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健谈他在台北双年展上的新作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260   最后更新:2016/09/27 09:54:39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毛边本 2016-09-27 09:54:39

来源:余德耀美术馆


yuztalk “我们也是电子遗留物”, 讲座现场


9月17日,yuztalk讲座与对谈系列特别邀请了“波普之上”的参展艺术家徐文恺(aaajiao),来谈谈网络中一直存在的争议和矛盾,聚焦于高速运转的网络技术,探讨网络化时代的消费与被消费,并提出当代生活中网络这个现象的新思考。



以下为yuztalk的主要内容:

Part 1:视窗碑林

这次的OVERPOP展览中我带来了我的两件作品,《视窗碑林》和《邮件迷航》。本次讲座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关于电子遗留物的这一系列作品,也将在此过程中带出一些线索,把这些作品做一下贯穿。

aaajiao 徐文恺,视窗碑林,金属结构和UV打印,2016,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在西安的OCAT来做的个展“电子遗留物”现场的状况。当时在西安展出的不只是大家在OVERPOP中看到的两件作品。《视窗碑林》这件作品确实是我构建的一种碑体,在我小的时候,碑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大家都知道碑林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从初始来讲,我想重新理顺一下Windows中UI的细节,以及它的发展对我们的影响。我去分析了windows的操作系统细节,并对UI从1984年到2000年一些小的细节做了总结,最终回归到一种金属的碑林上面。大家会问我做这个作品的意义何在?对我而言,windows上的UI等用户界面的趣味奠定了今天我们如何看待电子世界的美学或趣味。在当下非常快速的消费主义的时代,互联网是最有效率的、最快速的。现在我们把这些放在一起,也许最年轻的一代不知道该如何解读这个作品,但是他们可能会拿出自己的iPhone、安卓手机去使用这些看到的界面,其实都是受到这套框架的影响。因此《视窗碑林》这件作品是当时在展览里面规模最大的,也是最多见的,但也是最容易映衬什么是电子遗留物的一件作品。其实这件作品想表达的是:我们在一种高速消费、高效率的时代消费掉了很多东西,就比如电子物也是其中非常明显的一件,我们应该换一个方式重新看待一些效率,我们应该重新去思考互联网的高效是不是真的有价值?


Part 2:Space

另外一个“http://thespace.com/space/”的网站其实是整个电子遗留物展览的引子,这个网站产生的原因是来自于一条新闻,它报道了全世界30%的网站处于一种“存在但是无人访问”的状态,它可能存在于某个服务器上面,它可能存在于很多私人建的主机上面,它可能一直没有消亡,那它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我去做了一个小的研究,就是这些网站是各种各样的,没有人去访问,没有人去看它。但是我们如何用一个最抽象的方式来描述一个我们看到的互联网现象?所以有了这件《space》的作品。其实《space》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我们用一个小的程序在网页上写了一套控制滚动条的页面程序。所以当你访问这个网站的时候,这个滚动条是会不断的变化的,这就像一个ghost去访问一个网站,它是没有内容的,里面是空白页。但是小的这个滚动条,它的长短不断的变化。所以用了这样一种抽象的方法来描述一个被遗忘的但是依旧存在的电子物,这个是对网站的一种看法。


Part 3: 字体

aaajiao 徐文恺,字体,by JJY Photo


“电子遗留物”展览里面另外一件作品,是依据前朝石刻拓片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创作的《字体》。关注科技或者互联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Alpha Go这个跟人对战围棋的人工智能程序。今年我们也同样做了一个基于像Alpha Go这样的一个神经网络算法的一套作品,这件作品其实是教计算机来写书法。我们用了碑林的碑帖来training计算机,然后教了计算机9个字。这9个字跟我的家乡有关系,有“石头”、“西安”的“安”字,“皇城”的“皇”字……所以,它是根据我的记忆来选择的9个字。所以我们在现场看到的这个很像碑帖的东西其实是计算机写的。这件作品可能呼应了一下当下大家对所谓人工智能的一种想象,对我而言,我觉得有时我们看待所谓的人工智能有些过于的浪漫。就比如很多人会讲,他并不希望将来的世界像Martix一样,像《黑客帝国》一样,人类最终变成一种像生物电池一样的处境。但是我觉得很多科幻电影里面对科技的看法,或者说对未来的想象,反而是最浪漫的事情。对我而言,这个可能是并不会发生的。通过这一件作品,我能得到的结论是,面对科技,我们应该真正地去关注一下它的细节跟过程,不要想当然它的结果,而且不要把所谓人道浪漫放进一个更冰冷的系统里面,然后你用你的主观概念去把它做的更温暖,其实这是不存在的。所以对我而言,这件作品最终做出的9个字是没有意义的,它真正形成了一种没含义的字体。大多数时候,我们对文字的了解是根深蒂固的,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就是:这个形态代表了一种含义,但是如果基于一种成人的思维,我们到底如何去塑造一种“没含义”呢?其实,这套字体对我而言就是一套“没含义”的字体,它也塑造了一种没含义的文件。


