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毁掉了自己——从营销角度看第九届柏林双年展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603   最后更新:2016/09/18 21:34:48 by 点蚊香
[楼主] 蜜蜂窝 2016-09-18 21:34:48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9月17日,“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白南准(Nam June Paik)三人展”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开幕,张尕策展,这也是他构思并策划的“艺术&技术@”项目首场展览。展览将3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揭示了20多年来媒体艺术实践在媒介、物质性与感官领域的探索。另一方面,艺术与技术在实践层面的新型合作关系同样值得关注。

刘小东,《失眠的重量》,局部,图片来源:TANC

卡斯滕·尼古拉,《unitape》,图片来源:TANC


上海。“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白南准三人展“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被命名为“术问”,寓意在汉语文化语境下由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一种新的认知型的范式转移。西文名“Datumsoria”,由“datum”(数据)与“sensoria”(感觉中枢)合成新词,意指“内在于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感知空间”。


刘小东:用机器代替双手展现另一种真实



刘小东《失眠的重量》幕后制作纪录,视频来源:CAC


刘小东为此次展览特别制作的机器绘画装置《失眠的重量》备受关注。作为上世纪90年代开始活跃起来的中国后现实主义画家中的领军人物,刘小东首次运用数字技术,运用录像与机械装置创作新媒体作品,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挑战。


“当时提议这个项目的一刹那我很兴奋,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来自于张尕。我答应了,但是我真不知道怎么做。我最早的想法是想把精神变成物质,比如说,悲伤到失眠的这种感受,我想把它抽离出来看一看,或者是称出它的重量,所以最早我就叫它悲伤的重量,我就想了这个题目给自己。”刘小东说。


刘小东为创作《失眠的重量》测试中,图片来源:CAC


《失眠的重量》是由三块3×2.5米的巨型画布组成,架置在粗陋的建筑脚手架上。在展馆之外,3座城市被分别架设了实时纪录的摄像头:一处位于有着地标意义的上海外滩,另一处则探视着北京三里屯的一个十字路口,第三个摄像头注视着艺术家家乡辽宁的一处广场。




刘小东,《失眠的重量》现场,图片来源:CAC


一支由机械操控的画笔抖动着,将由摄像头捕捉到的持续不断的数据转译为建筑物的轮廓、树木的侧影、交通工具的轮廓线和人物的影子,并开始24小时不间断地作画,将连续作画3个月。这件作品中,艺术家仿佛成为机器意识的化身,技术在此与艺术家共谋,开始了一场与无尽之不眠的博弈,将欲望与焦虑、飘逸的梦魇和升华相互交织成一幅不断展开的拼图。


《失眠的重量》刘小东,图片来源:CAC

刘小东在现场展览中与观众讲解作品,图片来源:CAC


这件作品历时两年,与编程技术人员合作完成。“我的绘画其实就是看一眼画一笔,看一眼画一笔,这个机器几乎代替了我的眼睛,通过摄像头,正对着一个城市的街角,十字路口,它看一帧画一帧,不停地画,要慢慢地画3个月,层层叠叠的,满足了一种我追求的绘画的愿望,就是绘画的客观性,绘画的那种层层的涂改、层层的堆积,用时间积累起来的一种艺术,其实跟我以前的绘画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刘小东说道:“不过有趣的是,机器是完全客观的真实,而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张抽象画,而我以自己的主观视角作画却画成了客观具象的真实。”


卡斯滕·尼古拉:数据抽象的泛化现实


与《失眠的重量》中经由实时流媒体数据所造就的忐忑起伏的敏感图像形成对比,卡斯滕·尼古拉创作于2015年的装置《unitape》则以类似于早期计算机穿孔卡片的图像结构来提供一种对感知的检验。这件作品对工业时代的通讯过程进行了观照思考,也提出了人与机器之间互动的社会及心理层面的相关议题。


卡斯滕·尼古拉,《unitape》,图片来源:CAC


步入卡斯滕·尼古拉《unitape》的展览空间,连续运动的图像在两侧镜面的映照下形成无限延展的空间,降落的白色颗粒与节奏感的配乐给观众以空间运动浸入式错觉体验。


尼古拉是德国音乐艺术家,创作集中于音乐、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通过将声光频率这类科学现象转化为可被感知到的作品,来抵御人类感知的分离。在科学参照系的影响下,尼古拉常常着手于研究数学规律,如网格和代码,以及错误的、随机的和自我组织的结构。


白南准:技术历史的关照


白南准的《成吉思汗的复原》创作于1993年。一代帝王头戴潜水帽,躯干是由一具加油机改造而来的拼接物,其双臂则由两根塑料管充当。负重累累的坐骑,以一堆电视机壳叠置而成的后座,霓虹灯管制成的符号和字符装饰,预示着加码信息经由电子路径得以传输。


白南准,《成吉思汗的复原》,图片来源:Nam June Paik Art Center


这件作品的创作时间正值第一个图像浏览器Mosaic诞生之际——自此,信息高速公路成为了一种物质现实,《成吉思汗的复原》与一个新的历史纪元的降临直观地产生交感共振,在这一新纪元里,人类的全部经验将很快被网络、微处理器、以及细小的存储媒介所改变。


据策展人张尕介绍,这是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以下简称ZKM)、白南准艺术中心在“艺术&技术@”的框架下合作呈现的第一场展览,之后每年,3个艺术机构都将推出一位艺术家举行联展。



刘小东,《失眠的重量》,现场,图片来源:CAC


刘小东的最新作品《失眠的重量》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委约,并获得艺术家的代理画廊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中鸿创艺(北京)、日本画材公司Pigment等共同支持。同样,卡斯滕·尼古拉的作品《unitape》的实现也得到了艺术家的代理画廊EIGEN+ART的协助。以上画廊的负责人和赞助企业均悉数到场。


ZKM的策展人菲利普·齐格勒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这3件作品明年还将巡展至ZKM,但会根据具体的策展思路增加新的作品。谈及机构的展览与商业画廊、企业如此密切的合作,他表示,这种情况在西方还非常少见。(撰文/黄天然,蒋立言)


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白南淮三人展

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 展至12月30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