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曾梵志与田霏宇:时代里的艺术和艺术家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977   最后更新:2016/10/02 17:21:47 by 小白小白
[楼主] babyqueen 2016-10-02 17:21:47


文:王宗亮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9月28日晚,向京在位于北京朝阳公园的国际金融博物馆演讲厅作为主讲人同大家分享创作与生活



即将过去的9月,有许多让我们兴奋的大展。其中,更具震撼和影响的,莫过于9月18日向京的首次个人大型回顾展与新作展在民生美术馆的开幕。

对于这个展览,开幕式当天的盛况自不必说,事实上,面对向京这样一个在中国当代艺术圈被“明星化”,或者说具有温度和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之一来说,许多人关心的重点,除了抵近观察欣赏向京的新旧作“大合集”外,相信更多得是希望能够近距离了解这些作品创作的背后脉络和艺术家的心路历程。

9月28日,由国际金融博物馆艺术中心举办,主讲人为向京的“第十一期艺术家告白”,便以向京在民生美术馆的大展为基础和引子;以PPT演讲的形式,同现场观众一步步分享、解读艺术家的展览,创作,生涯。


大家将以三期篇幅深入还原和“伴读”当天的演讲内容。此篇以演讲PPT的首个单元——“观看”的上半部分为开篇,是为上篇。


告白


“唯不安者得安宁”——观看是第一要务

主讲人为向京的“第十一期艺术家告白”继续引用了9月18日向京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命名。相信,大家在本月已经被这句话洗脑已久,那么。让我们随向京的演讲PPT来进入她的分享。

*图片来自向京演讲用ppt


在开始之前,先看下这句话的出处:


唯劳作者才得食,唯不安者才得安宁,唯沉沦于下层世界者才能拯救可爱的人们。”


——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


索伦·克尔凯郭尔 1813—1855



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作者实际上是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更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因为其对哲学的研究主要建立在由神权——人权的主观个人存在的思考;简要引申,就是在绝对神权普遍存在的假设下,人类的生存现状问题


明白了这一点引用和出处,就会发现,其实这一句话(唯不安者得安宁)并不是一个鼓励或安慰,而是一个对“现实”的阐述,什么样的现实”呢?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一段


(神)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疏。你必汗流满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圣经(旧约)《创世纪 3章17一19节》



这是《圣经》中记载象征人类始祖的亚当夏娃,在偷食禁果后受到的来自上帝的惩处——乃至全人类的宿命。嗯,是不是和上面那段话的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一来, 就不难理解向京作品中那些我们似乎熟悉,却又有些不同的“人物”,为何是那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种状态、神情。因为,艺术家将她们的角色锁定在了上述引用的情景中,或者说,放大了她们在那一处境中的状态,一切的不安、惶恐、荒唐、抗争、顺从……诸如此类的种种常人都会有的情形,都定格在这里,定格在各种女性身份——人类光景“沿袭”千百年后之今日面貌。客观上,也必然以雕塑属性呈现与人。(当然,笔者的意思并不是一个后来的展名就可以定义此前的作品,只是从向京作品一贯传递出的相关人本话题找到了相对可靠的注脚)


说过这个“主纲”,我们来详细进入向京当天的PPT演讲,首先,也是向京从学术角度定义的第一道语义:观看

*图片来自向京演讲用ppt

艺术家告白现场


向京表示,自己在思考艺术的时候,对于观看概念的考量是无法回避的。她认为观看既是观者和作品的一个关系,也是创造者和作品的关系。


如下图:

大家简图示意


我们用上图其实可以简单概括这一层意思(包括但不限于):首先由艺术家创作作品,然后作品“交与”观众观看;这其中虽然有顺序,但确环环相扣,三者无法脱离既定的任一关系。


但拆解来说,如果说仅由艺术家创作作品,观众观看作品,显然是肤浅的。更高等级的观看,应该是观众介入后的二次、多次创作——有可能改变作者的预设情景、角色等。


如下图:

大家简图示意


也就是说,在一个有观者介入的展场中,以上概括的三个要素,很可能都是以相对独立的身份进入观者的视角,而三者虽然在客观上共同进入了观者的观看,但因视角的不同,并非能绝对相的和谐共存。(三者:作品本身,艺术家的意图,环境的影响)

*图片来自向京演讲用ppt


向京用上图这件作品做了形象的比喻——暗示观众会用主观主动的观看行为,观看作品的观看(作品的表现形态)。而作品的观看来自于艺术家与环境,所以也是观众对艺术家和环境的观看,只不过中间的介质是作品作品本身在此刻反而不那么绝对化了。而上图中的作品,又是严重“依赖”环境、容易和展场环境产生关系,给观众带来联想的典型。


此刻,就会出现示意图中出现的情况。向京还引用了此作品在台北摩卡展出时,利用环境的机巧设置,而改变观众关注点的例子。

*图片来自向京演讲用ppt


具体到此类个人指向性强烈的作品,向京还认为需要针对的是观看的视角“我们如何去观看对象,我们如何去观看自我。其实都有一种向内观看的方向,就是如何去看自己的内心的这个部分,我的作品也是在关注人的内在部分的结构。”


显然,向内观看,以肉眼是无法做到的,至多是做到一半。若看内心,还要以相同的器官——以心观心,才得以见内在。当然了,这个“动作”是不用刻意去做的,由眼入心是好的艺术品的自有能力。


接下来,向京又引用更多作品的创作心路,来例证她对“观看”的认知。

*图片来自向京演讲用ppt

*图片来自向京演讲用ppt


而艺术家最希望观众面对作品向内观看到的,是:“引导每一个观者他把自我的部分能够在作品当中获得一个呼应,因为我的主体全是关于人的,全是关于人性内部的,那么我想其实人性相通的地方非常多,我们面对的困境,面对的一些人性的危机其实非常相似。”


那么,向京的把握来自哪里呢?


“创作者他在作品里面,其实他投注了自己的生命,我把我的这个生命在这个作品相当于活了一遍……一方面他被作者赋予了一个生命,另一方面其实更多的是,我是认为是观者把他自己的生命也投注到了作品上。”


艺术家告白现场


这也是向京在说到大多数作品尺寸为什么几乎都是接近1:1的真人比例的原因,想必也是为了能给更多的情感投射打开通路,使观者似乎在面对一个个真人;并且打破传统雕塑在展示中带有底座的传统,使作品更为贴近观者。


向京作品(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


在这里,还有更生动的实例: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有一个看我作品的人,他在给我说“你的作品特别,我就觉得他为什么这么的不安”或者说“他的表情是这样的?”然后我会给他讲,因为其实你在作品里看到的可能是你自身在作品上的一个投射”


大家简图示意


此刻的“观看”,变成了作品与观众的内在交互,这个时候,观者看作品后又把作品内在的东西,剖回给自己,如此循环往复,自然对作品产生了“特别”的感受。尤其别是在作品就像一个“同类”、更容易被感知的时候。


就如:


“我试图把雕塑不当雕塑去做,这也是我早期非常有悖论的一个言论,经常有人说“你是做雕塑的?”我说我不是做雕塑的,我说我做人呢。因为对我来说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人去理解,把它当成一个人来体会。我希望别人,观看的人,观众也把它当成一个人来看。”


嗯,听起来有种女娲造人的既视感


(未完待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