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光+张云峰|运动场03
发起人:晚期art  回复数:0   浏览数:2141   最后更新:2016/06/13 00:05:42 by 晚期art
[楼主] 橡皮擦 2016-06-13 00:05:42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杨扬


6月9日,第二届素人与漫画艺术节(Almost Art Project)在798艺术区开幕,展出40余位素人艺术家和20余位漫画艺术家的作品。本次展览以9个关键词为线索,以剧场式的展览方式展出了绘画、墙上涂鸦、雕塑、装置等多种形式的素人艺术作品。素人艺术家从未经过系统的艺术训练,也为艺术圈提供了一种另类的可能性。


第二届Almost Art Project现场图


“素人艺术”缘起于上世纪1940年代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提出的原生艺术(Art Brut),最早指那些有精神疾患者、囚犯、社会边缘人、自学者和主动违抗文化或被文化排除的人在无外界干扰的环境下,完全无意识的创作,之后还延伸至通灵者与民间艺人。1972年,英国艺评家罗杰·卡第纳尔(Roger Cardinal)首次将其翻译为“局外人艺术”(Outsider Art),表达了比原生艺术更大的包容性和对学院主流艺术更强的颠覆性。

第二届Almost Art Project现场图


素人艺术家从未经过系统的艺术训练,鲜有对艺术概念的哲学性思考,不了解被书写的艺术史或当下艺术潮流,他们的创作往往由不可抑制的创作冲动自然生发,几乎全部来自直觉和自觉,他们不被人所知但一往而无畏,以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和奇思妙想的另类技巧,挑战着艺术世界对艺术的既有定义。


致力于推动大众对素人艺术的认知,并非要以此反对或否定艺术家的思考与创作,而是力图在当代艺术世界的运转中,加入一个外力,给越来越沉湎于自我循环的艺术界带来新鲜的刺激和启发,正如“素人与漫画艺术节”创始人刘亦嫄所说,她希望以此“为艺术圈提供一种另类的可能性,同时帮助这些艺术家,让他们有发声发光的机会。”

第二届Almost Art Project现场图


本次展览以9个关键词为线索——“日常”“至微”“书写”、“音律”“游戏”“轻逸”“乡野”“故事”“重生”,参展艺术家之一冯藏予将9个关键词涂鸦在每个展览区域的白墙上,剧场式的展览方式对绘画、墙上涂鸦、雕塑、装置等多种形式的作品进行了排列与诠释,为观众提供了理解这些创作的入口。“日常”板块中的素人艺术家将艺术作为身处其中而不自觉的日常来经历,包括阿烂、唐素云、万铁娟、渣巴、朱建华等艺术家作品。


阿烂曾因栗宪庭的一篇评论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作为一位90后“北漂”,其作品大多来自朋友在社交软件上的传图、自拍,2014年初阿烂在微信平台上为自己众筹了画展。她在这些最平常的题材中,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将日常的平庸表现得光怪陆离,令人神往。而朱建华则曾是一名技术工人,直到退休后才开始琢磨一直感兴趣的雕塑创作,他在个人世界中默默酝酿出个人风格,赋予了那些质朴的木雕小作品独特的气韵。

阿烂《自画像4》,纸上水墨,37 x 63 cm,2015年


“至微”指向那些最为细微的观察和感受,包括了素人艺术家李晴、万铁娟、汪化的作品。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细密之处的伸展游走、勾描搭建,对于创作者来说,既是果壳亦是宇宙。当他们端坐在方寸之地,拾起工具开始创作时,内心里早已洞见至宏之境。

李晴《雪霁夜行图》,布面水墨,130 × 160 cm,2010年


在汪化成为单向街驻店艺术家之前,她的工作是在中央美院食堂为未来的艺术家们打饭。每天夜里,她在不足10平米的狭窄空间内,铺开画纸进行描绘,像在完成某种苦修,流畅的线条从签字笔下面流淌而出,策展人称刚见她作品时惊讶于那些坚定的线条,毫无犹豫和停顿,错综复杂的线条仿佛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生命之画”。

汪化《蔓延》,纸上签字笔,直径70cm,2016年


“书写”板块则包括了冯藏予、九龙皇帝、唐猛的作品,描绘的冲动更原始,更接近人的潜意识,而当文字、符号被反复书写时,书写的行动切断了文字本身所指代的意义。


九龙皇帝是曾灶财自封的名号,他将自家族谱和对想象中英治香港政府霸占其先祖领土的控诉书写在香港街头,年复一年,几十年未曾间断,以一种近乎偏执的行为“夺回”了对香港的所有权。无论其出发点荒谬与否,九龙皇帝的行为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将当代香港的集体心理投射在街边巷尾,在许多人心目中成为比许多艺术家更为闪耀的艺术偶像。此次展出也是曾灶财作品首次在北京亮相。


