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潞谈“艺术史的危机与当代艺术的走向”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274   最后更新:2016/08/17 19:36:26 by 毛边本
[楼主] 陆小果 2016-08-17 19:36:26

来源:ARTYOO 曹丝玉


我背着一个印着窗户的布包快一个月了。上面的窗户是杨圆圆在巴西拍的,我想这一个月应该有许多人的目光落在这个包上,这些窗户上。他们由此看到了巴西,虽然大部分人并不知情,也并不在意。


一本小说和一个展览构成了作品《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这张照片被置于其中。


这让我想起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小说中的男主角最后买下了他爱的表妹住过的房子,改建成一座“纯真博物馆”,珍藏着他的表妹爱过的和触碰过的一切。现实中,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了一座真实的“纯真博物馆“,里面呈现了故事中絮语般的证物——它们存在过,它们存在着。


我们在目光的交错重叠中建构起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感受时间,留下证据,并继续向前。进入杨圆圆的世界,“看”——似乎是唯一的方式;同时,这个世界万象丛生,“看”可以有无数种方式。


|看一张不可见的照片|



  • 《一封写于1975年的信:“昏暗中的街景开始缓缓将自身显露”》150×113cm 收藏级数字微喷、三明治装裱  2016


“由于严重曙光不足,照片上只能隐约看到建筑与天空衔接处的轮廊。照片背后没有任何字迹,因此也无法判断照片的拍摄年代与地点。这张不可见的照片激发了我的好奇,我将它移到家中最亮的光源下,拿起一支笔,试图将能看到的细节勾勒出来。为辨识那些模糊的边沿,我必须要确保目不转睛,以此让眼睛逐渐适应照片中的黑暗。这个的过程就像是刚刚走进暗房的感受与之相反的是,此刻我必须处于明亮的灯光之下,才将这黑暗看清


——文字摘自小说《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中,《一封写于1975年的信》。


|看一张朋友或亲人的照片 |

《几位忘却的友人》、《失联友人唯一的照片》、《陌生的母亲》、《为去世的亲人拍的最后肖像》60×40cm(照片:38×28.5cm,扫描资料:19×8cm),收藏级数字微喷,卡纸,木框  2016


  • 《失联友人唯一的照片》38×28.5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关于那天下午的记忆被压缩在快门按下的一瞬,定格在这张尺幅不大的相纸上。Howard的形象在我记忆中渐渐变得糊,照片上只能隐约看到他的笑脸,而他的眼神,被隐藏在深眼窝的阴影中。


而更多年过去以后,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照片中的时空被再度拉长了,Howafd的形象再度饱满起来,有血有肉,面孔清晰。于我而言,他似乎成为了一种精神化的存在——个高大挺拔、充满感染力的乐观主义者,在阳光下骑着自行车,引领我走向正在展开的新生活。

  • 《陌生的母亲》38×28.5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关于这张照片的一切都是阻生的:我不知道照片的拍摄地点,也不知道当时的摄影师是否是我的父亲。我猜测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虽然我也不能确定。


母亲的面孔和衣着都不可见,只能依稀看到她的发型与轮廓,在照片的时空里散发着幽幽的白光。


——文字摘自小说《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中,《T的相册》。


|看身处异域的中国|


《异国中餐厅 #1》100×70cm/50×35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 《异国中餐厅 #2》100×70cm/50×35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多年漂泊在世界各地,我总会偶尔想起这段经历。在一些独自坐公车回家的夜晚,当我疲倦地看着窗外的街道,并突然臀见这些如同时光盒子一般的中国餐厅时,总觉得它们像是漂浮在某处的孤岛。它们停滞在这些华裔移民后不久的时间,也停滞在中国与异乡两地中间的某处。

然而,时不时地,我依然会在看到这些空间之后被激起一种错位的乡愁感。

《中式情人旅馆#2》100×70cm/50×35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 《中式情人旅馆#1》 100×70cm/50×35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客房中充斥着奇异的东方元素一一中式台灯、悬挂的灯笼、墙上的中文字体像是散架的积木……在暖昧的灯光下,整个房间弥散着一种腐朽的情欲气息。我躺在四周安有手脚拷的床上,觉得自己此刻的处境无比荒谬,在疲惫地进入睡梦之前,脑中不知为何闪过Bill Murray在电影《迷失东京》中的场景……


——文字摘自小说《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中,《三个与“异域的中国”有关的片段》。


|用“截取的方法”看一张在1880年以前拍摄于Aroredo大街的照片|



  • 《用“截取的方法”观看唯一在1880年以前拍摄于Arvoredo大街的照片:被修改的真实》80×69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一、被修改的真实

◇ 在照片的迪角、屋顶天使雕像顶部的电缆处、以及前景处砖头接缝与道路的交汇处,有大量用铅笔/炭笔对照片进行修改的痕迹,似乎是为了修补照片上被磨损的局部

◇ 这些对原作进行修改的笔触年代未知,难以确定是出自摄影师本人之手,还是资料馆工作人员

◇拍摄现实的摄影在被描绘与修改后,变得与画作相近

◇这种以现实为基础进行的改写,从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小说

  • 《用“截取的方法”观看唯一在1880年以前拍摄于Arvoredo大街的照片:人物与空间细节》80×69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二, 人物与空间细节(有叙事感的、神秘的、直觉 地为之吸引却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局部)

