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从现代到超现代的机体暴力——应歆珣个展《Don’t Worry》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458   最后更新:2016/10/20 19:12:31 by 蜡笔头
[楼主] 小白小白 2016-10-20 19:12:31

来源:烟囱ㆍPSA



“诸众之貌” 是关注亚洲内各种艺术与社会的实践方式的计划,关注人们如何通过各种不同媒介( 音乐、戏剧、艺术等) 自我再生产,让奇点(singularity)成为众点(plurality),在共同行动中形成诸众(multitude)。计划透过影像资料库的建立,建立亚洲连带关系。目前已完成关于日本樱井大造、印度人民科学运动等文献库。


今年借助PSA“青策计划2016”的平台,策展团队欲将展厅转变为阳光普照的晒场,呈现中国与亚洲各地的艺术实践与经验。以“连结者峰会”为名,实为图绘当下与即将发生的艺术行动。策展团队深信,经验的重访乃是对未来的想像,同时也深信,呵护初生的种子而非盛开的花朵乃对未来更重要。于是,“连结者峰会”站在二十年亚洲的重要经验之上,探访当今中国自身的田野。


展览中策展团队将重新定义两种角色:


连结者:是社会行动者,利用各种媒介(音乐、剧场、科学…)结合在特定文化经验与社会模式下的人与团体。他们是制作(making)与发生(becoming)的主体。


艺行者:展览中不设“ 艺术家” 而称为“ 艺行者”。艺行者不是意见分明的社会运动者,不是个体创造式的艺术家,艺行者试图开辟新的伦理、感觉、愿景来不断图绘连结者及其工作,翻译不同渴望。他们将聚光灯投射于连结者们之间,那儿总将呈现更广阔的路。


展览即是“艺行者”对“连结者”的田野报告,以及我们与连结者们之间的通道灵光。我们尝试以戏剧教育音乐替代空间书店媒体站,将美术馆空间媒介化。展场为晒场,邀请连结者从各自的成果中出走,将单个的收成“献”为集体的丰收仪式,这即是诸众之貌欲显像的亚洲社会力量。


1
帐篷剧:想象力的避难所


艺行者:程艺、马原驰


连结者: 樱井大造、王墨林、钟乔

▲ 2014年第十届上海双年展,诸众之貌团队与樱井大造邀请了来自北京的流火剧团、来台湾的黑手那卡西乐队、来自香港的独立媒体的编辑们、来自北京的新工人乐团一起在PSA馆前广场上搭起的一个帐篷,并在帐篷里讨论、分享、歌唱和自主稽古。


在“剧场”这个版块,策展团队试图要呈现一个剧场的“后台”。“后台”是被绝对空间提取出群众的内部,也是不同的民众性所集合成的能量场。这种能量是原生的,从未被标本化的。我们期许生活中那些一直拥有,却无法触及的部分在这个绝对空间中重新遭遇。


策展团队在展厅内搭建出的木质穹顶,试图构造出一个隐形剧场,穹顶下方被木桩的四边形封闭出一个矩形区域。被穹顶和矩形区域所包裹的空间意味着暂时性地割断与现实的直接联系。被包裹的空间是敞开的,外界的所有显性和隐性的能量可混入其内,策展团队期许当你跨入这个矩形空间场内,可以用自身原生的、未被标本化的能量与其格斗。这是双重现实的流动和遭遇,也期许跨入矩形空间的民众可以在戏剧展场的内部彼此交换沉默,解放羁绊。此时内部的群众将成为这个整个展厅的“观—演者(Spect-Actor)”。


2
科学教育:教育是行动的知识


艺行者:叶薇、朱新蕾

连结者:印度学习与科学组织(BGVS)、同心实验学校、皮村文学小组、小毛驴市民农园

▲印度BGVS团体创始人之一M.P博士于IRTC(印度农村综合技术中心)授课现场,图片来源于“诸众之貌”官网


教育是什么?教育还可以是什么?教育通向什么?当人们受着无法获取需要的教育之苦,受着错误教育之苦,而口耳之学无效,我们身处其中,我们无法回避。但教育不是一种救济,是发现,是解放我们体内蕴含的“力”。我们要的不是隔靴搔痒的纸上运动,不是居高临下的悲天悯人,不是呼唤得声彻云霄,而不实地去改造。


