carroll Fletcher艺术家Eyebeam驻留奖;他于2014年开展的《错造物》系列利用综合媒介的造物过程来释放恋物欲,生成一系列无目的而存在的机械生命。他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展和艺术节,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2011延展生命 / 2014齐物等观)、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纽约EYEBEAM 2014年度展、硅谷ZERO1双年展、瑞士SHIFT电子艺术节、创想计划 (Creators Project)、上海电子艺术节等。

  但“到底吴珏辉的完整创作概念是什么,目前为止很难下定义,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展览是把他的作品完整呈现,大家通常看的都是一件作品,对他的理解其实是很模糊的印象,知道吴珏辉做了很多炫酷的东西,但不知道还有别的。”被吴珏辉视为“半个策展人”的张莉娸希望能呈现这个脉络,“因为从来没有人看过吴珏辉从过去到现在的创作思考。”

  2016年12月23日下午,吴珏辉个展《©主义》在昊美术馆温州馆启幕,“神经星云”、“星际动物园”及“急救站”等近期项目首次抱团亮相,并持续展至2017年2月底,“这次算是第一次较全面对不同类型作品的集中呈现。七件作品,部分是新的,更多是已有作品的新版本。”吴珏辉认为《©主义》有点像一个周期性的回顾,“从2010年起至今创作的七件作品(倒计时鸵鸟、火星蚂蝗、蜗牛(现场展出了两件,一大一小,小的叫蜗牛,大的叫原子蜗牛)、响尾蛇、神经故障、神经星云、急救站)、两大主题(星际动物园系列与神经科学系列),差不多是五年内的东西,有些作品有不满意的地方或有一些新的想法我会去改,这也是作品比较好玩的地方。我变它也会变,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而且作品有独立性,它的生命周期或所谓的生长基因会逐渐显露,我会观察和评价:我和作品的关系是不是往这边走更有意思?这个作品是不是该停止?因为基因不好,再往后面走也没有意义,它就该死了。 ”


《©主义》是呈现而非定义

  吴珏辉自认很感性:“我相信直觉和判断,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其实人本身做判断时,所谓的背景、教育、知识等已经瞬间帮你做判断了。”展览名《©主义》便是一种非写实性描述,有很多影射含义,也由此不需定义。“每个人都有主义,‘个人主义’。”近几年来,吴珏辉一直通过无休止的造物运动来虚构他的主义。“有人认为荒诞、暗黑、复古、未来,缺乏现实主义批判,或者只是技术至上的审美而已…很多新媒体作品并非直接回顾历史或批判当下,而是对未来的侵略扩张-试图开拓新大陆,探寻新规则,侵入平行宇宙,寻求另⼀种现实以外的意识自由。对现实的厌弃也算是批判。对我而言,这些物的存在都不尽完美,就像任何的主义都是⼀部漏洞发展史。这些漏洞正是我逃离现实的门。在每件作品的运动中都暗含着某种物的精神性,冰冷或情趣、柔软或尖锐、静谧或狂躁。”

  由此他提醒“别把‘主义’想得太复杂,它其实可以很简单—心随物动即可!”

  这次的 《©主义》如从感官而言,充满荷尔蒙,色情、情色傻傻分不清,“色情、情色,好像有很多性暗示,我当时做的时候不是故意要这样,只能说骨子里有这种趣味,我觉得是生物本能。”吴珏辉十分坦然面对这些源自本初的感受,并通过个人的链接进行展示。

  虽名为“主义”,但《©主义》意在呈现而非定义,这个主题有很多延伸意义,比如©也有版权的概念,等于说是吴珏辉自己个人的主义,但究竟是什么主义,现在也无法下定义。








吴珏辉个展《©主义》展览现场



吴珏辉个展《©主义》举办地:昊美术馆温州馆

 从“鸵鸟”到“急救站”

  七件展品中,“倒计时鸵鸟”、“火星蚂蝗”、“(大小)蜗牛”、“响尾蛇”、“神经故障”属于星际动物园系列,“神经星云”是“神经工程艺术项目”的最新系列,而“急救站”则比较特别,因为与展览地万豪酒店有空间上的连接,加上作品本身有一定的实用性(观者可以坐下来为手机充电),因此是件颇有功能性的作品。

