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专访 | 达明安·赫斯特:对杰夫·昆斯的一次“告白”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2075   最后更新:2016/05/29 20:44:55 by 天花板
[楼主] babyqueen 2016-05-29 20:44:55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5 月28日,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正式对公众开放,本届的主题为“来自前线的报告”,意在让建筑设计回到服务于大众的重要轨道之上。中国国家馆的主 策展人梁井宇以“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方案作为回应,邀请了9位不同身份的人从“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了诠释。而中国城市馆以“穿越中国 ——中国理想家”为主题,带来了12组理想家未来居住的提案。与此同时,《再营造》国际设计论坛与aha union策划的《成都-厨房计划》也正在进行中。



威尼斯。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如期而至,总策展人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将本届的主题定为“来自前线的报告”,意在让建筑设计回到服务于大众的重要轨道上。中国建筑的前线究竟为何?中国馆的主策展人梁井宇提出了“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方案作为回应,并邀请了9位不同身份的人从“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了诠释。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介绍


真正的前线在显而易见的地方


当被问及什么是目前中国的”前线“问题时,梁井宇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段话:“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治理天下大事要从修身入手,淡泊物欲、敬畏自然观念,长久以来一直渗透在传统生活的方方面面。2010年梁井宇翻译了劳埃德·卡恩(Llord Kahn)的著作《庇护所》,这部非传统的建筑书籍对建筑人类学进行了探讨,“无论你身处何处,都应该学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建造”。以“本地、节约与责任”为定义的“平民设计”便是梁井宇的策展理念。然而,如何理解“日用即道”呢?“道可道,非常道”,展览以“住”为主体,“衣”和 “食”为其提供情境导入,在情境中体会日用即道。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策展人梁井宇,图片来源:Arch daily


“住”的部分主要分为“城”与“乡”两个板块。场域建筑带来的“杨梅竹斜街”是“城”展示区的代表案例,肇始于地方政府对北京大栅栏文保区的美化工程,场域建筑推行的节点改造摒弃了传统拆迁与土地开发模式的诸多弊端,将杨梅竹斜街成功活化。在大栅栏文保区杨梅竹斜街66-76号夹道,是由无界景观带来的“安住·平民花园”,项目以立体种植介入零散公共空间,从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重构邻里间的和谐关系。在工作室主持设计师谢晓英的带领下,以跨领域、无界限的合作方式探讨对空间的运用是无界景观工作室旨意所在。除此之外,本着“设计应积极策略地进入生活”的众建筑带来的“内盒院”则展示了如何在不拆除现有四合院的情况下植入“房中房”,利用特定的板材搭建新的功能空间,以相对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改造,提升居住质量。


场域建筑《杨梅竹斜街》,2013

无界景观《安住·平民花园》,2016

众建筑《内盒院》,2015,图片:众建筑


与“城”相对的“乡”的板块则由建筑师、艺术家通过在不同地区的实践与观察,展现农村在巨变下存在的危机。左靖的“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对如何在当地资源不流失的前提下,选择性地吸收外来资源,探索乡镇建设的可能性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作为《碧山》杂志主编的他同时还有着策展人和乡村建设者的身份,结合近些年在农村工作的经历,这次他还带来了另一件参展项目——关于民间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黟县百工”。此外,左靖与润建筑的“乡村建造学社”则是关注于如何改良和传承乡村传统木结构建筑,参展作品“前童木构·榫卯再生”将高效生产工艺与传统东方美学完美融合。


左靖《黟县百工》,2011-2015,图片来源:Arch daily

左靖与润建筑的《乡村建造学社》,图片来源:Arch daily

润建筑《前童木构·榫卯再生》,2016,图片来源:Arch daily


王路的项目“耒阳市毛坪村浙商希望小学”作为建筑师参与农村建设的专业化实践的示范,展示了被台风摧毁后希望小学是如何利用低造价成本并保障建筑设计品质进行的重建。“乡”的板块还有朱竞翔和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团队的研究项目“西部阳光乡村幼儿园室内游乐”,跳出建筑本身,通过实际项目的展开与建造体系的研究,进行创新乡村学前教育的理念探索。


王路《耒阳市毛坪村浙商希望小学》,2008,图片来源:王路

朱竞翔《西部阳光乡村幼儿园室内游乐》,2014,图片来源:朱竞翔


手工打造,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


朱竞翔的项目实践从对建筑本身的研究,扩大到了对整个产业链的探索。当我们讨论建筑的可持续性时,从原料的收集、生产、加工、完善,任何一个相关联的环节都得纳入对完成品的考量指标。作为服装设计师的马可所创立的品牌“无用之初”,坚持的就是让整个服装生产周期都纳入环保理念,并且以经久耐用的服饰传达给顾客“less is more”的消费观,使得“平民设计”的内涵更为饱满。而宋群的装置作品“与食物有关的物”以中国北方面食为线索的器具构成,贯穿从田地到饭桌的完整过程,关注并审视“食”与“人”的生活哲学。


马可,摄影:Zhou Mi

马可《奢侈的清贫》,2008,图片来源:Arch daily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参展作品,宋群《与食物有关的物》


宋群《与食物有关的物》展览现场,2016,图片来源:晁圣怡


中国城市馆“穿越中国”


今年中国城市馆的主宾城市是成都,由Aha Union策展团队带来的《成都·厨房计划》同样旨在通过“食”来探寻成都的城市精神与建筑如何有机地融合。三个项目:欧阳应霁的《成都厨房》、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无限的厨房》与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KKAA)的《悬浮的厨房》分别从地域、功能与空间三个方面用创作性的手法表现了城市的独特生活方式。



201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MVRDV的无限厨房


作为中国城市馆的主题“穿越中国——中国理想家”则通过12组理想家未来居住提案对理想家研究方案进行了情境式的诠释,让“家”跳脱出日常生活的范畴,探讨了在建筑之外对于“家”的意义的深入思考。

大舍 × 方所《私物邸》,家既是具体生活的场所,也是情感记忆的处所,《私物邸》便是为私有之物设计的“家”。图片来源:中国城市馆

张永和 × MUJI《自行车宅》,一种多层集合住宅,可以将车骑进家里去,使自行车与都市生活的关系更紧密,同时也复兴了中国骑车的传统。图片来源:中国城市馆

王辉(都市实践)× YOU + 《重叠共居》,图片来源:中国城市馆


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写道:“造成现代人的无家可归并非住房数量的短缺,而是能死者对居住本身的不断寻找,他们首先要学习如何居住。” 考辨“建筑”一词的原初,建筑作为居住无非是种植保养植物和建造构筑物。“衣”、 “食”、“住”,这关乎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无不取自自然,而“住”,在人类为庇护而划出的那道“界”,或辟出的那个空间终究还是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诸神之前,因为人终究只是一个短暂的逗留者。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Arsenale-Magazzino Delle Cisterne|5月28日至11月27日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威尼斯建筑大学特隆宫(Università  IUAV di Venezia Ca’tron)|5月28日至9月23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