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 King:一个个展 | 物物空间
发起人:物物物物  回复数:0   浏览数:1629   最后更新:2016/08/27 09:37:58 by 物物物物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16-08-27 09:37:58

来源:天下一叔


六月的一篇文章《艺术家的展览记录和市场表现有关联吗?》里曾提过:以收藏的难易程度来说,就目前的认知而言,作品的媒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s promised,二叔今天和大家探讨下当代艺术新媒介对于收藏的挑战。在这个话题上,很多策展人可是专家。为了避免关公门前耍大刀,今天叔就不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主要给大家讲一些好玩的八卦和栗子。


二叔在欧美画廊界里数个朋友的职业生涯都是从登记员(Registrar)开始的。虽然国内没听过此职位,但登记员(Registrar)在欧美是美术馆、画廊、甚至个人收藏的标配。今天这个话题主要来自于这些登记员盆友们的吐槽 —— 毕竟,充满个性的新媒介艺术品乃是搞物流的天敌!!

新媒介艺术现在脑洞已经突破天际,绝对不仅仅就是搞个影像。比方说,机器人艺术 ( Robotic Art ):

这个渗人的机器女子来自天才艺术家 Jordan Wolfson

还比如 Kinetic Art ——美国艺术家 Anthony Howe、里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者最近在朋友圈刷了屏,在他这些用风力驱动金属叶片转动的魔性装置艺术品中、风力也是作品一部分,缺了作品就不成立了。

如何保存、养护、再呈现?

目前,很多美术馆涉及的问题是如何恰当地维护新媒介作品。2013 年 Nasher 雕塑中心的倒霉故事是这样的:已经去世的大藏家 Nasher 生前重金请光学和空间大师 James Turrell 在雕塑中心建了一件他非常有名的观天系列作品,结果 2013 年雕塑园边建起了一栋四十层的高档住宅,就这样观天就成了观楼」……

观楼其实也有观楼的意境,就是这楼丑了点


James Turrell 立马决定把作品关闭了。可是这样做不仅会产生巨大的重新制作开销,而且至今为止新设计好像还没兑现。这种事情,叔估计走保险肯定没戏,只能靠官司索赔。Nasher 如果知道,估计在长眠中也无法安宁……哦另外,James Turrell 今年圣诞期间在上海龙美术馆有个展啊,你们真是不能走过路过不能错过(此处应有广告收入)……


- 如果原作如此轻易地、因为外界影响就不成立了,那么再设计的话,是一件新作品还是仅为原作的移动?那么作品的日期还重要吗?


- 此类情况若是发生在艺术家离世后该如何解决?是维护原作、用展厅注解说明它的原意,还是由艺术家基金会或代言画廊出面要求重装并提供新设计?

- 在维护艺术作品本质的问题上,谁有终极话语权,基金会或画廊又能胜任这项工作多久?


上面这些问题最早在六七十年代就由美国观念大师 Sol Lewitt 提出了。


这个艺术家叔也数次介绍过,今年九月底在佩斯北京会有他和张晓刚老师的双人展——这个组合也是有点脑洞大,大家应该去围观一下(此处又应有广告收入)。Sol Lewitt 知名的壁画作品首次把安装说明也认定为藏品的一部分,他提供一个数学模式,输入墙体面积即可准确得出具体图案的位置。


虽然是同一件作品,可在不同空间都有一些区别。但是艺术家却能靠着公式准确地传递作品的精髓和定义,让制图技师能基本做到毫无困难地实现原作。

麻省当代美术馆《壁画 915 》布展现场所见

电子网络和通讯等科技发展给艺术家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媒介,但与此同时,又是给许多作品上了一个滴答滴答的定时器。

影像艺术之父白南准早期六十年代创作的作品,部分已经被翻新到更先进的器材中。但大多数作品仍然是与当年的显示屏绑定在一起,比如九十年代的大彩电也是给古根海姆美术馆的登记员出难题 —— 更有甚者,有些博物馆表示他们已经找不到技术人员修当年的古董家电了。

那么,更多的问题来了:


- 我们还能养护这种旧科技几十年?维护这个机器本身有多大意义?


- 观众还能通过这个大机器感受这件作品的影响吗?

- 是否应该把艺术家的作品格式翻新、用更当代的设备来播放?那么到那一天,这还是不是同一件作品呢?

英国泰特美术馆对于影像艺术的策略是,保留最原始的、未压缩的文件,之后每过五年就考虑是否转成更新的格式,因为原格式有可能已经被淘汰。但是无论怎么转变,其原则和宗旨仍然是保留作品最初的样子与感觉。


收藏时机


从藏家的角度看,收藏新媒介艺术家的挑战还在于何时买入。


例如,艺术家 Bill Viola 这么多年一直用屏幕创作,他的作品时隔一段时间影像就演变地屏幕更清晰、机体更轻薄,那么什么时间点买入他的作品合适呢?


