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市场难以撑起艺博会?Paris Photo及FIAC的加州计划被迫取消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1743   最后更新:2016/02/18 18:09:24 by wangxiaoer97
[楼主] 另存为 2016-02-18 18:09:24

来源:艺术界LEAP


“喻体•幻像”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2015.12.12~2016.02.29


邱良,《邵氏女星》,1970年代,收藏级喷墨打印

如果我们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第一年的项目规划有任何抱怨的话,那就是展览都过于“摄影”了。在刘香成这位被誉为摄影师中的摄影师主持下的展览,诸如“从颗粒到像素”、“20世纪摄影经典作品收藏展”有时感觉像是某种线性线索的图片队列,观众被冰冷而坚定地带领着穿过展厅的三堵弧面墙壁。而由凯伦•史密斯策划的“喻体•幻像”则是某种令人欣喜的喘息之机:相较之前的展览,作品的数量大幅减少,并且更富有绘画意味。称其为一个关于肖像的展览是非常恰当的,作品出奇地匹配了香港文化,其中经典图像都极大地兼具建筑性与政治性。

邱良,《李丽华》,1970年代,收藏级喷墨打印

展览以邱良拍摄的一组邵氏电影公司女演员们光鲜和欢快的肖像照开始,其实邱良本人在很大程度上明确否认接受委托拍摄的这些“商业”作品与自己的关系。作为摄影师这的确是挺尴尬的,但凯伦•史密斯和刘香成对作品的重新发现却使得展览具有一种微妙的当代性的惊喜。紧随其后的是公认的香港摄影奠基大师何藩的黑白肖像,因为那种不可避免的游客式的凝视构图,何藩在今天既饱受赞誉又常常受到忽视,但他作品中所达到的技术高度和诗性精准仍然有大量追随者。显然,策展人在这里聪明地避开了何藩最经典的图像。

何藩,《摄影大师邓雪峰》,1952年,明胶银盐

接下来是蒙敏生,尽管那些共产主义宣传照是他刻意为之,它们却常被误读为某种戏仿。如果这批作品能早二十年被广为人知的话,也许大家就可以避免王庆松等人那些可怕的“观念摄影”浪潮了。梁志和+黄志恒的作品是首次在大陆展出,呈现了新闻图片的逆向推演——“今天我们寻回昨天遗失的他”。最后,冯君蓝以圣经中的场景来呈现台湾农村孩子们的肖像,图像似乎带有某种怪异的欲望,优美至极,但又不自觉地让人感到不适。(翻译:胡默然)

返回页首