我们为何教育?由印度BGVS(印度学习与科学组织)团体的扫盲教育,到国内以印度为参考,旨在工业化进程中探寻简朴生活生态家园的自然教育,到不流于抽象形式不脱离实践的生活教育,从印度Samata性别平等妇女赋权教育,再到国内解放性观念的教育实践,这些团体在极有限的资源中,在不同的层面创造了教育。我们所说的教育并不只是教育学意义上狭义的教育。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免于愚昧才能探求自由。重要的是启动生命,工夫所至即是本体;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即为连结!


3
工人音乐:社会性聆听的情感机器


艺行者:求源、郑津威


连结者:黑手那卡西、新工人乐团、重D音、工厂五角星

▲台湾的黑手那卡西工人乐队,图片来源于策展团队


音乐版块通过跟踪研究台湾的黑手那卡西工人乐队以他们20年创作实践,挖掘音乐这一特殊表达形式是如何透过旋律、节奏及歌词相互承载,并灌注能量,在差异经验的相遇和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与文字、口述不同的作用,以及其内部的“艺术”因素对现实的行动所产生的激荡力。

以黑手为引,连结至北京新工人乐团、香港噪音合作社、深圳重D音和工厂五角星等乐队对这首歌的多版本多场合的翻唱与再创作,以此展现其中所呈现的意义自产和能量叠加。把音乐从抒情化地介入变成行动方案。


4
替代空间:There is no Alternative


艺行者:卢睿洋、马可恩(香港)


连结者:高雄共艺术合作社、香港城西关注组、香港社区公民约章、香港士家故事馆、上海定海桥互助组、广州黄边站

▲香港土家故事馆举办的第十二回土家生活墟,图片来源于策展团队


如豪泽尔所说:我们可以想像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但不可能想像没有社会的艺术。替代空间曾经的角色是把实验先锋的艺术注射进主流社会的美学实验场,而今我们关注的替代空间则是在以差异化为构成原则的、自转的艺术系统中,在政府机构自上而下推行公共艺术的背景下,主动从在地历史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建造没有艺术(纯艺术/先锋派/展览)的社会的空间实践


展场中,两岸三地的实践如木箱可活动的6个面结成整体,功能上又相互补充。香港的城西关注组、土家故事馆、社区公民约章以影像的方式呈现。上海定海桥互助社、台湾高雄共艺术合作社以及杭州待发的合作社布置为资料墙。木箱顶部堆放的椅子,暗示替代空间中随时发生的讨论。


5
书店:思想的存储室


艺行者:甘志雨(台湾)、曾杰(台湾)


连结者:文运书房(马来西亚)、唐山书店(台湾)

▲台湾唐山书店内景,图片来源于策展团队


书店板块是以马来西亚文运书坊以及台湾唐山书店为展示主体。文运书坊的张永新老板在经历了八年的拘留营后成立书店,从肉体的、地下的抗争形式,结晶为知识的实践,他以出版及贩卖华文、马来文、英文书籍的方式,致力于马来西亚进步思想的流动。在台湾,陈隆昊老板的书店“唐山”自80年代始,乘着进步思想的崛起,在海归派、年轻学者的帮助,以及翻版书法规的不确定下,唐山书店这间位于台湾大学对面地下室的小书店,遂成为台湾当地各种实验文学以及人文思潮的基地。


6
媒体站:Don't hate Media, to be it


艺行者:魏珊、马海蛟


连结者:香港独立媒体、台湾破周报、北京破土工作室

▲诸众之貌团队制作纪录片《亲密同志》截屏,图片来源于策展团队


每一个媒体站的编辑室,都有非常清楚的指向。战术与战略,失败与痛苦,不是想然尔,不是梦想,不是理论,不是乌托邦。“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媒体的工作领域始终处于时间的最前端。此次展览的媒体站即是试图使两岸三地在这样一截电光火石的区域相遇。