曾灶财(九龙皇帝)的涂鸦作品


“音律”部分的作品与感官的联觉相关,包括陈泥耳、杨洋、王朕的作品。有些拥有联觉能力的人一生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看”到音乐,“听”到图像,而把这种轻而易举串联起不同感官的能力视作理所当然。通过这种极其个人化的联觉体验,创作者更加立体化的思想世界得以建立起来。


陈泥耳毕业于音乐学院,如今是一名古典音乐频道的电台DJ。她将音乐中的艺术感悟待到视觉艺术中,用反差强烈的色彩碰撞和戏剧性的人物诠释,彰显出独具风格的视觉表现力,把自己疯狂、平静、冲动、压抑的多面性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油画布上。

陈泥耳《兰卡.灰象的眼泪》,丙烯、炭笔,100 x 120 cm


“游戏”部分有冯藏予、奶粉zhou、夏维伦和小紫的作品,涂抹、泼洒、拼贴、装置,他们不受到创作方式的限制;画布、木板、墙面、垃圾,也不受到工具载体的束缚。就像孩童拿起触手可及的道具,他们没有阐发思想的压力,也没有表达观点的欲望,只是单纯去享受进行这场游戏的欢愉。

冯藏予《自恋》,布面油画,39.5×24.5cm,2014年

奶粉zhou的作品在展览现场


夏维伦原本有着更为主流的工作和生活:2007年进入广州丰田工作时,夏维伦是从法国南锡商学院毕业的硕士,在职场中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2009年底脑手术后人生发生了转折,2014年在妻子影响下开始绘画,而且由于术后右手偏瘫,他只用左手绘画,毫无技巧和训练的痕迹,那些轻松的笔触和色彩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生命阶段。


“轻逸”板块包括赖萨吉、龙荻和韦尔乔的作品,他们用画面营造了浮于生活之上的世界,将自身从沉重的表述与证明中剥离出来。龙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系、美国佐治亚大学美国历史硕士毕业,研究方向为美国性别史及婚姻史。从小将绘画当做兴趣爱好及消遣。2009年开始为杂志专栏画插画,现居纽约。

龙荻《排队2》,纸上水彩,42.5 x 48.5 cm,2015年


“乡野”大概是国内素人艺术最早被人熟悉的一个群体,这一板块的艺术家有郭秀荣、刘秀芬和王宝珠。他们一生栖身于乡野,即使现在居住于城市之中,也未使他们忘记泥土的颜色。他们的画作扎根在记忆中的土地里,在从未被艺术界认可的漫长日月中,持续不断地创作着。由此生发出的瓜果豆谷都散发出田园诗般的浪漫与诗意,也让我们找回久违的童真与理想。


“故事”板块事实上可以涵盖一切参展的素人艺术家,他们背后性格的投射,都足以书写成一篇篇精彩的故事,而展览中将姜筱容、李忠东、邵炳凤、石旦真彭措、王玖琴放置于这一板块。

姜筱荣《嫦娥》, 布面油画,65 × 80 cm,2006年

邵炳凤《年年有余》,纸本水墨,173 x 94 cm,2016年


其中李忠东的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故事也曲折离奇令人着迷。去年的AAP艺术节展出了李忠东的两件作品,不过那时因为他长期与家人失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不在人世,而今年他却忽然从韩国务工归来,AAP团队找到他,并看到了他15年间创作的上千件作品。李忠东将随手捡来的废弃材料以超群的想象力应用于作品之中:啤酒瓶盖、建筑废料、商标等等,创作的画面也可以是门板、菜板、床单,这些材料由他的妙手组合在一起,构建成新的故事。

李忠东《丛爸爸的养蜂场》,布面综合材料,181.5 × 93.5 cm,2007年

李忠东《渔民的后代》,综合材料,100 × 110 cm,2009年


最后一个板块“重生”与南京天成艺术中心凤栖苑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合作,创作者是精神疾病患者,在郭海平及天成艺术中心的推动下,这些边缘人群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日益获得认可,他们毫无顾忌、不必遮掩的直面自己与外部世界。

第二届素人与漫画艺术节

Almost Art Project

Tabula Rasa画廊、林大艺术空间、明轩空间

展至6月19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