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画廊新址开幕展“内宇宙”8月7日开幕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1   浏览数:910   最后更新:2016/08/03 14:19:50 by hjqhjq
[楼主] 橡皮擦 2016-08-02 21:48:27

来源:Hi艺术 文:胡婷婷


黄小鹏:艺术家、“黄边站”创办人



在今天,之所以有很多人愿意拿争议声不断地“透纳奖”来举例,这同时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正是因为“透纳奖”令当代艺术走出了象牙塔,不再囿于少数前卫艺术家狭窄的小圈子里自生自灭,从而获得了公众与媒体的巨大关注,甚至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娱乐话题。这也许就是黄小鹏所理解的,“艺术最重要的是推动社会的改变,每个时代所呈现的方式也不一样,一个艺术家的潜力在于他/她的工作系统开放性有多大,而不在于她/他是否偶像化。”

Hi艺术=Hi  黄小鹏=黄


重要的是能够挑战现有体制


Hi:在今天,当大家听到艺术家获得“透纳奖”、“杜尚奖”、纽约古根海姆的“HUGO BOSS艺术大奖”及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的肯定之时,依然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它们甚至成为艺术家得到外界肯定的最高象征。在你看来,这些国际知名的艺术奖项成功之处在哪里?或者说,你认为它们成功吗?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黄:我的理解是,这几个大奖的信誉应该是来自于其相对的独立性、开放性和前瞻性。一个好的当代艺术奖项,最重要的是能够挑战现有体制(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官方体系还是民间体系),体现艺术最本质的自由和革新精神,而不只是使得奖者获得商业上的进一步成功。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因为现在连DOCUMENTA(卡塞尔文献展)这样的顶级国际大展,背后都是大画廊的资金支持。人类社会总是需要以某种激励机制作为动力,来推动事物的发展,但是往什么方向推动?在今天这个经济主导一切的世界,新自由主义不但冲破了国家的边界,也攻陷了艺术的阵地,一统天下。艺术界有两种选择——与其同流合污,或通过谈判和策略性的方式予以抵抗。
Hi:在你个人看来,你比较推崇国际上哪个艺术大奖?为什么?

黄:每次评奖都会引发社会上的广泛争议的“透纳奖”。可以说,历界的获奖作品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媒材和观念的探索,不断打破公共禁忌,挑动大众的神经,通过争论而促成一个更宽容和相互理解的社会,这也是“透纳奖”的价值所在,其意义远胜于评奖的成功。“透纳奖”其实也跟“诺贝尔奖”一样有很强的政治性,是政治的热点和晴雨表,当然不是有些人所指的那种“反XXX阴谋”。虽有人嘲讽它是“政治正确比诚信更重要”的作秀,但如性别、种族和社区等等问题都在评选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讨论,就是通过这个奖体现其争取人类平等权利的价值观。去年的Assemble小组,以“展示了在后工业化时代中,艺术实践在引导和应对当下迫切的社会议题中所能发挥的重要性”为由得奖,是对艺术界这些年来发起的社会参与项目的肯定,也显示了“透纳奖”与大众的生活和关心的议题有一种直接实在的联系。

2015年“透纳奖”花落Assemble小组



艺术界能否走在时代的前面?


Hi:作为当下文化生产的艺术奖项,它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保证其应有的公信力?
黄:我对国内各项艺术奖的运作程序不大清楚,我能说的就是,在一个其政治领域不具备公信力的社会,恰好给艺术这一领域留下了重建社会公信力的空间和可能性,但如果运作模式与黑箱操作和利益交易的现存体制没什么区别,那就失去了当代艺术奖项本身存在的意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保持项目运作的公开性和独立性,首先资助者要有洪量,让这些奖项自主运作,当这些奖具备了一定的公信力,资助者也是最终得益者。另一方面,大多数身在江湖的评委要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并不容易,但必须回避与画廊的直接利益关系,更多地考虑艺术标准本身的问题。虽然得奖者作品的价位同时在提高,这在国外也不例外,属于正常情况,但必须警惕奖项堕入商业炒作的途径。
Hi:相较于国际艺术奖项,国内的艺术奖项有哪些需要学习的地方?国内是否需要那么多的艺术大奖?
黄:国内还有很多艺术大奖吗?我真的不知道,我知道的就是“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和“AAC艺术中国奖项”,一开始还分不大清楚两者的区别,历届获奖者也认识几个,都是名副其实的好艺术家。但我想大奖有两个就够了,不要像做生意那样一哄而起,多了就没有价值,也失去意义。可以多设一些中小型的奖,或者,像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做一些实在的扶持项目,给年轻人一个脚踏实地往上走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评选机制的逐步完善和透明度的增加。这些都是与一个国家的民主概念和实践有关,艺术界能否在这一方面走在时代前面?当然,有时良好的愿望和实际操作往往是两回事,提倡民主的人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是个独裁者,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最后可能成为噩梦。像一些美术馆做的公众投票活动,参展者自己用商业品牌拉名次的方式做了大量的贿赂拉票,这既是对民主的亵渎嘲弄,也只能使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崩溃。但有困难,并不等于就必须放弃,可以一步步来,而不是简单地说,民主制度就是不合国情,还是极权制度好,因为更有效益。问题就出在对“效益”的盲目追求上,可以说,这在本质上恰恰是反艺术的。

