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媒体”已不是新生事物,深圳新媒体艺术节能带来什么新意?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741   最后更新:2016/12/21 10:13:44 by 猴面包树
[楼主] 平静的坏心情 2016-12-21 10:13:44


人们通常把西方哲学历程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近代的认识论哲学、现代的语言哲学。像所有框架性思路一样,其划分必然是粗糙的。单从语言哲学的转向来说,也是就着英美哲学而言的。与这次转向相伴的,还有现象学的转向,生命哲学的转向等——现象学太复杂,生命哲学又远不如东方哲学透彻——因发展势头均不如语言哲学强进,故以其为主流。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分析哲学的一代宗师,他的思想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彼此差异很大。前期思想属人工语言学派,后期思想属日常语言学派。这两个学派是语言哲学的两条脉络,维特根斯坦对两派发展都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维氏的前期思想集中体现在《逻辑哲学论》这本书里,用“数理逻辑”这种工具去分析以往哲学中纠缠不清的问题,之所以纠缠不清,维氏认为是日常语言太混乱造成的。人们用语言思考,语言的问题不解决,思想就难以明澈。如果创造出一种绝对正确的人工语言,将其植入到日常语言中去,就能看清哪些是真问题,可以用哲学的方法解释清楚,哪些是假问题或者干脆就不是问题,因为不是人的思想可以解决的。人工语言对它们进行化界之后,将可以用大脑思考的问题都说清楚,不可以用大脑能思考的问题也就是不可说的问题就不要去碰它,感受、悬置、敬畏。维特根斯坦的前期思想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也叫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家们,但与他们绝对的科学主义不同的是,维氏坚信宇宙与生命中最重要、最庞大、最扣人心弦的乃是不可说的部分,那个领域是科学思维永远到不了的地方,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被称作神秘主义者的缘由。


维特根斯坦在写完《逻辑哲学论》以后,认为哲学问题都被他理清楚了,就退出了哲学江湖,跑到乡间做了一名小学教员。但是到后来,受天赋的胁迫(这是命定的,毫无办法),他又返回剑桥,重新开始研究哲学。这一次,他发现自己的前期思想犯了严重错误。即,并不是日常语言本身有毛病,而是哲学家的思维不对,哲学家没有按照日常语言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语言体系之中。维特根斯坦的人工语言虽然完善,但也是一种哲学家语言,维氏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回到日常语言之中面对思想。比如维氏就说,我们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并不是通过不断定义语词来完成的,而是直接在生活中以游戏的方式使用它,掌握其用途,进而理解含义,这就是著名的语言游戏说。维氏后期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死后出版的《哲学研究》中。


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哲学都在批判形而上学,但方法非常不同。前期思想将哲学的抽象思维推向极致,像绝顶高手一样揭穿了哲学问题的虚假。后期思想则扭转了整个哲学思维的方向,其实是对以往哲学思维的全盘否定。维特根斯坦早年学习数学,后来转向哲学,他并没有读过太多的哲学原典,因而也不会受到束缚,敢于批判哲学本身。维特根斯坦是个天才,但是经过他这么一整,哲学的未来似乎就穷途末路了。后来,三分之一给了精于语言模拟的计算机技术,三分之一给了社会学的问题研究,三分之一给了艺术的游戏。维特根斯坦是个终结者,维氏中学时与希特勒同学,冥冥之中暗藏天意。


维特根斯坦不习惯长篇大论的写作,这一点与学究气十足的西方大哲们不同。《逻辑哲学论》以数学方式写成,简短精炼、环环相扣。《哲学研究》在行文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更为松散,仿如札记。两本薄书就能囊括一个西方大哲的全部思想,真是十分方便!


维特根斯坦因为神秘主义的气质,因为坚信不可说之物的存在,因为见招拆招的思想习惯,因为对日常的回归,才被好事者称为西方禅宗。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精巧细密,并始终不认为罗素能理解自己。若不是因为那个被强烈感受到但又不可思想、不可言说的神秘之物在隐隐作祟,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思想已被他人了如指掌的虚荣心于其中作梗,我们不是经常会在被别人看穿或不能在他人心中达到预期目的的时候说“你不懂我”吗?我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真是有那么难以表达的深邃内涵和无法设想的奇幻经历以至于寻常智力都理解不了你吗?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表达是一道可以用智力慢慢解开的高等数学题,维特根斯坦的沉默是进不去、出不来的智慧深渊,东方人习惯将后一部分内涵称为“境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