当然,并不是说新的作品一定更好,但在图像艺术价值相近的情况下,谁不想有更新兴的科技,谁不知道技术的时间性?!不信 iPhone 7 出来,看你换不换!

Bill Viola《苦难》,2000


今年,泰特新馆开关室开幕,展示了古巴艺术家 Tania Bruguera 行为作品《塔特林的窃窃私语 5 号》。作品实现的要求必须有两名伦敦的在职骑警,以在公共聚集场所常用来维持人群秩序的手段在展厅与观众互动,在模糊的现实与表演间,突显群众与执权者的关系。


那么,如果有一天警署再也不用骑警、而改用无人机维护人群秩序,那这件作品是否也应该从而更新呢?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公开答案,但据叔了解、泰特的登记员已经把对艺术家的采访融入为收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明确记录艺术家原创本质,才能让馆藏经营者灵活又准确地在各种条件下展示一件新媒介作品。

其实就像一开始说的,二叔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也有限,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以普及为主。古根海姆、泰特、哈佛、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大机构都有特别研究新媒介艺术修复保存的专家,也时常组织对外座谈会。有兴趣深入研究的盆友们,可以去搜他们的 paper 来看。


所有权与转让

在新媒介所有权确立方面,刚才讲过的 James Turrell 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好榜样。他的作品看似极简,但每个装置都是一个根据地点量身定制的建筑项目。

2014 - 15 年度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布展前后,那堵墙抠得多费劲

类似的作品在销售中自然也不像绘画那么简单直接,因为展览结束、墙拆了是没法再组装回去的,甚至不少展览设备只是租用的。在这种情况下,James Turrell 的市场策略却明确严谨:装置作品必须配有灰皮书为证,没有灰皮书的话,作品不成立且无价值。

灰皮书的文件夹里有两份必不可少的档案:艺术家签署的真伪证书和详细的装置说明。也就是说只有灰皮书的持有人才能按照装置说明实现一个作品,在二级市场所有权的转让也是靠这样一份关键文件。艺术家工作室颁发的官方验证文件在新媒介艺术市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如果不慎遗失的话应该也估计有点头疼。

菲利普斯拍卖行拍卖的 James Turrell 里提到了灰皮书

关于收藏的温馨提示——说到这,叔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收藏装置作品还是走画廊更划算,不仅能利用画廊资源和艺术家工作室建立联系,往往还能谈个保修期。跟买带保修的一手家电和一手车有相似之处。


还有「防不胜防」的额外开销

比如,制作费:


上面菲利普拍卖行网站的图片没明说作品估价中具体包括什么。但据叔对装置艺术的了解, 25 - 35 万英磅买到的只是作品的所有权,你别忘了还有制作费!这费用可能更是超过藏家的想象,除了设备开销,工作室可能需要自己团队出行安装,他们对食宿条件又有什么要求,都容易成为买到作品之后一问虾一跳问题。


还比如,关税和运输费:


艺术家 Dan Flavin 是新媒介艺术的鼻祖,主攻灯管的大师。结婚都是在古根海姆美术馆结的……

婚礼过后的爬梯跟它更配哦


伦敦的鹿腿画廊(叔一度觉得名字很萌但已倒闭)在 2006 年最先跟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就进口 Dan Flavin 作品问题打了起来:英国海关认为灯管属于一般电子商品应按 20% 左右税率进口,但鹿腿画廊和艺术界的人都知道这些灯管明明就是雕塑作品啊!应按优惠的艺术品税率 5% 进口。黑心的海关更是双重标准想双重谋利:要求画廊按雕塑价值而非灯管产值报关。虽然英法庭在听证后认同于艺术界,但此判决于 2010 被欧盟委员会废止。


于是从此, Dan Flavin 的灯管装置进口欧洲的时候再也不能写自己是 LED Lights (虽然它明明就是吧!),而要写成 mixed media sculpture……说到这,你是不是也觉得腐国脱欧也不完全没道理…… 叔再来一句对藏家和美术馆的掏心话:在新媒介艺术品运输方面也要提前多向专业人士咨询,谨防被海关再割一刀!


最后有点懵逼的叔


其实叔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怎么翻译 New Media Art 给弄晕了。


理智告诉我这里的 Media 是媒介的意思,可为什么感觉大家都是叫新媒体?!央美和国美的学科翻译都是新媒体艺术,所以到底是媒体还是媒介……叔不止百脸懵逼,已经傅里叶懵逼了,还请各位机智的读者们不吝赐教。


港真,很迷茫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