2013年劳拉·普罗沃斯特夺得“透纳奖”作品《喝杯茶吗?》 14分23秒 高清影像 2013



没有关于艺术的讨论,也就无所谓艺术


Hi:今天国内的艺术奖项设置,大多来源于西方的经验。中国当代艺术的生产方式、机制与规则是否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呢?
黄:西方的经验和系统,无论是资本主义或与其对立的共产主义,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我们的参照对象。艺术的生产方式、机制与规则只是整个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存在。我曾跟一个“非西方国家”的策展人聊过,他觉得中国艺术界其实很不自信,非常在乎别人对中国艺术的评价,而在很多所谓的“国际研讨会”上的中国评论家和艺术家,却往往对别人的发言不感兴趣而只顾自说自话,在此基础上,很难建立起真正平等的对话。确实,随着国力的崛起,很多人潜意识会把艺术的发展与国家振兴直接挂钩,而逐渐丧失其批判精神。问题是艺术是一个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也不以经济实力为标准。你可以请很多人来,但来的目的是沟通和讨论,而不是像刚发了大财买了一套豪宅,让别人看看你有多牛。另外,与其用“中国”这些宏大叙事的国家主义思考模式命名国内的当代艺术奖,为什么不能有以,例如,“八大山人”命名的奖项?我们不要自己把八大山人局限于国画的范畴,而应该把他看成是我们精神上的同路人。为什么“透纳奖”以一个印象派先驱来命名一个当代艺术奖,主要还是在于精神上的传承,我觉得这才是对传统的真正尊重。
Hi:今天也有不少的奖项被认为是一场为年轻艺术家打造的“选秀”运动,为未来提供新的艺术资源。从而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以新媒体、观念艺术为切入点的作品受到青睐,这是时代的选择亦或是艺术奖项的局限性呢?
黄:对新媒体、观念艺术为切入点的作品的青睐,与年轻艺术家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而艺术娱乐化的趋向,也是获得公众和媒体关注的主要原因,是一个全球化的普遍现象。极端的情况,像“透纳奖”,甚至赌博公司也开出获奖预测名单,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也很英国化的)大众参与方式,而“透纳奖”的部分资金也确实来自英国的国家彩票(The National Lottery)。 能够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引发大众对“艺术还是垃圾”的争论,而不再囿于少数前卫艺术家狭窄的小圈子,这是好事。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艺术面对的究竟是大众还是小众的争论,我认为两者都重要,既需要有艺术家与批评家的深入对话,也需要有外围大众的参与讨论。正如“透纳奖”评委比奇-库莱格所言:没有关于艺术的讨论,也就无所谓艺术。说到底,艺术最重要的是推动社会的改变,每个时代所呈现的方式也不一样,一个艺术家的潜力在于他/她的工作系统开放性有多大,而不在于她/他是否偶像化。
Hi:不可避免,艺术奖项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商业机构的支持。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对于当代艺术扶持的机构还远远不够。在你看来,这是艺术奖项做的还不到位亦或是时机还未到?
黄:国外的商业机构对艺术的支持有比较长的历史,也有相应的人文环境。国内的商业机构支持时间不长,所以我认为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早。商业机构的支持,开始曾经是抗衡政治控制的力量,但现在也在慢慢变质。最重要的和最困难的,是能够改变资助者的施舍和行善心理,或者“艺术投资” 甚至“艺术无用”的世俗观念,尽力让她/他们意识到今天艺术的功能与社会的关系和商业一样,艺术也是一股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印记。

“透纳奖”获奖者劳拉·普罗沃斯特于红砖美术馆举办个展“尽其所有”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