  一进入展厅,会看到一个特别的“洞”,就是“倒计时鸵鸟”,很有隐喻性,先进行感官屏蔽,期颐来者把外面的东西暂时忘掉,一头扎进吴珏辉这个与日常有极度差异的空间,也摒弃常规看展的心里预设。


倒计时鸵鸟

时间体验装置

媒介 / 计时器,金属结构,气阀,探测器,单片机

尺寸 / 可变

2010-2012



倒计时鸵鸟局部

 然后进入一块狭长地带,是“火星蚂蝗”一路过来。这次的“火星蚂蝗”整个造型都有改变,更极致、更完整,也更色情,吴珏辉使用了某种有蠕动感、编织纹像蛇一样的蛇皮套管,黑红相间,指向特别明显,看上去更刺激。


火星蚂蝗

动态装置

尺寸可变 170cm - 250cm

2015

走过去是一大一小两个“蜗牛”,大的“原子蜗牛”直径5米,感觉震撼,表面的材料特别有意思,它在起伏,在呼吸,加上黑色的质感与不时弥漫的烟雾,特别有黏糊糊的生物感。“‘蜗牛’最早不叫这个名字,展出后觉得有点蜗牛的感觉,就叫‘蜗牛’了,‘响尾蛇’最早也不叫这个,后来大家在朋友圈里聊,说这个必须叫‘响尾蛇’,我觉得也不错,后来一路过来,就慢慢形成了动物系列。”

蜗牛/原子蜗牛

动态装置

媒介 / 弹性材料、金属结构、机械系统、控制程序

尺寸 / 150cm x 150cm x 70cm

2014/2015


原子蜗牛

原子蜗牛局部

 越过“原子蜗牛”,会隐约看到一个影子在动,但看不到全部,有种蛇要出洞的感觉,“响尾蛇”就在一个通道里,影子被强光拉的很长,“当时比较担心,光会不会太刺眼,但我觉得别让观众这么舒服。什么叫互动?挑衅也是一种互动,‘原子蜗牛’的光线比较暗,来这边有一个逆光,也是一种空间感受的切换,而且逆光的空间感觉不一样,像是到了陌生的星球。” “响尾蛇”与“原子蜗牛”有关联,“蜗牛”是包裹的,诱惑人去往里面看,而“响尾蛇”完全暴露的,是特别尖锐的状态,比较有攻击性。

响尾蛇

动态装置

媒介 / 金属结构、机械系统、电机、程序

尺寸 / 可变

2015

 “响尾蛇”的旁边有个幽闭空间,红色的“神经故障”就在里面。三个如同“爬虫”般的玻璃罩里不时发出声音、射出红光,“里面的喇叭用的是类似次声波的低频,这个版本的声音部分是艺术家甘健帮我做的一个10分钟版本,喇叭上面有一个激光发射器,靠声音抖动,光出来之后直接射在墙上,沿着空间切出一条条红线,所以声音的不同频率变化会导致抖的幅度或位移发生变化,这种有点像很low的声音可视化作品,是特别物理、原始的方式。”

神经故障

有声激光装置

媒介 / 激光发射器、扬声器、媒体播放器、玻璃器皿、压克力、三角支架

2014


  “这个作品的声音其实比较暴力,因为本来就低频,加上东西的接触,有点像共鸣腔,比较神经质,所以叫《神经故障》,前身是我2005年的一个作品,原理一样,造型全部重新做过,相当于做了一个全新版本。这个版本今年9月底才完成, 12月中旬才决定放到这里。”


神经星云

脑电装置

媒介:脑电帽,无线放大器,多参数同步器,智能同步中心、LED灯泡、铜灯座、三脚架、控制系统、程序、音响、电源

2016

支持:neuracle

  《神经星云》也是调整了一些尺度和布局,包括线路。调整的目的有一部分跟空间有关系,“因为原先空间的尺度感和这里不大一样,大概念变了之后有些东西要做调整。”

急救站

充电装置

媒介 / 血袋、USB线、油、铝合金支架、冷光线、防水接口、电源

尺寸 / 可变

2016



[沙发:1楼] 叮当猫 2016-12-24 20:48:4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品详细










倒计时鸵鸟

时间体验装置

媒介 / 计时器,金属结构,气阀,探测器,单片机

尺寸 / 可变

2010-2012

  如何像鸵鸟一样与外界隔绝?在信息过爆的世界中,体验短暂的感官真空!这是一个让人体验时间和存在感的装置,通过一种强制性的方式:倒计时器。体验者一旦将头伸入洞内,倒计时器即开始启动,红色数字开始显示5分钟倒计时。体验者幽闭在一个封闭昏暗的半隔音空间中,直至倒计时结束后定时锁会自动开启。在5分钟体验期间体验者无法中断程序,除非别人按下外面的紧急开启按钮。