画面右侧,一位举伞的女性"悬浮’’在半空,她的身体"消失"在照片的磨损处

一个在街角驻足或正要转弯的人影

一个驾着马车、戴着帽子、面部不可见的人

编号32的门牌以及两个难以辨识的圆形装饰物

照片中唯一清漸可辨的牌區Barbearla e Mensageria Ladeira (理发店与邮局)

店门口的服务生与路人,不确定二人是否发生对话,或仅仅是擦肩而过

◇ 一个疾行中的带礼帽的人,不确定他的视线望向何处

  • 《用“截取的方法”观看唯一在1880年以前拍摄于Arvoredo大街的照片:窗》80×69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三、窗

◇ 照片表面的物理磨损导致不可见的窗

◇ 一排大小相仿、闭合程度各不相同、仿佛形成某种节奏感的窗户排列

◇ 被风掀起的窗帘

◇ 完全开放、半开或闭合的窗

◇ 黑暗的窗内不可见的空间、物件与人类活动


——文字摘自小说《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中,《一篇以1863年的杀人案为起点展开的写作》。


|看一个城市|



  • 《对城市局部的“截取”:建筑b》80×52.6cm 38×18+51×17cm 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有那么几次,R试图拍下整栋建筑上的窗口,却在电脑屏幕上将照片放大时才发觉站在窗边的人。甚至有一次,他发现在同一栋建筑不同窗口中着装、发型、姿态全部一致、仿佛镜像一般的两个人。

窗的轮廓就像是相机的取景框,以某种固定的构图,"截取"来自一个私密空间的有限片段。因为窗口的存在,外部的视线可以和本不可见的内部空间交织于同一平面,就像一张张的照片。在R看来,自己被街边的 窗吸引、对窗内的世界感到好奇、甚至产生窥视的欲望本身也是一件自然的事,毕竞作为一个身处异国且语言 不通的旅行者,这些窗口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他与城市居民的私密生活发生联结的桥梁。

  • 《窗之螺旋》 360cm×360cm×135cm  29条尺寸不等的数字印花雪纺,铝条,窗帘轨道 2016


眼前与记忆中的无数窗口在他的头脑中盘旋,它们构成一个螺旋型的空间,仿佛是一座城市的缩影。


——文字摘自小说《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中,《一篇以1863年的杀人案为起点展开的写作》。


|目光交错时的“看”|






  • 《交错的视线》多种尺寸,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而在Y看来,被摄者与镜头对视的瞬间有着非同一般的魔力,尤其是当场景中的事件尚在进行,而被摄者忽然意识到相机存在的那一时刻——两条事件的线索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发生交叠,照片也因此成为了多条视线交错的场所(摄影师与被摄者的视线,以及无数个在未来可能看到这张照片的观众的视线)。


——文字摘自小说《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中,《摄影师与陌生人》。


|无处不在的“看”|





如今走在这条大街上,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镜头隐藏在身边每个角落——手机、相机、隐藏在街角像隐秘之眼一般的摄像头。每分钟都有数不清的影像记录正在发生,在这样的年代里,人们早已习惯自己在图像中的存在,甚至已经对此感到麻木。


——文字摘自小说《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中,《摄影师与陌生人》。


看......

  • 《第一次来到一个我们早已见过的地点》227×150cm+93×58cm 收藏级数字微喷、铝板、墙纸 2016


曹丝玉=曹杨圆圆=杨

曹:写小说,就要把自己分裂成那些角色。

杨:对,的确是不同的声音在说话;另外,有点像与前人(过去的人)的合作,我通过阅读的资料接触他们,所以里面也有他们的声音。

曹:对观众进入这个作品的方式有没有预设?

杨:我希望作品是开放的,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甚至在我提供的路径之上延伸出新的路。我喜欢这样类型的作品,也做这样类型的作品。包括我喜欢的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他的《2666》就不是在构建单一系统或者用一种讲话的方式,而是许多线索穿插在一起,是根茎式的创作。


R在阿雷格里港的驻地创作也渐渐进入了状态。以 1863年的“人肉香肠案”为出发点,他展开了多条线索的写作,故事的文体与形式均不相同,有小说、也有散文和书信。在他的想象中,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像是13世纪意大利地图绘制者创造的“windrose lines":从已知点延伸出的多条直线,以"*"形结钩向四面八方未知的领域扩散;往后,每一个新发现的已知点都将以同样的方向繁衍线索,而每个"*"形中的直线,终将在地图的某端与其他"*"形衍生的线索相遇。


曹:所以作品里会有许多看起来没有关系的细枝末节,但好像有所关联?

