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如图——高铭研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713   最后更新:2016/03/28 21:52:26 by 猴面包树
[楼主] 橡皮擦 2016-03-28 21:52:26

来源:瑞象馆 文:张涵露


天线画廊的刘鼎个展上,艺术家在一个装置中"从一部拍摄该歌舞剧(《东方红》)的纪录片中截屏了数个象征性的图像"。让我们分解一下作品简介中的这句话,展览"李建国生于1952年"的理念在于通过一个虚拟人物梳理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特征和历史构造",于是在这个作品中,艺术家选取了能够体现时代成分的《东方红》,从关于它的纪录片(相对于从歌剧本身)中截取碎片化的图像作为视觉素材,并将这些图像印在一块丝巾上,作为装置形式(感)的一部分。

刘鼎《激流》,摄于天线空间“刘鼎新作:李建国生于1952年”

毕蓉蓉《穹顶》,摄于Vanguard Gallery展览“穹顶”


类似地,Vanguard Gallery的毕蓉蓉从一座古代文明博物馆内展示的古希腊建筑砖石上的纹理,感受到了与历史的联系,于是将其运用到绘画和拼贴作品中。展览标题"穹顶"指向某一位于柏林的真实屋顶,它的轮廓作为母题重复出现在不同作品中。在两个例子中,艺术家青睐"再现的再现的再现",很难说与"原型"再有任何关联,却成为作品诠释的梁柱,显得生硬。如此曲折的指涉,单方面地成为了艺术家的"语言",这门语言倒是挺"相通"。


鲁明军在他策划的没顶画廊群展"过剩的想象,无所事事的绝妙"中写道,90年前后的年轻一代艺术家"没有历史化的焦虑,甚至连艺术语言的焦虑都没有。"对比上述两个个展看,这些话似乎得到了验证。那些使前一辈人焦虑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已经融为年轻人身份认知的一部分,这种文化杂交的既成现状与刘鼎想要通过溯源而获取"文化主体性"的做法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共同语言。长辈往回看,后辈朝前看,目光没有交集。而两者其实根本还称不上是"两代人"——才相差十多岁。


年纪与刘鼎更接近的鲁明军在展览序文中开章明义地拿这些年轻艺术家与"后感性"与"超市展"人员相比,作者用一个自己熟悉的框架分析着自己不熟悉的对象,因此得出了一系列"没有……的焦虑"的观察,最后落到"他们没有敌人——甚至连自己都不是"的结论,这句话颇具意味。朋友读到这里停下来问我有没有敌人,我想了一下,有。


没顶画廊“过剩的想象,无所事事的绝妙”群展现场


如鲁明军所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青年"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和品牌,甚至有被过度消费的倾向,这本身不正是种焦虑?矛盾在于,青年之相关话语不是青年自己建构的,而话语之外,青年仍在夹缝中生存。因此我几乎可以确定,参加没顶画廊群展这些艺术家在光鲜自由的"外衣"背后,正在以及将要面临多少艰难的选择。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伴随着不互联的"互联网+"成长为所谓的"后网络"生物,同时身为资本的受益者和批判者,每天接收和辨析着万千资讯,在一波又一波传播事件(而非真实事件)找回方向感,这些,都是地位已经稳固那一代的艺术家没有的焦虑。青年人可能没有抽象的敌人,但必须共同面对具体的问题。


"过剩的想象"中体现出青年精神的是沈莘的作品,她的视频《批判式付出》中的一屏将慰安妇事件新闻、日本H动漫、以羞辱为乐的电视节目、在领导人面前哭得稀里哗啦的朝鲜妇女等不同性质的影像汇成富有韵律的声影论文,呈现一副当代东亚女性群像,从中我们窥得某种未曾被谈论过的性别传统。作品体现了一种横向的历史书写,和这种历史紧密相关的艺术"语言"也一并显现,其中没有宏大叙事的焦虑。

[沙发:1楼] guest 2016-04-18 00:21:2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