Part 4: 邮件迷航/Email Trek

aaajiao 徐文恺,邮件迷航,17 寸LED 屏幕,耐力板UV 打印,2016,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电子遗留物”展览中的另一件作品,同时也是“OVERPOP波普之上”展览中出现的作品叫《邮件迷航/Email track》。很多人问我《Email track》这件作品到底是用怎么样的一种方式去描述当E-mail这个系统跟人失去关联的时候,它如何成为一种电子遗留物。因为Email现在依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系统,可能我在讲座前20分钟还在回一封邮件,所以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描述它成为一种在我看来的“电子遗留物”?这件作品中,我们假定了Email系统已经消亡的时候,人们如何去探索还存在的Email。所以我们写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主要的功能是:第一,它可以随即生成一个Email地址,这个Email的地址来源于我们拿到的一份开源的数据,其实是美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它里面有所有美国人的名字。我们组合了这些名字,然后在后面@了常用的Email地址,它可能是gmail,可能是yahoo,可能是163;第二,它会给这些随机生成的邮件发一封信,但是这封信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收到的,因为它是随机生成的,可能正好随机到了你的Email才会生成这封邮件。所以当我们发出这封邮件的时候,我们会得到几种状态,其中一种状态就是他收到了,另外一种状态就是他没有收到或者这个Email是不存在的。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就绘制了大家在展览中可以看到的这几张耐力板,黑色的Email就是存在的Email,灰色的就是并不存在的Email。它非常像Star Trek里面的飞船在宇宙中去探寻每个星球的某种状态,所以我们最终用E-mail的方法绘制了这个星图。其实对我而言,它非常像Email系统的温度计或者说晴雨表,当这个系统还是蓬勃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的黑色部分肯定是居多的,因为它还是活跃的。但是当这个系统慢慢衰亡的时候,我们看到的Email星图更多的就应该是灰色的。所以这样的方式可能描述了在我心里Email的电子遗留物的某种状态,现在它并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遗留物,但正在向这个状态转化。我觉得大家可能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Email这个系统被我们完全、彻底地抛弃。所以,前面讲的这些作品都是今年我的一个大的话题——我们在一种高速的、高效的、消费的时代到底如何去看待一个电子物。


Part 5: Body Shadow

aaajiao 徐文恺,Body Shadow,2015


在去年年初的一个展览里面,我做过另外一件作品叫作《Body Shadow》。我觉得在《Body Shadow》里面更多的是到底人在一个高效的、消费的,或者说是量化的时代里如何看待自己?我们到底和一个电子物的区别在哪里?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创造力是在衰弱的,我们大量地使用智能手机,而且大家看起来都是在使用微信的。但是,我们真的创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在接收、转发,然后你的转发甚至可能是无意识的,可能是被道德绑架的,可能是被你的朋友绑架的,甚至只是被你的某种情绪绑架了。我们不再是一个创造者,而是一个传递者,或者说我们只是这个结构中的一个小的结点。用这样的方法来看,对我想大多数人与电子物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Body Shadow》这件作品可能是对这件事的一个反思。我们用了particle system,也就是粒子系统来研究中医的所谓的经络运动,然后最终把它作成纹身的一个项目。这件作品中,我们用了中医的多个假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假说。这里我为什么一直讲“假说”,是因为我的中医朋友一直跟我强调,中医很难把它的理论付诸现代科学的试验或者验证,所以他们用的很多理论其实对我们而言都是假说。作品里的一个假说就是“间歇性显影”,他们用了一些方式来真正的显示出所谓的经络到底是怎样的分布;另外一部分用了“分数维”的一套概念,所谓“分数维”在中医方面意义就是我们看到的每个穴位,它的一种纬度的绝对值是不一样的。可能越靠近骨头或肌肉它的值就越大,越离开骨头或肌肉它的值就越小,所以基于这样的方式我们构造了这样的一个系统。熟悉物理或者数学的人可能会清楚粒子系统其实与我们整个的宇宙的引力系统非常相像,当我们在改变每个红色穴位区域的纬度时,旁边的这些小的颗粒也会发生变化,中医在针灸时也讲究一个“内、外医”,内医是我们身体本质的一些状况,而外医则可能是和时间、温度都是有关系的。所以,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小颗粒的移动,是既在身体里,也在身体外的,这也就是呼应中医“内外医”的方式,所以我们最后用粒子系统这个方式来重现经络运动的规律。