杨:在作品的不同章节中,有许多彼此关联的线索,它们有的以比较明显的方式发生联系,有的则以更为隐性的方式。同时,还有一些微小的细节,比如一些被一笔带过的人物或场景,它们有的会指涉到“下篇”中的情节,也有可能就是一个被搁置于此的开放叙事,这些细节仿佛与故事的主线情节没有任何关系,但在我看来保留这些微小的开口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作品中能有多重开放路径的可能性,让观众可以在此自由选择游走的方向。

曹:何况你这次除了小说,还有图像,有现场。

杨:所以这个展览就像一个“空间之书”。


曹:如何做到的把小说的空间,和现实中的空间统一在一起的?

杨:我喜欢书的阅读方式,但是我又觉得整个作品不应该仅用线性的顺序来观看,我希望观众可以在里面自由走动。


曹:在小说的人物中,有你的原型吗?

杨: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是我,也不是我,不是吗?小说家R提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式,那与我本人的工作方式是极为接近的;而在那篇故事的末尾处,有这样一行字“注:这篇文字,也是R以1863年的“人肉香肠案”为出发点而尝试的写作之一。” 所以,也许你可以说R就是我。当然,还有一个摄影师是我本人的化身,这个可能就比较直接地看出来吧。(笑)


寻找某种想象中的图景,当取景器中的现实画面与头脑中的所思形成碰撞的时刻,摄影师按下了快门。R想,如果自己是一名摄影师,或许会在此刻按下快门,拍下这间废墟的照片。作为一名热衷于走路的小说家,R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与摄影师有着极为相似的工作方式:将自己置身于街头,搜集现实中本无关联的切片,在素材充足以后,再将这些零散的片段进行重组,这个过程就像是对世界既有的拼圏版进行拆解,而后再重新设计一份新的拼图。不同的是,摄影师的工作是呈现拼图本身,而小说家的工作是试图在隐形的拼图之间绘制桥梁。


曹:两个明确的身份,两种思维方式,一个是视觉的,一个是文本的。

杨:对,我用展览加小说的方式,在作品的内部讨论了作品形成的过程。


不过,作为一名小说家,R的工作方式尚来如此: 带着全然开放的心态来到一个新的地点之后,任自遭遇的事件与巧合将他引向写作的开始。一位评论家形容他的作品是“新地质学写作与旅行随笔的结合。”


曹:所以在巴西是搜集素材的过程。

杨:对,真正开始创作是回来之后。在巴西,我每天都会带相机出门,每天会拍摄,会录音,遇到有意思的人就采访等等。我去巴西的资料馆认识一个人,我对他的工作特别感兴趣,就采访了他,然后我们成为了朋友。后来,他说带我去墓地,到了以后发现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线索——某一个现摄影师的线索,这个过程是特别开放的。

曹:素材都是真实的,但经过书写之后,仿佛又不同于它本来的真实了。

杨:对,我特别喜欢奥尔罕·帕慕克写的东西,有一本书叫《天真与感伤的小说家》,关于小说与艺术的讨论。其中有一章节是《帕慕克先生,这一切真的都在你身上发生过吗?》,答案呢?是也不是。

  • 《两个摄影师的对话:V的相机》收藏级数字微喷 2016


曹:至少细节是真实的。

杨:对,我记得有一天吃完饭下楼溜达,经过一棵树,发现树上的纹落。我摸了一下树下的虫子,还踢了一脚路边的石子……这些琐碎的事情,当时完全意识不到它们的意义。后来我开始创作,想到了树的纹理,感受到故事的走向,这些细节逐渐变成我在作品中叙述的东西,过程特别美妙。


曹:这也是进入艺术品里最美妙的体验,永远看不到终点,是我的目光和你的目光的不断重叠。

杨:嗯,这样多好。


特别鸣谢:C-Space



杨圆圆,1989年出生于北京,2013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纯艺术学士学位,摄影系。现工作居住于北京。个展:“《在视线交错之处》(上)”(C-空间,北京,2016);“《几近抵达,几近具体,重庆》”(器空间,重庆,2014);“《中间地带》”( 在3画廊,北京,2012);“《积木.记忆》”(床吧,北京,2010);群展:“超文本Hypertext”(智先画廊+其门艺术,北京 ,2016);“有机图像志”(凹凸空间,北京,2015);“徘徊在世界边缘”(乌拉圭当代艺术中心,乌拉圭,2015);“亚洲女性摄影师展”( Objectifs,新加坡,2015);LEAP Pavillion“图像新潮”(Photo Shanghai,上海,2015);“废墟 2012-2014:再生空间计划”( Kunstbüro Glöckner,法兰克福,2014);“Flash Forward 2013摄影奖”(Photofusion, 伦敦,2013);“美国特尼基金奖2012获奖者展览”(Photoville摄影节,纽约,2013);“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三影堂摄影奖展览,北京,2012 );“Rhizomatic”( Departure画廊,伦敦,2010);“The mARkeT”(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0);“和平演变”(GOLDEN Café,香港,2009)

[沙发:1楼] guest 2016-08-18 18:14:1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