火星蚂蝗

动态装置

尺寸可变 170cm - 250cm

2015

  我的这些人造物和仿生学有关亦无关。我只关注动态瞬间所释放的生命信息,而非人造生命的科学依据。生命并非只限于我们理解的活物,生命是一种无法停息的能量形态。运动时它存活,静止时也未必死,动静与死生之间正是其模棱两可的微妙之处。“火星蚂蝗”是动物园系列的最新物种,一件软雕塑。偶然获得的材料在玩味中发现其可塑性,这是一个意外。随机的伸缩运动赋予其类似蚂蝗的蠕动感,仅此而已。






蜗牛

动态装置

媒介 / 弹性材料、金属结构、机械系统、控制程序

尺寸 / 150cm x 150cm x 70cm

2014

  错造物是造物过程中各种失误、偏差与意外的产物,是对“存在即合理”的嘲讽。错造物系列的首件产物是一个具有弹性表皮的动态装置。它借助弹性材质的可塑形变构造柔性景观, 再由起伏的机械运动影响光影流变;多个凸起以不同节奏移动变位、聚合分离,在“意义”与“虚空”间游离出一种难以捕捉的流逝感。错造物可以被理解为自然法则的微缩符号,也可以被理解为机械器官的仿生运动但这些解读恰恰稀释了它的合理性与存在感,而错造物却依旧在那里自行运转,成为通往空寂的过渡状态。






响尾蛇

动态装置

媒介 / 金属结构、机械系统、电机、程序

尺寸 / 可变

2015

  “造物”通常指向合理,而“错”的意义在于异想天开,一种无目的存在。“响尾蛇”作为错造物系列的最新作品,是一个钢筋铁骨的动态装置(动态雕塑)。作品源于“π”这一数理概念的猜想,公转与自转正反叠加,衍生出无限不循环的形态变幻,正如圆周率的不可穷尽。瞬息万变的运动轨迹犹如宇宙天体的转动,亦如机械生命的游摆。在宏观与微观、理性与感性之间游离出一种无法捕捉的动态之美。






神经故障

有声激光装置

媒介 / 激光发射器、扬声器、媒体播放器、玻璃器皿、压克力、三角支架

2014

  作品由低频音响与激光发射器组成。每只低频音响循环播放着各种各样简单的,沉闷的机械噪音片段,利用音响发声的原理,音响的振膜不断作用于放置其表面的激光发射器,发射器在不规则推力的作用下不断改变着投射方向,投射出的红色激光束在黑暗中舞动,也切割着空间的墙、地面、屋顶,以及进入空间的观众。

  如今,充电比输液更紧迫!在视觉像素化的今天,我们的生命也逐步电子化。各种电子设备已经无形地寄生于我们的身体,成为身体和意识的延伸器官。电子器官对电能的依赖,犹如身体对血液的依赖一样。及时充电尤为紧迫!否则你将缺失器官般残疾。
















神经星云

脑电装置

媒介:脑电帽,无线放大器,多参数同步器,智能同步中心、LED灯泡、铜灯座、三脚架、控制系统、程序、音响、电源

2016

支持:neuracle

  “神经星云”是吴珏辉从 2010 年开始的“神经工程艺术项目”的最新作品, 基于神经科学的前沿技术实现脑波的可视化。通过脑电帽(EEG cap)捕捉脑部32 个点位的脑波信号,然后将其可视化为灯泡的闪烁,构成星云状, 将大脑活动放大成一种光的能量场。星云光点的变化随个体大脑的差异而不同,比如正常的大脑或病变的大脑 将形成不一样的场景。




急救站

充电装置

媒介 / 血袋、USB线、油、铝合金支架、冷光线、防水接口、电源

尺寸 / 可变

2016

        如今,充电比输液更紧迫!在视觉像素化的今天,我们的生命也逐步电子化。各种电子设备已经无形地寄生于我们的身体,成为身体和意识的延伸器官。电子器官对电能的依赖,犹如身体对血液的依赖一样。及时充电尤为紧迫!否则你将缺失器官般残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