在“诸众之貌”计划已完成的香港独立媒体纪录片的基础上,媒体版块的艺行者初步访问了台湾《破报》、北京《破土》的编辑和记者以及大陆的媒体工作者,最终在展览现场的媒体站中,呈现出一场关于媒体战术和战略的研讨。


展厅媒体站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用来“切磋武艺”,内空间、外空间都是讨论区。通过多个电子相框播放田野访问片段,聚集“讨论”不同的议题,如:“媒体的行动主义”、“公民媒体”、“新媒体来了”等。上层一方面是一个翻阅《破报》的阅读空间,另一方面是瞭望台:接收、搬运、形塑、再发出由众多其他形式的实践发出的“讯号”。《破报》以20年实践向大家展演一个信号塔的入与出。



“连结者峰会”即将于10月22日

汇聚所有连结者,向你呈现集体的力量


策展团队:刘益红、王岩、欧怡君


借此机会,策展团队想对连结者们说,

感谢,与我们连结的亲密同志:

王墨林老师和钟乔老师|北京新工人艺术团:许多、孙恒、姜国良|重D音乐队:董军、黄小娜、阿鬼、李武霖、黄世晓|工厂五角星:张峰|香港土家故事馆:小田 、楚思、Storytellers、M.K. Szeto|香港社区公民约章:陈允中|香港城西关注组:Judy、戴毅龙|台湾共艺术合作社:林乔俐、伍芷舒、蔡伊婷|北京前破土工作室:吴琼文倩、龚瑨、梁静婷、钱钦|上海定海桥:陈韵、赵伊人|广州黄边站:李筱天|九野:段玉|草台班:赵川|北京706青年空间:邬方荣、程宝忠|北京北京同志中心:辛颖(铁主任)|北京新青年绿色公社:魏川|武汉我们的家:麦巅|掌上春城编辑:陶然|老百姓大画廊助理:青蔓|小毛驴市民农园|爱故乡:黄志友|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何笔云|好厝边计划:林炉生|燕山学堂:青山|同心实验学校:沈金花|同心女工合作社:伍彩霞|澎湃新闻记者:伍勤


以及参与展前夜聊周活动和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们:

韩冰,李俊峰,张巍,冯婧,张建元,段惠民,徐娴,七间,潘祺琪,侯力棋,王祖华,王媛,Roga&离奇,苏颖欣,陈雪,白清文,闻姝羽,Yiva Wong,潘伟森,陈珂欣,徐蔷薇。


致敬给予我们鼓舞和力量的连结者组织:

希望我们的展览不辜负你们在社会前线历经数十载的切身实践。


黑手那卡西工人乐队全体|香港独立媒体全体|樱井大造日本野战之月台湾海笔子北京流火剧团全体|印度学习与科学组织全体|台湾唐山书店全体|马来西亚文运书坊全体|台湾破周报全体


最后特别感谢:

带领我们团队前进的黄孙权老师


相关展览

青策计划2016

Emerging Curators Project 2016

展期: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2月14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5楼、上海外滩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展厅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鸣谢:瑞士斯沃琪公司、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法国驻上海领事馆

票价:免费


2016年,进入第三届的“青策计划”在招募期间共收到了80多份有效方案。其中,3组方案在今年6月通过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初审,以及由克里斯 · 德尔康、丁乙、侯瀚如、冯原、徐文瑞、高士明、李旭、龚彦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的面试答疑。这三组方案是:“厦门肉食公司”(轴艺术项目小组)、“连结者峰会”(刘益红、王岩、欧怡君)、“谷神变”(毛晨雨、周净、芬雷)。经历五个月的准备与落实,三组获胜方案即将于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2月14日在PSA五楼及外滩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展厅呈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