在跟朋友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现代中医其实和纹身在中国历史中应该属于同本同源的。以往所记载的巫医因为要满足古代祭祀的需要,也会绘制祭祀所需的图腾或者纹身。因此,在这个作品中我们对比针灸的过程和纹身的过程,是为了呼应它们的本源,从这个作品的角度出发,当这个纹身最终回到我的身上时,我才明白我做这件作品的意义:作为一个生物,我非常不希望自己被量化,即我不希望自己成为一种电子物,或者说一种电子遗留物最终被这个系统消费掉。我们用了具象的、量化的现代科学去研究中医里面一些模糊的概念,最终又以纹身这样一个有些精神层面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个作品更像是我不愿意成为电子遗留物的一种呐喊,我不想成为这套系统中的一个结点,而是一个有生命的人,我要继续保有我作为人的模糊性。结合这个作品和《视窗碑林》,我想表达的其实是目前大多数人都在慢慢地成为电子物的某种状态,我们不断地被我们自己所构建的这个系统训练,若干年前,我们可能是以上帝的视角在看待互联网,但现在,我们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彼此的一部分。可能聪明一些的人正在和互联网还有技术共谋,但是更多的人可能下意识地成为了这个系统中简单的一部分,这个其实是很可悲的,而且我们的创造力正在明显地衰竭。


Part 6: ORG.A

aaajiao 徐文恺,ORG.A,photo by 庄哈佛


“ORG.A”是在一个25平方米的艺术空间里做的一个小的项目。作品中的卷轴部分是中国的一个互联网的门户网站从1999年到2016年的所有主页的线框画。我们在每一年都选取了其中一张图来还原成线框图,对比这些线框图时我们发现在这十几年里它的变化非常小,也就是说它的内容没有实质变化。因为UI是一个由内容驱动、和内容相对应的辅助性工作,但是我看到的这17年里面,它的变化是非常小的,以至于我们把这些线框图打印在透明的材质上做成卷轴时,它显现出惊人的一致性。所以看似高效的互联网,在这十几年里其实在消费内容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可能只是在同样的内容上不走心地来回消费,而这些内容本身在结构上是没有变化的。这也是当下可能最可悲的一点,我们以为自己创造了很多东西,然而我们创造的只是效率的工具,而这个工具唯一放大的就是自身的欲望,而不是创造力。所以也许我们真的应该重新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会成为电子物?我们是不是会被消费掉?我们也可以去反驳一下我们到底创造了什么内容?


Part 7: Q&A

观众:对于现在的公众来说,可能真正了解当代艺术的人也比较少,那么作为艺术家,针对公众如何去理解当代艺术有没有什么提示或建议?


徐文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美术馆,但是残酷地来说,这并不完全代表大家就开始喜欢艺术了,这也许只是一种消费升级。所谓消费升级就是大家觉得逛商场没有意思,或者说骑单车没有意思,然后这个时候出现了“美术馆”这样一个让人觉得新鲜的地方。但是,大家真的准备好了吗?对我而言,艺术欣赏不同于吃饭这样一种很本能的事情。我觉得观众在美术馆的时候,如果不想只是成为形式简单的消费过程,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课。当代艺术作品就像一个盒子,盒子上面有密码锁,把层层包装打开之后,盒子里的东西可能令你欣喜也可能令你失望,但这就是当代艺术有趣的地方,这个打开盒子的过程才是花心思学习的过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